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逆向选择问题及防范

高向华;应锋

关键词:合作医疗制度, 逆向选择
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象保险制度一样,也存在着逆向选择的缺陷,本文说明了合作医疗制度中逆向选择的概念与产生机理,提出了减少合作医疗中逆向选择的对策.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对学术造假现象的反思

    从科学职业的专门化、社会活动中的马太效应、科研奖励机制及职称评审机制、科研人员自身职业道德几个方面分析了某些科研人员造假的原因,从而提出遏制造假现象应是一个系统工程.

    作者:王有腔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优化我国医学生专业伦理教育的对策探寻

    在我国,高校专业伦理教育起步较晚,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如何优化我国医学生的专业伦理教育使之与医学技术教育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合格医学人才的培养,是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在确立教育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从充实教育的主要内容、拓宽教育的有效途径、形成教育的整体合力等方面来探寻优化我国医学生专业伦理教育的现实对策.

    作者:江瑞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医药卫生信息传播的伦理学原则

    陈述和分析的多是诸如医患关系,新药、新技术的临床应用等内容重大的例子,从探讨媒体对医药卫生内容传播不科学造成的误导入手,进而对其原因从媒介伦理与医学伦理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在传播医药卫生内容时媒体应遵从的伦理学原则.

    作者:刘海客;余志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首次无偿献血后的心理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段无偿献血人员首次献血前后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电话回访测试记录方式,对106名首次献血者和106名多次献血者进行SCL-90有意义清单的相关性比较分析.结果:被调查人员首次献血后的心理状态可分为3种:①健康状态;②不良状态;③心理障碍;不良心理表现为怕痛,担心献血后对身体健康有不良影响.结论:要加强对无偿献血人员的医学知识的宣传教育,无偿献血服务和技术操作要切实做到自然、热情、周到、可信.

    作者:洪丙炎;张建耕;李晓玲;潘志伟;杨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实施ISO9000标准与提高手术室工作质量的调查研究

    目的:比较实施ISO9000标准前后对手术室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运用患者医生对手术室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手术室器械护士考核评分表、手术室巡回护士考核评分表这3个量表对实施前后的手术室工作质量的状况进行调查.结果:①ISO9000执行前后患者满意度有所提高.②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考核结果也有显著性差异,而且考核后护士长将细化的考核标准与考核结果公布,有利于护士了解自己的错误.③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手术室管理,使得护士工作更加规范,任何事情都有章可循,工作质量有显著提高.

    作者:王妮;周春芹;李品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浅论建设与时代相适应的医生职业道德的几个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标准的改变,推动了医生职业道德的不断向前发展.可以说,现代医生的职业道德是以对现代人权的尊重为基础建立起来到具有浓重时代特色和社会属性的道德规范.它不但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而且还要紧紧跟上时代的脚步.这也就意味着需要我们医务工作者做许多的实际工作,其中包括:加强医患沟通的意识和能力;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着想的基本宗旨;对医生权力控制这三个方面.

    作者:姜振明;廉沈沂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胸腺肽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经济学伦理学研究

    目的:评价胸腺肽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经济学效益.方法:将胸腺肽结合拉米夫定和胸腺肽α1结合拉米夫定方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药物经济学小成本法进行比较.结果:HBeAg阴转和HBV-DNA阴转,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成本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胸腺肽结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作者:余漩;鱼敏;温永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对降低剖宫产率的作用

    面对我国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现状,笔者试图从医患关系入手,根据问卷结果,寻求降低剖宫产率使之控制在合理比例的途径,进而论述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对降低剖宫产率的作用.

