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业;张醇;朱鸿静;张宏利;刘家君;杨清
目的:研究在缺氧环境下靶向针对解聚素-金属蛋白酶17(ADAM17)的短发夹状 RNA(shRNA)对人乳腺癌 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针对 ADAM17设计4个特异性的 ADAM17-shRNA,经电穿孔法转染 MCF-7细胞。缺氧条件下培养细胞。试验分为:对照组(空白磷酸盐缓冲液)、无义序列组(转染无义序列 ADAM17-shRNA)和 shRNA 转染组(转染 ADAM17-shRNA,选择沉默 ADAM17基因效率高的 shRNA 用于后续试验)。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iCELLigence、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 ADAM17 mRNA 的表达水平、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周期变化。结果4个 shRNA 转染组对 MCF-7细胞的 ADAM17基因表达均有沉默作用,与对照组及无义序列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尤以 shRNA1219抑制率高(F =5.11, P <0.01)。shRNA 转染组的细胞生长速度和增殖活性较对照组和无义序列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hRNA转染组的绝大多数细胞停留在 G0/G1期(73.35±2.45),与对照组(62.56±2.35)、无义序列组(62.68±1.20)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细胞周期进展明显延缓。结论 ADAM17-shRNA 在缺氧条件下抑制乳腺癌细胞 MCF-7的增殖。
作者:陈国福;吴丽君;张雪鹏;蔡准;孟祥潮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75岁)和对照患者(≤75岁)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前延误时间的差异。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及急诊科的STEMI 患者400例。所有入选患者根据年龄分为两组,即高龄组(>75岁)和对照组(≤75岁)。询问并记录患者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龄组患者院前延误时间小于6 h 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龄组患者院内,出院后30 d 及半年病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龄患者接受积极治疗者相对较少,这主要是因为对年龄相关的不良反应方面存在担心。
作者:陈剑峰;薛书峰;张守彦;金军;冯青俐;邱春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本院内镜洗消效果不合格原因,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相关依据,确保内镜诊疗安全。方法调查分析2015年4至5月和2015年10至11月本院清洗、消毒后的内镜987镜次和980镜次的监测结果。后者每镜次监测结果不合格者均进行溯源分析,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追踪并落实,直至重新采样监测结果为合格。结果2015年4至5月随机采样清洗、消毒后的内镜987镜次,合格率为97.87%,有21镜次不合格,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后,2015年10至11月再对清洗、消毒后的胃肠内镜随机采样检测980镜次,合格率提高到99.69%,仅3个不合格的镜次,与采取干预措施前监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引起院内镜清洗、消毒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及时溯源分析,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完善内镜洗消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并追踪落实,能明显提高内镜清洗、消毒质量。
作者:曹艳;杨莹莹;韩然;李佼;高灼;沈小春;兰春慧;陈东风;毕玉田;刘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经胆囊管入路结合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试验组(125例)采用三镜联合经胆囊管入路结合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对照组(98例)采用十二指肠镜取出胆总管结石,2~5 d 后再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的鼻胆管置入成功率、结石取尽率、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的性别、年龄、胆总管直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的鼻胆管置入成功率、结石取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乳头切开率和胰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三镜联合经胆囊管入路结合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易操作、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胜龙;陈安平;李华林;索运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125 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晚期胸腺癌的近期评价。方法分析35例经病理细胞学证实Ⅲ~Ⅳ胸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手段不同,分为两组:A组18例,采用125 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灌注化疗(NP方案);B组17例,采用动脉灌注化疗治疗。结果两组肿瘤局部控制率(RR)分别为66.7%和47.1%,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83.3%和64.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 组治疗后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QOL)升高值分别为(12.22±4.67)、(6.12±1.