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有营养风险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何干;杨强;白錬;李中福;简斌;谢建;吴帅;李启刚;王子卫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营养风险, 肠内营养, 免疫功能, 营养状况
摘要:目的 观察有营养风险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肠内营养对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运用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标准,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60岁以上有营养风险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70例,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36例,对照组34例.EN组术前3d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术后第1、3、5、7天检测血浆总蛋白、前清蛋白、清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总数、血浆D-乳酸(D-LAC)和二胺氧化酶(DAO),观察术中肠道清洁度、术后并发症.结果 EN组术后第1、3、5、7天的血浆总蛋白、前清蛋白、清蛋白、转铁蛋白及淋巴细胞总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D-LAC、DAO水平及腹腔感染、伤口感染等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肠道清洁度、吻合口漏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营养风险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预后.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健康管理信息模型研究

    十一世纪是人类追求健康的世纪,但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显示[1-2],全世界的人能真正称为健康的仅5%,处于疾病状态的占20%,剩余的75 9均处于亚健康状态,并且研究认为:人类1/3的疾病通过预防保健是可以避免的,1/3的疾病通过早期发现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1/3的疾病通过信息的有效沟通是能够提高治疗的[3-5].本研究以心血管慢性疾病为主,利用大数据技术、可穿戴式技术、移动互联技术等信息技术,从3个维度(历史电子病历、实时生理指标、实时气象环境)采集获取与健康密切关联的数据,并运用医学整合的思想(临床医学、康复医学、运动医学、营养医学、心理医学等),探索研究基于医疗健康大数据融合的智能健康管理信息模型(心血管慢性疾病)[6-8],并通过在本院展开实际应用研究并不断修正完善,从而为新型的健康管理模式提供一种信息模型,以此实现健康管理的系统性、连续性、主动性及可及性.

    作者:王惠来;雷寒;汪洋;向天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阿片类药物用于小儿术后静脉镇痛的研究进展

    多模式镇痛是小儿术后镇痛的主要趋势,能够保证镇痛效果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1].阿片类药物是多模式镇痛中重要组成部分,小儿术后静脉镇痛药物包括吗啡、氢吗啡酮、芬太尼家族、美沙酮等强效阿片类镇痛药物,安全性更高的激动-拮抗药物如纳布啡和混合机制镇痛药物曲马多等.静脉给药方式包括单次静脉注射、静脉滴注、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以及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实施阿片类药物静脉镇疼治疗的场所包括手术室内、麻醉恢复室、病房、日间手术后及基于远程无线镇痛模式的家庭治疗等.小儿术后静脉疼痛治疗需要医生、护士和小儿家庭成员及社会多方面参与,更多的了解阿片类药物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和种族之间的个体化差异、控制临床实际条件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金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有营养风险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有营养风险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肠内营养对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运用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标准,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60岁以上有营养风险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70例,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36例,对照组34例.EN组术前3d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术后第1、3、5、7天检测血浆总蛋白、前清蛋白、清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总数、血浆D-乳酸(D-LAC)和二胺氧化酶(DAO),观察术中肠道清洁度、术后并发症.结果 EN组术后第1、3、5、7天的血浆总蛋白、前清蛋白、清蛋白、转铁蛋白及淋巴细胞总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D-LAC、DAO水平及腹腔感染、伤口感染等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肠道清洁度、吻合口漏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营养风险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预后.

    作者:何干;杨强;白錬;李中福;简斌;谢建;吴帅;李启刚;王子卫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脑梗死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机制及干预策略

    目的 分析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其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 以唐山市某三甲医院的386例脑梗死患者为对象,以心理弹性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医学应对问卷为调查工具,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结果 心理弹性得分为(59.72±12.17)分,心理弹性与自我效能、社会支持、面对应对方式、回避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1),与屈服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0.01),自我效能感、主观支持、面对应对方式和屈服应对方式影响心理弹性的总效应系数分别为0.720、0.264、0.121和-0.092.结论 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心理弹性有显著影响作用.

