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卫生改革中的利益冲突与调节

杜治政

关键词:利益失衡, 政府调控, 市场机制
摘要:处理好卫生改革中的利益关系,是卫生改革成功的基础.卫生改革目标的偏离,政府在改革中的缺位,选择市场作为改革调节的机制,是导致卫生改革利益失利益失衡、保健服务的公平性的可及性严重受损的基本原因.只有坚持以政府调控为主,同时又有条件地引入市场机制 ,坚持医疗改革、医疗体制改革和医药购销体制改革同步进行,构建以社区医疗,合作医疗屡基础的服务体系,才能扭转我国卫生改革利益失衡的局面,实现为全民提供基本保健服务的目标.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恶性肿瘤的过度治疗与避免

    恶性肿瘤的过度治疗现象普遍存在,其主要表现在放宽住院及治疗标准,扩大手术范围、医用材料过度浪费及过度医疗保健等方面.从三方面分析过度治疗产生的原因:患者及家属为求根治而主动要求过度治疗;医生出于自我保护、对肿瘤认识不足或者利益驱动等原因给予患者过度治疗;患者的个体差异导致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方案治疗方案难度较大.过度治疗不仅对患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导致其生活质量的下降,同时也给国家和社会医疗资源带来沉重的负担.如何避免恶性肿瘤的过度治疗呢?首先要重视循证医学的应用,对患者做出综合中评估;其次要坚持实践原则,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策略;三是要加强综合管理,健全和完善医疗制度,加强医生的医德教育;第四是加强社会宣传,普及群众的卫生常识,改变重治疗而轻预防的落后现状,使恶性肿瘤的治疗往更合理、更健康的轨道发展.

    作者:钟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从药品特殊性看药品营销的伦理性

    由于药品的特殊性,决定了药品目标顾客群体的特殊性.药品目标顾客群体主要包括病患者、残障人士、自然灾害受害群体等,这也就决定了药品营销的伦理性比一般产品营销的伦理性更重要.因此,医药产品营销人员就应该处理好经济利益和伦理之间的关系,为医药产品的消费者提供全面、安全、经济和科学的服务,从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作者:闫冠韫;周福仁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浅论医患纠纷的成因与对策

    从医患纠纷的成因角度出发,探讨医患纠纷的预防、处理对策,通过健全医疗法规、医务人员自律与情商培养、医患间有效沟通,以促使医患关系处于良好的状态,从而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的发展.

    作者:董元坤;段长利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关于肥胖治疗的反思

    通过分析肥胖症治疗的现状,指出目前我国肥胖症治疗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较为可行的对策,期望通过这些建议对正确进行肥胖症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高昕媛;林洪彬;刘昊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浅议病理教学过程中的医德渗透

    从医德教育的必要性及在病理教学过程中通过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医德规范教育、医德行为习惯教育、爱岗敬业教育、白求恩精神教育、探索精神教育六方面探讨如何进行医德教育.

    作者:张麦秀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医德缺失状态下的医德建设

    从当今医德严重缺失的社会现象与医学校医德建设两方面来阐述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医德建设.突破医学为纯自然科学的传统教育模式 ,通过教学与实践的全程阶梯式推进,终实现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目标.

    作者:赵玮;向鸿梅;赵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论医学院校医德教育效益的实现

    实现理想的医德教育效益是医德教育的重要价值目标.在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是否具有自觉的效益意识,所设定的医德教育目标是否科学,能否确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医德教育实现机制,直接关乎医德教育效益的实现.因此,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要取得理想的效益,首先在于这几方面卓有成效的工作.

    作者:时统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在读医学本科生职业道德思想养成状况调查和分析

    按年级分为3组,随机发放问卷100份,共设置5大类16个问题并随机排列,了解学生的职业兴趣、理想、职业道德情感、道德境界、意志、基本理论认知,以及对医学伦理学教学基本要求与评价的基本状况.收回有效问98份.分析表明,部分医学生的职业目标定位和职业道德境界、意志存在明显反差;部分医学生的伦理知识储备与未来本职工作的道德实践要求存在着差距;医学伦理学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和课程担负的医德思想教育的主阵地要求不相适应.

    作者:马长永;郭照江;马晓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药物临床试验中伦理审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对我国目前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通过建立完善的伦理审查程序和审查标准,加强伦理委员会成员的培训,加大国际间的交流及监管力度等措施,提高伦理审查的质量和水平,以保障受试者的合法权益和临床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作者:王荣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信息不对称下医患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博弈策略分析

    在医学诊疗过程中,医患双方存在着医疗信息分布和掌握的不对称,这种情况直接影响着医患信任的建立和患者对医疗效果的评价.医患利益冲突的调节不能完全交由市场去运作,不能完全任凭甚至不能主要地任凭医患双方自由地去博弈;政府必须明确并改造自己的职责,为正确调节与平衡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医患利益创立一个全方位的合理的框架,使医患之间在有控制的理性的双蠃的利益博弈中合理地重构当代中国医患关系的基本格局.