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 组治疗后 Karnofsky 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KPS)提高率分别为66.7%、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125I粒子植入联合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胸腺癌的近期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宇鹏;宁莉莉;屈波;韩玲;胡永进;许建辉;杜学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利用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小鼠心脏肥大模型研究小鼠垂体中叶素(IMD)拮抗心脏肥大的药理学作用和机制。方法建立小剂量 ISO 皮下注射诱导心脏肥大的小鼠模型,研究 IMD 给药后的小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质量/体质量比,然后利用心脏组织切片评价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凋亡和纤维化。采用荧光实时定量 PCR 法检测心脏组织的心钠素(ANP)、脑钠肽(BNP)、内源性 IMD 及其受体系统的 mRNA 表达水平。结果与 ISO 诱导的小鼠心脏肥大模型组相比较,腹腔注射 IMD治疗明显降低 ISO 处理所增加的心质量/体质量比和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心脏肥大标志物 ANP 及 BNP 的 mRNA 水平,以及心肌细胞凋亡率和心肌组织纤维化率。同时,改善心脏功能,左室压力、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内压力上升的大和下降的小速率、每搏排血量、心输出量和射血分数明显增加,而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显著降低。此外,ISO 处理明显诱导心脏组织内源性 IMD 及其受体的表达。结论 ISO 诱导心脏组织内源性 IMD 及其受体的表达,外源性给与 IMD 治疗可能通过 ISO 活化的 IMD 受体系统实现其拮抗心脏肥大的药理学保护作用。
作者:曾慧;吴丹;王雪;陈华黎;傅荣;蒋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医疗卫生领域存在各种不良和丑恶现象,人们对此表现出强烈的批判态度,但是,这种批判又明显地存在着泛道德化批判倾向。强烈的道德批判表明我国民众对是非善恶辨别能力的增强,促进了医疗卫生领域的健康发展和医务人员道德素质的提高。但是,一旦陷入泛道德化批判会带来消极后果,如弥漫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怀疑主义和悲观论等,严重影响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因此,树立辩证唯物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批判观,才能增强人们的理性力,塑造健康的社会心态,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
作者:梅春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一种常见肾病,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为临床特征。目前认为,免疫紊乱是 NS 发病机制的核心,但其具体发病机制至今仍未能阐明。近年来,关于 NS 发病机制的探索越来越多。CD4+ CD25+ FoxP3调节性 T 细胞(Treg)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被大多学者所认识,尤其是在免疫耐受方面,其功能异常与许多疾病的发生、治疗效果等相关,其中就包括 NS。
作者:任朝臣(综述);杨垒(审校)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毛母细胞瘤(TB)的病理形态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 TB 临床病理特点、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征,以及与多种疾病的鉴别诊断;另选择5例基底细胞癌行免疫表型检测并重点与 TB 相鉴别诊断。结果镜下可见,3例中肿瘤均位于皮下,不与表皮相连,单一的基底样细胞构成肿瘤主体,肿瘤周边细胞呈栅栏状排列。例1可见大小不等的囊腔及色素沉积,诊断为色素性 TB;例2可见原始毛乳头样结构,诊断为 TB;例3肿瘤中的基底样细胞核呈栅栏状排列,形成波纹状结构,诊断为波纹状 TB。3例雄激素受体(AR)及2例 B 淋巴细胞2(Bcl-2)阴性表达,1例细胞角蛋白(CK)20散在阳性,3例 CD10间质及毛乳头样结构阳性;5例基底细胞癌周边栅栏状排列的肿瘤细胞 CD10阳性,4例 AR 阳性,3例 Bcl-2阳性,5例CK20阴性。结论 TB 是来源于毛囊生发上皮的良性肿瘤,完整切除预后良好,需重点与基底细胞癌相鉴别。
作者:陈广业;张醇;朱鸿静;张宏利;刘家君;杨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我国1998年设置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既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科学管理的过程。作为涉及多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更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适合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更全面的掌握学科知识、提升其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及创新能力。
作者:肖智博;吕富荣;吕发金;李咏梅;盛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与开放手术对围术期效果和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该科收治的74例食管癌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腔镜组36例和开放组38例。分析两种术式的围术期效果及并发症,并应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和食管癌补充量表(EORTC QLQ-OES18)中文版问卷调查对比分析。结果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带管及住院时间,术后肺炎、胸腔积液和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开放组低,手术时间较开放组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周、12周时两组患者的总健康状况和功能评分均下降,症状评分均升高,术后24周时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恢复至接近术前水平。腔镜组术后1周和12周在总体健康状况、躯体、角色、社会功能及疲倦、疼痛、呼吸困难、咳嗽困难症状方面评分优于开放组,其中总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及疲倦症状评分术后24周仍优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在术中出血、带管、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一些并发症及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具有相对优势,但手术时间更长。
