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协作模式“下转”服务实施效果评价

徐静;苗豫东;钱东福;张丹;李亚运

关键词:
摘要:建立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和协调机制,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帮助人们更好、更方便的就医,已成为了中国医改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各地政府因地制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大医院与社区之间协作模式的建立.其中,协作较为紧密的模式有大医院直管社区模式、医疗集团模式等.根据患者病情和人群健康的需要而进行上下级医院之间的转院治疗过程即是双向转诊[1-2],这是目前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间进行协作的主要途径之一,被认为是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医疗服务格局,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有效方法之一[3].双向转诊的实施情况作为反映不同医疗机构间协作模式开展效果的主要评价指标,在国内许多城市的医疗机构间进行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基层医院设备差、医院人员配备不足,以及双向转诊指标不明确、患者追求名院名医不愿下转等原因[4],目前双向转诊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便是“上转容易、下转难”.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提高《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教学质量的探讨

    近年来,生物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蜂蜜掺假事件、“染色馒头”事件、镉超标大米、毒面膜、甲醛超标等问题层出不穷,让消费者忐忑不安.此时,对卫生检验与检疫的要求日益严苛,对有害物质进行早期标准化检测对人类健康、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本校自设立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以来,本着严谨教学、注重实践的理念,用心培养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卫检人才.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兼具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胜任疾病预防控制、环境监测、食品检验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人才.针对其专业特点,主要开设《卫生检验检疫》《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临床检验基础》等课程,其中《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是卫生检验与检疫本科教育阶段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1].

    作者:颜玉蓉;丁敏;张晓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建构主义结合临床路径在实验诊断学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实验诊断学是将受检者的离体标本通过试剂反应、仪器测试、质量控制和系统管理而得出的准确的检验结果科学地应用于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疾病过程的监测、疗效判断、预后推断和疾病预防等方面,为了解疾病发生、发展提供信息,为医生诊断治疗及预防疾病提供依据的一门学科[1].这一学科涉及了物理、化学、生化、病理、免疫、微生物、数理统计等多门医学基础学科,也涉及了内、外、妇、儿等多个临床学科,是一门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因而知识点和信息量非常庞杂.如何将纷繁复杂的知识有序传授,让学生融会贯通,一直以来都是实验诊断学教学中值得探索的热点.

    作者:王贞;许朝晖;马晓露;杨冬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军民融合发展模式下军队医学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目的 验证军民融合发展模式下军队医学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今后开展军队医学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学上的参考.方法 以第三军医大学为评价对象,采用综合评价法及秩和比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本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数学模型和综合评价法可以对评价对象的总绩效、维度绩效、一级指标的绩效进行分别排序.秩和比法也可以对评价对象的总绩效进行排序,但是计算较为复杂,结果区分度较小.结论 该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用于军队医学科研绩效评价实践,并且评价结果与评价目标一致.秩和比法是综合评价法的有益补充.

    作者:张红军;林海;冯正直;邓军;黄春基;王云贵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81例腮腺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护理体会

    涎腺又称唾液腺,由腮腺、颌下腺、舌下腺三大对涎腺,以及位于口咽咽部鼻腔和上颌窦黏膜下层的小涎腺组成[1].涎腺肿瘤是涎腺组织的多发病,绝大多数发生在腮腺,约占80%,腮腺肿瘤中良性肿瘤占大多数,约占80%,而恶性肿瘤占少数[2].腮腺恶性肿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术后放化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本文依据81例腮腺恶性肿瘤的手术期护理情况进行探讨,研究其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护理防治方法.

    作者:解冬梅;曾婉婷;刘蓉蓉;关力谦;张民;雷英;姬长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双胎妊娠在不同孕周分娩方式选择与结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孕周双胎妊娠病例的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分娩的孕周分别为28~33+6周,34~36+6周及37~39周(分为A、B、C3组)的270例双胎妊娠孕妇及其分娩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在不同孕周,分娩方式与产妇分娩并发症、胎位、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窒息率的关系,同时记录了绒毛膜性与分娩孕周的关系.结果 3组孕周中,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阴道分娩组第2胎新生儿窒息2例,剖宫产组第2胎新生儿窒息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剖宫产组新生儿体质量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50%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及51%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于34~36+6周剖宫产终止妊娠.结论 暂无确切证据证明在某一孕周剖宫产对于妊娠结局优于阴道分娩,但随孕周及胎儿体质量的增加,应放宽剖宫产指征,以避免阴道试产过程可能发生的风险.

