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化内镜清洗及消毒质量监测不合格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探讨

曹艳;杨莹莹;韩然;李佼;高灼;沈小春;兰春慧;陈东风;毕玉田;刘丁

关键词:内镜, 清洗, 消毒, 干预措施
摘要:目的:分析本院内镜洗消效果不合格原因,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相关依据,确保内镜诊疗安全。方法调查分析2015年4至5月和2015年10至11月本院清洗、消毒后的内镜987镜次和980镜次的监测结果。后者每镜次监测结果不合格者均进行溯源分析,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追踪并落实,直至重新采样监测结果为合格。结果2015年4至5月随机采样清洗、消毒后的内镜987镜次,合格率为97.87%,有21镜次不合格,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后,2015年10至11月再对清洗、消毒后的胃肠内镜随机采样检测980镜次,合格率提高到99.69%,仅3个不合格的镜次,与采取干预措施前监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引起院内镜清洗、消毒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及时溯源分析,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完善内镜洗消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并追踪落实,能明显提高内镜清洗、消毒质量。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4例非妊娠性绒毛膜癌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非妊娠性绒毛膜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4例非妊娠性绒毛膜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患者初诊均未得到明确诊断,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及术后行 BEP方案化疗;随访3~32个月。1例术后26个月时因肺转移死亡;1例失访;2例一般情况可。结论非妊娠性绒毛膜癌是罕见的高度侵袭性的滋养叶细胞肿瘤,易早期发生血行转移,治疗推荐采用手术及术后结合多药联合化疗。

    作者:赵媛;张春芳;陈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应聘护士焦虑及社会支持状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应聘护士焦虑及社会支持状况。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58名应聘护士进行调查,了解应聘护士的焦虑及社会支持状况,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并比较不同背景护士的焦虑状况。结果应聘护士 SAS、SSRS 和中国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4、10.85,P <0.01)。应聘医院数量不同的护士焦虑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7,P <0.01);不同学历应聘护士中度和重度焦虑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8,P <0.01);应届和往届护士中度和重度焦虑状况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P <0.05)。结论护士在应聘期间焦虑发生率大于常模,社会支持水平低于常模,且大专学历和应届应聘护士焦虑发生率更严重。

    作者:张燕;钱新毅;王丹;龚玉枝;黄红艳;陈力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ADAM17-shRNA在缺氧条件下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影响

    目的:研究在缺氧环境下靶向针对解聚素-金属蛋白酶17(ADAM17)的短发夹状 RNA(shRNA)对人乳腺癌 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针对 ADAM17设计4个特异性的 ADAM17-shRNA,经电穿孔法转染 MCF-7细胞。缺氧条件下培养细胞。试验分为:对照组(空白磷酸盐缓冲液)、无义序列组(转染无义序列 ADAM17-shRNA)和 shRNA 转染组(转染 ADAM17-shRNA,选择沉默 ADAM17基因效率高的 shRNA 用于后续试验)。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iCELLigence、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 ADAM17 mRNA 的表达水平、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周期变化。结果4个 shRNA 转染组对 MCF-7细胞的 ADAM17基因表达均有沉默作用,与对照组及无义序列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尤以 shRNA1219抑制率高(F =5.11, P <0.01)。shRNA 转染组的细胞生长速度和增殖活性较对照组和无义序列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hRNA转染组的绝大多数细胞停留在 G0/G1期(73.35±2.45),与对照组(62.56±2.35)、无义序列组(62.68±1.20)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细胞周期进展明显延缓。结论 ADAM17-shRNA 在缺氧条件下抑制乳腺癌细胞 MCF-7的增殖。

    作者:陈国福;吴丽君;张雪鹏;蔡准;孟祥潮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两种重编程系统诱导人牙源性多潜能干细胞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两种人牙源性多潜能干细胞重编程体系的特点。方法分别利用 STEMCCA 慢病毒/饲养层和仙台病毒/基质胶两种重编程系统,将人根尖乳头干细胞重编程为 iPS 细胞,比较两种方法的诱导效率、诱导工作量、iPS 细胞非整倍体核型比例、外源性基因消除难易程度等情况。结果 STEMCCA 重编程体系需要制备饲养层细胞 MEF,重编程效率约为0.1%,后期经 Cre-Loxp 酶切技术可得到无外源性转录基因的 iPS 细胞。仙台病毒重编程体系为无饲养层培养,基质胶制备方便、标准统一,重编程效率约为0.7%,明显高于 STEMCCA 系统(P <0.05),外源性病毒和转录基因经自然传代后逐渐消除。结论与 STEMCCA 系统相比,仙台病毒/基质胶体系更适于人牙源性 iPS 细胞的诱导。

    作者:谭小兵;徐静舒;孙贵虎;宋俊呈;戴青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基于Jeffries模拟教学框架的高仿真教学效果及影响因素

