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PG、G-17联合CA72-4和13C UBT在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黄喜顺;邓立新;邱耀辉;苏军凯

关键词: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17, 螺杆菌, 幽门, CA72-4, 胃肿瘤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17(G-17)在胃癌的水平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之上联合糖类抗原72-4(CA72-4)以及13C尿素呼气试验(13C UBT)的检测在早期胃癌的诊断意义.方法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健康人(对照组)、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血清PGⅠ、PGⅡ、G-17的水平,先比较以上3种指标的变化情况;后根据PGⅠ和G-17将胃癌组分为A、B、C、D组后,对4组受检者,采用13C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利用肿瘤标记物检测结果统计CA72-4的水平情况.结果 PGⅠ血清水平和PG Ⅰ/PGⅡ比值在对照组、萎缩性胃炎组以及胃癌组中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17血清水平在对照组、萎缩性胃炎组以及胃癌组中逐步增加,3组之间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 4组间早期胃癌率比值中,B组的早期胃癌阳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中比较”C UBT和CA72-4水平在早期胃癌的阳性率的情况,B组13C阳性率和CA72-4水平高于A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B组CA72-4水平在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差异上更加明显(P<0.01).结论 血清PG Ⅰ降低和G-17水平升高联合CA72-4高水平和”C UBT阳性对于胃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预警价值.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梗死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机制及干预策略

    目的 分析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其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 以唐山市某三甲医院的386例脑梗死患者为对象,以心理弹性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医学应对问卷为调查工具,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结果 心理弹性得分为(59.72±12.17)分,心理弹性与自我效能、社会支持、面对应对方式、回避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1),与屈服应对方式呈负相关(P<0.01),自我效能感、主观支持、面对应对方式和屈服应对方式影响心理弹性的总效应系数分别为0.720、0.264、0.121和-0.092.结论 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心理弹性有显著影响作用.

    作者:鲁安康;郑贺英;吴爽;陈桂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高危冠心病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治疗高危冠心痛[中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风险评估系统(SinoSCORE)评分大于或等于6分]的临床经验,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5年12月在该中心接受OPCABG治疗的73例高危冠心痛患者(高危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手术治疗的78例中低危患者(SinoSCORE评分小于6分,中低危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与中低危组相比,高危组的乳内动脉使用率明显减少(P<0.05),手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入住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延长(P<0.05),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使用率明显增加(P<0.05),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亦明显增加(P<0.05).术后69例随访(18.3±8.6)个月,2例死亡.18例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11支乳内动脉桥通畅(11/11),38支大隐静脉桥通畅(38/43).1例患者心绞痛复发行PCI治疗,其余患者无心绞痛症状,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OPCABG是一种相对微创且安全的手术方式,通过强化围术期处理,可以降低高危冠心病患者的手术风险,并能取得良好的近中期疗效.

    作者:刘胜中;谭今;于涛;黄克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肝右前叶肿瘤切除手术中3D打印模型的临床应用报道

    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将CT影像资料转化为立体3D图像,为精准外科手术方案提供技术支持.目前三维重建技术已应用于多个外科领域,由于肝脏解剖结构复杂,包括多套血管系统及胆管系统,使得肝脏手术难度高、风险大,为满足精准手术要求,将3D打印模型应用于肝胆外科手术,将是肝脏外科手术发展的新方向.

