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李结华
目的 探讨小剂量对比剂团注测试(test bolus)的扫描方案在宝石CT头颈部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00例行头颈部CTA检查者分为A、B两组,各50例.A组:用20 mL对比剂及20 mL生理盐水团注测试.B组:用4 mL对比剂及20 mL生理盐水团注测试.两组测试完后均用50 mL对比剂及50 mL生理盐水行增强扫描.利用微钙化点感兴趣区域(MROI)分析软件观察并测量test期C4段颈总动脉、平扫期C4段颈总动脉及大脑中动脉CT值,采用双盲法,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CT技师分别独立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两名技师对两组test期C4段颈总动脉强化情况的评分结果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U=208、236,P>0.05).两名技师对两组test期C4段颈总动脉、平扫期C4段颈总动脉及大脑中动脉CT值测量结果中,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76、0.243,P>0.05).结论 宝石CT行头颈CTA检查时,应用4 mL对比剂及20 mL生理盐水团注测试,同样能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能满足C4段颈总动脉达峰时间的准确测量,还降低了总对比剂的用量.
作者:陶黎;刘传;黄扬;曾勇明;胡志华;彭冈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不同起始剂量308 nm准分子光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4例银屑病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小剂量组、中等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分别以1、3、6倍小红斑量起始剂量308 nm准分子光照射,每周多2次,疗程8周.结果 治疗后2、4、6、8周小剂量组与中等剂量之间及治疗后4、6、8周中等剂量组与大剂量组之间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及皮肤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DLQI评分与PAS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826、0.835、0.861,P<0.01),DLQI评分改善率与PASI评分改善率亦呈显著正相关(r=0.845、0.851、0.896,P<0.01).大剂量组与其余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3、7.36,P<0.05);中等剂量组同小剂量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14,P<0.05).大剂量组较中等剂量组及小剂量组照射次数及总剂量少,治疗后满意度评分高(P<0.05);中等剂量组较小剂量组照射次数及总剂量少,治疗后满意度评分高(P<0.05).大剂量及中等剂量组与小剂量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8、7.64,P<0.05).结论 大剂量308 nm准分子光治疗比小剂量疗效好,对于总面积小且顽固的皮损,可选择大剂量照射.
作者:胡志帮;刁庆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不同胎龄、出生体质量、出生季节的新生儿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ALP)与维生素D状况.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该院住院的185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的胎龄分为27~<32周组、32~<37周组及37~41周组;根据出生体质量分为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组(VLBW组,<1 500 g)、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组(LBW组,1 500~<2 500 g)、正常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组(NBW组,2 500~3 999 g);根据出生季节分为冬春组(公历12月至5月)和夏秋组(公历6月至11月).比较各组之间的血清钙、磷、ALP与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结果 27~<32周组的血钙显著低于另外两组,血磷显著高于另外两组,ALP、25OHD缺乏率显著高于37~41周组,25OHD显著低于37~41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2~<37周组的血钙、25OHD显著低于37~41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新生儿中VL-BW组、LBW组、NBW组分别占17.3%、44.9%、37.8%.VLBW组的血钙显著低于另外两组,25OHD显著低于NBW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BW组的血钙显著低于NB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春组的25OHD显著低于夏秋组,25OHD缺乏率显著高于夏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足32周的早产儿出生时血磷与ALP水平较高,25OHD缺乏较严重,故需要对小胎龄早产儿进行血钙、磷、ALP、维生素D状况的监测.
作者:滕志丽;贾艳芳;蒋艳纯;李秀娟;刘婧华;陈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实验诊断学是将受检者的离体标本通过试剂反应、仪器测试、质量控制和系统管理而得出的准确的检验结果科学地应用于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疾病过程的监测、疗效判断、预后推断和疾病预防等方面,为了解疾病发生、发展提供信息,为医生诊断治疗及预防疾病提供依据的一门学科[1].这一学科涉及了物理、化学、生化、病理、免疫、微生物、数理统计等多门医学基础学科,也涉及了内、外、妇、儿等多个临床学科,是一门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因而知识点和信息量非常庞杂.如何将纷繁复杂的知识有序传授,让学生融会贯通,一直以来都是实验诊断学教学中值得探索的热点.
