学术投稿

医学本科生参与课余科研实践的模式探索

郭秀明;沈皆亮;江维;张晓军;胡侦明;梁勇;郝杰

关键词: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现代医学教育要求医学生毕业后应具备医疗、教学、科研等多方面能力,而科研实践是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实现途径[1].但目前本科阶段的医学教育还是以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为主,对于科研能力的培养还相当欠缺[2].本课题组前期问卷调查显示,本科阶段高年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科研感兴趣、有需求,但其自身科研能力还较差,并缺乏参与科研训练的机会[3].因此本研究利用高年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来本院骨科实习期间,采用自愿原则,组织了3期课余科研实践探索,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外周血干扰素-γ分泌水平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目的 观察急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外周血干扰素-γ(IFN-γ)分泌水平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在该院急诊科住院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6例作为试验组,体检中心健康人群60例作为空白对照组,分离其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PBMC)及血浆,ELISA检测辅助T细胞(Th) 1/Th2类细胞因子[IFN-γ、白细胞介素(IL)-2、11-4及IL-10];流式细胞术检测胞内细胞因子;NIHSS量表分析试验组发病第1天及第30天病情变化;分析细胞因子与第30天NIHSS量表评分预后的关系.结果 两组外周血中IFN-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IL-4、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早期外周血IFN-γ分泌水平与预后之间存在正向相关(P<0.05).结论 早期外周血IFN-γ水平增高与急性脑出血的预后不良相关.

    作者:肖勇;夏正新;张苏宁;凌云;张志飞;周红娟;方玉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NPE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PICCO)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NPE)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该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2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NPE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神经科治疗措施,通过中心静脉压(CVP)指导补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通过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根据心排血指数(C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等指导液体管理,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颅内压(ICP)、平均每日输液量、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定.结果 观察组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PaO2/FiO2)、ICP等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对照组CVP上升更明显(P<0.05),观察组CI、EVLWI、PVPI、GEDVI、ITBVI等好转稳定;观察组的平均每日输液量、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要少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预后良好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O可以更好地进行液体管理、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上机及住院时间,但并未明显改善预后及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磊;王晓源;陈汉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手术科室70例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手术科室发生不良事件的防范措施,为手术患者提供安全住院、手术环境,保证手术患者顺利康复.方法 回顾该院2015年手术病区护理系统上报的70例不良事件,对不良事件分类、分级、发生原因、时间特点及护理人员职称特点等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 护理不良事件前3位分别是锐器伤、非计划拔管、跌倒.主要原因是岗位职责未落实、培训不够、沟通不良、评估不足.年资较低的护士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结论 医院加强护理人员相关培训、人力资源配置,护理人员排班模式进行弹性排班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徐玉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结直肠癌组织中同源异型盒基因B7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同源异型盒基因B7(HOXB7)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结直肠癌患者87例,采用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HOXB7 mRNA和HOXB7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HOXB7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42.4±16.3),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9.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XB7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73.9%,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0.3% (P<0.05);HOXB7蛋白表达与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且HOXB7蛋白阳性表达的患者具有更差的预后.结论 HOXB7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其高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相关.

    作者:罗云春;易文;姚宇宙;朱妮;覃鹏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人群中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和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6年在该院体检的1 487名未患有高血压疾病的人群为研究对象,按照γ-GGT水平分成两组,经过5年的随访,观察2011年高血压的发病情况.检测研究对象的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等指标和人体测量学结果.结果 5年的随访观察发现,高γ-GGT组的高血压发病率高于低γ-G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性别和基线各代谢指标后,γ-GGT变化值与高血压的发病率存在相关性[RR=1.012,95%CI(1.004,1.019)],校正性别和各代谢指标5年的变化值后,γ-GGT变化值引起高血压发病的RR=1.013,95%CI(1.005,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γ-GGT与高血压发病密切相关.

    作者:刘莹;刘学奎;杨瑞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一体化管理模式对儿童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院内外一体化管理模式对儿童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哮喘科门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244例,分为两组,A组实施一体化管理模式,共126例;B组行单纯哮喘门诊治疗,共118例.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控制率、肺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依从率、失访率.结果 A组与B组相比,除50%肺活量时的大呼气流速(MEF50)、25%肺活量时的大呼气流速(MEF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在急性发作次数、完全控制率、FeNO、依从率、失访率、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呼气峰流速(PEF)等方面优于B组(P<0.05).结论 一体化管理模式对儿童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明显.

    作者:于艳艳;张玉红;施庆喜;王宜芬;钱前;李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心血管精准医疗路在何方?

    精准医疗,无论是爱还是恨,其为医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医学已从直觉医学时代,走过循证医学时代,目前正在跨入精准医疗时代(也称数据医疗时代),这是不以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规律.掌握精准医疗的真谛,是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可靠保证.

