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伟;岳月红;郎晓猛;和丽丽;朱叶珊
目的 探究EZSCAN无创筛查技术对糖尿病(DM)及糖耐量异常(IG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葡萄糖代谢紊乱高风险人群(年龄大于或等于45岁,BMI≥25 kg/m2)158例,采用EZSCAN无创筛查技术对筛查者进行糖尿病风险评估,并且对其行无水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其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及空腹血糖(FPG)水平.结果 158例筛查者中正常糖.耐量者(NGT) 96例,IGT患者39例,DM患者23例,3组患者EZSCAN值分别为(32±9)、(45±11)、(4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EZSCAN值与2h-OGTT,HbA1c及FPG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513、0.701、0.552,P<0.01).EZSCAN对IGT诊断的切点值为37.0%,敏感度为82.2%,特异性为62.7%,AUC为0.769,其对IGT的预判效能优于HbA1c和FPG;而EZSCAN对DM诊断切点为50.0%,敏感度为53.7%,特异性为58.4%,AUC为0.531,其对DM的预判效能不如HbA1c和FPG.结论 EZSCAN无创筛查技术能对IGT及DM进行早期筛查,对IGT的筛查效果较DM更加优越,对IGT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验证军民融合发展模式下军队医学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今后开展军队医学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学上的参考.方法 以第三军医大学为评价对象,采用综合评价法及秩和比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本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数学模型和综合评价法可以对评价对象的总绩效、维度绩效、一级指标的绩效进行分别排序.秩和比法也可以对评价对象的总绩效进行排序,但是计算较为复杂,结果区分度较小.结论 该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用于军队医学科研绩效评价实践,并且评价结果与评价目标一致.秩和比法是综合评价法的有益补充.
作者:张红军;林海;冯正直;邓军;黄春基;王云贵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橄榄苦苷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ICR小鼠被分为正常对照组、LPS组、橄榄苦苷低剂量组(15mg/kg),橄榄苦苷中剂量组(30mg/kg),橄榄苦苷高剂量组(45 mg/kg)及甘利欣组(甘草酸二铵注射液,11.25 mg/kg).LPS(10 mg/kg)腹腔注射制作急性肝损伤模型,橄榄苦苷及甘利欣均于LPS注射后1h和3h尾静脉给予,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6h后处死所有小鼠,用称质量法计算肝脏指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 肝脏指数:橄榄苦苷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及甘利欣组较LPS组明显降低(P<0.05);染色结果:高剂量和中剂量的橄榄苦苷及甘利欣组减轻LPS诱导的小鼠肝脏病理学损伤程度.与LPS组比较,橄榄苦苷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及甘利欣组TNF-α和ICAM-1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 橄榄苦苷对LPS所致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阻止肝脏炎性反应有关.
作者:胡光强;袁园;杜曦;李永杰;余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MS-MEP)对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脊髓侧索早期病变的评价作用,初步分析其在SCD定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10-2014年确诊的SCD患者20例为确诊组,并选取同期14例拟诊断为SCD的患者为拟诊组,健康人21例为对照组.入选患者及对照组均进行TMS-MEP检查,分别比较确诊组、拟诊组与对照组MEP皮层潜伏期和中枢传导时间(CMCT)的差异.结果 拟诊组14例患者中10例出现MEP异常,异常率为71.4%.确诊组中患者上肢MEP皮层潜伏期为(24.49±1.87)ms,CMCT为(12.08±1.43)ms;下肢MEP皮层潜伏期为(33.81±2.09)ms,CMCT为(19.88±1.89) ms,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拟诊组中患者上肢MEP皮层潜伏期为(24.05±1.94)ms,CMCT为(11.68±1.71)ms;下肢MEP皮层潜伏期为(33.00±2.52)ms,CMCT为(19.36±2.06)ms,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 TMS-MEP异常在SCD患者未出现脊髓侧索受累临床体征前即可出现,其可发现脊髓侧索亚临床病变,并提供SCD的早期锥体束损害证据.
作者:耿文静;张哲成;刘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实验诊断学是将受检者的离体标本通过试剂反应、仪器测试、质量控制和系统管理而得出的准确的检验结果科学地应用于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疾病过程的监测、疗效判断、预后推断和疾病预防等方面,为了解疾病发生、发展提供信息,为医生诊断治疗及预防疾病提供依据的一门学科[1].这一学科涉及了物理、化学、生化、病理、免疫、微生物、数理统计等多门医学基础学科,也涉及了内、外、妇、儿等多个临床学科,是一门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因而知识点和信息量非常庞杂.如何将纷繁复杂的知识有序传授,让学生融会贯通,一直以来都是实验诊断学教学中值得探索的热点.