    作者:陆于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研究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民办高校的心理卫生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对西安民办高校全日制大学生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健康水平评估,并与国内大学生常模比较.结果:民办高校大学生SCL-90的各因子与国内大学生常模比,成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如普通高校学生.同时一、二年级学生总分均数显著高于三、四年级学生.结论: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民办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马明;王法能;单乐群;王育才;张怡;苗丹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单病种限价收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新举措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部分医院试行的单病种限价收费充分显示出了它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成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新举措,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作者:陈丽;兰迎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农村已婚妇女心理健康状态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西北地区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及心理健康的状况,及其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对其的影响.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陕西省西安市608名农村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结构化问卷调查,心理状态评定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生活事件评定量表.对其生殖健康状态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农村已婚妇女有焦虑情绪的占25.3%,有抑郁情绪的占35.0%,影响农村妇女心理健康的生活事件主要为经济困难及婚姻、家庭问题等.结论:农村已婚妇女的心理健康状态值得关注,在进行妇女保健工作方面,要注意妇女的心理需求、心理问题的特点、及时调整保健干预策略.

    作者:高成阁;耿庆茹;伏炜;王兰花;卢彦军;路小亮;杨燕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早期诊断价值属性的医学哲学分析

    早期诊断是医学实践的重要的问题之一.早期诊断的价值有三种表现形态:早期诊断的正价值、早期诊断的零价值和早期诊断的负价值.是否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区分三者的标准.正确认识和评估早期诊断价值属性,避免早期诊断呈现零价值和负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代孕技术中的伦理道德及法律问题

    新近发展的代孕技术给众多不孕夫妇带来为人父母的喜悦之时,也对人们传统的生殖伦理观念形成冲击并挑战现存法律制度.人们不仅要肯定代孕技术的合理性,也要警惕其所产生的潜在的破坏性影响.合理利用该技术和制定相应的法规是避免出现伦理和社会混乱的有效途径.

    作者:霍玉芝;逯蕾;胡伟;韩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关于当前临床用药的伦理学思考

    分析了当前临床用药存在的滥用抗菌药、大处方重复开药、用药剂量及方法不当、用药求贵求新违背伦理等现象,同时剖析了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医务人员的伦理道德和素质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充分发挥药师的作用等对策.

    作者:葛荣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农村中医药人力资源教育意愿调查及社会伦理分析

    通过研究样本地区农村中医药人力资源的现状,对中医药人力资源的培训与继续教育意愿进行分析,探讨合理配置农村中医药人力资源的政策和措施,促进农村中医事业的发展,实现卫生公平.

    作者:刘水;尹爱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举证责任倒置引发过度医疗的伦理思考

    举证责任倒置对于医患双方都具有重要的伦理意义,但举证责任倒置本身具有的缺陷容易导致医务人员为保护自关键是加强管理,提高医务提要正确认识和理解举证责任倒置,己而采取过度医疗行为.为杜绝过度医疗行为,从医方来看,前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社会在加强监督的同时,要认识医学本身的高风险性,建立健全医生执业保险制度.

    作者:陈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乳腺癌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对策

    目的:测定乳腺癌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LC-90)及基础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调查表,测定50例乳腺癌病人心里健康症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以5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乳腺癌病人SLC-90总分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在躯体化、抑郁、焦虑等因子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病人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提示在治疗及护理乳腺癌病人躯体症状的同时,应注意观察病人的心理状况变化,并进行相应的心理治疗和护理,防止其不良情绪的发生,从而使病人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

    作者:孙红;王浩;马瑾璐;阮之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为医重在德重德贵创新

    从仁爱之心、责任之心、同情之心是为医之基,思考人、服务人、总结人是从医之本,不断创新是医学之魂三个方面论述了为医重在德,重德贵创新的观点.

    作者:吴孟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深化卫生事业改革应关注卫生经济伦理学研究

    卫生经济伦理学是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相对于经济学和卫生经济学的发展,卫生经济伦理学的建立和发展滞后,导致卫生经济体制改革的经济效果与社会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偏离.卫生经济伦理学的理论前提是社会结构变迁要求各个相对独立社会领域的规则整合,其研究任务是为社会经济主体的行为提供一个规范性的评判,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者:李万才;张德春;迟心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感的产生原因及对策

    本文从社会根源、组织根源及个人因素三个方面入手,对工作负荷、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公平感、职业特征、人格因素等影响高校辅导员工作倦怠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初步诠释,并针对三个根源因素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作者:江莉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