    高仿真教学再现临床场景,用实例诠释概念,以高仿真无风险,交互式情景教学为突出优点,深受护理教育者的青睐。近,美国国家护理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模拟教学研究,并对毕业生随访6个月,采用多项指标进行考核,结果表明模拟教学至少可替代一半的临床实习时间,但必须遵循有效的教学原则,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对模拟教学的学习动机等[1]。国际护理学会亦强调护理教育者应针对模拟教学各个要素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提高学生对高仿真教学的学习兴趣及对教学效果的具体影响[2]。而目前国内研究大都在证实高仿真教学的有效性,尚没有量化分析高仿真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3]。另外,评价工具多为自制调查表,缺乏信效度报道,且方法随意,缺乏规范化的过程。

    作者:朱芬芬;闻彩芬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两种术式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PR)治疗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0-2014年高龄严重骨质疏松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患者共30例,采用区组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 A、B 两组(各15例患者)。A 组采用 PFNA 治疗方式,B 组采用 FHPR 治疗方式。比较两组病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下地活动时间及术后6周 Harris 评分,观察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严重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近期疗效。结果平均失血量 A 组为(200.3±50.6)mL,B 组为(456.2±60.2)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术后平均下地活动时间为(30.2±10.1)d,B 组为(14.2±7.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5)。结论 FHPR 是治疗老年性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汪礼军;杨秀江;刘剑;黄珍谷;黄耀凯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3例毛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研究毛母细胞瘤(TB)的病理形态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 TB 临床病理特点、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征,以及与多种疾病的鉴别诊断;另选择5例基底细胞癌行免疫表型检测并重点与 TB 相鉴别诊断。结果镜下可见,3例中肿瘤均位于皮下,不与表皮相连,单一的基底样细胞构成肿瘤主体,肿瘤周边细胞呈栅栏状排列。例1可见大小不等的囊腔及色素沉积,诊断为色素性 TB;例2可见原始毛乳头样结构,诊断为 TB;例3肿瘤中的基底样细胞核呈栅栏状排列,形成波纹状结构,诊断为波纹状 TB。3例雄激素受体(AR)及2例 B 淋巴细胞2(Bcl-2)阴性表达,1例细胞角蛋白(CK)20散在阳性,3例 CD10间质及毛乳头样结构阳性;5例基底细胞癌周边栅栏状排列的肿瘤细胞 CD10阳性,4例 AR 阳性,3例 Bcl-2阳性,5例CK20阴性。结论 TB 是来源于毛囊生发上皮的良性肿瘤,完整切除预后良好,需重点与基底细胞癌相鉴别。

    作者:陈广业;张醇;朱鸿静;张宏利;刘家君;杨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肾病综合征中扮演的角色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一种常见肾病,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为临床特征。目前认为,免疫紊乱是 NS 发病机制的核心,但其具体发病机制至今仍未能阐明。近年来,关于 NS 发病机制的探索越来越多。CD4+ CD25+ FoxP3调节性 T 细胞(Treg)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被大多学者所认识,尤其是在免疫耐受方面,其功能异常与许多疾病的发生、治疗效果等相关,其中就包括 NS。

    作者:任朝臣(综述);杨垒(审校)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53例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单中心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癌安全性及肿瘤控制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5年9月本中心所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患者53例,收集临床病理资料,并对术后并发症及生存情况进行随访,运用 Kaplan-Meier 法分析生存数据,得出术后3年的生存率。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在腹腔镜下完成,平均手术时间(417±111)min,平均出血量(491±355)mL,输血率34.0%,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21.1±9.6)d。近期并发症发生率37.7%(20/53),远期并发症发生率22.6%(12/53)。本组病理多为尿路上皮癌(88.7%),其中高级别肿瘤占57.1%,浸润性膀胱癌(T2期及以上)占77.4%。平均随访时间(24±19)个月,截至2015年12月,29例(54.7%)无瘤存活,3年总体生存率为57.0%,无复发生存率为72.0%,肿瘤特异性生存率为74.0%,亚组分析显示70岁及以下比70岁以上者总体生存率高,非肌层浸润性比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总体生存率高。结论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安全有效,中期随访结果显示对肿瘤的控制满意,与开放性手术具有可比性。

    作者:黄建林;廖勇;安宇;王东;刘竞;邱明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高职高专血液系统疾病系统化教学方法探讨