    作者:王峻峰;孙志为;王罡;李治;李鹏;杨莹;董坤;唐建中;李星逾;吕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临床教师一分钟教学法训练成效探讨

    临床医学类带教老师,在日常的工作中,不但面临繁重的临床工作,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并达成使学生由课本知识向临床实际工作这一重要转换,因此,如何有效、充分地实施教学,是这类教师面对的重要挑战[1].为此,教育研究者们做了大量的探索.一分钟教学法(one minute preceptor,OMP),又叫5步微技能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反馈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自1992年由Neher提出后,逐渐在医学教育中得到推广应用[2].然而,该方法是否适用于我国的医学教育,以及其具体效果如何,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以护理临床教学为例,尝试建立有效的OMP,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改善教学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唐萍;任洪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3295名海南省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海南省15岁及以上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人群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 295名海南省居民进行心理健康状况卷调查.结果 (1)被调查的3 295名居民中410名有心理疾病,占调查总人数的12.44%.海南省居民SCL-90总分低于全国常模(t=14.647,P=0.000).(2)不同性别间心理疾病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ald x2=0.27,P=0.60),婚姻状况、对环境满意度、家庭和睦情况间心理疾病患病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wald x2=46.53,P=0.00;wald x2=51.97,P=0.00;wald x2=89.47,P=0.00).(3)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影响因素有婚姻(OR=0.52)、家庭类型(OR=0.57;0.53)、对环境满意度(OR=1.26)、家庭和睦情况(OR=1.31)、健康自我检查(OR=0.72)、急需时2d内借到5 000元(OR=1.31)、总体幸福感(OR-0.86).结论 影响居民心理疾病的因素是多方位的,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预防.

    作者:王小丹;郭巧云;高允锁;郭敏;李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SvO2、P(v-a)CO2、LAC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病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v-a)CO2]、血乳酸(LAC)、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的相关性;探讨SvO2、P(v-a)CO2、LAC对病情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011年12月至2015年3月行心脏手术患者104例,将纳入研究组的患者按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利用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SvO2、P(v-a)CO2、LAC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的相关性,分析SvO2、P(v-a) CO2、LAC与患者病情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vO2、P(v-a)CO2、LAC对预后评估的准确性.结果 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P (v-a) CO2、LAC、APA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FA评分(11.22 vs.7.35,t=-3.433,P<0.01)均明显升高,而SvO2 (0.65 vs.0.71,t=2.794,P<0.05)明显降低.SvO2、LAC与SOFA评分系统有相关性(r=-0.268,P=0.006;r=0.200,P=0.041).但P(v-a) CO2与SOFA评分系统无相关性(r=0.190,P=0.054).SvO2、P(v-a) CO2、LAC与APACHEⅡ评分系统有相关性(r=-0.376,P=0.000;r=0.282,P=0.004;r=0.264,P=0.007).SvO2、P(v-a) CO2、LAC与预后有相关性(r=0.308,P=0.001;r=-0.248,P=0.011;r=-0.400,P=0.000).SvO2、P(v-a) CO2、LAC对应的实际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小于0.70.结论 SvO2、P(v-a) CO2、LAC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能作为预后的评估指标.

    作者:刘辉;刘剑萍;张海英;潘传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萱草花黄酮对酒精性肝损伤氧化应激及肝细胞凋亡机制的探讨

    目的 探讨萱草花黄酮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小鼠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萱草花黄酮低、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连续灌胃给药7d,末次给药1h后,造模组小鼠一次性灌胃50%乙醇12 mL/kg,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悬液中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肝细胞caspase-3、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萱草花黄酮各组可降低血清AST、ALT活性;还可降低肝组织匀浆MDA水平,提高SOD的活性;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萱草花黄酮高剂量组可使肝细胞变性、坏死的程度明显减轻,缓解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与模型组比较,萱草花黄酮各组肝细胞的凋亡率均有明显下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萱草花黄酮各组caspase-3蛋白水平降低,Bcl-2蛋白表达增加,而Bax蛋白表达减少,Bax/Bcl-2比值降低.结论 萱草花黄酮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且能够抑制肝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及调节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和Bax的表达有关.

