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伦理学的定量研究初探

李恩昌;马吏;姬志峰

关键词:医学伦理学, 道德关系, 定量研究
摘要:从分析影响人的伦理行为的因素人手,将这些因素作为解释变量,通过引入虚拟变量的方式对这些定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便进行医学伦理学的定量研究.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伦理委员会运作情况评估与探讨

    为了解各类人员对医院伦理委员会开展伦理审查、伦理监督等工作的认识,掌握医院伦理委员会成员在伦理审查、监督等工作中的态度和困惑,建立和健全医院伦理委员会的相关管理制度,2004年11月至2006年10月我们对医院伦理委员会运作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在2006年11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成立及积极运作,不仅提高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对生命伦理学及相关法学的认识,而且,促进了医学实践和临床科研的规范,同时也揭示了目前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工作重点.

    作者:李红英;侯建全;黄长久;庄天衢;葛建一;温端改;杨炳华;陈苏宏;温春峰;冯晓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亲属活体肾移植的伦理学问题探讨

    亲属活体肾移植是解决目前供肾不足与需接受移植病例不断增加的矛盾的方法之一,与尸体肾移植相比,亲属活体肾移植是有一定的学术方面优势,但也存在较多的伦理学问题.我院以伦理学基础理论为基础,坚持七大原则,探索解决亲属活体肾移植伦理学方面的问题.

    作者:王苓;谢庆祥;阮发晖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消化内镜诊疗中的伦理问题初探

    探讨了消化内镜诊治工作中的一些医学伦理学问题.

    作者:熊俊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论以医德案例为警示,强化医学实习生医德再教育

    运用临床医学实习生的医德案例并警示教育,提出了医德再教育的必要性,探讨了医德再教育的方法、途径,特别在医德考核上做出了大胆尝试,对医学生成长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余皖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关于调动员工参与医院文化建设主观能动性的思考

    医院文化建设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并具有丰厚的伦理内涵,能否调动员工参与医院文化建设的主观能动性,关系到医院文化建设的成败.因此,医院管理者要充分尊重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尊重员工的人格;要根据具体情况,研究并满足不同员工的不同需要,从而采取恰当的激励方法;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努力为员工搭建展示才艺的舞台,吸引员工参与医院文化建设.

    作者:鲁光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医疗机构安全保障义务浅论

    医疗机构作为经营活动的场所,对前来寻求医疗服务的患者及其他人员负有安全保障义务.指出准确界定医疗机构对其服务对象在合理限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是提高服务质量和减少纠纷的重要一环;并就医疗机构因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自己的安全保障义务所产生的直接责任和补充责任的认定和责任承担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周玉文;盛玉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在医疗机构中引入志愿服务的探讨

    从志愿服务的基本性质入手,对医疗机构中开展的志愿服务的类型、内容及作用进行分析,进而对医疗机构中志愿服务的组织和管理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医疗机构充分地利用这一服务资源提供参考.

    作者:孙建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重塑诚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通过诚信缺失成因分析,认为医患双方存在角色意识差异与归因偏差,医疗主体对患者的平等主体意识滞后,医疗卫生体制不健全,卫生资源分配不公.应从强化诚信服务意识,重建医务人员职业伦理;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人性化医疗服务;完善医院内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做好三项沟通工作,争取宽松外部环境;加快卫生法律制度建设,维护医患双方正当权益;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完善社会配套措施等方面着手,正确调节社会转型期的医患利益,公正化解现实中的医患利益冲突,合理重构医患之间的诚信、友好、和谐关系,进而构建和谐社会.

    作者:徐明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

    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存在卫生资源缺乏和服务水平低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基本医疗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的比例偏低、与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的制度建设和观念滞后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应该创新社区卫生服务观念、建立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筹资机制、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作者:刘玮玮;贾洪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在中国临床开展活体供肾肾移植的伦理学问题探讨

    在中国开展活体供肾肾移植更多可能遇到的是伦理学问题.供体和受体的知情、自愿、同意是关键的伦理学问题.其中知情的内容和限度、供体与受体智力能力的判断、自愿同意三个问题需要明确.为保障智力或精神残障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他们绝对不允许作为活体供肾者.还应该保护不同意作为供体的人,医务人员有责任保护他们的隐私,并给予帮助.内在和外在的压力可能影响供体做出自主同意的决定,外在压力尤其值得注意.在考虑活体肾移植利益及风险方面,应恪守生命价值原则.从亲情角度考虑,对于活体供肾者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是合理的,也是符合中国人情感表达方式的.对活体供肾肾移植进行社会伦理的干预、法律控制和社会监督是必要的.社会伦理的干预其关键点在于提高医务人员的社会道德责任感.并且要真正发挥医院伦理委员会的作用.