    作者:鲁安康;郑贺英;吴爽;陈桂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唑来膦酸对破骨细胞分化中CaMKⅡδ及下游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唑来膦酸(ZOL)对破骨细胞分化中钙调蛋白依赖性激酶Ⅱδ(CaMKⅡδ)以及下游信号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破骨前体细胞RAW264.7细胞分为对照组和ZOL组;两组细胞均用50 μg/L核因子κB受体激活蛋白配体(RANKL)诱导与第5天收获,ZOL组同时加用1×10-6mol/L ZOL处理2d.5d后收获细胞,检测破骨细胞生成及CaMKⅡδ、活化T细胞核因子蛋白c1(NFATc1)、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及c-Src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ZOL组TRAP+多核破骨细胞数目、牙本质吸收陷窝数目和面积分别是(20.0±3.2)、(18.0±4.2)和(6 335.3士1 043.2)μm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0±8.4)、(37.2±5.0)和(11 636.2±3 661.1)μtm2(P<0.05或P<0.01),分别下降了44.4%、51.6%和45.6%.ZOL处理还使破骨细胞分化中CaMKⅡδ及下游因子NFATc1、TRAP和c-Src基因表达产生显著抑制,mRNA水平分别下降了44.1%、49.0%、53.8%和49.6%(P<0.05或P<0.01),蛋白水平分别下降了43.5%、32.2%、45.5%和48.0%(P<0.05或P<0.01).免疫荧光化学检测显示ZOL组CaMKⅡδ、NFATc1、TRAP和c-Src的荧光强度较对照组也明显减弱.结论 ZOL可显著抑制破骨细胞生成和骨吸收功能,并下调破骨细胞分化中CaMKⅡδ及下游NFATc1、TRAP和c-Src基因表达.

    作者:王会;刘娟娟;戚孟春;董伟;李任;孙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细胞凋亡蛋白抑制因子2在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中的表达意义

    目的 研究细胞凋亡蛋白抑制因子2 (cIAP2)在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和非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收集该院肝癌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和组织标本,分别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患者肝癌癌灶、癌旁和远癌旁肝组织的cIAP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在两组患者中肝癌癌灶、癌旁和远癌旁肝组织中,cIAP2的表达量依次下降.但是,在非乙肝相关性肝癌组中,远癌旁肝组织的cIAP2表达显著低于肝癌癌灶和癌旁,而在乙肝相关性肝癌组中,远癌旁肝组织的cIAP2表达量与癌旁的cIAP2表达量无明显差异,却低于癌灶的cIAP2表达量.结论 cIAP2是引起乙肝相关性肝癌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可作为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抑制肝癌发展和清除乙肝病毒潜在的治疗靶点.

    作者:李林丰;崔丽娟;刘智;夏勤;秦海银;何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高危冠心病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治疗高危冠心痛[中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风险评估系统(SinoSCORE)评分大于或等于6分]的临床经验,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5年12月在该中心接受OPCABG治疗的73例高危冠心痛患者(高危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手术治疗的78例中低危患者(SinoSCORE评分小于6分,中低危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与中低危组相比,高危组的乳内动脉使用率明显减少(P<0.05),手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入住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延长(P<0.05),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使用率明显增加(P<0.05),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亦明显增加(P<0.05).术后69例随访(18.3±8.6)个月,2例死亡.18例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11支乳内动脉桥通畅(11/11),38支大隐静脉桥通畅(38/43).1例患者心绞痛复发行PCI治疗,其余患者无心绞痛症状,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OPCABG是一种相对微创且安全的手术方式,通过强化围术期处理,可以降低高危冠心病患者的手术风险,并能取得良好的近中期疗效.

    作者:刘胜中;谭今;于涛;黄克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血浆内皮素-1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负荷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血浆内皮素-1水平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病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级的患者,分为房颤组与窦律组,入院完善心脏超声及血浆内皮素-1检查.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19例患者,其中房颤组65例(男/女41/24),年龄(77.2士9.5)岁,窦律组54例(男/女30/24),年龄75.7±10.4岁.血浆内皮素-1水平与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呈正相关(房颤组r=0.356,窦律组r=0.223,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房颤组r=-0.367,窦律组r=-0.215,P<0.05).以血浆内皮素-1中位数90.5 pg/mL为界分两组,调整相关危险因素后,血浆内皮素-1≥90.5 pg/mL组较浆内皮素-1<90.5 pg/mL组有更高的房颤患病风险(OR=2.52,95 %CI 1.01-3.67).结论 血浆内皮素-1水平升高增加心力衰竭患者房颤患病风险.

    作者:陈清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椎体成形联合减压内固定治疗合并神经症状的胸腰椎转移性肿瘤

