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乙酰肝素酶水平变化及意义

刘艳秋;解长银;王志伟;李红林

关键词:糖尿病, 2型, 冠心痛, 糖尿病并发冠心病, 乙酰肝素酶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乙酰肝素酶(HPA)在2型糖尿痛、冠心病、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时期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5例健康对照组患者(NC组),35例糖尿病患者(T2DM组),33例冠心痛患者(CHD组)及38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DM合并CHD)血清HPA的水平,同时测定胆固醇(CHOL)、血压(BP)、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胰岛素(FINS)、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 CHD组SBP、TG、HPA显著高于NC组(P<0.01);CHD组HDL-C低于NC组(P<0.05);T2DM TG、FBG、FINS、HPA显著高于NC组(P<0.01),FBG、FINS显著高于CHD组(P<0.01);DM合并CHD组SBP、TG、FBG、FINS、HPA均高于NC组(P<0.01);DM合并CHD组SBP、FBG、FINS、HPA高于CHD组(P<0.05).DM合并CHD组SBP、TG、FBG、FINS、HPA高于T2DM组(P<0.05).DM合并CHD组HDL-C低于其余3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PA与FBG、FINS呈正相关(P<0.05).结论 HPA与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发生有关.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提高《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教学质量的探讨

    近年来,生物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蜂蜜掺假事件、“染色馒头”事件、镉超标大米、毒面膜、甲醛超标等问题层出不穷,让消费者忐忑不安.此时,对卫生检验与检疫的要求日益严苛,对有害物质进行早期标准化检测对人类健康、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本校自设立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以来,本着严谨教学、注重实践的理念,用心培养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卫检人才.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兼具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胜任疾病预防控制、环境监测、食品检验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人才.针对其专业特点,主要开设《卫生检验检疫》《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临床检验基础》等课程,其中《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是卫生检验与检疫本科教育阶段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1].

    作者:颜玉蓉;丁敏;张晓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高压氧联合尼莫地平及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目的 探讨高压氧与尼莫地平、依达拉奉联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方案,加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实施高压氧与尼莫地平、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31%,与对照组(76.92%)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GCS显示,入院时及治疗第1天两组GCS无明显变化,治疗第14、28天,两组患者GCS均有不同程度上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2.82%,对照组为10.2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采取高压氧与尼莫地平、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具有较好疗效,能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治疗安全性高,利于患者尽早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吴建波;杨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体外冲击波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ESW)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早中期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90例,分为塞来昔布组与ESW组.塞来昔布组接受2周塞来昔布(200 mg,1次/天)治疗,两组均接受体外ESW治疗的操作流程,但塞来昔布组设备无能量输出.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equene-Mery评分系统、WOMAC骨关节炎指数及不良事件判定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4周,静息状态下VAS评分改善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ESW组负重情况下VAS评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塞来昔布组(P<0.05);治疗后12周,ESW组在静息和负重情况下VAS评分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塞来昔布组(P<0.05),同时ESW组Lequene-Mery及WOMAC的评分改善也明显优于塞来昔布组(P<0.05).结论 体外冲击波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关节炎近期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塞来昔布治疗组.

    作者:李涛;宋奇志;裴建祥;王愉乐;牛陵川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输血科进修生带教模式探索

    输血作为一种有效的危重患者的抢救手段,已成为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医疗体系的日益完善,国家法律法规的健全及相关要求的逐步实施,各级部门对输血工作越来越重视,医疗机构对输血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3].进修作为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具有针对性强、实用性好、见效快的特点.基层医院往往选派输血科医务人员到大医院进修,以迅速提高医疗机构的输血技术水平[4].本院作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输血科经常有输血技师和输血医师到本科室进修.通过几年的不断探索,进修教育效果明显,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文爱清;张燕;卢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146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革兰阴性菌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呼吸机相关肺炎中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情况及其处理策略,以期为预防和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提供参考.方法 对146例因呼吸、神经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创伤、手术、心肺复苏等病因进入ICU救治而发生革兰阴性菌VA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经口(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导管抽取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146例患者均行经口、鼻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48 h以上,平均6d.其中早发性VAP(机械通气小于或等于3d)34例,晚发性VAP(机械通气大于3 d)112例.细菌培养结果显示,感染的细菌主要有鲍曼不动杆菌38株,不动杆菌其他属11株,铜绿假单胞菌26株,肺炎克雷伯菌21株,大肠杆菌17株,阴沟肠杆菌7株,阪崎肠杆菌4株,司徒普罗威登菌4株,嗜麦芽单胞菌4株,棒状杆菌3株,短黄杆菌3株,诺米勒诺菌2株,格利斯特2株,粪产碱菌1株,产气杆菌1株.药物敏感试验显示,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第4代头孢菌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敏感,但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敏感度小于20%.结论 革兰阴性菌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细菌耐药发生率越来越高.

