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受精和体外受精的伦理权衡

金小燕

关键词:人工授精, 体外受精, 家庭幸福, 伦理权衡
摘要:生殖技术的发展,是人类对自身生殖的干预,可以解决一些不育的问题,也可以达到优生的目的,但是也带来了权利、义务、伦理、家庭、社会方面的问题.在科技与伦理的交织中,我们如何权衡?我们以期在讨论协商中找到平衡点,使两者达到共同发展.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谈供应室护理工作道德

    供应室是医院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供应室护理人员的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供应室工作好坏,关系到医院医疗质量的高低,因此供应室的护理人员,需要遵守自己的职业道德.

    作者:刘明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医疗改革应该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医疗改革中的效率不仅是指医疗机构获得尽量多的经济收益,更是指大限度地满足广大群众的医疗服务需要,为了让有限的财力和医疗资源能够尽可能满足医疗服务需求,必须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我国医疗保障的症结与未来医疗改革的目标定位要求我们目前必须首先解决公平问题,实行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作者:陈仕学;徐晔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大学生人格特点与恋爱心理分析

    学生时代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按照人在一生中所处的特定时期经历的生理成熟和社会要求,将人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每一个发展阶段都由一对矛盾构成,它们是一个连续体中的两极,前一个阶段没解决好的问题会带到以后的一个甚至几个阶段.导致在后面的阶段里出现心理发展的危机,发生心理障碍或者行为问题.依恋型人格,孤独型人格和回避型人格特征的大学生容易产生恋爱心理障碍.只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才能取得他们的信任.

    作者:鲍作臣;贾洪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医疗机构安全保障义务浅论

    医疗机构作为经营活动的场所,对前来寻求医疗服务的患者及其他人员负有安全保障义务.指出准确界定医疗机构对其服务对象在合理限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是提高服务质量和减少纠纷的重要一环;并就医疗机构因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自己的安全保障义务所产生的直接责任和补充责任的认定和责任承担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周玉文;盛玉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论和谐校园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问题

    校园是培育人才,尤其是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要阵地.和谐校园文化中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其树立的途径和手段研究明确,对和谐校园的整体建设进行有力指导,充分发挥校园的育人作用,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作者:钟志明;傅智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美国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支持模式分析和启示

    对艾滋病患者的关怀与支持已成为艾滋病防治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互通信息、取长补短,这才是促进工作的有效途径.对美国的艾滋病支持模式的现状及特点进行分析,目的是总结其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改善中国的艾滋病支持模式.

    作者:薛文娟;王明旭;张平川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浅谈医学高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与医学生道德观的培养

    围绕道德教育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培养问题,叙述了大学英语课程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道德观的重要性以及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医学生的伦理道德观、职业道德观.此外,作为医学院校的英语教师自身也应加强医学知识,运用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作者:毕秋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关于调动员工参与医院文化建设主观能动性的思考

    医院文化建设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并具有丰厚的伦理内涵,能否调动员工参与医院文化建设的主观能动性,关系到医院文化建设的成败.因此,医院管理者要充分尊重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尊重员工的人格;要根据具体情况,研究并满足不同员工的不同需要,从而采取恰当的激励方法;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努力为员工搭建展示才艺的舞台,吸引员工参与医院文化建设.

    作者:鲁光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社会干预模式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效益规察

    采用社会干预模式讨论了其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疗效.结果表明社会干预模式不仅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抑郁,而且有助于病人神经功能的康复,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彩英;叶子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医学人文教育的德育意蕴

    医学人文教育是旨在提高医学人才整体综合素质为目标,达到促进医学教育从单纯强调科学教育到实现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教育.加强医学人文教育不仅是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内在需求.

    作者:周柳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从科技成为强势文化存在对伦理的排拒倾向,以及科技负面效应显现催生了生命伦理学的二个层面,论述了树立新的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同时论述了科技与伦理不是对立而应是良性互动关系,进一步说明了确保科学技术公平、公正为人类利益服务,是全体科学家和伦理学家的共同社会责任.

    作者:丘祥兴;沈铭贤;胡庆澧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消化内镜诊疗中的伦理问题初探

    探讨了消化内镜诊治工作中的一些医学伦理学问题.

    作者:熊俊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在医疗机构中引入志愿服务的探讨

    从志愿服务的基本性质入手,对医疗机构中开展的志愿服务的类型、内容及作用进行分析,进而对医疗机构中志愿服务的组织和管理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医疗机构充分地利用这一服务资源提供参考.

    作者:孙建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浅谈胃肠镜检查的医患沟通方式和技巧

    患者在胃肠镜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都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医务人员应针对性地运用一些沟通方式和技巧与患者沟通,可减轻患者做此检查时的消极心理反应.

    作者:陈梁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医学伦理学的定量研究初探

    从分析影响人的伦理行为的因素人手,将这些因素作为解释变量,通过引入虚拟变量的方式对这些定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便进行医学伦理学的定量研究.

    作者:李恩昌;马吏;姬志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中的伦理问题

    鼻内镜外科医生应该具备扎实的鼻科学解剖知识,进行正规的专业培训,把治愈疾病作为医疗目的,树立正确的医德信念,严格遵守相关伦理原则,并且建立严格的随访制度,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使患者能密切配合和主动接受随访治疗,以提高鼻内镜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作者:权芳;张少强;张鹏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论以医德案例为警示,强化医学实习生医德再教育

    运用临床医学实习生的医德案例并警示教育,提出了医德再教育的必要性,探讨了医德再教育的方法、途径,特别在医德考核上做出了大胆尝试,对医学生成长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余皖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维系和谐医患关系

    从影响医疗费用增长的因素卫生管理体制、卫生筹资机制、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卫生法制不健全、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五方面,论述了影响和谐医患关系的原因,并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①加大政府投入和宏观调控能力,完善医疗服务补偿机制,缓解医患矛盾.②调整和配置卫生资源,降低医疗费用,增进医患和谐.③加快法制化建设,平衡医患关系.④改变医疗费用按服务项目付费的方式,真正建立医患合作伙伴关系.⑤加快医院自身体制改革,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汤敏;尹爱田;赵国志;李向辉;吴秀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

    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存在卫生资源缺乏和服务水平低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基本医疗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的比例偏低、与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的制度建设和观念滞后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应该创新社区卫生服务观念、建立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筹资机制、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作者:刘玮玮;贾洪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重心论道义深层探规律(《百论寻径》集编稿综述)

    <百论寻径>是作者几十年来发表的一百多篇文章的集编稿,较集中地探寻了医德医风建设的路径和规律.综述了医德理论、医德规范、医德组织等四项建设及医德层次教育、他自合律运用、医德医风形成等十项规律.

    作者:张鸿铸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