    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联合椎管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合并神经症状的胸腰椎转移性肿瘤的近期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2013年6月至2015年11月收治合并神经症状的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44~72岁,平均60.5岁;胸椎10例,腰椎16例.按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法A级2例,B级4例,C级8例,D级12例.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术后及随访期间摄X线片及CT.采用视觉疼痛(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系统来评估术前、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3.6个月,手术时间3~5 h,平均3.88 h,出血量平均938 mL.随访期间无内固定器松动,病椎高度无降低.术后按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23例患者得到明显改善.术前与术后患者VAS评分及ODI评分系统来评估有明显改善.结论 椎体成形联合椎管减压内固定术疗效确切,能明显缓解胸腰椎转移性肿瘤患者的疼痛,改善神经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俞阳;唐六一;范海泉;陈铭;黄宏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两种麻醉剂在孕妇急性智齿冠周炎治疗中的镇痛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阿替卡因肾上腺素(碧兰麻)与利多卡因在孕妇急性智齿冠周炎治疗中的麻醉起效情况.方法 将200例孕妇(患有急性智齿冠周炎)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患者,研究组治疗前采用碧兰麻麻醉,对照组治疗前采用盐酸利多卡因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研究组比对照组麻醉起效速度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均能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但在疼痛程度、恐惧程度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碧兰麻和利多卡因在孕妇急性智齿冠周炎治疗中的麻醉效果明显,且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李晖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血清PG、G-17联合CA72-4和13C UBT在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17(G-17)在胃癌的水平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之上联合糖类抗原72-4(CA72-4)以及13C尿素呼气试验(13C UBT)的检测在早期胃癌的诊断意义.方法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健康人(对照组)、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血清PGⅠ、PGⅡ、G-17的水平,先比较以上3种指标的变化情况;后根据PGⅠ和G-17将胃癌组分为A、B、C、D组后,对4组受检者,采用13C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利用肿瘤标记物检测结果统计CA72-4的水平情况.结果 PGⅠ血清水平和PG Ⅰ/PGⅡ比值在对照组、萎缩性胃炎组以及胃癌组中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17血清水平在对照组、萎缩性胃炎组以及胃癌组中逐步增加,3组之间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 4组间早期胃癌率比值中,B组的早期胃癌阳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中比较”C UBT和CA72-4水平在早期胃癌的阳性率的情况,B组13C阳性率和CA72-4水平高于A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B组CA72-4水平在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差异上更加明显(P<0.01).结论 血清PG Ⅰ降低和G-17水平升高联合CA72-4高水平和”C UBT阳性对于胃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预警价值.

    作者:黄喜顺;邓立新;邱耀辉;苏军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射频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 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中关于射频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及前瞻性队列研究,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后,利用Cochrane中心提供的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研究文献,其中4篇RCT文献,6篇前瞻性队列研究,共356例患者,术后失访8例,通过术前、术后结节体积改变[MD=1.52,95%CI=(1.33,1.72),P<0.01],无功能性结节体积改变[MD=9.67,95%CI=(4.3,15.04),P<0.01],主观视觉效果评估[MD=2.89,95%CI=(2.51,3.28),P<0.01],美容效果评估[MD=2.03,95%CI=(1.88,2.18),P<0.01]等超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方面治疗显著;但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MD=0.08,95%CI=(-0.08,0.24),P=0.34],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MD=0.00,95 %CI=(-0.04,0.05),P=0.86]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射频消融对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明显,且对甲状腺功能未见明显影响.

    作者:白超;庄峰;罗军;田野;苟政江;杨镇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以慢性腹泻为特点的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1例报道

    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CVID)为临床相对少见易误诊的疾病,且以慢性腹泻为首发症状的更为少见,本文通过对本例的相关报道,可为临床对该病的诊断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警惕.1 临床资料患者,男,27岁,因反复腹泻12年入院.患者自15岁起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10~20次/天,为黄色水样便,时有黏液附着,无脓血便,伴脐周隐痛,有时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症状,多次在外院就诊按肠炎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后症状可以缓解,但病情一直反复发作.入院查体:体型消瘦,双肺可闻及湿性啰音,腹平软,脐周轻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活跃,约10次/分.

    作者:秧英敬;梁仲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人员静脉治疗相关知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静脉治疗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护理人员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减少静脉治疗不良后果的出现,持续改进静脉治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系统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该院护理人员,采用问卷进行静脉治疗相关知识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对护理人员静脉治疗相关知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静脉治疗知识问题的平均应答正确率为72.9%.受试者对操作前评估内容的掌握情况差(正确率5.2%),其次为外周静脉置管(PVC)穿刺注意事项(正确率7%),输液接头及附加装置更换要求(正确率7.9%).排除年龄、性别等因素后,职称越高、培训次数越多、认为静脉治疗规范对指导护理工作质量帮助越大的护理人员,其静脉治疗相关知识得分越高.结论 护理人员静脉治疗规范相关知识欠缺,适当培训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应加大对静脉治疗规范标准的宣传力度,为护理人员提供全面、系统、专业的培训.