作者:王贞;许朝晖;马晓露;杨冬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细胞周期蛋白D1 (CyclinD1)和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蛋白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该院病理科存档的甲状腺疾病手术病例石蜡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TM/HR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以单克隆抗体兔抗人CyclinD1和鼠抗人Bax标记检测72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65例腺瘤组织和60例癌旁甲状腺正常组织,观察不同甲状腺组织中CyclinD1和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CyclinD1蛋白表达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阳性率为79.17%,与腺瘤组织(x2=14.730,P<0.01)、癌旁甲状腺正常组织(x2=80.404,P<0.0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与患者年龄、性别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联(P>0.05).Bax蛋白表达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的阳性率为66.67%,与腺瘤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癌旁甲状腺正常组织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与淋巴结转移有关联(x2 =4.598,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无明显关联(P>0.05).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CyclinD1与Bax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联(x2=11.463,r=0.435,P<0.01).结论 CyclinD1和Bax蛋白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高表达,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相关,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
作者:魏广民;周文波;武伦;魏英;张睿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孕周双胎妊娠病例的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分娩的孕周分别为28~33+6周,34~36+6周及37~39周(分为A、B、C3组)的270例双胎妊娠孕妇及其分娩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在不同孕周,分娩方式与产妇分娩并发症、胎位、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窒息率的关系,同时记录了绒毛膜性与分娩孕周的关系.结果 3组孕周中,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阴道分娩组第2胎新生儿窒息2例,剖宫产组第2胎新生儿窒息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剖宫产组新生儿体质量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50%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及51%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于34~36+6周剖宫产终止妊娠.结论 暂无确切证据证明在某一孕周剖宫产对于妊娠结局优于阴道分娩,但随孕周及胎儿体质量的增加,应放宽剖宫产指征,以避免阴道试产过程可能发生的风险.
作者:杨婧;周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钠尿肽(BNP)、肌钙蛋白I(cTnI)联合检测对术后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89例成功施行PCI术的初发AMI患者,PCI术前及术后采集血液标本,检测hs-CRP、BNP和cTnI水平.根据术后单项检测结果将患者分别分为hs-CRP高值组/hs-CRP低值组,BNP高值组/BNP低值组,cTnI高值组/cTnI低值组,根据联合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H1组(3项指标均非高值或仅有1项高值)、H2组(3项指标有2项为高值)和H3组(3项指标均为高值)组.比较各组之间MACE发生率.结果 单项检查时,hs-CRP、BNP和cTnI水平高值组MACE的发生率均高于低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检测hs-CRP、BNP和cTnI水平,H1、H2及H3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H2组MACE发生率高于H1组,H3组MACE发生率高于H2组.结论 hs-CRP、BNP和cTnI水平与AMI患者PCI术后MACE的发生率密切相关,具有预测价值.
作者:王婷;李结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小半夏加茯苓醇提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胃腺癌细胞BGC823增殖抑制作用及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影响.方法 运用CCK-8法检测HepG2、BGC823的增殖抑制情况,计算生长抑制率及半数抑制浓度;运用流式细胞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epG2、BGC823的线粒体跨膜电位和bax、cjun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小半夏加茯苓醇提物对HepG2、BGC823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其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781.50±13.00) μg/mL和(560.05±10.06)μg/mL;与空白对照组比,试验组HepG2的荧光强度升高(P<0.05),试验组BGC823的荧光强度显著升高(P<0.01);HepG2、BGC823试验组的bax、cjun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 小半夏加茯苓醇提物诱导HepG2、BGC823凋亡的机制可能与激活线粒体途径有关.