    作者:杨志豪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国古代医德理论探析

    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医德理论,其内容包含预防疾病、治病救人、造福人类的习医目的,博极医源、精益求精的学术态度,普同一等、谦虚谨慎的高尚品质,实事求是、不图名利的诊疗作风等.虽然古今医疗环境有所不同,但我国古代医德理论是古代医学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的医务人员行为规范,对当今我国医德建设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作者:贺兰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人工受精和体外受精的伦理权衡

    生殖技术的发展,是人类对自身生殖的干预,可以解决一些不育的问题,也可以达到优生的目的,但是也带来了权利、义务、伦理、家庭、社会方面的问题.在科技与伦理的交织中,我们如何权衡?我们以期在讨论协商中找到平衡点,使两者达到共同发展.

    作者:金小燕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试论生命维持治疗中的伦理学问题

    生命维持治疗是医学界和哲学界争议颇多的话题.治疗疾病本是医师的职责,然而对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晚期、脑死亡、器官衰竭终末期,众多危重疾的患者进行生命维持治疗,医师是否也同样采取需要积极的治疗措施?如果放弃治疗,是否有违生命价值?如果坚持治疗,实施维持治疗所占用的医疗卫生资源是否构成对其他患者的功利损害?初步探讨终末期疾病患者维持治疗中存在的困惑.

    作者:陈天艳;何英利;赵英仁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积淀医者文化底蕴凸显高新技术人文内涵

    医学高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使得临床诊断的方法更加现代化,不仅能够帮助医生提高对某些疾病诊断的准确率,而且还能够协助医生检查出许多早期的、潜在的、无临床表现的疾病.医学高新技术延长了人的生命,为人的价值的实现扩大了时空范围,并且使社会公众的医学知识得到迅速的普及.但医学高新技术也如同一把双刃剑,在为人们的生命健康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因此,应该加强医者的文化底蕴,正确运用医学高新技术.

    作者:晏东铭;董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大学生人格特点与恋爱心理分析

    学生时代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按照人在一生中所处的特定时期经历的生理成熟和社会要求,将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每一个发展阶段都由一对矛盾构成,它们是一个连续体中的两极,前一个阶段没解决好的问题会带到以后的一个甚至几个阶段.导致在后面的阶段里出现心理发展的危机,发生心理障碍或者行为问题.依恋型人格,孤独型人格和回避型人格特征的大学生容易产生恋爱心理障碍.只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才能取得他们的信任.

    作者:鲍作臣;贾洪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浅谈医学高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与医学生道德观的培养

    围绕道德教育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培养问题,叙述了大学英语课程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道德观的重要性以及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医学生的伦理道德观、职业道德观.此外,作为医学院校的英语教师自身也应加强医学知识,运用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作者:毕秋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谈医院管理工作作风的转变

    结合医院管理工作实际,对医院管理工作的角色定位和职能进行了阐述,指出医院管理工作就是以病人和职工为中心,努力为患者、医疗一线和临床业务部门提供质优、安全、快捷、经济的医疗和保障服务.同时,对医院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提出问题、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指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对策.

    作者:冯广林;孔新存;白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维系和谐医患关系

    从影响医疗费用增长的因素卫生管理体制、卫生筹资机制、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卫生法制不健全、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五方面,论述了影响和谐医患关系的原因,并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①加大政府投入和宏观调控能力,完善医疗服务补偿机制,缓解医患矛盾.②调整和配置卫生资源,降低医疗费用,增进医患和谐.③加快法制化建设,平衡医患关系.④改变医疗费用按服务项目付费的方式,真正建立医患合作伙伴关系.⑤加快医院自身体制改革,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汤敏;尹爱田;赵国志;李向辉;吴秀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浅谈胃肠镜检查的医患沟通方式和技巧

    患者在胃肠镜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都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医务人员应针对性地运用一些沟通方式和技巧与患者沟通,可减轻患者做此检查时的消极心理反应.

    作者:陈梁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重心论道义深层探规律(《百论寻径》集编稿综述)

    <百论寻径>是作者几十年来发表的一百多篇文章的集编稿,较集中地探寻了医德医风建设的路径和规律.综述了医德理论、医德规范、医德组织等四项建设及医德层次教育、他自合律运用、医德医风形成等十项规律.

    作者:张鸿铸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