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的伦理学思考

陈涵;冯岩;戴苏娜

关键词:无偿献血志愿服务, 伦理学分析, 首都志愿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 伦理规范
摘要:阐述了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的内涵,并对无偿献血志愿服务进行了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医学的伦理思想、建设和谐社会的伦理思想三个层面的分析,结合首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的实践提出了志愿服务进一步的伦理规范.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保密原则

    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常常会涉及患者的隐私,因此,保密原则在临床实践中显得尤为重要,是从业者应遵循的一项基本伦理学原则.首先提出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中实际遇到的保密问题.接着介绍从业者在实际工作中应遵循的保密原则、治疗中可能泄露保密资料的情况、心理治疗病历的保存和处理以及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保密问题等,旨在引起从业者的重视并自觉地遵守.

    作者:赵静波;季建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现代医学目的的伦理反思

    针对目前医学目的的现状,提出医学目的的认定与实施应该着重考虑的几个与伦理相关的方面:①加强公共卫生与医学的结合,重视公共卫生伦理学;②重视慢性病预防中的伦理问题;③治疗、照料和疾病管理同等重要;④注重生命质量的提高;⑤加强医学科普工作,避免医学科普的趋利化引发的伦理问题;⑥正确对待死亡,充分理解临终关怀的伦理意义;⑦医学目的的实现要与卫生改革实践相统一.

    作者:赵晓瑾;唐根富;赵菁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以经济与伦理的视角探究医学科技团队建设中的认识缺陷

    以经济与伦理的关系理论揭示医学科技团队建设中的认识缺陷.提出在医学科技团队建设中应以该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人伦道德力量在团队建设中的作用.在研究工作中正确处理好经济与伦理的关系,才可能形成坚强、持久、具有战斗力的医学科学团队.并提出了几点具体的建议.

    作者:徐新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社会资本对城市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影响的比较分析

    现已经在城市与农村社区一级开展的社区卫生服务对城市与农村居民的卫生状况改变有着重要作用,它利用社区卫生资源,解决社区的主要卫生问题,从而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然而,现在的发展却不是很完善,与此同时,对社区卫生服务有着重要影响的社区社会资本也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社会资本在农村与城市有着不尽相同的特点,作者针时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进行比较分析,并从伦理学角度提出建立、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政策建议,以达到完善城市与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目的.

    作者:廉昭;薛秦香;马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关于医院管理中医学语言质量管理的思考

    医学在长期的发展中已形成了鲜明的语体、语用特点,能否掌握这些特点,成为衡量医学语言使用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高质量的语言表达表现为在言语过程中使用语言的规范性、准确性、得体性和充足信息量.使用高质量的医学语言指导帮助患者不仅是对医学工作者的职业要求,也是现代医学的要求.对医学语言质量的管理应该成为医院质量管理的一部分,医院在服务质量评价中也应该将医学语言质量的评价纳入评价体系中.

    作者:王茜;严永祥;马菊华;瞿和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重建医患信任打造和谐医院

    由于医疗卫生服务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息息相关,打造和谐医院势必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医患信任关系是医患关系中基本、活跃的因素,因此,在新形势下构建和谐医院,就应该从立足医院内涵建设,培养一流的医护队伍、完善透明的收费体系、营造优雅的医疗环境,加强医患双向沟通争取社会舆论支持,重建互信的医患关系.

    作者:毛福娟;应豪;周亚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从社会建构论理解疾病概念

    社会建构论为理解科学知识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作者由此来关注医学中的疾病概念,揭示出疾病概念的社会建构性特征:疾病的本质是在具体的社会价值观念中被发明而非在事实中被发现的;疾病的描述、说明、诊断和治疗也具有明显的非认知特性,价值观念特别是利益权衡影响到各环节具体结论的得出.

    作者:肖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综合类职业院校医学人文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综合类职业院校大多设有医药卫生类专业,但人文课程在重视程度等各方面普遍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医药卫生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本文深入分析了加强医学人文课程的客观需要性,针对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提高认识、构建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改革教学模式、师资队伍、质量评价与监控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的思路及对策.