作者:王希文;赵俊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系统评价白细胞介素2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BM)、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维普(VIP)、万方、ISI、Pubmed、Embase 及 Co-chrane library 临床试验注册数据库,采用 Cochrane 协作网 RCT 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质量,Meta 分析提取数据。结果(1)纳入34个 RCT,2037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纳入研究质量一般;(2)与单独使用顺铂比较,Meta 分析合并相对危险度(RR)值:ORR[RR=1.45,95%CI (1.36~1.54),P <0.01]及发热[RR =2.37,95%CI (1.53~3.66),P <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白细胞减少症[RR=0.81,95%CI (0.61~1.07),P =0.14];骨髓抑制[RR =0.83,95%CI (0.62~1.11),P =0.21]及胸痛[RR=1.04,95%CI (0.84~1.29),P =0.69]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表明 IL-2联合顺铂能显著改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近期疗效,但存发热等不良反应,纳入研究质量一般。
作者:孙永苹;汪成琼;陈玲;李娜娜;姚新生;肖政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PRL-3)在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SNSC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逆转录 PCR(RT-PCR)方法检测62例 SNSCC 组织(SNSCC 组)中 PRL-3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对30例鼻息肉患者(NP 组),以及25例正常鼻腔黏膜(对照组)做相同蛋白表达并进行对比。结果在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检测,均发现 SNSCC 组中 PRL-3的表达高于 NP 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RL-3的表达情况在不同的性别、年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随着 TNM 分期的增高,分化程度的降低及合并淋巴结转移,PRL-3的表达明显增高(P <0.05)。结论 PRL-3的表达可以对SNSCC 的增殖活性作很好的参照,表达强度可明显反映 SNSCC 细胞增殖活性,PRL-3可能是 SNSCC 的一个独立预后指标,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陆鸿略;马桂琴;岳卓立;康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单中心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癌安全性及肿瘤控制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5年9月本中心所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患者53例,收集临床病理资料,并对术后并发症及生存情况进行随访,运用 Kaplan-Meier 法分析生存数据,得出术后3年的生存率。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在腹腔镜下完成,平均手术时间(417±111)min,平均出血量(491±355)mL,输血率34.0%,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21.1±9.6)d。近期并发症发生率37.7%(20/53),远期并发症发生率22.6%(12/53)。本组病理多为尿路上皮癌(88.7%),其中高级别肿瘤占57.1%,浸润性膀胱癌(T2期及以上)占77.4%。平均随访时间(24±19)个月,截至2015年12月,29例(54.7%)无瘤存活,3年总体生存率为57.0%,无复发生存率为72.0%,肿瘤特异性生存率为74.0%,亚组分析显示70岁及以下比70岁以上者总体生存率高,非肌层浸润性比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总体生存率高。结论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安全有效,中期随访结果显示对肿瘤的控制满意,与开放性手术具有可比性。
作者:黄建林;廖勇;安宇;王东;刘竞;邱明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当今世界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1~59岁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阳性率高达7.18%[1-2]。HBV 感染的传播途径包括经血/血制品传播、母婴传播及性接触传播等,其中母婴传播是主要的方式,即由 HBV 感染孕妇在围生期将病毒传播至子代,约30%~50%HBV 感染者来自母婴传播[3]。母婴传播的高危险因素是高病毒载量,血清 HBV DNA>106 IU/mL的孕妇的新生儿更易发生母婴传播[4]。
作者:蒋黎;毛青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单纯肋间神经阻滞与肋间神经阻滞复合氢吗啡酮静脉镇痛对老年开胸手术术后认知功能及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 ASAⅠ~Ⅱ级择期行开胸手术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肋间神经阻滞(A 组),肋间神经阻滞复合氢吗啡酮静脉镇痛(B 组)和氢吗啡酮静脉镇痛(C 组),每组32例患者。术后行经静脉自控镇痛,药物为舒芬太尼,镇痛效果不佳时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记录3组患者术后2、6、24、48 h 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B 组术后 MMSE 评分高于 A 组和 C 组,VAS 评分低于 A组和 C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术后 MAP、HR 比 A 组和 C 组更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 组比 A组和 B 组 RR 更快、幅度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肋间神经阻滞复合氢吗啡酮静脉镇痛在老年胸外科手术后能取得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术后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降低。