    作者:杨婧;周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游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在下肢毁损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游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在修复下肢毁损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10月至2015年12月广东医学院附属高明医院修复下肢毁损伤患者18例,使用VSD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待肉芽组织生长满意后结合游离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解剖特点设计皮瓣,将皮瓣的长度变成宽度使皮瓣供区直接缝合,切取皮瓣后与受区血管吻合修复缺损创面.结果 术后皮瓣供区均Ⅰ期愈合,无血管危象发生.1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皮瓣全部成活,仅1例皮瓣边缘小面积坏死,经换药创面愈合.结论 VSD联合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皮瓣可一次修复较大面积缺损,皮瓣供区直接缝合,缩短治疗周期,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唐奕泉;刘伟;宁建君;范伟杰;吴彪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橄榄苦苷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效应

    目的 观察橄榄苦苷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ICR小鼠被分为正常对照组、LPS组、橄榄苦苷低剂量组(15mg/kg),橄榄苦苷中剂量组(30mg/kg),橄榄苦苷高剂量组(45 mg/kg)及甘利欣组(甘草酸二铵注射液,11.25 mg/kg).LPS(10 mg/kg)腹腔注射制作急性肝损伤模型,橄榄苦苷及甘利欣均于LPS注射后1h和3h尾静脉给予,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6h后处死所有小鼠,用称质量法计算肝脏指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结果 肝脏指数:橄榄苦苷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及甘利欣组较LPS组明显降低(P<0.05);染色结果:高剂量和中剂量的橄榄苦苷及甘利欣组减轻LPS诱导的小鼠肝脏病理学损伤程度.与LPS组比较,橄榄苦苷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及甘利欣组TNF-α和ICAM-1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 橄榄苦苷对LPS所致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阻止肝脏炎性反应有关.

    作者:胡光强;袁园;杜曦;李永杰;余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缺血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后脑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间的100例开颅动脉瘤夹闭术脑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改善脑循环、血管痉挛、保护脑组织的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脑缺血面积缩小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变化.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且研究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3周、第4周和第5周的研究组与对照组脑缺血面积缩小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且研究组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DA水平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而SOD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通过促进缺血脑组织的微循环重建,从而改善脑缺血的临床症状并对神经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虞德明;白亚强;刘文晶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不同剂量308nm准分子光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不同起始剂量308 nm准分子光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4例银屑病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小剂量组、中等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分别以1、3、6倍小红斑量起始剂量308 nm准分子光照射,每周多2次,疗程8周.结果 治疗后2、4、6、8周小剂量组与中等剂量之间及治疗后4、6、8周中等剂量组与大剂量组之间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及皮肤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DLQI评分与PAS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826、0.835、0.861,P<0.01),DLQI评分改善率与PASI评分改善率亦呈显著正相关(r=0.845、0.851、0.896,P<0.01).大剂量组与其余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3、7.36,P<0.05);中等剂量组同小剂量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14,P<0.05).大剂量组较中等剂量组及小剂量组照射次数及总剂量少,治疗后满意度评分高(P<0.05);中等剂量组较小剂量组照射次数及总剂量少,治疗后满意度评分高(P<0.05).大剂量及中等剂量组与小剂量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8、7.64,P<0.05).结论 大剂量308 nm准分子光治疗比小剂量疗效好,对于总面积小且顽固的皮损,可选择大剂量照射.

    作者:胡志帮;刁庆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葛黄颗粒对酒精性肝病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葛黄颗粒对酒精性肝病(ALD)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方法 SD大鼠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对照组,每组18只.除正常组给予蒸馏水和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均给予40%乙醇(1.0mL·100 g-1·d-1)灌胃,隔日给予高脂饲料.4周后高、中、低剂量组加用不同剂量的葛黄颗粒,对照组加用美他多辛,持续8周.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用比色法测定肝组织的TG、TC;结果 在模型组中,血清AST、ALT、TG、TC水平,肝组织中的TG、TC水平显著升高(P<0.05);干预后,上述指标在高剂量组和对照组中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中、低剂量组降低不明显(P>0.05);高剂量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黄颗粒对ALD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郎涵;魏嵋;汪静;米绍平;王晓栋;陈柚伶;李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责任节段神经鞘内注射曲安奈德对腰椎管狭窄症术后疼痛疗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曲安奈德术中责任节段神经鞘内注射对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术后疼痛疗效.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该科行传统椎板开窗减压术的LSS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袁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A组,n=43):术中责任节段神经鞘内注射和神经根周围喷洒曲安奈德注射液;B组(空白组,n=43):术中不做特殊处理.记录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下床活动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和分组,无神经损伤、大出血及死亡病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对比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终末随访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在术后1、3、7 d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JOA评分和ODI评分术后3、7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统椎板开窗减压术在治疗LSS时,术中应用曲安奈德进行责任节段神经根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患者术后反跳痛症状的发生.