作者:王贞;许朝晖;马晓露;杨冬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MS-MEP)对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脊髓侧索早期病变的评价作用,初步分析其在SCD定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10-2014年确诊的SCD患者20例为确诊组,并选取同期14例拟诊断为SCD的患者为拟诊组,健康人21例为对照组.入选患者及对照组均进行TMS-MEP检查,分别比较确诊组、拟诊组与对照组MEP皮层潜伏期和中枢传导时间(CMCT)的差异.结果 拟诊组14例患者中10例出现MEP异常,异常率为71.4%.确诊组中患者上肢MEP皮层潜伏期为(24.49±1.87)ms,CMCT为(12.08±1.43)ms;下肢MEP皮层潜伏期为(33.81±2.09)ms,CMCT为(19.88±1.89) ms,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拟诊组中患者上肢MEP皮层潜伏期为(24.05±1.94)ms,CMCT为(11.68±1.71)ms;下肢MEP皮层潜伏期为(33.00±2.52)ms,CMCT为(19.36±2.06)ms,也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 TMS-MEP异常在SCD患者未出现脊髓侧索受累临床体征前即可出现,其可发现脊髓侧索亚临床病变,并提供SCD的早期锥体束损害证据.
作者:耿文静;张哲成;刘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颅脑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平昌县人民医院接受开颅术治疗后手术部位感染的患者31例作为感染组,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开颅术且未发生感染的患者31侧作为无感染组,统计感染组患者疾病分布情况,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感染组31例,其中颅内肿瘤17例(54.84%),脑卒中9例(29.03%),颅脑损伤3例(9.68%),脑积水1例(3.23%),其他1例(3.23%),均在术后2周出现感染;未感染组颅内肿瘤15例(48.39%),脑卒中10例(32.26%),颅脑损伤4例(12.90%),其他2例(6.4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开颅术患者的年龄,BMI,急诊,输血,手术时间,手术次数,切口长度,置入引流管,术中失血量,合并高血压、糖尿病,NNIS分级与手术部位感染具有一定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置入引流管,合并高血压,糖尿病,NNIS分级是影响开颅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手术时间、置入引流管、合并高血压、糖尿病、NNIS分级是影响开颅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何昊;吴勇;梁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对人β位点裂解酶-1(BACE1)基因核心启动子进行克隆,构建携带BACEI基因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并分析其转录活性.方法 提取人胚肾HEK293细胞基因组DNA,以其为模板,PCR扩增BACE1核心启动子(-691~+67)并克隆至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GL4.21中,构建BACE1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GL4.21-BACE1,将其转染HEK293细胞(无启动子的pGL4.21载体作阴性对照),利用嘌呤霉素筛选稳定表达株后检测其转录活性.结果 成功扩增到758 bp的BACE1核心启动子,pGL4.21-BACE1载体经双酶切鉴定正确;HEK293细胞被该载体转染后经嘌呤霉素筛选得到6株稳定表达BACE1启动子的细胞株,其转录活性分别是对照组(HEK293/pGL4.21)的(134.7±22.3)、(634.0±13.9)、(437.6±6.1)、(805.5±5.5)、(492.8±59.1)、(1 021.1±46.6)倍(P=0.001).结论 成功构建了人BACE1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载体.
作者:邓常青;朱炳林;龙艳;罗伟;陈国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小儿湿疹的疗效及对患儿肠道菌群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160例湿疹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患儿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肠道菌群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疾病复发率.结果 根据皮损消失情况评价疗效,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2%和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粪便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含量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CD4+、CD4+/CD8+水平升高,CD8+水平降低(P<0.05).随访6个月,对照组80例中20例复发,复发率为25.0%;观察组80例患儿中9例复发,复发率为11.3%,观察组患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x2=5.10,P=0.024).结论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西替利嗪在小儿湿疹中应用效果良好,治疗有效率高,能够显著调节肠道菌群,提高免疫功能,减少疾病复发.
作者:王根妹;欧阳芸;王梅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实验诊断学是诊断学的重要组成,是检验医学向临床的延伸,与临床检验诊断学有相同的内涵.实验诊断学的迅猛发展使《诊断学》教材中的实验诊断内容不断演变,作者调研了人民卫生出版社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历版《诊断学》本科教材,认真分析实验诊断内容演变特点,为实验诊断学的教材建设提供参考依据,进而促进其课程建设乃至学科建设.