    作者:徐博;李妍;纪朋艳;齐玲;路倩;吴畏难;沈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细胞凋亡蛋白抑制因子2在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中的表达意义

    目的 研究细胞凋亡蛋白抑制因子2 (cIAP2)在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和非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收集该院肝癌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和组织标本,分别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患者肝癌癌灶、癌旁和远癌旁肝组织的cIAP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在两组患者中肝癌癌灶、癌旁和远癌旁肝组织中,cIAP2的表达量依次下降.但是,在非乙肝相关性肝癌组中,远癌旁肝组织的cIAP2表达显著低于肝癌癌灶和癌旁,而在乙肝相关性肝癌组中,远癌旁肝组织的cIAP2表达量与癌旁的cIAP2表达量无明显差异,却低于癌灶的cIAP2表达量.结论 cIAP2是引起乙肝相关性肝癌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可作为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抑制肝癌发展和清除乙肝病毒潜在的治疗靶点.

    作者:李林丰;崔丽娟;刘智;夏勤;秦海银;何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活络效灵丹辨证辅助治疗对中重度癌性疼痛的镇痛效应研究

    目的 探讨活络效灵丹辨证辅助治疗对中重度癌性疼痛的镇痛效应及机制研究.方法 将20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104例和观察组102例.对照组,中度疼痛患者采用布洛芬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重度疼痛采用布洛芬片+硫酸吗啡缓释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活络效灵丹辨证.疗程均为10 d.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患者疼痛情况;进行治疗前后简明疼痛评估量表和生活质量评分;检测治疗前后P物质(SP)、β-内啡肽(p-EP)和前列腺素E2 (PGE2)水平.结果 观察组疼痛缓解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81.73%(x2=7.409,P<0.01);观察组在第5~10天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疼痛剧程度、疼痛轻程度、平均疼痛程度和目前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情绪等疼痛影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P和PGE2低于对照组,β-E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活络效灵丹辨证辅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能减轻患者疼痛,改善疼痛导致的影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SP和PGE2,升高β-EP有关.

    作者:杜亚青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局部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远期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局部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访2006年2月至2010年2月在该科接受过局部光动力治疗的皮肤恶性肿瘤患者134例,其中基底细胞癌64例、鳞状细胞癌16例、Bowen病28例、湿疹样癌26例,单独采用局部光动力治疗,或者手术联合局部光动力治疗,治疗结束后每间隔6个月至该科门诊临床观察,随访5年,观察肿瘤的复发情况.结果 单纯局部光动力治疗组中,基底细胞癌复发6例,鳞状细胞癌复发2例,Bowen病复发4例,湿疹样癌复发9例;手术联合局部光动力治疗组,基底细胞癌复发3例,鳞状细胞癌复发1例,Bowen病复发4例,湿疹样癌复发9例.结论 局部光动力学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皮肤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控制肿瘤发展,但在减少其复发率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任媛;王元元;张军波;张幸存;鲁元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护理人员静脉治疗相关知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静脉治疗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护理人员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减少静脉治疗不良后果的出现,持续改进静脉治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系统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该院护理人员,采用问卷进行静脉治疗相关知识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对护理人员静脉治疗相关知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静脉治疗知识问题的平均应答正确率为72.9%.受试者对操作前评估内容的掌握情况差(正确率5.2%),其次为外周静脉置管(PVC)穿刺注意事项(正确率7%),输液接头及附加装置更换要求(正确率7.9%).排除年龄、性别等因素后,职称越高、培训次数越多、认为静脉治疗规范对指导护理工作质量帮助越大的护理人员,其静脉治疗相关知识得分越高.结论 护理人员静脉治疗规范相关知识欠缺,适当培训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应加大对静脉治疗规范标准的宣传力度,为护理人员提供全面、系统、专业的培训.

