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丝桃素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及机制的体外研究

蓝天云;范红;陈勇彬;杨翠萍;赵兴旺;李岩

关键词:肝炎, 乙型, 肝炎病毒, 金丝桃素, DNA, 病毒, pgRNA, 肝富集转录因子
摘要:目的:从细胞水平评价金丝桃素(HY)的抗乙型肝炎作用,并初步探寻其药物作用靶点。方法选择可分泌乙型肝炎病毒的肝细胞株 HepG2.2.15为实验对象,HY 为 HY 组,拉米夫定(3TC)为3TC 组,去离子水为空白对照组,对细胞进行分组给药。给药72 h 后,采用 Southern 印记杂交及荧光定量 PCR 检测病毒 HBV-DNA 的复制水平;ELISA 检测 HBV 表面抗原(HBsAg)和 HBVe 抗原(HBeAg)的抑制率;采用 Northern blot 与荧光定量 PCR 检测 pgRNA 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 及荧光定量 PCR 检测调控因子肝细胞核因子3(HNF3β)、肝细胞核因子4(HNF4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视黄受 X 受体(PPARα/RXRα)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HY 组与3TC 组对 HepG2.2.15细胞中的 HBV DNA 及 HBsAg、HBeAg 的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P <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HY 可显著减少 pgRNA 的表达(P <0.05),而3TC 无明显变化(P >0.05)。与空白对照组和3TC 组相比,HY 对调控因子 HNF3β与 HNF4α的表达有显著影响(P <0.05),但对 PPARα和PXRα的表达无影响(P >0.05)。结论 HY 具有强效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且其可使负向调控因子 HNF3β的表达升高并降低正向调控因子 HNF4α的表达。提示其药物作用靶点可能为 pgRNA。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预先选用右美托咪定与艾司洛尔在胸腔镜胸腔热灌注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麻醉前预先选择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艾司洛尔用药在胸腔镜胸腔热灌注中对心肌保护的可行性。方法选择40例肺癌和食管癌患者应用胸腔镜下胸腔内持续热灌注治疗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1~2级,分为4组,每组10例:右美托咪定联合艾司洛尔组(Y+S 组),右美托咪定组(Y 组),艾司洛尔组(S 组),和常规生理盐水对照组(C 组)。4组患者均在诱导插管前10 min 预先用药,Y+S 组采用右美托咪定1μg/kg 联合艾司洛尔0.1 mg/kg 缓慢静脉注射,插管后右美托咪定0.1μg·kg-1·h-1,艾司洛尔20.0μg·kg-1·h-1微量泵持续输入。Y 组采用右美托咪定1μg/kg,插管后以0.1μg·kg-1·h-1泵入;S 组采用艾司洛尔0.1 mg/kg,插管后以20μg·kg-1·h-1微量泵持续输入;C 组采用相同时间点等量输注生理盐水。记录4组患者灌注开始即刻(T0),灌注30 min(T1),灌注60 min(T2)及术后2 h(T3),术后24 h(T4)各时段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肌肌钙蛋白 T(cTnI)和心肌酶谱中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同时记录两组鼻咽温度、桡动脉有创血压(MAP)、心率(HR)、脑电双频指数(BIS)、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以及心电图 ST-T 的变化和术中麻醉静脉药用量。结果与T0时刻比较,4组血清指标 TNF-α、cTnI、CK、AST、LDH、CKMB 值,以及鼻咽温、MAP 和 HR 于 T1时刻明显上升,T2时刻达到高峰,T4时恢复到 T0水平。T1、T2、T3时刻,TNF-α浓度水平 Y+S 组和 Y 组均低于 S 组和 C 组(P <0.05);cTnI、CK、AST、LDH、CKMB 浓度水平 Y+S 组均低于 Y 组、S 组和 C 组(P <0.05),Y 组低于 S 组(P <0.05),S 组低于 C 组(P <0.05)。HR 和MAP 数值 Y+S 组低于 Y 组、S 组和 C 组(P <0.05),S 组低于 Y 组、Y 组低于 C 组(P <0.05)。ST-T 数值4组均有压低改变, Y+S 组压低值小(P <0.05),Y 组较 C 组压低值小(P <0.05),S 组较 Y 组压低值小(P <0.05)。BIS 值 T0、T1时刻 Y+S 组和 Y 组均低于 S 组和 C 组(P <0.05)。结论预先选择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艾司洛尔联合用药能减轻胸腔镜下胸腔内热灌注对心肌的损害,起到更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李建华;赵宏娟;赵广平;甄书青;白玉伟;陈永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3例毛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研究毛母细胞瘤(TB)的病理形态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 TB 临床病理特点、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征,以及与多种疾病的鉴别诊断;另选择5例基底细胞癌行免疫表型检测并重点与 TB 相鉴别诊断。结果镜下可见,3例中肿瘤均位于皮下,不与表皮相连,单一的基底样细胞构成肿瘤主体,肿瘤周边细胞呈栅栏状排列。例1可见大小不等的囊腔及色素沉积,诊断为色素性 TB;例2可见原始毛乳头样结构,诊断为 TB;例3肿瘤中的基底样细胞核呈栅栏状排列,形成波纹状结构,诊断为波纹状 TB。3例雄激素受体(AR)及2例 B 淋巴细胞2(Bcl-2)阴性表达,1例细胞角蛋白(CK)20散在阳性,3例 CD10间质及毛乳头样结构阳性;5例基底细胞癌周边栅栏状排列的肿瘤细胞 CD10阳性,4例 AR 阳性,3例 Bcl-2阳性,5例CK20阴性。结论 TB 是来源于毛囊生发上皮的良性肿瘤,完整切除预后良好,需重点与基底细胞癌相鉴别。