作者:梁文杰;张宇;魏艳静;王佳磊;马国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及国际交流的增多,医学科研人员及医学生需要将其研究成果用英语在国际杂志进行发表,如何提高学生的SCI学术论文写作能力是目前医学院校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1-4].医学SCI学术论文有其鲜明特征,专业性强,结构较为规范,有特定的交际目的与交际对象,因此在语篇结构、社会功能、文体风格等都具有特定的体裁特点,有一定的写作模式和套路[5].将过程体裁教学法引入医学SCI学术论文写作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掌握特定体裁语篇的交际目的、图示结构、语言特点及其建构过程,帮助学生提高语篇意识,更好撰写医学学术论文.
作者:曹秀平;岳晓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涎腺又称唾液腺,由腮腺、颌下腺、舌下腺三大对涎腺,以及位于口咽咽部鼻腔和上颌窦黏膜下层的小涎腺组成[1].涎腺肿瘤是涎腺组织的多发病,绝大多数发生在腮腺,约占80%,腮腺肿瘤中良性肿瘤占大多数,约占80%,而恶性肿瘤占少数[2].腮腺恶性肿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放化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本文依据81例腮腺恶性肿瘤的手术期护理情况进行探讨,研究其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护理防治方法.
作者:解冬梅;曾婉婷;刘蓉蓉;关力谦;张民;雷英;姬长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清乙酰肝素酶(HPA)在2型糖尿痛、冠心病、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时期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5例健康对照组患者(NC组),35例糖尿病患者(T2DM组),33例冠心痛患者(CHD组)及38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DM合并CHD)血清HPA的水平,同时测定胆固醇(CHOL)、血压(BP)、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胰岛素(FINS)、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 CHD组SBP、TG、HPA显著高于NC组(P<0.01);CHD组HDL-C低于NC组(P<0.05);T2DM TG、FBG、FINS、HPA显著高于NC组(P<0.01),FBG、FINS显著高于CHD组(P<0.01);DM合并CHD组SBP、TG、FBG、FINS、HPA均高于NC组(P<0.01);DM合并CHD组SBP、FBG、FINS、HPA高于CHD组(P<0.05).DM合并CHD组SBP、TG、FBG、FINS、HPA高于T2DM组(P<0.05).DM合并CHD组HDL-C低于其余3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PA与FBG、FINS呈正相关(P<0.05).结论 HPA与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发生有关.
作者:刘艳秋;解长银;王志伟;李红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呼吸机相关肺炎中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情况及其处理策略,以期为预防和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提供参考.方法 对146例因呼吸、神经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创伤、手术、心肺复苏等病因进入ICU救治而发生革兰阴性菌VA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经口(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导管抽取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146例患者均行经口、鼻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48 h以上,平均6d.其中早发性VAP(机械通气小于或等于3d)34例,晚发性VAP(机械通气大于3 d)112例.细菌培养结果显示,感染的细菌主要有鲍曼不动杆菌38株,不动杆菌其他属11株,铜绿假单胞菌26株,肺炎克雷伯菌21株,大肠杆菌17株,阴沟肠杆菌7株,阪崎肠杆菌4株,司徒普罗威登菌4株,嗜麦芽单胞菌4株,棒状杆菌3株,短黄杆菌3株,诺米勒诺菌2株,格利斯特2株,粪产碱菌1株,产气杆菌1株.药物敏感试验显示,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第4代头孢菌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敏感,但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敏感度小于20%.结论 革兰阴性菌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细菌耐药发生率越来越高.
作者:刘维高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ESW)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早中期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90例,分为塞来昔布组与ESW组.塞来昔布组接受2周塞来昔布(200 mg,1次/天)治疗,两组均接受体外ESW治疗的操作流程,但塞来昔布组设备无能量输出.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equene-Mery评分系统、WOMAC骨关节炎指数及不良事件判定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4周,静息状态下VAS评分改善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ESW组负重情况下VAS评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塞来昔布组(P<0.05);治疗后12周,ESW组在静息和负重情况下VAS评分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塞来昔布组(P<0.05),同时ESW组Lequene-Mery及WOMAC的评分改善也明显优于塞来昔布组(P<0.05).结论 体外冲击波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关节炎近期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塞来昔布治疗组.
