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伦理缺陷及对策

汪淼;郭利利

关键词:护理, 伦理缺陷, 对策
摘要:阐述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常见伦理缺陷,如护理技术操作中违反操作规程、减少工作程序;给药中的浪费现象及不按医嘱准时给药;在一些暴露性的操作中不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缺乏慎独修养以及对待特殊病人护理时的伦理缺陷等.提出要加强护理伦理学教育和护士人文素质的培养,关爱护士调动其工作热情,并加强监督机制,探索新的管理方式,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伦理道德修养,更好的维护病人利益,创造更为友善和谐的护患关系.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解读现代版希波格拉底誓言

    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也在大步迈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它们被赋予了新的科学内涵.这一内涵在现代版希波格拉底誓言中得以详细阐述.

    作者:迟相林;郭兆荣;周丽;(艹問)红好;吴喜鹃;董春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患矛盾:应用伦理学视角的解答

    医患矛盾是在全球化、多元化、民主化时代出现的道德悖论和伦理冲突,可以借助应用伦理学的视角和方法加以解决.作者借鉴了应用伦理学的理论观点,认为可将不伤害原则作为医患矛盾分析的根本价值原则,将医学伦理委员会、多数表决原则和纠错机制作为解决医患矛盾的实践平台.

    作者:刘魁;李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学伦理学案例主导式教学的意义与模式

    在医学伦理学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的职业特点,通过案例述评模式、案例情景模拟与自省模式、案例比较模式、案例研讨模式、案例寻究模式,实施主导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医学伦理思维能力、医学伦理决策能力和医学伦理评价能力;有利于学生在直观、生动的案例体验与感悟中,达到精神和灵魂的陶冶、净化和升华;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时性和实效性.

    作者:程乐森;徐玉梅;王建立;宋茂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静滴炎琥宁致急性皮肤过敏反应患儿抢救及人文化护理

    结合炎琥宁引起急性皮肤过敏反应患儿的抢救实践,指出有效应用人性照顾理论指导护理实践,有针对性地对病人进行护理服务投入和思想交流,促使患者减少医疗过程中的不良体验和负面情绪,争取早日康复.

    作者:刘小敏;李会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积极推动立法承认脑死亡判定标准

    目前,世界上已有80多个国家承认了脑死亡的诊断标准,但我国目前仍沿用传统的死亡标准,原因是因为我们对脑死亡的概念还存在误区.对死亡观念的更新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在我国推动立法承认脑死亡标准,是医学界及法学界都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作者:徐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关于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的伦理学思考

    阐述了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的内涵,并对无偿献血志愿服务进行了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医学的伦理思想、建设和谐社会的伦理思想三个层面的分析,结合首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的实践提出了志愿服务进一步的伦理规范.

    作者:陈涵;冯岩;戴苏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重建医患信任打造和谐医院

    由于医疗卫生服务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息息相关,打造和谐医院势必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医患信任关系是医患关系中基本、活跃的因素,因此,在新形势下构建和谐医院,就应该从立足医院内涵建设,培养一流的医护队伍、完善透明的收费体系、营造优雅的医疗环境,加强医患双向沟通争取社会舆论支持,重建互信的医患关系.

    作者:毛福娟;应豪;周亚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影视艺术——医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载体

    就影视艺术对医学生素质拓展的促进作用进行深入分析,从而进一步推进医学生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提高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能力、创新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

    作者:徐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性病疑病症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

    目的:测定性病疑病症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定50例性病疑病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特点,并以国内常模作为对照.结果:性病疑病症患者SCL-90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等因子分值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结论:性病疑病症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异常,提示在门诊上处理该病患者时应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变化,进行相应的心理治疗.

    作者:王万卷;李红敏;葛文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白求恩精神与护士角色塑造

    白求恩精神是医护工作者宝贵而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医学伦理本性的集中体现.在护士角色塑造中应秉承白求恩精神的三个层面,从外在形象、内在道德和技术水平三个维度来实践对护士角色的塑造.

    作者:周艳;李勤;王丽芬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明确医患道德义务适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医患关系是在医疗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医生角色与患者角色之间特定的人际关系.近年来,医疗纠纷的上升暴露出许多医师和患者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缺乏系统深刻的了解和理解,在依法行医、就医以及自我保护方面还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在推广和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同时,有必要加强宣传和教育,使医患双方明确各自的道德义务,做到文明行医和文明就医.

    作者:胡爱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老年人的临终需求及其临终关怀的伦理原理

    结合三例死亡与临终需要的社会调查相关数据,概括分析了老年临终者的主要需求,提出:全力救治,全面、舒适照护以及消减痛苦是临终关怀的三个基本伦理原则.

    作者:刘喜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通过自然辩证法课堂教学提高医学生的道德修养的体会

    课堂教学是提高医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通过自然辩证法课教学培养医学生关注人类的大道德观和遵守科学道德观,用足以让学生感动的教学案例提升医学生的道德境界.

    作者:艾凉琼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挂号工作中医患纠纷之浅议

    从医师、挂号员、患者及电脑操作系统等方面入手对挂号工作中发生医患纠纷的成因进行剖析,并依此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作者:王蕾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研究

    医学伦理学是对医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必修课程.只有明确课程定位,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各种教学资源的作用,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培养合格医务工作者的目的.

    作者:尹奋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儿科实习医生加强医患关系伦理教育的着力点

    医学临床实习是由学生到医生的过渡,是接触患者的开始,必须在临床实践的多个环节中,重视和加强医患关系教育.使学生一进入临床阶段,就能得到医患关系教育,在良好的医患关系氛围中得到熏陶,尤其是在儿科实习.本文就实习医生在儿科实习中处理好医患关系应注意的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鲍作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伦理道德原则在围围术期术期人文关怀中的体现

    人性化治疗和护理充分体现了对病人权利、尊严、自由和人格的尊重.在工作中要自觉应用伦理道德原则作为指导,其中包括病人第一原则、身心统一原则、恪守保密原则、一视同仁原则、优化原则、知情同意原则、协同一致原则和精益求精原则等,充分考虑围术期病人的心理状态,在围术期全程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治疗和护理,对病人同情、鼓励以及进行心理治疗,体现人文关怀,改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的诊疗气氛.

    作者:宋宣;李春秋;刘连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好的伦理评审:人文关怀加上吹毛求疵

    好的伦理评审重要的是坚持独立评审的原则,从人文关怀这条主线加以把握,不忌讳吹毛求疵,依据伦理原则和规范,从而有利于使生物医学研究达到科学和伦理上的高标准.

    作者:沈铭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饮酒行为的文化心理探源

    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了酒的消耗量上升,与酒相关的问题也相应呈上升趋势,并对人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分析我国传统酒文化对饮酒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心理学机制,将有助于酒相关政策的制订及健康教育项目的设计.

    作者:曹栋;郝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研究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医学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研究.以专题讲授的形式构建适应各专业特殊技术要求的职业道德的教学内容.并以学生为本,全方位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为切入点,由既定结论向现实问题转变,分析社会多元利益冲突,提高学生在医疗实践中对复杂多变的道德关系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道德冲突的能力,实现职业道德的应用价值,并不断完善教材建设.

    作者:奚红;冯俊淇;赵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