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论医学院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

王志刚

关键词:医学院校教师, 师德建设, 医学院校, 医疗卫生
摘要:医学院校肩负着培养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精湛的医疗技术水平和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师德建设关系到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着眼于目前医学院校青年教师的实际,创新师德教育的新途径,是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方社会工作伦理价值体系的差别与医务社会工作

    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社会工作伦理价值体系的差异,既以群体利益作为主要的价值取向,也以个人健康利益作为主要的价值取向.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医疗服务体系包含着社会心理服务等内容,这方面正体现着医务社会工作的特点和伦理价值.为此,要充分考虑中西方文化的差别,发挥其在开展医务社会工作中的互补作用,要将伦理价值体系融合到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构建中,同时以此指导社区社会工作的开展.

    作者:郭永松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妇产科临床教学中有关伦理学问题的探讨

    因中国人固有的心理,妇产科临床教学中存在的伦理学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在新的形势下,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改进临床教学方法,重视医学伦理学教育,维护患者的知情权和隐私权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霍玉芝;蔡莉萍;刘征丽;益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医学生的道德构建

    毋庸置疑,地球村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在这一趋势中起决定作用的当然是经济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影响到世界各国、各民族方方面面的发展,其中包括民族道德.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不得不重视意识领域的反作用.尤其是现在的中国,在经历了30年改革开放之后,于一片繁荣之中,我们发现了许多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都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与研究,如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国际政治的关系,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等等.但是,在经济全球化与民族道德的关系上的探讨,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方面,都还不够.

    作者:钟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生命伦理学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的生命伦理学作为从西方引进的一门年轻学科,在近三十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然而,其在思想本源和学术发展等方面也一直存在着一定的困惑.观察西方生命伦理学学科成长的趋势和当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中国的生命伦理学应当转向对大众生命质量的关注,在关注现实中体现其思想深度和学术价值.

    作者:杨威;杜萍;常运立;杨放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医务工作者在诊疗活动中规避风险的途径和办法

    实证显示,当医疗纠纷出现时,即认为损害的产生必定是由于一方的过错,而谁都忽视了无法预知、难以防范而又无处不在的医疗风险的发生和存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忽视了在双方均无过失的情形下,损失同样可能发生,并且后果可能相当严重这一事实.探讨如何规避风险,让医务工作者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救死扶伤的事业中,不再担惊受怕,免除后顾之忧,从繁杂的矛盾冲突中解脱出来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于淼;王妍;谷桂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试论提高医患双方道德素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提高医患双方道德素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是和谐医患关系之魂,和谐医院立院之本,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用、现实意义和价值.提高医患双方道德素养,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提高医患双方道德素养提供了条件和土壤,二者是互相依存、互相作用、互相促进的关系.

    作者:吕刚;王志杰;张慧;李振兴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医院管理要以医德管理为基础

    通过论述医院管理与医德的内在联系,指出医院管理要以医德管理为基础,医院管理与医德管理相结合是现代医院管理的一种新趋势.弄清医德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强化这方面的功能,从而把医院管理和医德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促进医院健康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小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山西省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社会关怀研究

    以山西省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所接受的社会关怀为研究主题,从医疗救助和生活救助两方面来反映山西省艾滋病综合防治的状况,并找出在以社会关怀为中心的工作中出现的工作重点和难题,以期其他学者提出解决方案.

    作者:乔晓春;刘晓丽;陆立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构建中国老年临终关怀新型文化模式初探

    随着21世纪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老龄化程度日趋加重,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老年临终关怀文化模式显得尤为迫切.从灵性照顾、艺术审美观照、家庭伦理与社会关怀诸方面对构建老年临终关怀文化模式进行了探讨.

    作者:曲江川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浅论医学院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

    医学院校肩负着培养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精湛的医疗技术水平和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师德建设关系到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着眼于目前医学院校青年教师的实际,创新师德教育的新途径,是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者:王志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脑性瘫痪儿童治疗和社会支持问题的伦理学研究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引发儿童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的主要疾病之一,它严重影响患儿及其家庭成员的正常生活,给其身心及经济方面带来巨大负担.脑瘫的治疗效果直接关系脑瘫儿童的生存质量.从伦理学的角度分析,提出了康复训练是治疗脑性瘫痪直接有效的方法,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有望为脑瘫的治疗开辟新的前景,医生的科学指导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基础,社会支持是提高患儿生活质量的核心的基本论点.