    作者:惠汝太;宋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穿龙薯蓣皂苷元对小鼠T淋巴细胞影响的体外研究

    目的 研究穿龙薯蓣皂苷元(Dio)对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及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7(IFN-γ)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Dio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Dio与刀豆蛋白A(ConA)刺激的T淋巴细胞共同培养,用CCK-8检测Dio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反转录PCR法检测Dio对IL-2、IFN-γ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Dio浓度在0.937 5~15.000 0μg/mL范围,对T淋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在3.750 0~15.000 0 μg/mL范围,对T淋巴细胞IL-2、IFN-γ mRNA的表达有抑制作用,随Dio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均增强(P<0.05),7.500 0 μg/mL为佳抑制浓度,超过此浓度抑制作用减弱.结论 Dio对T淋巴细胞的增殖及IL2、IFN-γ mRNA的表达均有抑制作用.

    作者:王烨;付聪敏;贾丽荣;李松燃;党晓伟;马秀芬;秦博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行为测量工具的研究进展

    2015年联合国峰会数据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已经接近4亿,且仍在加速增长,因糖尿病造成的花费高达6 120亿美元[1].糖尿病足是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2],是糖尿病常见、花费大且为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3].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的患病率高达25%[4],5年病死率超过40%[5].

    作者:乔美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P16、RAR-β和APC基因甲基化联合脱落细胞学检测对恶性浆膜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浆膜腔积液沉渣细胞P16、视黄酸受体(RAR-β)和结肠腺瘤性息肉病(APC)基因甲基化状态检测联合脱落细胞检查在良、恶性浆膜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浆膜腔积液患者65例,其中良性27例,恶性38例.甲基化特异度PCR技术对P16、RAR-β和APC基因进行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检测,同时进行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检查,分析联合检查对膜腔积液诊断的意义.结果 APC基因甲基化频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落细胞学检查联合P16、RAR-β和APC基因甲基化检测的阳性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落细胞学联合两基因同时甲基化的特异度为78.9%,优于单项检查.结论 浆膜腔积液P16、RAR-β和APC基因甲基化联合脱落细胞学检查对良、恶性浆膜腔积液有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郭建华;张吉才;李霞;吕军;伍亚云;朱名安;汤显斌;瞿华琴;杨广全;杜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高迁移率族蛋白1和星形胶质原性蛋白与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与高迁移率族蛋白1(H MGB1)、星形胶质原性蛋白(S100B)的关系.方法 选择该院新生儿科收治并临床诊断为不同程度窒息的足月新生儿40例为研究组,对照组为该院产科40例正常足月顺产新生儿,探讨HMGB1、S100B与窒息新生儿脑损伤之间的相关性.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新生儿出生时脐带血、生后静脉血中HMGB1和S100B的水平变化.结果 检测新生儿窒息生后静脉血中HMGB1和S100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窒息组HMGB1水平在0、12、24 h三个时间段测量结果为(153.03±5.15)、(159.48±5.42)、(168.66±5.7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组S100B水平在0、12、24 h三个时间段测量结果为(0.68±0.19)、(0.89±0.12)、(1.05±0.1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HMGB1与S100B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高.结论 HMGB1和S100B对窒息新生儿脑损伤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刘巍;王智新;李茜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负压辅助系统治疗糖尿病足溃疡1例报道

    201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数据显示,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数为4.15亿,我国是糖尿病患者数量多的国家.而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本文旨在分享负压辅助系统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价值.

    作者:顾玥;刘智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胸腔积液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胸腔积液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思路.方法 选取2015年1-6月该院心内科收治的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300例,记录性别、年龄、心力衰竭程度、胸腔积液、心脏病类型、糖尿病、心房纤颤、心脏彩超、B型脑钠肽前体、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尿素氮、血清白蛋白、住院时间,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胸腔积液与非胸腔积液患者性别、心力衰竭程度、射血分数、B型脑钠肽前体、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清白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房舒张末径、左室舒张末径、左房舒张末径/左室舒张末径、白细胞、血红蛋白、尿素氮、心脏病类型、糖尿病、心房纤颤、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致胸腔积液与性别、心力衰竭程度、低蛋白血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有相关性.

    作者:田时静;王熙宇;周发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对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抑郁情绪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抑郁情况,276例T2DM患者分为SDS≥53分(A组)、SDS<53分(B组).比较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分析T2DM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因素.结果 T2DM患者SDS标准分与HbA1c呈正相关(r=0.26,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T2DM患者SDS标准分与HbA1c仍相关(β=0.30,t=5.1,P<0.05).A组HbA1c水平高于B组(t=3.685,P<0.05);当校正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后,A组HbA1c仍高于B组(F=47.8,P<0.05).结论 抑郁情绪不利于T2DM患者血糖控制.

