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解读现代版希波格拉底誓言

迟相林;郭兆荣;周丽;(艹問)红好;吴喜鹃;董春玉

关键词:现代版希波格拉底誓言, 医德, 伦理学, 哲学
摘要: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也在大步迈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它们被赋予了新的科学内涵.这一内涵在现代版希波格拉底誓言中得以详细阐述.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的临终需求及其临终关怀的伦理原理

    结合三例死亡与临终需要的社会调查相关数据,概括分析了老年临终者的主要需求,提出:全力救治,全面、舒适照护以及消减痛苦是临终关怀的三个基本伦理原则.

    作者:刘喜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患心灵交融,科学临床决策的前提

    良好而科学的临床决策取决于众多因素,但医患互信,乃至医患心灵交融将给医患双方以充分的信心和力量,在战胜疾病的过程中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也是科学临床决策的灵魂,没有医患充分互信将使得临床科学决策变成一句空话,甚至不可能.互相猜疑的医患关系不但扰乱疾病诊断与治疗,还将阻碍医学的发展,带给患者极大的损失与痛苦.推动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医学发展需要,是建立和谐社会的一部分,更是患者所期盼的,应该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

    作者:傅恩清;金发光;刘静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白求恩精神与护士角色塑造

    白求恩精神是医护工作者宝贵而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医学伦理本性的集中体现.在护士角色塑造中应秉承白求恩精神的三个层面,从外在形象、内在道德和技术水平三个维度来实践对护士角色的塑造.

    作者:周艳;李勤;王丽芬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学伦理学案例主导式教学的意义与模式

    在医学伦理学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的职业特点,通过案例述评模式、案例情景模拟与自省模式、案例比较模式、案例研讨模式、案例寻究模式,实施主导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医学伦理思维能力、医学伦理决策能力和医学伦理评价能力;有利于学生在直观、生动的案例体验与感悟中,达到精神和灵魂的陶冶、净化和升华;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时性和实效性.

    作者:程乐森;徐玉梅;王建立;宋茂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试论医患关系的伦理属性与医务人员的道德责任

    市场经济务件下的医疗服务具有无私利他的道德责任和追求利益的需求,社会公众利益大化是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目标.为病人大利益着想是医护专业根本的道德规范与责任,也是医患关系不可缺少的伦理基石.

    作者:郑大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饮酒行为的文化心理探源

    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了酒的消耗量上升,与酒相关的问题也相应呈上升趋势,并对人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分析我国传统酒文化对饮酒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心理学机制,将有助于酒相关政策的制订及健康教育项目的设计.

    作者:曹栋;郝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好的伦理评审:人文关怀加上吹毛求疵

    好的伦理评审重要的是坚持独立评审的原则,从人文关怀这条主线加以把握,不忌讳吹毛求疵,依据伦理原则和规范,从而有利于使生物医学研究达到科学和伦理上的高标准.

    作者:沈铭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伦理道德原则在围围术期术期人文关怀中的体现

    人性化治疗和护理充分体现了对病人权利、尊严、自由和人格的尊重.在工作中要自觉应用伦理道德原则作为指导,其中包括病人第一原则、身心统一原则、恪守保密原则、一视同仁原则、优化原则、知情同意原则、协同一致原则和精益求精原则等,充分考虑围术期病人的心理状态,在围术期全程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治疗和护理,对病人同情、鼓励以及进行心理治疗,体现人文关怀,改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的诊疗气氛.

    作者:宋宣;李春秋;刘连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患矛盾:应用伦理学视角的解答

    医患矛盾是在全球化、多元化、民主化时代出现的道德悖论和伦理冲突,可以借助应用伦理学的视角和方法加以解决.作者借鉴了应用伦理学的理论观点,认为可将不伤害原则作为医患矛盾分析的根本价值原则,将医学伦理委员会、多数表决原则和纠错机制作为解决医患矛盾的实践平台.

    作者:刘魁;李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研究

    医学伦理学是对医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必修课程.只有明确课程定位,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各种教学资源的作用,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培养合格医务工作者的目的.