    作者:邢军卫;李正浩;徐曼;杨永华;谭璐;刘小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对患者特殊医疗检查知情同意权的伦理思考

    特殊医疗检查的知情同意权是患者的法定权益,也蕴含着丰富的伦理观念和原则.从医学伦理视角阐述了特殊医疗检查界定的原则,提出了落实患者对特殊医疗检查知情权的几点伦理要求,分析了患者行使特殊医疗检查同意权应处理的几个伦理矛盾.

    作者:潘传德;卢祖洵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关于医患权利冲突的法学思考——肖志军案中引出的医方特殊干预权和患方知情同意权之冲突辨析

    医方的特殊干预权与患方的知情同意权因权利立法缺失造成的权利冲突,成为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从这两种权利的基本涵义、比较法领域的研究进展及两种权利发生冲突的根本原因等角度,对医方的特殊干预权及患者医疗自主权进行梳理和分析,从而给出立法建议,以期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作者:张慧姝;图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在医护人员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方法思考

    对医护人员荣辱观的教育,要改变原有的教育方法,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医护人员自身发展统一起来,突出医护人员的道德实践活动,实现医护人员在文化传递中的社会功能,重视创建以社会主义荣辱现为核心价值的医院文化.增强道德教育中内容、形式的时代性,让有道德的人讲道德,知荣辱的人讲荣辱.

    作者:汪一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信息不对称特性下对医患关系的医德支持

    医学科学的专业化决定了医疗卫生行业信息不对称特性的客观存在,对此医患双方在心理、行为等方面认识不一、表现不同,且影响了医患关系的发展,因而需要从医德方面提出相应的支持措施,即:医务人员应正视专业属性,敢于发挥主导作用;医患角色换位,以己度人加深理解;疏通传播渠道,扩展医患沟通手段,从而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形成.

    作者:张金凤;胡文华;徐永良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军医伦理学视域下生命伦理问题研究

    源于战争实践的军医伦理学,自产生之时就涵涉着对生命伦理的高度关注.生命伦理在军事领域中有着独立生威性,由此形成了军医伦理学对生命伦理关注的特定视域:战地安乐死、战场器官移植、军事医学科研、疫苗使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生态伦理等.

    作者:常运立;杨放;杜萍;杨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试论医院无形文化管理的本质

    医院文化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各个医院具有各自的个性文化特征,受其影响,服务理念、服务表现有所不同.由此形成区别其它医院的精神文化.医院文化是医院品牌服务的精神支柱,良好的医院文化氛围将是创建医院品牌服务的为重要和持久的保障.培育医院文化首先要注重医院精神的塑造,医院精神是医院员工价值取向、文化状态、群体意识和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和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新形势对医务人员提出的新要求.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必须形成创新的医院文化.

    作者:相悦丽;方芳;周雪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不怕脏臭,不怕传染,任劳任怨——当代医家的医德之三

    用生动事例介绍当代医家不怕脏臭,不怕传染,任劳任怨的医例,以供医务人员效法和学习.

    作者:孙溥泉;孙健慧;李恩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致命病毒的揭秘之旅——2008年诺贝尔医学奖剖析

    20世纪70年代的主流观点认为,宫颈癌病因是单纯疱疹病毒,但豪森提出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是该病病因,终由核酸杂交技术证明这一结果;西诺西和蒙塔尼发现艾滋病病毒(HIV)后又阐明了该病毒的进化史,对盖洛在揭示HIV中的作用作了客观的评介.

    作者:熊耀斌;傅缨;资晓飞;傅杰青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医学伦理学教学案例选择的新视角

    突破教学案例选择的局限性,选用医学领域外的热案类比法授课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张永利;胡文华;张金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