    作者:张乃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伦理道德原则在围围术期术期人文关怀中的体现

    人性化治疗和护理充分体现了对病人权利、尊严、自由和人格的尊重.在工作中要自觉应用伦理道德原则作为指导,其中包括病人第一原则、身心统一原则、恪守保密原则、一视同仁原则、优化原则、知情同意原则、协同一致原则和精益求精原则等,充分考虑围术期病人的心理状态,在围术期全程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治疗和护理,对病人同情、鼓励以及进行心理治疗,体现人文关怀,改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的诊疗气氛.

    作者:宋宣;李春秋;刘连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人文关怀在会阴切口愈合不良产妇中的应用

    通过人文关怀在38例会阴切口愈合不良产妇护理中的应用,减少了产妇的焦虑和痛苦,促进了产妇身心的康复,缓解了医患矛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宣婉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和谐社会视域中卫生服务公正性的理性思考

    在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正的实现与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探讨了卫生服务公正性与实现和谐社会的关系,分析了卫生服务不公正的经济和社会原因,提出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实现卫生服务公正的途径.

    作者:冯慧卿;李卫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知情同意的伦理思考

    尊重患者的意愿是医学人道主义的体现,履行知情同意有助于制约医务人员权利的过度运用,有利于在意外情况发生时患者采取较为客观的态度,避免医患矛盾,但应防止医务人员将知情同意作为自我保护的手段.

    作者:成丽莉;杨小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伦理缺陷及对策

    阐述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常见伦理缺陷,如护理技术操作中违反操作规程、减少工作程序;给药中的浪费现象及不按医嘱准时给药;在一些暴露性的操作中不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缺乏慎独修养以及对待特殊病人护理时的伦理缺陷等.提出要加强护理伦理学教育和护士人文素质的培养,关爱护士调动其工作热情,并加强监督机制,探索新的管理方式,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伦理道德修养,更好的维护病人利益,创造更为友善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汪淼;郭利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饮酒行为的文化心理探源

    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了酒的消耗量上升,与酒相关的问题也相应呈上升趋势,并对人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分析我国传统酒文化对饮酒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心理学机制,将有助于酒相关政策的制订及健康教育项目的设计.

    作者:曹栋;郝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国传统医德研究述评

    在当代医德建设中,中国传统医德是十分重要的资源,进行中国传统医德研究十分有意义,就现有研究成果来讲,有关传统医德的研究涉及的视角是多样化的,应该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刻的理解和揭示传统医德思想,以服务于当代医德建设.

    作者:潘新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儿科实习医生加强医患关系伦理教育的着力点

    医学临床实习是由学生到医生的过渡,是接触患者的开始,必须在临床实践的多个环节中,重视和加强医患关系教育.使学生一进入临床阶段,就能得到医患关系教育,在良好的医患关系氛围中得到熏陶,尤其是在儿科实习.本文就实习医生在儿科实习中处理好医患关系应注意的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鲍作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从历史演变看医患关系恶化的症结

    中国医患关系恶化似乎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在对医患关系恶化症结的分析上,绝大多数的研究者将视角放在了当下,多立足中国,从医生或医疗机构、患者、政府等的角度分析,在横向比较上,往往以国外医患关系大大优于中国作为结论或前提入手,而纵向的比较则非常之少.作者从医患关系研究的这个薄弱环节入手,以医患关系发展历史为经线,以中外医患关系比较为纬线,既做纵向的研究,也作横向的分析,从中发掘医患关系的发展脉络,并分析当前中国医患关系恶化的深层症结.

    作者:尹秀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学伦理学案例主导式教学的意义与模式

    在医学伦理学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的职业特点,通过案例述评模式、案例情景模拟与自省模式、案例比较模式、案例研讨模式、案例寻究模式,实施主导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医学伦理思维能力、医学伦理决策能力和医学伦理评价能力;有利于学生在直观、生动的案例体验与感悟中,达到精神和灵魂的陶冶、净化和升华;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时性和实效性.

    作者:程乐森;徐玉梅;王建立;宋茂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影视艺术——医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载体

    就影视艺术对医学生素质拓展的促进作用进行深入分析,从而进一步推进医学生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提高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

    作者:徐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试论医患关系的伦理属性与医务人员的道德责任

    市场经济务件下的医疗服务具有无私利他的道德责任和追求利益的需求,社会公众利益大化是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目标.为病人大利益着想是医护专业根本的道德规范与责任,也是医患关系不可缺少的伦理基石.

    作者:郑大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