    作者:廖庆萍;胡小梅;张漫;陈开永;吴琼;何琼;杨丽;江智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SvO2、P(v-a)CO2、LAC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病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v-a)CO2]、血乳酸(LAC)、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的相关性;探讨SvO2、P(v-a)CO2、LAC对病情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011年12月至2015年3月行心脏手术患者104例,将纳入研究组的患者按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利用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SvO2、P(v-a)CO2、LAC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的相关性,分析SvO2、P(v-a) CO2、LAC与患者病情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vO2、P(v-a)CO2、LAC对预后评估的准确性.结果 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P (v-a) CO2、LAC、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FA评分(11.22 vs.7.35,t=-3.433,P<0.01)均明显升高,而SvO2 (0.65 vs.0.71,t=2.794,P<0.05)明显降低.SvO2、LAC与SOFA评分系统有相关性(r=-0.268,P=0.006;r=0.200,P=0.041).但P(v-a) CO2与SOFA评分系统无相关性(r=0.190,P=0.054).SvO2、P(v-a) CO2、LAC与APACHEⅡ评分系统有相关性(r=-0.376,P=0.000;r=0.282,P=0.004;r=0.264,P=0.007).SvO2、P(v-a) CO2、LAC与预后有相关性(r=0.308,P=0.001;r=-0.248,P=0.011;r=-0.400,P=0.000).SvO2、P(v-a) CO2、LAC对应的实际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小于0.70.结论 SvO2、P(v-a) CO2、LAC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能作为预后的评估指标.

    作者:刘辉;刘剑萍;张海英;潘传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结直肠癌术前DS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TNM分期与术后病理的一致性研究

    目的 考察结直肠癌术前双源CT(DS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TNM分期与术后病理的一致性.方法 对120例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于术前进行DSCT双期增强扫描,将TNM分期的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88.33%(r=0.762,P<0.01;Kappa=0.797,P<0.01);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85.00% (r=0.729,P<0.01;Kappa=0.754,P<0.01);M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0%.结论 术前DSCT双期增强扫描的TNM分期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具有较好一致性.

    作者:栗斌;王钊;杨东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3岁以下喘息患儿肠道主要微生物变化研究

    目的 探讨3岁以下喘息患儿肠道主要微生物变化,分析病理机制.方法 选取唐山妇幼保健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诊治的3岁以下喘息患儿143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43例为对照组,均行肠道菌群检测、T淋巴细胞检测、炎症因子检测、细胞因子检测.结果 观察组双歧杆菌、B/E值、CD4+、CD8+、CD4+/CD8+、转化生长因子-p1 (TGF-β1)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大肠杆菌、白细胞介素(IL)-17、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双歧杆菌、B/E值与CD4+、CD8+、CD4+/CD8+、TGF-β1呈明显正相关性.双歧杆菌、B/E值与IL-17、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呈明显负相关性.大肠杆菌与CD4+、CD8+、CD4+/CD8+、TGF-β1呈明显负相关性.大肠杆菌与IL-17、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呈明显正相关性.结论 3岁以下喘息患儿肠道菌群有改变,双歧杆菌减少,大肠杆菌增加,可能与免疫功能、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曹向可;钱庆增;王维;刘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肝右前叶肿瘤切除手术中3D打印模型的临床应用报道

    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将CT影像资料转化为立体3D图像,为精准外科手术方案提供技术支持.目前三维重建技术已应用于多个外科领域,由于肝脏解剖结构复杂,包括多套血管系统及胆管系统,使得肝脏手术难度高、风险大,为满足精准手术要求,将3D打印模型应用于肝胆外科手术,将是肝脏外科手术发展的新方向.

    作者:王峻峰;孙志为;王罡;李治;李鹏;杨莹;董坤;唐建中;李星逾;吕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肺癌血清标志物PCNA及Bax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观察肺癌血清标志物细胞增殖抗原(PCNA)及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该院100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及50例健康人血清标本(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肺癌组及对照组血清中PC-NA及Bax表达量,同时探讨二者与肺癌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肺癌组PCNA表达高于对照组,低中分化组PCNA表达高于高分化组,Ⅲ~Ⅳ期PCNA表达高于I~Ⅱ期,有淋巴结转移组PCNA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癌组中Bax表达情况相反,并与PCNA表达负相关,同时肺癌组PCNA和Bax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及肿瘤大小无关.结论 PCNA的表达对肺癌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并与Bax表达负相关,二者的表达可为肺癌的诊断及预后提供判断依据.

    作者:任洁;程春来;芦兰;杜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活络效灵丹辨证辅助治疗对中重度癌性疼痛的镇痛效应研究

    目的 探讨活络效灵丹辨证辅助治疗对中重度癌性疼痛的镇痛效应及机制研究.方法 将20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104例和观察组102例.对照组,中度疼痛患者采用布洛芬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重度疼痛采用布洛芬片+硫酸吗啡缓释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活络效灵丹辨证.疗程均为10 d.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患者疼痛情况;进行治疗前后简明疼痛评估量表和生活质量评分;检测治疗前后P物质(SP)、β-内啡肽(p-EP)和前列腺素E2 (PGE2)水平.结果 观察组疼痛缓解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81.73%(x2=7.409,P<0.01);观察组在第5~10天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疼痛剧程度、疼痛轻程度、平均疼痛程度和目前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情绪等疼痛影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P和PGE2低于对照组,β-E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活络效灵丹辨证辅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能减轻患者疼痛,改善疼痛导致的影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SP和PGE2,升高β-EP有关.

    作者:杜亚青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