    作者:钟远鸣;付拴虎;张家立;覃海飚;李智斐;伍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抽动障碍患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其家庭环境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抽动障碍儿童的临床、心理特点及家庭的功能、环境情况.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该院儿科门诊诊断为抽动障碍的儿童100例(抽动障碍组)和健康儿童100例(对照组).观察抽动障碍患儿的临床特点,比较抽动障碍组儿童和对照组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评分、家庭功能评分和家庭环境评分情况.结果 抽动障碍儿童的临床症状有头面部抽动、喉间异常发声、颈肩部抽动、四肢和腹部抽动等,发生率高的抽动症状为眨眼(64.0%),其次为吸鼻子和清嗓子声,发生率分别为37.0%和28.0%.抽动障碍组的焦虑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抽动障碍组儿童的躯体外貌与属性评分、幸福与满足评分、合群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抽动障碍组家庭角色评分、沟通评分、行为控制评分、情感介入评分、情感反应评分和总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抽动障碍组家庭矛盾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抽动障碍组家庭娱乐性评分、知识性评分、亲密度评分、情感表达评分、组织性评分和道德宗教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抽动障碍儿童的临床症状以眨眼、吸鼻子和清嗓子为主;抽动障碍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评分总分低,焦虑评分高;抽动障碍儿童存在不良的家庭功能和家庭环境.

    作者:魏利锋;褚祝飞;傅慧慧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基于量化的动态影像学测量技术研究腰椎不稳症的进展

    退行性腰椎不稳症是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国内外学者对腰椎不稳症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对腰椎稳定性的评估大都采用X射线上过伸、过屈位椎体间的位移及角度变化作为依据,但这种评估方法具有较大的局限性:(1)腰椎不稳症经常出现的疼痛、绞锁等症状是在轻微屈伸,旋转或侧屈活动时出现,而非过伸过屈位;(2)这种方法没有对腰椎的侧屈、旋转活动做出评估;(3)腰椎活动不仅会产生节段间的位移及角度的变化,亦会产生节段间的耦合运动变化.过伸过屈位只是一种静止状态,很难描述腰椎活动复杂的动态过程,临床上时常会出现假阴性结果.量化的动态影像学测量技术相对于既往诊断腰椎不稳症的“金标准”,能为下腰痛患者提供更早诊断与治疗的机会,为临床诊断腰椎不稳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陈文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hs-CRP、BNP和cTnI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MACE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钠尿肽(BNP)、肌钙蛋白I(cTnI)联合检测对术后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89例成功施行PCI术的初发AMI患者,PCI术前及术后采集血液标本,检测hs-CRP、BNP和cTnI水平.根据术后单项检测结果将患者分别分为hs-CRP高值组/hs-CRP低值组,BNP高值组/BNP低值组,cTnI高值组/cTnI低值组,根据联合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H1组(3项指标均非高值或仅有1项高值)、H2组(3项指标有2项为高值)和H3组(3项指标均为高值)组.比较各组之间MACE发生率.结果 单项检查时,hs-CRP、BNP和cTnI水平高值组MACE的发生率均高于低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检测hs-CRP、BNP和cTnI水平,H1、H2及H3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H2组MACE发生率高于H1组,H3组MACE发生率高于H2组.结论 hs-CRP、BNP和cTnI水平与AMI患者PCI术后MACE的发生率密切相关,具有预测价值.

    作者:王婷;李结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高压氧联合尼莫地平及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目的 探讨高压氧与尼莫地平、依达拉奉联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方案,加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实施高压氧与尼莫地平、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31%,与对照组(76.92%)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GCS显示,入院时及治疗第1天两组GCS无明显变化,治疗第14、28天,两组患者GCS均有不同程度上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2.82%,对照组为10.2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采取高压氧与尼莫地平、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具有较好疗效,能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治疗安全性高,利于患者尽早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吴建波;杨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小儿湿疹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小儿湿疹的疗效及对患儿肠道菌群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160例湿疹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患儿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肠道菌群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疾病复发率.结果 根据皮损消失情况评价疗效,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2%和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粪便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含量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CD4+、CD4+/CD8+水平升高,CD8+水平降低(P<0.05).随访6个月,对照组80例中20例复发,复发率为25.0%;观察组80例患儿中9例复发,复发率为11.3%,观察组患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x2=5.10,P=0.024).结论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西替利嗪在小儿湿疹中应用效果良好,治疗有效率高,能够显著调节肠道菌群,提高免疫功能,减少疾病复发.