    作者:陈广业;张醇;朱鸿静;张宏利;刘家君;杨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白细胞介素2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白细胞介素2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BM)、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维普(VIP)、万方、ISI、Pubmed、Embase 及 Co-chrane library 临床试验注册数据库,采用 Cochrane 协作网 RCT 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质量,Meta 分析提取数据。结果(1)纳入34个 RCT,2037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纳入研究质量一般;(2)与单独使用顺铂比较,Meta 分析合并相对危险度(RR)值:ORR[RR=1.45,95%CI (1.36~1.54),P <0.01]及发热[RR =2.37,95%CI (1.53~3.66),P <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白细胞减少症[RR=0.81,95%CI (0.61~1.07),P =0.14];骨髓抑制[RR =0.83,95%CI (0.62~1.11),P =0.21]及胸痛[RR=1.04,95%CI (0.84~1.29),P =0.69]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表明 IL-2联合顺铂能显著改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近期疗效,但存发热等不良反应,纳入研究质量一般。

    作者:孙永苹;汪成琼;陈玲;李娜娜;姚新生;肖政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军队院校非现役文职教员岗位任职能力提升策略相关研究

    非现役文职教员(以下简称文职教员)是指取得规定的资格、获得相应的职务、主要从事军队院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文职人员[1]。文职教员岗位任职能力主要是指面对学员授课的胜任力,包括教学态度、敬业精神、人格特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作风纪律等。文职人员制度是各国军队合理优化现役军人编配数量,将现役军人更加集中编配于作战指挥岗位,有效增强军队效能的通用做法。当前,在国家裁军30万的大背景下,文职人员必然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必将成为我军整体军力的重要组成,作用愈加重要。开展军队院校文职教员岗位任职能力提升策略研究,可以为引进、培养和建设高素质文职教员队伍提供有力依据,为深化改革文职人员制度调整提供理论借鉴,对于盘活军队院校人力资源、提高军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幸欣;陈俊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多西环素对EAE大鼠Th1/Th2细胞平衡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多西环素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模型 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雌性 Wistar 大鼠分为 EAE 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多西环素组,每组10只。观察大鼠发病情况及发病高峰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白细胞介素(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测定高峰期脑组织 IL-1β、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脑脊液和血清清蛋白水平,计算脑脊液与血清清蛋白比值(QA 值)。结果各剂量多西环素组大鼠临床症状较 EAE 对照组均减轻。各剂量多西环素组大鼠发病高峰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 IFN-γ水平和 IFN-γ/IL-4比值均较 EAE 对照组降低,分泌 IL-4水平均较 EAE 对照组升高(P <0.01);高剂量多西环素组 IL-4水平较中剂量多西环素组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各剂量多西环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各剂量多西环素组大鼠发病高峰期脑组织 IL-1β、TNF-α水平及 QA 值较EAE 对照组降低,IL-10水平较 EAE 对照组升高(P <0.05)。随多西环素剂量增加,各剂量多西环素组 IL-1β、TNF-α水平及 QA值越低,IL-10水平越高,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西环素可明显减轻 EAE 大鼠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多西环素降低大鼠 Th1细胞因子水平,升高 Th2细胞因子水平,纠正 Th1/Th2细胞平衡,从而保护血脑屏障有关。