作者:段凤梅;孙旭颖;李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与同步间歇指令(SIMV)通气两种不同的机械通气模式对于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呼吸功能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30例接受机械通气的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分为 SIMV 组(对照组)及 BIPAP 组(试验组),两组患儿均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使用 SIMV 加用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30 min 后,试验组改用 BIPAP 通气模式,对照组仍使用初始参数,监测患儿接受机械通气0 h(基础值),24、48、72 h 时的气道峰压、肺泡平台压(Pplat)、肺顺应性、pH 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机械通气时间、28 d 病死率及住重症医学科(ICU)时间。结果30例患儿均平稳度过了急性呼吸衰竭期,两组各有1名患儿在治疗后期转院继续治疗,其中对照组转院的患儿终放弃治疗死亡,其余28例患儿均临床治愈出院,两组患儿的28 d 病死率分别为6.6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在机械通气24、48、72 h 后,患儿的气道峰压、Pplat、PaCO2显著下降(P <0.05);肺顺应性及 PaO2/FiO2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同时机械通气时间及住 ICU 时间较对照组短(P <0.05)。结论 BIPAP 模式用于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的机械通气治疗,能提供更好的有效通气,改善氧合及呼吸功能,缩短其机械通气时间。
作者:冼燕珊;周立新;强新华;莫韶妹;曾添辉;马洁葵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先天性后鼻孔闭锁(CCA)是一较为少见的疾病,其发病率为1/5000~1/7000[1]。男女发病率报道不一,女性较男性多,男女之比约为1∶2,单侧较双侧多见,右侧比左侧略多(60%)[2-3]。闭锁类型分为骨性、膜性、混合性等3型,混合性更常见,约占70%[2]。胚胎期发育异常是 CCA 的主要病因, CCA 30%~50%可以合并其他部位畸形,常见是心脏畸形[4-5]。CCA 单侧多无症状,双侧出生后即有严重呼吸困难和发绀。Carl Emmet(1854年)首倡手术矫正,近年来,鼻内镜技术的广泛应用,先天性后鼻孔闭锁手术年龄趋向低龄化,婴幼儿期手术的优点是早期建立经口呼吸,不影响面部的发育,有利于小儿健康成长。然而,CCA 术后为防止再闭锁需要放置扩张子,不恰当的扩张会给患儿增加痛苦,也增加了术后再闭锁的可能性,围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本研究报道了本院耳鼻咽喉科应用 U 型通气硅胶管扩张治疗儿童先天性后鼻孔闭锁成形术护理经验。
作者:周颖;李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 C-反应蛋白(CRP)和 D-二聚体(D-dimer)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及胆源性急性胰腺炎(BAP)患者中的变化。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住院急性胰腺炎患者155例,根据病因分为 HLAP 组和 BAP组。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度急性胰腺炎(MAP)亚组和中度急性胰腺炎(MSAP)亚组。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Glu)、血钙(Ca2+)、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CRP 和 D-dimer。结果 HLAP 组的血小板(PLT)、Glu 和血脂指标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三酰甘油(TG)均明显高于 BAP 组,而丙氨酸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TBIL、DBIL、Ca2+和血肌酐(Cr)则明显低于 BAP 组(P <0.05)。HLAP 组的 CRP 明显高于 BAP 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MAP、MSAP 亚组中的 HLAP 组与 BAP 组相比较,CRP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HLAP 组MAP 和 MSAP 亚组间的 CRP 和 D-dimer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BAP 组 MAP 和 MSAP 亚组间的 CRP 和 D-dimer 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HLAP 组的 CRP 和 D-dimer 升高均是出现 MSAP 的危险因素(OR =1.121、3.716,P =0.025、0.001)。BAP 组仅 D-dimer 升高是出现 MSAP 的危险因素(OR =2.717,P =0.002)。结论 CRP 和 D-dimer 在 HLAP 及 BAP中均随病情加重而升高,并且 CRP 升高在 HLAP 患者中更加明显。
作者:张冬磊;杨宁;郝建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线栓法构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评估姜黄素对大鼠脑梗死范围、脑含水量、神经症状、脑组织病理形态,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 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 B(p-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B 细胞淋巴因子2(Bcl-2)、Bcl-2相关 X 蛋白(Bax)、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活化性半胱胺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age-Caspase-3)的表达影响。结果姜黄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可以减轻大鼠神经症状和脑组织病理形态的改变,以及脑梗死面积和脑含水量。此外,姜黄素还可以减轻 MDA、Bax、Cleavage-Caspase-3、促炎症细胞因子 IL-6、MCP-1和 TNF-α的表达,增加 PI3K、p-AKT、mTOR、Bcl-2、Caspase-3、CAT、GPX 与 SOD 表达。结论姜黄素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有明显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激活 PI3K/AKT/mTOR 信号通路激活而抑制炎症,凋亡和氧化应激相关。
作者:兰晶;潘敬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