    作者:王根妹;欧阳芸;王梅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品管圈在预防脑卒中患者误吸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品管圈的工作模式在预防脑卒中患者发生误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在大华医院神经内科住院部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共1 065例,分为观察组(546例)和对照组(519例).对照组按照常规工作模式进行程序化治疗、护理和健康宣教;观察组开展品管圈工作模式,确定工作主题,拟定工作计划表,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对策和标准化工作流程,分析效果.将观察组和对照组脑卒中患者误吸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误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9% vs.15.4%,P<0.05).结论 应用品管圈的工作模式能够降低脑卒中患者误吸的发生率,促进了医疗和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

    作者:浦苏颖;王慧;郑徽;李顺钧;汤跃宇;朱丽琴;许一佳;郝达彬;翟静芬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Poly Ⅰ∶C对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目的 研究Poly Ⅰ∶C对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肠道黏膜屏障调节作用.方法 3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Poly Ⅰ∶C组,建立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观察小鼠一般活动情况及结肠病理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染色法测定结肠组织水闸蛋白(claudin-1)、闭锁小带(zo-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实验期间,Poly Ⅰ∶C干预治疗后模型小鼠的一般情况有明显改善;模型组小鼠结肠黏膜缺损,腺体破坏或消失,可见黏膜、黏膜下层甚至肌层大量炎性细胞浸润;Poly Ⅰ∶C组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少,炎症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与模型组比较,经过Poly Ⅰ∶C治疗后结肠组织黏膜中claudin-1、zo-1蛋白的荧光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Poly Ⅰ∶C对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肠道黏膜屏障有调节作用.

    作者:赵红伟;岳月红;郎晓猛;和丽丽;朱叶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小半夏加茯苓醇提物对HepG2、BGC823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半夏加茯苓醇提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胃腺癌细胞BGC823增殖抑制作用及线粒体凋亡途径的影响.方法 运用CCK-8法检测HepG2、BGC823的增殖抑制情况,计算生长抑制率及半数抑制浓度;运用流式细胞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epG2、BGC823的线粒体跨膜电位和bax、cjun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小半夏加茯苓醇提物对HepG2、BGC823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其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781.50±13.00) μg/mL和(560.05±10.06)μg/mL;与空白对照组比,试验组HepG2的荧光强度升高(P<0.05),试验组BGC823的荧光强度显著升高(P<0.01);HepG2、BGC823试验组的bax、cjun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 小半夏加茯苓醇提物诱导HepG2、BGC823凋亡的机制可能与激活线粒体途径有关.

    作者:贾亚玲;何前松;冯泳;闫文娟;陈丽丽;罗俊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香烟烟雾提取物诱导呼吸道上皮细胞间质性转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香烟烟雾提取物(CSE)在呼吸道上皮细胞间质性转化(EMT)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香烟烟雾提取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道重构发生机制提供新的线索.方法 用不同浓度(0%、0.5%、1.0%、2.5%、5.0%,其中浓度0作为对照组)的CSE刺激呼吸道上皮细胞BEAS-2B 72 h,逆转录PCR检测E钙粘蛋白(E-cad)、N钙粘蛋白(N-cad) mRNA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浓度;用2.5%CSE刺激BEAS-2B细胞不同时长(0、12、24、48h,其中时间0h作为对照),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逆转录PCR检测E-cad、N-cad、补体C3 mRNA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过敏毒素C3a浓度.结果 在不同浓度的CSE刺激BEAS-2B细胞72 h后,CSE各浓度刺激组较对照组E-cad mRNA表达下调,N-cad mRNA表达增加,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1水平,CSE各浓度刺激组较对照组增加(P<0.05);2.5%CSE在不同时间点作用BEAS-2B细胞,刺激组细胞呈梭形改变,CSE各时间段刺激组较对照组E-cad mRNA表达减少,补体C3、N-cad mRNA袁这增加,且呈时间依赖性(P<0.05),CSE各时间段刺激组细胞培养上清波中TGF-β1、C3a水平较对照组增加(P<0.05).结论 CSE可诱导正常的呼吸道上皮细胞BEAS-2B发生EMT,补体C3激活可能参与此过程.

    作者:刘振峰;刘建英;刘代顺;周国旗;陈乾;王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