    近年来,我国多所卫生院校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其中“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系统化教学模式,受到广泛的关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系统化教学模式,是将关系密切的基础理论与临床知识相结合,将生理、解剖、病理等基础课程,与临床的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进行拆分整理,形成高效合理的课程,一般按照系统划分为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生殖、血液、神经、内分泌及代谢等八大系统[1]。全部知识体系整合后,授课内容进一步深化,使学生不仅仅理解外在表现,更能形象具体的与相关内在改变相联系。通过了解正常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进而理解病理情况的改变及对机体的影响,从而将疾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异常等与病理生理变化相印证,使学生不只是单纯的记忆其临床特征,更能掌握发生机制,进而理解相同疾病在个体上表现的差异,更能适应临床工作需求。系统化的教学模式的改革,更有利于高职高专医学生的职业教育,使医学生进入临床后能迅速完成由学生到医师的转化,有利于培养实用性临床医学人才[2]。

    作者:张艳;邓宇;周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管理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当今世界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1~59岁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阳性率高达7.18%[1-2]。HBV 感染的传播途径包括经血/血制品传播、母婴传播及性接触传播等,其中母婴传播是主要的方式,即由 HBV 感染孕妇在围生期将病毒传播至子代,约30%~50%HBV 感染者来自母婴传播[3]。母婴传播的高危险因素是高病毒载量,血清 HBV DNA>106 IU/mL的孕妇的新生儿更易发生母婴传播[4]。

    作者:蒋黎;毛青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对高脂血症性及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的观察

    目的:研究 C-反应蛋白(CRP)和 D-二聚体(D-dimer)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及胆源性急性胰腺炎(BAP)患者中的变化。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院住院急性胰腺炎患者155例,根据病因分为 HLAP 组和 BAP组。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度急性胰腺炎(MAP)亚组和中度急性胰腺炎(MSAP)亚组。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Glu)、血钙(Ca2+)、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CRP 和 D-dimer。结果 HLAP 组的血小板(PLT)、Glu 和血脂指标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三酰甘油(TG)均明显高于 BAP 组,而丙氨酸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TBIL、DBIL、Ca2+和血肌酐(Cr)则明显低于 BAP 组(P <0.05)。HLAP 组的 CRP 明显高于 BAP 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MAP、MSAP 亚组中的 HLAP 组与 BAP 组相比较,CRP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HLAP 组MAP 和 MSAP 亚组间的 CRP 和 D-dimer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BAP 组 MAP 和 MSAP 亚组间的 CRP 和 D-dimer 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HLAP 组的 CRP 和 D-dimer 升高均是出现 MSAP 的危险因素(OR =1.121、3.716,P =0.025、0.001)。BAP 组仅 D-dimer 升高是出现 MSAP 的危险因素(OR =2.717,P =0.002)。结论 CRP 和 D-dimer 在 HLAP 及 BAP中均随病情加重而升高,并且 CRP 升高在 HLAP 患者中更加明显。

    作者:张冬磊;杨宁;郝建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姜黄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PI3K/AKT/mTOR的影响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线栓法构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评估姜黄素对大鼠脑梗死范围、脑含水量、神经症状、脑组织病理形态,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 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 B(p-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B 细胞淋巴因子2(Bcl-2)、Bcl-2相关 X 蛋白(Bax)、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活化性半胱胺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age-Caspase-3)的表达影响。结果姜黄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可以减轻大鼠神经症状和脑组织病理形态的改变,以及脑梗死面积和脑含水量。此外,姜黄素还可以减轻 MDA、Bax、Cleavage-Caspase-3、促炎症细胞因子 IL-6、MCP-1和 TNF-α的表达,增加 PI3K、p-AKT、mTOR、Bcl-2、Caspase-3、CAT、GPX 与 SOD 表达。结论姜黄素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有明显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激活 PI3K/AKT/mTOR 信号通路激活而抑制炎症,凋亡和氧化应激相关。

    作者:兰晶;潘敬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白细胞介素2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白细胞介素2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BM)、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维普(VIP)、万方、ISI、Pubmed、Embase 及 Co-chrane library 临床试验注册数据库,采用 Cochrane 协作网 RCT 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质量,Meta 分析提取数据。结果(1)纳入34个 RCT,2037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纳入研究质量一般;(2)与单独使用顺铂比较,Meta 分析合并相对危险度(RR)值:ORR[RR=1.45,95%CI (1.36~1.54),P <0.01]及发热[RR =2.37,95%CI (1.53~3.66),P <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白细胞减少症[RR=0.81,95%CI (0.61~1.07),P =0.14];骨髓抑制[RR =0.83,95%CI (0.62~1.11),P =0.21]及胸痛[RR=1.04,95%CI (0.84~1.29),P =0.69]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表明 IL-2联合顺铂能显著改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近期疗效,但存发热等不良反应,纳入研究质量一般。

    作者:孙永苹;汪成琼;陈玲;李娜娜;姚新生;肖政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军队院校非现役文职教员岗位任职能力提升策略相关研究