    作者:尹奋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患矛盾社会根源透析

    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是复杂的,既有宏观的因素也有微观的因素.以宏观社会环境为背景,从医疗体制,保险制度、法律法规、社会观念、医学教育等七个方面对医患关系的社会根源进行探讨,以期对矛盾的解决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张桂芝;董兆举;王景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现代医学目的的伦理反思

    针对目前医学目的的现状,提出医学目的的认定与实施应该着重考虑的几个与伦理相关的方面:①加强公共卫生与医学的结合,重视公共卫生伦理学;②重视慢性病预防中的伦理问题;③治疗、照料和疾病管理同等重要;④注重生命质量的提高;⑤加强医学科普工作,避免医学科普的趋利化引发的伦理问题;⑥正确对待死亡,充分理解临终关怀的伦理意义;⑦医学目的的实现要与卫生改革实践相统一.

    作者:赵晓瑾;唐根富;赵菁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重建医患信任打造和谐医院

    由于医疗卫生服务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息息相关,打造和谐医院势必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医患信任关系是医患关系中基本、活跃的因素,因此,在新形势下构建和谐医院,就应该从立足医院内涵建设,培养一流的医护队伍、完善透明的收费体系、营造优雅的医疗环境,加强医患双向沟通争取社会舆论支持,重建互信的医患关系.

    作者:毛福娟;应豪;周亚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以经济与伦理的视角探究医学科技团队建设中的认识缺陷

    以经济与伦理的关系理论揭示医学科技团队建设中的认识缺陷.提出在医学科技团队建设中应以该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人伦道德力量在团队建设中的作用.在研究工作中正确处理好经济与伦理的关系,才可能形成坚强、持久、具有战斗力的医学科学团队.并提出了几点具体的建议.

    作者:徐新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自律的实践研究

    论证了职业道德自律是现阶段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培养的主要方面.通过在医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伦理委员会活动、建立职工个人品牌等方式探索实践职业道德自律的做法,并阐述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细节、个性化管理等体会.

    作者:唐靖一;朱抗美;李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性病疑病症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

    目的:测定性病疑病症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定50例性病疑病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特点,并以国内常模作为对照.结果:性病疑病症患者SCL-90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等因子分值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结论:性病疑病症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异常,提示在门诊上处理该病患者时应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变化,进行相应的心理治疗.

    作者:王万卷;李红敏;葛文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国传统医德研究述评

    在当代医德建设中,中国传统医德是十分重要的资源,进行中国传统医德研究十分有意义,就现有研究成果来讲,有关传统医德的研究涉及的视角是多样化的,应该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刻的理解和揭示传统医德思想,以服务于当代医德建设.

    作者:潘新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从社会建构论理解疾病概念

    社会建构论为理解科学知识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作者由此来关注医学中的疾病概念,揭示出疾病概念的社会建构性特征:疾病的本质是在具体的社会价值观念中被发明而非在事实中被发现的;疾病的描述、说明、诊断和治疗也具有明显的非认知特性,价值观念特别是利益权衡影响到各环节具体结论的得出.

    作者:肖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儿科实习医生加强医患关系伦理教育的着力点

    医学临床实习是由学生到医生的过渡,是接触患者的开始,必须在临床实践的多个环节中,重视和加强医患关系教育.使学生一进入临床阶段,就能得到医患关系教育,在良好的医患关系氛围中得到熏陶,尤其是在儿科实习.本文就实习医生在儿科实习中处理好医患关系应注意的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鲍作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关于医院管理中医学语言质量管理的思考

    医学在长期的发展中已形成了鲜明的语体、语用特点,能否掌握这些特点,成为衡量医学语言使用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高质量的语言表达表现为在言语过程中使用语言的规范性、准确性、得体性和充足信息量.使用高质量的医学语言指导帮助患者不仅是对医学工作者的职业要求,也是现代医学的要求.对医学语言质量的管理应该成为医院质量管理的一部分,医院在服务质量评价中也应该将医学语言质量的评价纳入评价体系中.

    作者:王茜;严永祥;马菊华;瞿和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