    作者:刘维高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TCF3-PBX1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相关基因的筛选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 研究比较TCF3-PBX1阳性和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基因表达的差异,并寻找在特定类型白血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在公共基因芯片数据库GEO中下载GSEl1877数据集,利用R编程语言,应用贝叶斯检验和倍比法(fold change)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校正P<0.05,并且log2 (fold change)>2).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生物学过程功能富集分析.结果 共获得207个数据集,其中TCF3-PBX1阳性组23个,阴性组184个,终汇总获取2 890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其中27个符合条件的差异基因被选出,这些基因的功能大致分为细胞骨架结构、细胞信号转导、转录调控、细胞黏附、细胞凋亡等.功能富集分析显示BANK1、GAB1、ZAP70等8个基因在TCF3-PBX1阳性白血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到关键作用.结论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能有效分析基因芯片数据并获取生物内在信息,TCF3-PBX1阳性白血病的发生是由于多种基因表达改变所致,为确定其早期诊断标志与新治疗靶位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郑积富;陈丽娜;华建媛;李振江;石庆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少年型亨廷顿病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亨廷顿病(Huntington's disease,HD)又名亨廷顿舞蹈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病,病理表现基底核及大脑皮质变性,临床症状为舞蹈样动作与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1].亨廷顿病多在30~40岁起病,青少年起病少见,临床表现亦不同于成人型舞蹈样动作,多以认知功能损害为主,智能减退,肌张力增高,运动迟缓为主要表现.本文通过1例散发少年型亨廷顿病的临床分析,结合文献复习,利于提高临床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薛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乙酰肝素酶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乙酰肝素酶(HPA)在2型糖尿痛、冠心病、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时期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5例健康对照组患者(NC组),35例糖尿病患者(T2DM组),33例冠心痛患者(CHD组)及38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DM合并CHD)血清HPA的水平,同时测定胆固醇(CHOL)、血压(BP)、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胰岛素(FINS)、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 CHD组SBP、TG、HPA显著高于NC组(P<0.01);CHD组HDL-C低于NC组(P<0.05);T2DM TG、FBG、FINS、HPA显著高于NC组(P<0.01),FBG、FINS显著高于CHD组(P<0.01);DM合并CHD组SBP、TG、FBG、FINS、HPA均高于NC组(P<0.01);DM合并CHD组SBP、FBG、FINS、HPA高于CHD组(P<0.05).DM合并CHD组SBP、TG、FBG、FINS、HPA高于T2DM组(P<0.05).DM合并CHD组HDL-C低于其余3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PA与FBG、FINS呈正相关(P<0.05).结论 HPA与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发生有关.

    作者:刘艳秋;解长银;王志伟;李红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责任节段神经鞘内注射曲安奈德对腰椎管狭窄症术后疼痛疗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曲安奈德术中责任节段神经鞘内注射对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术后疼痛疗效.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该科行传统椎板开窗减压术的LSS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袁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A组,n=43):术中责任节段神经鞘内注射和神经根周围喷洒曲安奈德注射液;B组(空白组,n=43):术中不做特殊处理.记录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下床活动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和分组,无神经损伤、大出血及死亡病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对比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终末随访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在术后1、3、7 d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JOA评分和ODI评分术后3、7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统椎板开窗减压术在治疗LSS时,术中应用曲安奈德进行责任节段神经根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患者术后反跳痛症状的发生.

    作者:钟远鸣;付拴虎;张家立;覃海飚;李智斐;伍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EZSCAN无创筛查技术对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EZSCAN无创筛查技术对糖尿病(DM)及糖耐量异常(IG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葡萄糖代谢紊乱高风险人群(年龄大于或等于45岁,BMI≥25 kg/m2)158例,采用EZSCAN无创筛查技术对筛查者进行糖尿病风险评估,并且对其行无水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其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及空腹血糖(FPG)水平.结果 158例筛查者中正常糖.耐量者(NGT) 96例,IGT患者39例,DM患者23例,3组患者EZSCAN值分别为(32±9)、(45±11)、(4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EZSCAN值与2h-OGTT,HbA1c及FPG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513、0.701、0.552,P<0.01).EZSCAN对IGT诊断的切点值为37.0%,敏感度为82.2%,特异性为62.7%,AUC为0.769,其对IGT的预判效能优于HbA1c和FPG;而EZSCAN对DM诊断切点为50.0%,敏感度为53.7%,特异性为58.4%,AUC为0.531,其对DM的预判效能不如HbA1c和FPG.结论 EZSCAN无创筛查技术能对IGT及DM进行早期筛查,对IGT的筛查效果较DM更加优越,对IGT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橄榄苦苷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效应

