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患者特殊医疗检查知情同意权的伦理思考

潘传德;卢祖洵

关键词:特殊医疗检查, 评价原则, 知情同意权, 伦理矛盾, 告知义务
摘要:特殊医疗检查的知情同意权是患者的法定权益,也蕴含着丰富的伦理观念和原则.从医学伦理视角阐述了特殊医疗检查界定的原则,提出了落实患者对特殊医疗检查知情权的几点伦理要求,分析了患者行使特殊医疗检查同意权应处理的几个伦理矛盾.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务工作者在诊疗活动中规避风险的途径和办法

    实证显示,当医疗纠纷出现时,即认为损害的产生必定是由于一方的过错,而谁都忽视了无法预知、难以防范而又无处不在的医疗风险的发生和存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忽视了在双方均无过失的情形下,损失同样可能发生,并且后果可能相当严重这一事实.探讨如何规避风险,让医务工作者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救死扶伤的事业中,不再担惊受怕,免除后顾之忧,从繁杂的矛盾冲突中解脱出来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于淼;王妍;谷桂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医学伦理决策中的道德原则冲突及其排序

    现代医学伦理学大多采用以原则为基础的伦理分析模式,这种分析模式具有清晰、明确、简单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容纳了道德多元化且避免了道德相对主义.但是,在具体的医学伦理决策中,不同道德原则之间可能发生冲突,从而带来道德上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安排并论证医学伦理四原则在道德优先性上的顺序,从而为由原则冲突所导致的道德难题提供一个较为明确的解决思路.

    作者:肖健;严金海;吕群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中西方社会工作伦理价值体系的差别与医务社会工作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社会工作伦理价值体系的差异,既以群体利益作为主要的价值取向,也以个人健康利益作为主要的价值取向.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医疗服务体系包含着社会心理服务等内容,这方面正体现着医务社会工作的特点和伦理价值.为此,要充分考虑中西方文化的差别,发挥其在开展医务社会工作中的互补作用,要将伦理价值体系融合到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构建中,同时以此指导社区社会工作的开展.

    作者:郭永松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试论医院无形文化管理的本质

    医院文化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各个医院具有各自的个性文化特征,受其影响,服务理念、服务表现有所不同.由此形成区别其它医院的精神文化.医院文化是医院品牌服务的精神支柱,良好的医院文化氛围将是创建医院品牌服务的为重要和持久的保障.培育医院文化首先要注重医院精神的塑造,医院精神是医院员工价值取向、文化状态、群体意识和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和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新形势对医务人员提出的新要求.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必须形成创新的医院文化.

    作者:相悦丽;方芳;周雪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新医学模式下宫颈癌的综合治疗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预后除生物学原因外,还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密切相关.从宫颈癌患者术后的生理及心理变化、心理与生理相关性等方面入手,全面系统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对宫颈癌预后的影响,为新医学模式下宫颈癌综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及具体方法.

    作者:李莉;王娟;况成云;刘志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试论提高医患双方道德素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提高医患双方道德素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是和谐医患关系之魂,和谐医院立院之本,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用、现实意义和价值.提高医患双方道德素养,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提高医患双方道德素养提供了条件和土壤,二者是互相依存、互相作用、互相促进的关系.

    作者:吕刚;王志杰;张慧;李振兴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循证生命伦理学若干问题探讨

    循证方法和理念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生命伦理学研究之中.系统地搜集和使用证据是伦理分析、决策的关键.充分借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尤其是循证医学的方法和理念,可为生命伦理学开辟更广阔的学术增长空间.循证生命伦理学的立论基础尚未有公认的看法,如何在生命伦理学研究中正确使用循证方法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作者:张新庆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论我国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系列事件暴露出我国医疗体制的一些问题,特别是我国卫生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从卫生资源利用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当前卫生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作者:葛移繁;黄省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高校招生体检中隐私权的有关伦理学探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是对高中应届毕业生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的真实评估,对学生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有实际的参考价值.因此,在体检过程中,教育医务人员增强法律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的隐私权及知情权,确保体检结果的公平、公正、真实、有效,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作者:蔡莉萍;霍玉芝;程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医疗纠纷中的患方行为、态度及诉求分析

    通过对240起医疗纠纷中的患方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医疗纠纷中患方行为、患方对于解决纠纷的态度观点以及患方诉求,分析患方在医疗纠纷中采取行为、表达要求及持有观点的原因和动机,并为减少医疗纠纷、改善医患关系提出建议.

    作者:吴卫青;江一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医学伦理学教学案例选择的新视角

    突破教学案例选择的局限性,选用医学领域外的热案类比法授课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永利;胡文华;张金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浅谈骨外科医患之间的沟通技巧

    骨外科患者在治疗前、治疗中、康复期、出院后等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在临床中应该根据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针对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交流技巧进行语言及非语言交流.良好的医患交流可以减少医患纠纷.使患者身体、心理得到康复.

    作者:范伟杰;徐雪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不怕脏臭,不怕传染,任劳任怨——当代医家的医德之三

    用生动事例介绍当代医家不怕脏臭,不怕传染,任劳任怨的医例,以供医务人员效法和学习.

    作者:孙溥泉;孙健慧;李恩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妇产科临床教学中有关伦理学问题的探讨

    因中国人固有的心理,妇产科临床教学中存在的伦理学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在新的形势下,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改进临床教学方法,重视医学伦理学教育,维护患者的知情权和隐私权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霍玉芝;蔡莉萍;刘征丽;益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浅论医学院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

    医学院校肩负着培养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精湛的医疗技术水平和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师德建设关系到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着眼于目前医学院校青年教师的实际,创新师德教育的新途径,是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者:王志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公共精神

    通过引入公共行政领域的公共精神理念,定义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公共精神,分别论述了公共精神四个特征(公共性、底线性、政治性和辐射性)在突发事件中的体现,总结出公共精神在突发事件处理中的意义,对突发事件中政府和公民的公共精神内涵进行了解读.

    作者:张容瑜;尹爱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对医疗机构护理人员进行艾滋病知识培训的伦理学思考

    从伦理学角度对我国医疗机构护理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培训与教育,增强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和职业防护能力.做好护理工作等问题进行探讨,为医疗机构做好护理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风险提供参考.

    作者:李佳勋;杨淑恩;田贵平;黄新菊;孙思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现代护理伦理学应用于临终护理的体会

    对于一些恶性疾病,治疗已经没有意义,进行临终护理尤为重要.运用现代护理学开展临终护理工作,应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需要,充分尊重病人及其家属的选择权.在进行死亡教育时要适宜适度.在护理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与其他医务人员的沟通与协作.

    作者:宋菲菲;马喜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院前急救进程中对病人心理支持的分析

    目的通过对病人院前急救进程中心理状态的分析和把握,给予合理恰当的心理支持,从而使抢救进程更加顺利.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病人痛苦,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率.方法通过对院前急救病人的寻访、病例的分析讨论并结合实践工作体会,将心理学知识和院前急救有机结合,根据院前急救进程进行综述.结果在院前急救进程中,给予病人合理的心理支持,能明显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满意度.结论院前急救进程中的心理支持很有必要,对病患和医务工作是双赢的.

    作者:周海斌;张军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军医伦理学视域下生命伦理问题研究

    源于战争实践的军医伦理学,自产生之时就涵涉着对生命伦理的高度关注.生命伦理在军事领域中有着独立生威性,由此形成了军医伦理学对生命伦理关注的特定视域:战地安乐死、战场器官移植、军事医学科研、疫苗使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生态伦理等.

    作者:常运立;杨放;杜萍;杨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