    作者:肖凤娟;杨元;许学杰;李作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脑卒中住院患者BMI与压疮发生率的相关性研究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使位于骨突起部的皮肤和皮下的组织局部损伤,导致组织缺血缺氧,出现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破溃及坏死。压疮可能在住院期间发生,也可能为入院时存在,在住院期间显著恶化。压疮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增加患者疼痛、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是医疗护理中的一大严重问题和热点。

    作者:王洪敏;张勇乾;代桂宁;王培芝;李英芝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4例非妊娠性绒毛膜癌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非妊娠性绒毛膜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4例非妊娠性绒毛膜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患者初诊均未得到明确诊断,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及术后行 BEP方案化疗;随访3~32个月。1例术后26个月时因肺转移死亡;1例失访;2例一般情况可。结论非妊娠性绒毛膜癌是罕见的高度侵袭性的滋养叶细胞肿瘤,易早期发生血行转移,治疗推荐采用手术及术后结合多药联合化疗。

    作者:赵媛;张春芳;陈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MicroRNA-21与细胞损伤及凋亡的研究进展

    微小 RNA(microRNAs,mi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的、长度约18~24个核苷酸的高度保守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分子 RNA。通过干扰 mRNA 翻译过程即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来调节靶基因的表达,对体内细胞增殖、分化、损伤、凋亡等发挥作用。因 miRNA 在细胞损伤及凋亡的发生、发展中表达变化而被广泛研究。随着近几年研究的不断深入,细胞损伤及凋亡与 miRNA 的联系越来越清晰,miRNA 对肺脏、肿瘤、心血管、肝脏、肾脏、免疫系统的细胞损伤及凋亡等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的 miRNA 分子之一 miRNA-21在细胞损伤及凋亡中的研究进展,更加明确 miRNA-21有望成为这些疾病诊断、治疗新的切入点。

    作者:张鑫;惠越;张燕;黎张双子;李冲(综述);陈淼(审校)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53例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单中心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癌安全性及肿瘤控制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5年9月本中心所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患者53例,收集临床病理资料,并对术后并发症及生存情况进行随访,运用 Kaplan-Meier 法分析生存数据,得出术后3年的生存率。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在腹腔镜下完成,平均手术时间(417±111)min,平均出血量(491±355)mL,输血率34.0%,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21.1±9.6)d。近期并发症发生率37.7%(20/53),远期并发症发生率22.6%(12/53)。本组病理多为尿路上皮癌(88.7%),其中高级别肿瘤占57.1%,浸润性膀胱癌(T2期及以上)占77.4%。平均随访时间(24±19)个月,截至2015年12月,29例(54.7%)无瘤存活,3年总体生存率为57.0%,无复发生存率为72.0%,肿瘤特异性生存率为74.0%,亚组分析显示70岁及以下比70岁以上者总体生存率高,非肌层浸润性比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总体生存率高。结论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安全有效,中期随访结果显示对肿瘤的控制满意,与开放性手术具有可比性。

    作者:黄建林;廖勇;安宇;王东;刘竞;邱明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局部枸橼酸抗凝在体外循环术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应用