    作者:郑大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提高在校医科生医德认知度的几点设想

    在对在校医学生的医德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理论和现实脱节、教育方法同对象的实际脱节等缺陷.医学生中还普遍存在着医学伦理学基础知识不牢、过于重视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而轻视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以及轻视高尚人生观的追求等诸多问题.为此,应强化在校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继续加强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基本知识的教育,同时,特别注意要强化医德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引进和完善案例教学方法,加强人文哲学素质教育,培养其多方面的才能.另外,还应该加大对医学伦理学课程本身的创新性研究,使其更富有生命力和吸引力,使医学生的医德养成成为一个愉悦和自觉的过程.

    作者:蒋广根;赵龙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内科护理学教学中伦理道德教育的体会

    为了适应社会的培养高素质护理技术应用型人才,我院在改革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从教学实践中加强了护生人性化护理、整体护理、慎独意识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伦理道德修养,学生成绩优良,并深受临床实习医院的好评,就业率明显提高.

    作者:宋梅;荆亚茹;唐俐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卫生改革中的利益冲突与调节

    处理好卫生改革中的利益关系,是卫生改革成功的基础.卫生改革目标的偏离,政府在改革中的缺位,选择市场作为改革调节的机制,是导致卫生改革利益失利益失衡、保健服务的公平性的可及性严重受损的基本原因.只有坚持以政府调控为主,同时又有条件地引入市场机制 ,坚持医疗改革、医疗体制改革和医药购销体制改革同步进行,构建以社区医疗,合作医疗屡基础的服务体系,才能扭转我国卫生改革利益失衡的局面,实现为全民提供基本保健服务的目标.

    作者:杜治政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走出生命伦理的两难困境

    两难困境是生命伦理的一个重要特征,需要理性面对.这种两难首先是由科技自身的发展所引起的,同时也与文化差异和利益冲突密切相关,其实质是价值选择.走出生命伦理的两难困境,在理念层面要促进科学与伦理的良性互动;在实践层面要切实加强生命伦理委员会建设,但两难困境不会消失.

    作者:沈铭贤;张利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对医学目的与医疗消费相关性的某些启示

    针对当前医疗消费的现状,界定和重温医学目的的基本内涵,抨击过度医疗对医学目的的不良干扰,我们应该得到启示是:①应该倡导社会对医学目的与医疗消费关系的讨论;②明确医疗消费的终定位是达成医学目的实现的境界;③过度医疗风气制约医疗消费和医学目的的实现;④实现医学目的应该注意律正医疗服务观念遵循医疗消费规律,坚定医学理性精神,弘扬社会和历史因素对医学目的的促进作用,搞好继续医学教育.

    作者:孙永波;何春娟;孙海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透视大学生自杀行为的人格障碍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频繁,在这些人群中,因人格障碍而引起的自杀行为占有相当的比重,要预防大学生自杀,就要对他们进行人格教育,纠正不正常的人格,塑造健全的人格.健全人格的培养不仅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有效建立预防大学生自杀预警机制的一条重要途径.

    作者:曾长秋;赵晓娜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浅淡现阶断如何防范医疗供方道德风险

    概括了现阶段医疗供方道德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对医疗供方面临道德风险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从体制改革、政府监管、法规建设、规范服务行为、医德教育、分配制度、激励机制旧等方面探讨了防范道德风险的对策.

    作者:王振东;任绪功;尹文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刍议伦理审查委员会的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近年来随着伦理审查委员会①的建立及活动开展,其运作监管体系的建设日益受到了相关部门官员及学者的重视.然而建立较为完备的伦理审查委员会运作监管体系有待时日,因此,强化伦理审查委员会自身工作能力则是一种切合实际的途径.

    作者:田冬霞;张金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生命科学与伦理的交互作用

    近年来,由于生命科学的不断进步,出现了许多伦理学问题.通过加回顾并展望肾功能衰竭治疗的发展史,提出解决科学与伦理间矛盾的好办法应该是应用科技进步的办法来解决伦理问题,使伦理问题在真正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之前就变得不再成为问题.对于伦理学难题,不必恐慌.同时又必须用伦理来规范科学的发展,使科学真正为人类造福.

    作者:汪湧;岳红红;刘凡;张京平;保庭毅;杨增悦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问题与论争

    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对于人类传统的道德观念发生了挑战,产生了一些特殊的伦理问题.对人类克隆是否应该进行也有许多争论.人工授精、体外受精的伦理问题主要有:生殖控制技术违背了自然规律是否道德?是否单身妇女、同性恋者及任何年龄的妇女都可以要求做人工授精、体外受精等;人类精子库的伦理问题和争议有捐精子者有无对孩子的责任?孩子有无权利寻找生物学父亲等?卵子和精子是否应该商业化等;代孕母亲的伦理争议有代孕母亲可否商业化,是否会产生对妇女的剥削和不平等.有关克隆人的伦理争论包括人类克隆的过程可能有对克隆人有不可接受的危险,可能减轻对人生命的尊重和违背克隆人重要的道德权利等.

    作者:王延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