    非现役文职教员(以下简称文职教员)是指取得规定的资格、获得相应的职务、主要从事军队院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文职人员[1]。文职教员岗位任职能力主要是指面对学员授课的胜任力,包括教学态度、敬业精神、人格特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作风纪律等。文职人员制度是各国军队合理优化现役军人编配数量,将现役军人更加集中编配于作战指挥岗位,有效增强军队效能的通用做法。当前,在国家裁军30万的大背景下,文职人员必然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必将成为我军整体军力的重要组成,作用愈加重要。开展军队院校文职教员岗位任职能力提升策略研究,可以为引进、培养和建设高素质文职教员队伍提供有力依据,为深化改革文职人员制度调整提供理论借鉴,对于盘活军队院校人力资源、提高军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幸欣;陈俊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医疗卫生领域泛道德化批判反思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医疗卫生领域存在各种不良和丑恶现象,人们对此表现出强烈的批判态度,但是,这种批判又明显地存在着泛道德化批判倾向。强烈的道德批判表明我国民众对是非善恶辨别能力的增强,促进了医疗卫生领域的健康发展和医务人员道德素质的提高。但是,一旦陷入泛道德化批判会带来消极后果,如弥漫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怀疑主义和悲观论等,严重影响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因此,树立辩证唯物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批判观,才能增强人们的理性力,塑造健康的社会心态,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

    作者:梅春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经胆囊管入路三镜联合经腹置入鼻胆管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联合、经胆囊管入路结合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试验组(125例)采用三镜联合经胆囊管入路结合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对照组(98例)采用十二指肠镜取出胆总管结石,2~5 d 后再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的鼻胆管置入成功率、结石取尽率、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的性别、年龄、胆总管直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的鼻胆管置入成功率、结石取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乳头切开率和胰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三镜联合经胆囊管入路结合经腹置入鼻胆管引流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易操作、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胜龙;陈安平;李华林;索运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解读2015年WHO肺、胸膜、胸腺及心脏肿瘤分类(肺)

    2015年3月,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第4版《WHO 肺、胸膜、胸腺和心脏肿瘤分类》[1](简称新版)正式出版,与2004年第3版[2](简称旧版)相比,新版与时俱进,肺肿瘤分类并非形态学一家独大,而是博采众长,除了采纳2011年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IASLC)、美国胸科学会(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ATS)和欧洲呼吸学会(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ERS)肺腺癌国际多学科分类(International Multidisciplinary Classification of Lung ad-enocarcinoma)[3],还收录了该领域其他研究成果[4-5],在出版层面开启了 WHO 精准医学(precision medicine,PM)[6]及多学科团队合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7]的新时代,新版将腺癌排在首位,顶层设计(top-down design),分层管理(stratifica-tion management),体现了组织学类型、分子标志物与临床特征之间的新关联,诊断可重复性(reproducibility)与临床一致性(consistency)更强,更有利于临床实践、调查研究及科学试验。本文通过学习与解读,重点介绍新增内容。

    作者:方三高;许春伟;肖华亮;李晟磊;陈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细胞中PRL-3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PRL-3)在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SNSC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逆转录 PCR(RT-PCR)方法检测62例 SNSCC 组织(SNSCC 组)中 PRL-3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对30例鼻息肉患者(NP 组),以及25例正常鼻腔黏膜(对照组)做相同蛋白表达并进行对比。结果在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检测,均发现 SNSCC 组中 PRL-3的表达高于 NP 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RL-3的表达情况在不同的性别、年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随着 TNM 分期的增高,分化程度的降低及合并淋巴结转移,PRL-3的表达明显增高(P <0.05)。结论 PRL-3的表达可以对SNSCC 的增殖活性作很好的参照,表达强度可明显反映 SNSCC 细胞增殖活性,PRL-3可能是 SNSCC 的一个独立预后指标,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陆鸿略;马桂琴;岳卓立;康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MicroRNA-21与细胞损伤及凋亡的研究进展

    微小 RNA(microRNAs,miRN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的、长度约18~24个核苷酸的高度保守的内源性、非编码、单链小分子 RNA。通过干扰 mRNA 翻译过程即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来调节靶基因的表达,对体内细胞增殖、分化、损伤、凋亡等发挥作用。因 miRNA 在细胞损伤及凋亡的发生、发展中表达变化而被广泛研究。随着近几年研究的不断深入,细胞损伤及凋亡与 miRNA 的联系越来越清晰,miRNA 对肺脏、肿瘤、心血管、肝脏、肾脏、免疫系统的细胞损伤及凋亡等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的 miRNA 分子之一 miRNA-21在细胞损伤及凋亡中的研究进展,更加明确 miRNA-21有望成为这些疾病诊断、治疗新的切入点。

    作者:张鑫;惠越;张燕;黎张双子;李冲(综述);陈淼(审校)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