作者:贾亚玲;何前松;冯泳;闫文娟;陈丽丽;罗俊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构建表达细胞穿透肽融合蛋白第10号染色体同源缺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VP22的真核表达质粒,在食管癌细胞Eca109细胞中验证细胞穿透肽VP22能否增强抑癌蛋白PTEN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 通过本实验室前期构建成功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PTEN、pcDNA3-PTEN-VP22和pcDNA3-VP22,转染至Eca109细胞,以pcDNA3空质粒转染作为阴性对照,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PTEN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PTEN蛋白和免抗磷酸化-Akt(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pcDNA3相比,pcDNA3-PTEN、pcD-NA3-PTEN-VP22都能抑制Eca109细胞增殖(P<0.05),促进Eca109细胞凋亡(P<0.05);pcDNA3-PTEN-VP22抗肿瘤活性显著高于pcDNA3-PTEN(P<0.05),pcDNA3-PTEN-VP22的p-Akt表达显著低于pcDNA3-PTEN(P<0.05).结论 细胞穿透肽VP22能增强抑癌蛋白PTEN对Eca109细胞体外抗肿瘤活性,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p-Akt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李婷婷;杨勤;余娴;何冠军;雷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核因子相关因子2 (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通路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相互作用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岛细胞凋亡和半胱天冬酶-3(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n=20)、糖尿病模型组(DM组,n=20)和叔丁基对苯二酚干预组(tBHQ组,n=20),干预8周后处死所有大鼠,TUNEL检测胰岛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及胰腺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AKT、p-AKT、总Nrf2、核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Caspase-3在胰岛细胞中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NC组比较,DM组胰岛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00),而tBHQ组胰岛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DM组(P=0.000).DM组血清及胰腺组织中MDA水平较NC组明显升高(P=0.000),而tBHQ组血清及胰腺组织中MDA水平明显低于DM组(P=0.000).DM组p-AKT、总Nrf2、核Nrf2及HO-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较NC组显著降低(P=0.000),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较NC组明显升高(P=0.000);与DM组比较,tBHQ组p-AKT、总Nrf2、核Nrf2及HO-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00),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7);AKT蛋白表达水平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rf2/ARE通路与PI3K/AKT通路相互作用对抑制胰岛细胞Caspase-3的表达及延缓胰岛细胞凋亡进程产生重要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程;夏纪毅;万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涎腺又称唾液腺,由腮腺、颌下腺、舌下腺三大对涎腺,以及位于口咽咽部鼻腔和上颌窦黏膜下层的小涎腺组成[1].涎腺肿瘤是涎腺组织的多发病,绝大多数发生在腮腺,约占80%,腮腺肿瘤中良性肿瘤占大多数,约占80%,而恶性肿瘤占少数[2].腮腺恶性肿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放化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本文依据81例腮腺恶性肿瘤的手术期护理情况进行探讨,研究其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护理防治方法.
作者:解冬梅;曾婉婷;刘蓉蓉;关力谦;张民;雷英;姬长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泸州地区9种呼吸道非典型病原体在老年呼吸道疾病患者中的病原学流行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入院的老年呼吸道疾病患者935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9种呼吸道非典型病原体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35例老年呼吸道疾病患者中,检测出IgM抗体阳性的患者为424例,阳性率为45.3%,同时检测出2种及2种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患者有290例,混合感染率为31.0%,占总感染例数的68.4%,其中嗜肺军团菌(LP)与肺炎支原体(MP)的混合感染在混合感染中所占比例高为17.9%.所有患者中MP阳性率高(26.5%),其次为LP(12.1%)、乙型流感病毒(IBV,8.4%)、副流感病毒(PIVs,6.4%)、甲型流感病毒(IAV,5.2%).慢性支气管炎患者IgM抗体检出率高为75.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感染、支气管哮喘伴感染、呼吸道感染、肺炎及肺部感染的老年患者非典型病原体IgM抗体检出率分别为43.9%、43.2%、42.2%、40.3%及38.5%.结论 泸州地区老年呼吸道疾病患者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是MP、LP,混合感染是其显著特点,且不同呼吸道疾病患者间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具有明显差异.
作者:涂业桃;姜源;舒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近年来,生物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蜂蜜掺假事件、“染色馒头”事件、镉超标大米、毒面膜、甲醛超标等问题层出不穷,让消费者忐忑不安.此时,对卫生检验与检疫的要求日益严苛,对有害物质进行早期标准化检测对人类健康、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本校自设立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以来,本着严谨教学、注重实践的理念,用心培养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卫检人才.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兼具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胜任疾病预防控制、环境监测、食品检验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人才.针对其专业特点,主要开设《卫生检验检疫》《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临床检验基础》等课程,其中《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是卫生检验与检疫本科教育阶段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1].