    目的 观察橄榄苦苷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ICR小鼠被分为正常对照组、LPS组、橄榄苦苷低剂量组(15mg/kg),橄榄苦苷中剂量组(30mg/kg),橄榄苦苷高剂量组(45 mg/kg)及甘利欣组(甘草酸二铵注射液,11.25 mg/kg).LPS(10 mg/kg)腹腔注射制作急性肝损伤模型,橄榄苦苷及甘利欣均于LPS注射后1h和3h尾静脉给予,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6h后处死所有小鼠,用称质量法计算肝脏指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 肝脏指数:橄榄苦苷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及甘利欣组较LPS组明显降低(P<0.05);染色结果:高剂量和中剂量的橄榄苦苷及甘利欣组减轻LPS诱导的小鼠肝脏病理学损伤程度.与LPS组比较,橄榄苦苷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及甘利欣组TNF-α和ICAM-1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 橄榄苦苷对LPS所致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阻止肝脏炎性反应有关.

    作者:胡光强;袁园;杜曦;李永杰;余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建构主义结合临床路径在实验诊断学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实验诊断学是将受检者的离体标本通过试剂反应、仪器测试、质量控制和系统管理而得出的准确的检验结果科学地应用于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疾病过程的监测、疗效判断、预后推断和疾病预防等方面,为了解疾病发生、发展提供信息,为医生诊断治疗及预防疾病提供依据的一门学科[1].这一学科涉及了物理、化学、生化、病理、免疫、微生物、数理统计等多门医学基础学科,也涉及了内、外、妇、儿等多个临床学科,是一门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因而知识点和信息量非常庞杂.如何将纷繁复杂的知识有序传授,让学生融会贯通,一直以来都是实验诊断学教学中值得探索的热点.

    作者:王贞;许朝晖;马晓露;杨冬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基于量化的动态影像学测量技术研究腰椎不稳症的进展

    退行性腰椎不稳症是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国内外学者对腰椎不稳症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对腰椎稳定性的评估大都采用X射线上过伸、过屈位椎体间的位移及角度变化作为依据,但这种评估方法具有较大的局限性:(1)腰椎不稳症经常出现的疼痛、绞锁等症状是在轻微屈伸,旋转或侧屈活动时出现,而非过伸过屈位;(2)这种方法没有对腰椎的侧屈、旋转活动做出评估;(3)腰椎活动不仅会产生节段间的位移及角度的变化,亦会产生节段间的耦合运动变化.过伸过屈位只是一种静止状态,很难描述腰椎活动复杂的动态过程,临床上时常会出现假阴性结果.量化的动态影像学测量技术相对于既往诊断腰椎不稳症的“金标准”,能为下腰痛患者提供更早诊断与治疗的机会,为临床诊断腰椎不稳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陈文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抽动障碍患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其家庭环境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抽动障碍儿童的临床、心理特点及家庭的功能、环境情况.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该院儿科门诊诊断为抽动障碍的儿童100例(抽动障碍组)和健康儿童100例(对照组).观察抽动障碍患儿的临床特点,比较抽动障碍组儿童和对照组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评分、家庭功能评分和家庭环境评分情况.结果 抽动障碍儿童的临床症状有头面部抽动、喉间异常发声、颈肩部抽动、四肢和腹部抽动等,发生率高的抽动症状为眨眼(64.0%),其次为吸鼻子和清嗓子声,发生率分别为37.0%和28.0%.抽动障碍组的焦虑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抽动障碍组儿童的躯体外貌与属性评分、幸福与满足评分、合群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抽动障碍组家庭角色评分、沟通评分、行为控制评分、情感介入评分、情感反应评分和总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抽动障碍组家庭矛盾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抽动障碍组家庭娱乐性评分、知识性评分、亲密度评分、情感表达评分、组织性评分和道德宗教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抽动障碍儿童的临床症状以眨眼、吸鼻子和清嗓子为主;抽动障碍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评分总分低,焦虑评分高;抽动障碍儿童存在不良的家庭功能和家庭环境.

    作者:魏利锋;褚祝飞;傅慧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81例腮腺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护理体会

    涎腺又称唾液腺,由腮腺、颌下腺、舌下腺三大对涎腺,以及位于口咽咽部鼻腔和上颌窦黏膜下层的小涎腺组成[1].涎腺肿瘤是涎腺组织的多发病,绝大多数发生在腮腺,约占80%,腮腺肿瘤中良性肿瘤占大多数,约占80%,而恶性肿瘤占少数[2].腮腺恶性肿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放化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本文依据81例腮腺恶性肿瘤的手术期护理情况进行探讨,研究其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护理防治方法.