    作者:廖庆萍;胡小梅;张漫;陈开永;吴琼;何琼;杨丽;江智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49例同型地中海贫血携带者产前基因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防止严重类型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患儿出生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意义.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该院产前检查的孕妇及配偶通过地贫筛查和基因诊断,对确诊的49例同型地贫携带者夫妇进行羊水地贫产前基因诊断,并在产前诊断后进行髓访.结果 在49例同型地贫携带者夫妇中,基因诊断检测出α-地贫主要突变类型为--SEA/αα (50.0%)、-α3.7/αα (36.5%)、-α4.2/aa(11.5%),p地贫主要突变类型为CD17/N(42.0%)、CD41-42/N (26:0%)、IVS-Ⅱ-654/N(22.0%).产前诊断检测出HbH病4例,Bart's水肿胎儿2例,重型β-地贫10例,α-地贫携带者19例,β-地贫携带者10例,α-地贫合并β-地贫1例,健康胎儿3例.随访结果与产前诊断结果相符.结论 通过开展地贫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能有效地防止重症地贫患儿出生.

    作者:姜柯安;刘东云;陈霞;李雪齐;贾朝莉;黄国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血浆内皮素-1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负荷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血浆内皮素-1水平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病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级的患者,分为房颤组与窦律组,入院完善心脏超声及血浆内皮素-1检查.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19例患者,其中房颤组65例(男/女41/24),年龄(77.2士9.5)岁,窦律组54例(男/女30/24),年龄75.7±10.4岁.血浆内皮素-1水平与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呈正相关(房颤组r=0.356,窦律组r=0.223,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房颤组r=-0.367,窦律组r=-0.215,P<0.05).以血浆内皮素-1中位数90.5 pg/mL为界分两组,调整相关危险因素后,血浆内皮素-1≥90.5 pg/mL组较浆内皮素-1<90.5 pg/mL组有更高的房颤患病风险(OR=2.52,95 %CI 1.01-3.67).结论 血浆内皮素-1水平升高增加心力衰竭患者房颤患病风险.

    作者:陈清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孤独症儿童父母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孤独症儿童父母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形式,对88例孤独症患儿及其父母进行调查,用4种表(一般情况调查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创伤后成长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统计评定患儿的异常程度和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总分,并对其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孤独症儿童父母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总分为(60.94±16.87)分,社会支持总分(38.75±5.70)分,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分别为(2.00士1.87)分和(1.21±0.33)分;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与社会支持总分(r=0.642,P<0.01)、积极应对(r=0.528,P<0.01)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无相关性(r=0.130,P=0.212).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和性别是孤独症儿童父母创伤后成长的主要影响因素(R2 =0.492).结论 护理人员加强对孤独症儿童父母亲的心理干预和疏导,是患儿父母创伤后尽快成长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慧明;孙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回收式自体输血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内环境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回收式自体输血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内环境的影响.方法 以行自体血回输的39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为自体输血组,对照组为单纯输注异体血的同类患者50例.测定两组血液流变学及血气指标.结果 与术前比较,自体血洗涤前低切全血黏度(LSBV)、高切全血黏度(HSBV)、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变形指数(EDI)等明显升高(P<0.05),两组输血后血沉(ESR)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红细胞比容(HCT)明显下降(P<0.05);两组术后24 h pH值、标准碳酸氢根(SB)、碱剩余(BE)、缓冲碱(BB)、K+下降,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但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回收式自体输血对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内环境无显著影响.

    作者:孙楠;温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儿科三甲医院战略规划与年度目标考核的实践和探讨

    医院战略规划是根据医院内外部环境和可以取得资源的情况,为求得医院生存和长期稳定地发展,对医院发展愿景、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谋划,是医院制订年度目标和日常工作计划的基础.年度目标则是医院在1年内考虑并衡量医院的内外条件及可能沿着其经营方向(战略定位),预期所要达到的理想成果,它源于医院战略规划,是战略目标的分解和细化.医院战略规划的执行,是依靠每1个年度目标的落实而实现的[1-2].2015年,本院门诊量达到241万人次(同比增长10.43%),在国家医疗数据中心“中国佳临床学科”排行榜名列第3位.这些成绩的获得是因为本院具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年度目标考核体系,才能够强有力地保障医院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发展战略规划的完美收官.现将主要工作内容和成效简述如下.