作者:颜玉蓉;丁敏;张晓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围绝经期女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期女性GERD的认识.方法 对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门诊及住院确诊GERD的2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胃镜检查及24 h食管阻抗-pH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性别将患者分为女性组和男性组,根据月经情况又将女性组分为围绝经期组和非围绝经组2个亚组,对比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女性组NERD所占比例较男性组高,以非典型症状为主诉的发生率也高于男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组中围绝经期组、非围绝经组反酸发生率均低于男性组(P<0.05);围绝经期组弱酸反流次数与非围绝经组和男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绝经期女性GERD多以非典型症状为主要表现,内镜、24 h食管阻抗-pH联合监测是诊断围绝经期女性GERD的选择.
作者:陈萍;李霞;杨朝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不同起始剂量308 nm准分子光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4例银屑病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小剂量组、中等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分别以1、3、6倍小红斑量起始剂量308 nm准分子光照射,每周多2次,疗程8周.结果 治疗后2、4、6、8周小剂量组与中等剂量之间及治疗后4、6、8周中等剂量组与大剂量组之间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及皮肤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DLQI评分与PAS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826、0.835、0.861,P<0.01),DLQI评分改善率与PASI评分改善率亦呈显著正相关(r=0.845、0.851、0.896,P<0.01).大剂量组与其余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3、7.36,P<0.05);中等剂量组同小剂量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14,P<0.05).大剂量组较中等剂量组及小剂量组照射次数及总剂量少,治疗后满意度评分高(P<0.05);中等剂量组较小剂量组照射次数及总剂量少,治疗后满意度评分高(P<0.05).大剂量及中等剂量组与小剂量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8、7.64,P<0.05).结论 大剂量308 nm准分子光治疗比小剂量疗效好,对于总面积小且顽固的皮损,可选择大剂量照射.
作者:胡志帮;刁庆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对人β位点裂解酶-1(BACE1)基因核心启动子进行克隆,构建携带BACEI基因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并分析其转录活性.方法 提取人胚肾HEK293细胞基因组DNA,以其为模板,PCR扩增BACE1核心启动子(-691~+67)并克隆至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GL4.21中,构建BACE1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GL4.21-BACE1,将其转染HEK293细胞(无启动子的pGL4.21载体作阴性对照),利用嘌呤霉素筛选稳定表达株后检测其转录活性.结果 成功扩增到758 bp的BACE1核心启动子,pGL4.21-BACE1载体经双酶切鉴定正确;HEK293细胞被该载体转染后经嘌呤霉素筛选得到6株稳定表达BACE1启动子的细胞株,其转录活性分别是对照组(HEK293/pGL4.21)的(134.7±22.3)、(634.0±13.9)、(437.6±6.1)、(805.5±5.5)、(492.8±59.1)、(1 021.1±46.6)倍(P=0.001).结论 成功构建了人BACE1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载体.
作者:邓常青;朱炳林;龙艳;罗伟;陈国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间的100例开颅动脉瘤夹闭术脑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改善脑循环、血管痉挛、保护脑组织的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脑缺血面积缩小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变化.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且研究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3周、第4周和第5周的研究组与对照组脑缺血面积缩小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且研究组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DA水平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而SOD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通过促进缺血脑组织的微循环重建,从而改善脑缺血的临床症状并对神经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虞德明;白亚强;刘文晶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输血作为一种有效的危重患者的抢救手段,已成为临床治疗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医疗体系的日益完善,国家法律法规的健全及相关要求的逐步实施,各级部门对输血工作越来越重视,医疗机构对输血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3].进修作为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具有针对性强、实用性好、见效快的特点.基层医院往往选派输血科医务人员到大医院进修,以迅速提高医疗机构的输血技术水平[4].本院作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医院,输血科经常有输血技师和输血医师到本科室进修.通过几年的不断探索,进修教育效果明显,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文爱清;张燕;卢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伴发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0例RA患者为RA组,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甲状腺功能、抗甲状腺抗体、免疫学指标、常规实验室检查项目,评估RA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对RA患者甲状腺功能状况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甲状腺功能及抗甲状腺抗体的差异.对甲状腺功能正常与异常RA患者的自身抗体、常规实验室检查项目、DAS28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RA组甲状腺功能异常30例(15%),高于对照组7例(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甲状腺功能减低10例,亚临床型甲减6例,低T3/T4综合征9例,甲状腺功能亢进3例,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亢进2例.RA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降低,促甲状腺素、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增高,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甲状腺功能异常与血红蛋白浓度(HGB)、胆固醇(TC)有相关性.结论 RA患者易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以甲状腺功能减低常见.RA伴发甲状腺功能异常与HGB、TC有相关性.
作者:邵勤;王婷;吴斌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