    作者:解冬梅;曾婉婷;刘蓉蓉;关力谦;张民;雷英;姬长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丙泊酚及依托咪酯混合液化学稳定性的研究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体外模拟体内环境条件确定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后的新物质生成情况.方法 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作为填充剂(250.0 mm×4.6 mm,5μm),以磷酸盐缓冲液-乙腈(调至pH7.4)作为流动相[磷酸盐缓冲液∶乙腈=35∶65(V/V)],设定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 μL,全波长下进行紫外光谱检测(波长190~800 nm),通过对比标准品及对照品图谱确认图谱中是否有新的特征峰.结果 通过与标准品图谱进行比较发现,丙泊酚、依托咪酯二者混合品在体外模拟体内环境条件下无新的特征峰出现,即未生成第3种物质.结论 所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地检测出丙泊酚、依托咪酯混合后无新物质生成.

    作者:廖勇;游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不良反应观察及预防性护理

    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4~9岁为高发年龄段,往往表现为皮肤紫癜、消化道出血、关节肿痛及肾炎[1].目前,HSP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尚缺乏规范化治疗措施,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重症HSP具有较好的疗效[2-3].然而,丙种球蛋白作为一种血液制品,在静脉滴注过程中可能发生寒战、高热、皮疹、头痛、心慌、恶心、甚至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4-5],严重影响其疗效.目前有关丙种球蛋白治疗HSP不良反应的原因、防治措施及预防性护理报道少见.为了预防丙种球蛋白治疗HSP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其治疗效果,作者分析了24例丙种球蛋白治疗HSP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其可能原因,并对其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李玉峰;云蕾;周丽江;陈新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Nrf2/ARE通路与PI3K/AKT通路相互作用对胰岛细胞半胱天冬酶-3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核因子相关因子2 (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通路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相互作用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岛细胞凋亡和半胱天冬酶-3(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n=20)、糖尿病模型组(DM组,n=20)和叔丁基对苯二酚干预组(tBHQ组,n=20),干预8周后处死所有大鼠,TUNEL检测胰岛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及胰腺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AKT、p-AKT、总Nrf2、核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Caspase-3在胰岛细胞中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NC组比较,DM组胰岛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00),而tBHQ组胰岛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DM组(P=0.000).DM组血清及胰腺组织中MDA水平较NC组明显升高(P=0.000),而tBHQ组血清及胰腺组织中MDA水平明显低于DM组(P=0.000).DM组p-AKT、总Nrf2、核Nrf2及HO-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较NC组显著降低(P=0.000),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较NC组明显升高(P=0.000);与DM组比较,tBHQ组p-AKT、总Nrf2、核Nrf2及HO-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00),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7);AKT蛋白表达水平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rf2/ARE通路与PI3K/AKT通路相互作用对抑制胰岛细胞Caspase-3的表达及延缓胰岛细胞凋亡进程产生重要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程;夏纪毅;万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不同剂量308nm准分子光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不同起始剂量308 nm准分子光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4例银屑病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小剂量组、中等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分别以1、3、6倍小红斑量起始剂量308 nm准分子光照射,每周多2次,疗程8周.结果 治疗后2、4、6、8周小剂量组与中等剂量之间及治疗后4、6、8周中等剂量组与大剂量组之间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及皮肤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DLQI评分与PAS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826、0.835、0.861,P<0.01),DLQI评分改善率与PASI评分改善率亦呈显著正相关(r=0.845、0.851、0.896,P<0.01).大剂量组与其余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3、7.36,P<0.05);中等剂量组同小剂量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14,P<0.05).大剂量组较中等剂量组及小剂量组照射次数及总剂量少,治疗后满意度评分高(P<0.05);中等剂量组较小剂量组照射次数及总剂量少,治疗后满意度评分高(P<0.05).大剂量及中等剂量组与小剂量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8、7.64,P<0.05).结论 大剂量308 nm准分子光治疗比小剂量疗效好,对于总面积小且顽固的皮损,可选择大剂量照射.

    作者:胡志帮;刁庆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临床路径管理在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其发病率高[1],早期临床表现为下肢酸胀、沉重、易疲乏,晚期出现皮肤萎缩、色素沉着、溃疡形成,可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2-3].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是通过激光的热效应精确损毁血管壁,导致血管闭合并纤维化,从而使曲张血管闭塞,达到治愈的目的,是近年来应用较广泛的手术方式之一[4].与传统的抽剥术相比,其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1年复发率均优于传统手术治疗[5].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指针对某种常见疾病,通过医院的行政管理者、医生、护士等相关人员,共同研究制定并实施标准化的诊疗模式,并动态观察和评估其效果,使服务对象从入院到出院都依照该模式接受检查、手术、治疗、护理,以获得佳医疗服务[6-7].CP是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规范了诊疗活动,大限度减少了诊疗活动中的随意性、不公平性,以及过度医疗等行为的发生[8-9].本院在下肢静脉曲张激光腔内治疗中实施CP管理,可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诊疗质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聂明;金朝晖;李静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