作者:李涛;宋奇志;裴建祥;王愉乐;牛陵川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压氧与尼莫地平、依达拉奉联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方案,加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实施高压氧与尼莫地平、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31%,与对照组(76.92%)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GCS显示,入院时及治疗第1天两组GCS无明显变化,治疗第14、28天,两组患者GCS均有不同程度上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2.82%,对照组为10.2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采取高压氧与尼莫地平、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具有较好疗效,能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治疗安全性高,利于患者尽早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吴建波;杨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伴发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0例RA患者为RA组,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甲状腺功能、抗甲状腺抗体、免疫学指标、常规实验室检查项目,评估RA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对RA患者甲状腺功能状况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甲状腺功能及抗甲状腺抗体的差异.对甲状腺功能正常与异常RA患者的自身抗体、常规实验室检查项目、DAS28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RA组甲状腺功能异常30例(15%),高于对照组7例(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甲状腺功能减低10例,亚临床型甲减6例,低T3/T4综合征9例,甲状腺功能亢进3例,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亢进2例.RA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降低,促甲状腺素、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增高,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甲状腺功能异常与血红蛋白浓度(HGB)、胆固醇(TC)有相关性.结论 RA患者易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以甲状腺功能减低常见.RA伴发甲状腺功能异常与HGB、TC有相关性.
作者:邵勤;王婷;吴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Poly Ⅰ∶C对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肠道黏膜屏障调节作用.方法 3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Poly Ⅰ∶C组,建立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观察小鼠一般活动情况及结肠病理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染色法测定结肠组织水闸蛋白(claudin-1)、闭锁小带(zo-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实验期间,Poly Ⅰ∶C干预治疗后模型小鼠的一般情况有明显改善;模型组小鼠结肠黏膜缺损,腺体破坏或消失,可见黏膜、黏膜下层甚至肌层大量炎性细胞浸润;Poly Ⅰ∶C组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少,炎症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与模型组比较,经过Poly Ⅰ∶C治疗后结肠组织黏膜中claudin-1、zo-1蛋白的荧光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Poly Ⅰ∶C对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肠道黏膜屏障有调节作用.
作者:赵红伟;岳月红;郎晓猛;和丽丽;朱叶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橄榄苦苷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ICR小鼠被分为正常对照组、LPS组、橄榄苦苷低剂量组(15mg/kg),橄榄苦苷中剂量组(30mg/kg),橄榄苦苷高剂量组(45 mg/kg)及甘利欣组(甘草酸二铵注射液,11.25 mg/kg).LPS(10 mg/kg)腹腔注射制作急性肝损伤模型,橄榄苦苷及甘利欣均于LPS注射后1h和3h尾静脉给予,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6h后处死所有小鼠,用称质量法计算肝脏指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 肝脏指数:橄榄苦苷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及甘利欣组较LPS组明显降低(P<0.05);染色结果:高剂量和中剂量的橄榄苦苷及甘利欣组减轻LPS诱导的小鼠肝脏病理学损伤程度.与LPS组比较,橄榄苦苷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及甘利欣组TNF-α和ICAM-1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 橄榄苦苷对LPS所致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阻止肝脏炎性反应有关.
作者:胡光强;袁园;杜曦;李永杰;余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比较TCF3-PBX1阳性和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基因表达的差异,并寻找在特定类型白血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在公共基因芯片数据库GEO中下载GSEl1877数据集,利用R编程语言,应用贝叶斯检验和倍比法(fold change)筛选差异表达基因(校正P<0.05,并且log2 (fold change)>2).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生物学过程功能富集分析.结果 共获得207个数据集,其中TCF3-PBX1阳性组23个,阴性组184个,终汇总获取2 890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其中27个符合条件的差异基因被选出,这些基因的功能大致分为细胞骨架结构、细胞信号转导、转录调控、细胞黏附、细胞凋亡等.功能富集分析显示BANK1、GAB1、ZAP70等8个基因在TCF3-PBX1阳性白血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到关键作用.结论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能有效分析基因芯片数据并获取生物内在信息,TCF3-PBX1阳性白血病的发生是由于多种基因表达改变所致,为确定其早期诊断标志与新治疗靶位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郑积富;陈丽娜;华建媛;李振江;石庆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间的100例开颅动脉瘤夹闭术脑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改善脑循环、血管痉挛、保护脑组织的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脑缺血面积缩小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变化.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且研究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3周、第4周和第5周的研究组与对照组脑缺血面积缩小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且研究组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DA水平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而SOD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通过促进缺血脑组织的微循环重建,从而改善脑缺血的临床症状并对神经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虞德明;白亚强;刘文晶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