    目的:研究局部枸橼酸抗凝(RCA)在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体外循环术后行 CRRT 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低分子肝素组21例,RCA 组12例。监测两组患者平均CRRT 血流量、置换液流量、净超滤量、滤器及管道平均使用时间、CRRT 前后肌酐水平、CRRT 24~72 h 后血小板计数、术后2次开胸止血率,CRRT 后活化凝血时间(ACT)值、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值、pH 值、iC2+及 Na+水平。结果低分子肝素组的平均 CRRT 血流量显著大于 RCA 组,RCA 组的滤器及管道平均使用时间长于低分子肝素组(P <0.05)。低分子肝素组术后48 h 及72 h 血小板计数低于 RCA 组,CRRT 后平均 ACT 及 APTT、术后引流量大于 RCA 组(P <0.05)。结论体外循环术后局部枸橼酸抗凝 CRRT 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肾替代治疗方式。

    作者:王侃;王迎;黄心洁;李俊哲;林冬群;林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肋间神经阻滞复合氢吗啡酮静脉镇痛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镇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单纯肋间神经阻滞与肋间神经阻滞复合氢吗啡酮静脉镇痛对老年开胸手术术后认知功能及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 ASAⅠ~Ⅱ级择期行开胸手术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肋间神经阻滞(A 组),肋间神经阻滞复合氢吗啡酮静脉镇痛(B 组)和氢吗啡酮静脉镇痛(C 组),每组32例患者。术后行经静脉自控镇痛,药物为舒芬太尼,镇痛效果不佳时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记录3组患者术后2、6、24、48 h 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B 组术后 MMSE 评分高于 A 组和 C 组,VAS 评分低于 A组和 C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术后 MAP、HR 比 A 组和 C 组更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 组比 A组和 B 组 RR 更快、幅度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肋间神经阻滞复合氢吗啡酮静脉镇痛在老年胸外科手术后能取得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术后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降低。

    作者:段凤梅;孙旭颖;李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延误时间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75岁)和对照患者(≤75岁)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前延误时间的差异。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及急诊科的STEMI 患者400例。所有入选患者根据年龄分为两组,即高龄组(>75岁)和对照组(≤75岁)。询问并记录患者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龄组患者院前延误时间小于6 h 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龄组患者院内,出院后30 d 及半年病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龄患者接受积极治疗者相对较少,这主要是因为对年龄相关的不良反应方面存在担心。

    作者:陈剑峰;薛书峰;张守彦;金军;冯青俐;邱春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医疗卫生领域泛道德化批判反思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医疗卫生领域存在各种不良和丑恶现象,人们对此表现出强烈的批判态度,但是,这种批判又明显地存在着泛道德化批判倾向。强烈的道德批判表明我国民众对是非善恶辨别能力的增强,促进了医疗卫生领域的健康发展和医务人员道德素质的提高。但是,一旦陷入泛道德化批判会带来消极后果,如弥漫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怀疑主义和悲观论等,严重影响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因此,树立辩证唯物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批判观,才能增强人们的理性力,塑造健康的社会心态,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

    作者:梅春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武汉市婴幼儿缺铁性贫血与抚养人铁营养KAP的关系

    目的:了解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状况及其与抚养人铁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之间的关系,为防治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抽取在武汉市儿保门诊进行规范化健康体检的910名6~36月龄婴幼儿进行血红蛋白检测并对其抚养人进行铁营养知信行(KAP)问卷调查。结果武汉市婴幼儿贫血患病率26.6%。各年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抚养人铁营养 KAP 得分随其文化程度升高而升高,随家庭收入水平升高而升高,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患病率随抚养人文化程度升高而递减,随家庭收入水平升高而递减。抚养人营养知识(K)平均分为(11.96±3.77)分,态度(A)平均分为(7.09±2.80)分,喂养行为(P)平均分为(18.05±3.60)分。抚养人的铁喂养知识、态度和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应开展多层面的铁营养知识专项宣传,提高对抚养人铁营养的认知水平,降低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患病率。

    作者:黄中炎;潘群;孙雅琴;周金蔓;杨兰萍;王治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管理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当今世界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1~59岁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阳性率高达7.18%[1-2]。HBV 感染的传播途径包括经血/血制品传播、母婴传播及性接触传播等,其中母婴传播是主要的方式,即由 HBV 感染孕妇在围生期将病毒传播至子代,约30%~50%HBV 感染者来自母婴传播[3]。母婴传播的高危险因素是高病毒载量,血清 HBV DNA>106 IU/mL的孕妇的新生儿更易发生母婴传播[4]。