    作者:甄艳凤;翟晓刚;房辉;刘兴宇;徐刚;田金莉;张雅中;许静;张鹤;周蕾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智能康复训练对下肢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智能康复训练对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86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智能康复训练.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定法(FMA)、功能性步行量表(FAC)、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优于对照组.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进行智能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下肢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李瀛;高慧娟;卢战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18F-FPA的合成及对荷前列腺癌裸鼠的显像研究

    目的 探讨显像剂2-18 F-氟丙酸(18 F-FPA)的合成及对荷前列腺癌裸鼠的显像价值.方法 利用CFN-multi-200型多功能药物合成模块自动化合成18 F-FPA,进行质量控制.建立荷PC3前列腺癌裸鼠(16只)和荷22RV1前列腺癌裸鼠(4只)模型,分别进行18 F-FPA显像,并与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和11 C-胆碱显像进行对比,评价18F-FPA对前列腺癌的显像价值.将荷PC3前列腺癌裸鼠分为4组进行生物分布测定,计算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和肿瘤与非肿瘤比值.结果 18F-FPA的合成过程约40 min,产率为(38±2)%(未经时间校正),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7%,体外稳定性良好.注射18F-FPA后显像,两种荷瘤裸鼠肿瘤均显影清晰,而18 F-FDG和11C-胆碱显像肿瘤仅轻微摄取.荷PC3前列腺癌裸鼠的肿瘤在注射18F-FPA后0.5、1.0、2.0和4.0h的生物分布分别为(6.91±0.72)、(6.99±0.55)、(7.17±0.25)和(6.49士0.74)%ID/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 F-FPA合成简单,对荷前列腺癌裸鼠有较好的显像效果,有望用于临床前列腺癌的检测.

    作者:谭支娥;王朋;崔邦平;代文莉;邓鹏裔;田金玲;胡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重庆地区产后早期与非孕健康女性骨密度对比

    目的 探讨产后早期妇女较同年龄非孕健康妇女骨密度(BMD)变化.方法 采用美国GE公司双能X射线BMD仪(DXA)对1 055例产后妇女及889例非孕健康女性进行正位腰椎(L1~L4)和股骨颈BMD检测;按不同年龄和BMI分组,分别计算各组BMD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各组年龄段产后妇女较非孕健康妇女腰椎及股骨颈BMD均出现降低,腰椎BM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庆地区产后早期妇女BMD明显减少.

    作者:彭茸;张海燕;何丽;赵纯全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血清白细胞介素-2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预测孕妇早产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和可溶性受体预测孕妇早产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该院住院治疗的先兆早产孕妇135例为先兆早产组,另选同期50例正常妊娠单胎头位初产妇为正常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并研究安胎治疗后早产亚组和非早产组血清IL-2、sIL-2R水平的差异,分析血清IL-2、sIL-2R水平预测早产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先兆早产组孕妇的IL-2、sIL-2R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所提高(P<0.05);母体血清IL-2水平预测早产发生的佳诊断值为783.52 ng/L、灵敏度85.3%、特异度86.2%;而sIL-2R水平诊断值为273.18 ng/L、灵敏度84.1%、特异度85.6%;先兆早产组孕妇血清IL-2与sIL-2R呈正相关(r=0.668,P<0.05);接受安胎治疗后,早产亚组血清IL-2、sIL-2R水平高于非早产组(P<0.05).结论 IL-2、sIL-2R对预测早产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立巧;王瑞平;乔宗旭;赵贵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分期肝切除术的麻醉管理

    肝癌是世界第二大致死性癌症,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也一直呈上升趋势,全球每年约75万新发患者[1].由于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确诊时大多数患者已达到局部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治疗困难,预后很差.外科手术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肝切除和肝移植手术.而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分期肝切除术(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ALPPS)是一种全新的肝切除手术方式,分两期完成:一期为门静脉右支横断;二期手术为右半肝根治性切除术[一期手术后7d行腹部CT重新评估患者剩余肝体积(future liver remnant,FLR),若剩余肝体积/总肝体积(FLR/TLV)>30%,则可行二期手术],为既往因FLR不足无法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患者带来了希望.但是由于ALPPS手术复杂、手术时间长,除既往肝脏手术麻醉特点外,对麻醉又提出许多新的挑战.

    作者:韩侨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医学本科生参与课余科研实践的模式探索

    随着社会进步,现代医学教育要求医学生毕业后应具备医疗、教学、科研等多方面能力,而科研实践是切实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实现途径[1].但目前本科阶段的医学教育还是以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为主,对于科研能力的培养还相当欠缺[2].本课题组前期问卷调查显示,本科阶段高年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科研感兴趣、有需求,但其自身科研能力还较差,并缺乏参与科研训练的机会[3].因此本研究利用高年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来本院骨科实习期间,采用自愿原则,组织了3期课余科研实践探索,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郭秀明;沈皆亮;江维;张晓军;胡侦明;梁勇;郝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