    作者:刘锟;唐时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DHODH缺失对线粒体功能和成骨细胞分化成熟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二氧乳清酸脱氢酶(DHODH)缺失对线粒体功能和成骨细胞分化成熟的影响.方法 通过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技术抑制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C3T3-E1细胞中DHODH表达后,观察细胞增殖、三磷酸腺苷(ATP)产量及骨发育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特异性siRNAs降低DHODH表达后,细胞增殖受抑制、细胞周期停滞于G1/S期.全细胞ATP产量,特别是线粒体来源的ATP减少.与对照组相比,DHODH抑制组中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及骨钙素(Ocn)的mRNAs表达量降低.结论 抑制DHODH蛋白影响成骨细胞的分化与成熟.成骨细胞中线粒体功能异常可能是导致米勒综合征骨发育异常的原因之一.

    作者:方静娴;钱虹;刘河娣;唐翔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TERT基因转染BMSC血管性痴呆大鼠记忆功能及海马CA1区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基因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记忆功能及海马CA1区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常规BMSC组(C组)和转染BMSC组(D组);采用Morris迷宫测试、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相关指标.结果 C组、D组逃避潜伏期显著长于B组;D组逃避潜伏期显著长于B组.与A组比较,B组、C组、D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mRNA、TERT mRNA、突触前区突触素(SYP)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A组大鼠突触间隙排列清晰,SYN阳性细胞数较多;D组突触间隙更为清晰,SYN阳性细胞数量和突出间隙排列结构都接近于A组.结论 TERT转染BMSC对血管性痴呆大鼠的治疗作用明显,其作用机制与促进BDNF、TrkB表达、改善突触的可塑性有关.

    作者:段金旗;马丽琼;刘远林;任炜;陈媛媛;李春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疥疮相关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

    目的 了解疥疮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率、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收集綦江区人民医院疥疮患者并随访,通过肾脏专科检查明确是否有疥疮相关性肾小球肾炎,并将患者分为单纯疥疮组(A组)和肾小球肾炎组(B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初期一般临床指标和血清C反应蛋白、补体C3及C4、免疫球蛋白、TNF-α、IL-6、IL-1p及IL-18的差异,同时收集并比较疥疮相关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临床痊愈前后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 376例疥疮患者中有16例发生疥疮相关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源性血尿和(或)轻、中度蛋白尿,经积极治疗疥疮后有12例患者在疥疮治愈2~6个月后肾损伤表现完全消失.B组患者较A组血清CRP、IgG、TNF-α、IL-6和IL-18显著升高,血清C3水平显著降低,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例临床治愈的疥疮相关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病情治愈后血清IgG、hs-CRP、TNF-α、IL-6和IL-18显著降低,血清C3明显升高,与发病初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疥疮相关性肾炎大多预后良好,其发生与疥螨感染诱发的免疫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作者:高正兰;兰运彤;甘华;夏运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椎体成形联合减压内固定治疗合并神经症状的胸腰椎转移性肿瘤

    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联合椎管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合并神经症状的胸腰椎转移性肿瘤的近期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2013年6月至2015年11月收治合并神经症状的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44~72岁,平均60.5岁;胸椎10例,腰椎16例.按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法A级2例,B级4例,C级8例,D级12例.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前、术后及随访期间摄X线片及CT.采用视觉疼痛(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系统来评估术前、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3.6个月,手术时间3~5 h,平均3.88 h,出血量平均938 mL.随访期间无内固定器松动,病椎高度无降低.术后按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23例患者得到明显改善.术前与术后患者VAS评分及ODI评分系统来评估有明显改善.结论 椎体成形联合椎管减压内固定术疗效确切,能明显缓解胸腰椎转移性肿瘤患者的疼痛,改善神经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俞阳;唐六一;范海泉;陈铭;黄宏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