    作者:蒋黎;毛青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125 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胸腺癌的近期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125 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晚期胸腺癌的近期评价。方法分析35例经病理细胞学证实Ⅲ~Ⅳ胸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手段不同,分为两组:A组18例,采用125 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灌注化疗(NP方案);B组17例,采用动脉灌注化疗治疗。结果两组肿瘤局部控制率(RR)分别为66.7%和47.1%,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83.3%和64.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 组治疗后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QOL)升高值分别为(12.22±4.67)、(6.12±1.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 组治疗后 Karnofsky 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KPS)提高率分别为66.7%、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125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胸腺癌的近期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宇鹏;宁莉莉;屈波;韩玲;胡永进;许建辉;杜学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应聘护士焦虑及社会支持状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应聘护士焦虑及社会支持状况。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58名应聘护士进行调查,了解应聘护士的焦虑及社会支持状况,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并比较不同背景护士的焦虑状况。结果应聘护士 SAS、SSRS 和中国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4、10.85,P <0.01)。应聘医院数量不同的护士焦虑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7,P <0.01);不同学历应聘护士中度和重度焦虑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8,P <0.01);应届和往届护士中度和重度焦虑状况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P <0.05)。结论护士在应聘期间焦虑发生率大于常模,社会支持水平低于常模,且大专学历和应届应聘护士焦虑发生率更严重。

    作者:张燕;钱新毅;王丹;龚玉枝;黄红艳;陈力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6,7,4′-三羟基异黄酮(T2)水溶性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宫颈癌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合成6,7,4′-三羟基异黄酮(6,7,4′-trihydroxyisoflavone,T2)水溶性衍生物,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抗肿瘤活性进行评价。方法通过磺化反应在原料 B 环中3'位引入磺酸基(-SO3 H),进一步浓氨水氨化后得到水溶性显著提高的异黄酮衍生物,通过氢谱、碳谱、质谱、元素分析等对其结构进行表征,CCK-8法及流式测定其杀伤宫颈癌细胞(Hela)的活性。结果通过上述方法得到两种水溶性异黄酮衍生物 T2-SO3 H·2H2 O 和 T2-SO3(NH4)2,产率分别为:96%、75%,生物试验显示其中 T2-SO3(NH4)2抗肿瘤活性显著增强。结论与 T2相比,其水溶性衍生物具有更高的生物相容性及抗肿瘤活性,有广泛的生物应用前景。

    作者:袁少隆;李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基于Jeffries模拟教学框架的高仿真教学效果及影响因素

    高仿真教学再现临床场景,用实例诠释概念,以高仿真无风险,交互式情景教学为突出优点,深受护理教育者的青睐。近,美国国家护理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模拟教学研究,并对毕业生随访6个月,采用多项指标进行考核,结果表明模拟教学至少可替代一半的临床实习时间,但必须遵循有效的教学原则,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对模拟教学的学习动机等[1]。国际护理学会亦强调护理教育者应针对模拟教学各个要素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提高学生对高仿真教学的学习兴趣及对教学效果的具体影响[2]。而目前国内研究大都在证实高仿真教学的有效性,尚没有量化分析高仿真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3]。另外,评价工具多为自制调查表,缺乏信效度报道,且方法随意,缺乏规范化的过程。

    作者:朱芬芬;闻彩芬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细胞中PRL-3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PRL-3)在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SNSC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逆转录 PCR(RT-PCR)方法检测62例 SNSCC 组织(SNSCC 组)中 PRL-3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对30例鼻息肉患者(NP 组),以及25例正常鼻腔黏膜(对照组)做相同蛋白表达并进行对比。结果在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检测,均发现 SNSCC 组中 PRL-3的表达高于 NP 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RL-3的表达情况在不同的性别、年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随着 TNM 分期的增高,分化程度的降低及合并淋巴结转移,PRL-3的表达明显增高(P <0.05)。结论 PRL-3的表达可以对SNSCC 的增殖活性作很好的参照,表达强度可明显反映 SNSCC 细胞增殖活性,PRL-3可能是 SNSCC 的一个独立预后指标,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陆鸿略;马桂琴;岳卓立;康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