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爱丽;鲁安康;郑贺英;陈桂芝;吴爽
目的 探讨CT对表现为纯磨玻璃密度结节(pGGN)的浸润前病变与浸润性肺腺癌(包括微浸润性肺腺癌和浸润性肺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T影像表现为pGGN的病灶156例,其中浸润前病变组58例,浸润性肺腺癌(TNM分期为T1N0M0)组98例,比较两组病灶的CT征象及患者的性别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对CT征象及患者性别之间的差异进行x2检验,对两组病灶大小做ROC曲线.结果 病灶形态、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血管穿行征、瘤-肺界面清晰及血管集束征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当病灶大于15.35 mm时,浸润性肺腺癌的准确率为75.0%.结论 pGGN的病灶大小、形态、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血管穿行征、瘤-肺界面及血管集束征有一定预测价值.
作者:左玉强;孟庆春;田云霞;左晓玲;乔晓慧;乔青;赵亮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强光疗与传统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49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分为强光疗组和传统光疗组各248例.比较治疗后两组的胆红素下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24和72 h后强光疗组的血清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均低于传统光疗组(P<0.05).强光疗组的皮肤胆红素水平低于传统光疗组(P<0.05).强光疗组的总光疗时间和黄疸消退时间均短于传统光疗组(P<0.05),两组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光疗能快速有效地降低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胆红素水平,总光疗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均较短,且不良反应未增加,疗效优于传统光疗.
作者:代勤韵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HELLP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手段,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的死亡率.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11月间在该院住院治疗的18例HELLP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平均孕龄34周,1例死胎引产,2例在外院分娩后出现脑梗死及急性肾衰竭后转入该院治疗,1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孕产妇死亡率为0,围生儿死亡率15.9%.完全性HELLP综合征与部分性HELLP综合征孕妇的一般资耕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新生儿结局的因素中,发病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出生时有无窒息在不良结局组与良好结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ELLP综合征病情凶险,进展迅速,早期诊断、早期正确治疗,适时终止妊娠,是减少母婴死亡的关键.
作者:高涛;马锦琪;荣琴英 刊期: 2017年第13期
微表情是一类持续时间为1/25 s至1/5 s的极其快速的表情,是人类为了压制或掩盖真实情感时泄露的极其短暂的、不能自主控制的面部表情.2002年,Ekman研制出了第一个微表情训练工具(Micro Expression Training Tool,METT)[1].METT能在1.5h内提升被试识别微表情的能力,被试后测成绩能较前测成绩平均提高了30%~40%.在辅助医护中,微表情识别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更加透彻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2].
作者:韩玉果;杨贵英;周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48例(男38例,女10例),根据PCI术后测量的IMR值分为3组,A组IMR≤25(n=18);B组IMR 25~32(n=16);C组IMR≥32(n=14).检测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PCI术后及术后1年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术后1年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果 3组间血清NT-ProBNP水平[(2 734.83±1 009.40)vs.(4 929.68±1 611.52)vs.(7 480.64±2 082.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449,P=0.000).术后3组间LVEF[(54.00士5.99)vs.(52.31士4.35)vs.(49.29士4.6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376,P=0.043),3组间LVE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3组间LVEF[(57.28±5.21)vs.(54.43±3.69)vs.(46.43±5.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744,P=0.000),3组间LVEDD(48.94±1.95)vs.(50.63±2.68)vs.(52.14±2.6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875,P=0.002).术后1年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心源性死亡、心力衰竭例数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707,P=0.035;x2 =6.084,P=0.048);再次ACS、再次PCI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 PCI术后测量IMR能有效预测患者心功能及1年内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风险.
作者:王世祥;许卫;陈友权;陆志锋;陈晞明;陈次滨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在脂多糖(LPS)致肺微血管内皮损伤中盐酸戊乙奎醚(PHC)上调β抑制蛋白-1(β-arrestin-1)的作用与M3受体的关系.方法 M3 shRNA转染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和正常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分为LPS组(A)、盐酸戊乙奎醚+LPS组(B)、LPS+ M3 shRNA转染组(C)乖盐酸戊乙奎醚+LPS+ M3 shRNA转染组(D),激光共聚焦观察细胞骨架变化,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免疫荧光化学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和实时定量PCR法检测β-arrestin-1表达.结果 与A组、C组比较,B组、D组肌动蛋白骨架排列整齐,LDH水平和VCAM-1蛋白表达降低,β-arrestin-1表达升高;与A组、B组相比较,C组、D组肌动蛋白骨架排列整齐,LDH水平和VCAM-1蛋白表达降低,β-arrestin-1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 沉默M3受体有助于降低脂多糖诱导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但盐酸戊乙奎醚上调β-arrestin-1的作用与M3受体是否存在无必然联系.
作者:程斌;王轶芃;詹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后应用延续护理方法的必要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2-10月就诊的进行心肺复苏的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6),观察组患者在心肺复苏后进行延续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跟踪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住院时间、好转后的复发率.结果 经过心肺复苏后,观察组患者良好38例、好转18例;对照组患者良好39例、好转17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统计患者自ICU转入普通病房时间和普通病房出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经过1年的跟踪随访,观察组患者再次由于心脏骤停入院者10例、健在46例;对照组患者复发13例、死亡5例、健在3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延续护理可以减少住院时间,有助于减少住院成本,并有助于减少复发,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林慕如;王可君;阮晓艺;黄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3期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我国的医学教育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培养出大批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和人民健康需要的医务工作者.但是,我国医学院校在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方面可谓是不尽如人意.而创新型医学人才恰恰是推动医学发展的重要的力量[1-2].在教育全球化的今天,要想不落后于时代,惟有进一步加强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发人深省的“钱学森之问”,更是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注与思考[3].结合国内外医学院校的教学改革成果和第四军医大学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实践经验,笔者对创新型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进行初步探讨,报道如下.
作者:任新玲;李发凯;陆远;王媛;吴健雄;李昂;王晶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及其对ARDS液体管理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内科ICU ARDS患者38例,使用PiCCO监测仪监测所有患者第1、3、5天的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血管外肺水(EVLW)、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及氧合指数(PaO2/FiO2),观察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及患者预后,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比较EVLW、PVPI、GEDVI、ITBVI第1、3、5天的差异及其与PaO2/FiO2的关系.结果 (1)存活组ARDS患者PVPI和EVLW逐渐降低,PiCCO监测第5天PVPI、EVLW与第1天比较明显降低(P<0.05),而GEDVI和ITBVI逐渐升高,第5天GEDVI、ITBVI较第1天明显升高(P<0.05);(2)死亡组ARDS患者PVPI和EVLW逐渐升高,PiCCO监测第5天PVPI、EVLW与第1天比较明显升高(P<0.05),而GEDVI和ITBVI逐渐降低,第5天较第1天明显降低(P<0.05);(3)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在PiCCO监测第3、5天PVPI和EVLW明显增高(P<0.05),而GEDVI和ITBVI明显降低(P<0.05),第1天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PiCCO监测第5天时存活组的PVPI、EVLW与PaO2/FiO2呈负相关(r=-0.743、-0.672,P<0.05);存活组的GEDVI、ITBVI与PaO2/FiO2呈正相关(r=0.632、0.724,P<0.05).结论 EVLW及PVPI有助于ARDS预后判断;容量指标可更好地指导ARDS患者前负荷的评价;EVLW、GEDVI、ITBVI等容量指标可指导ARDS患者的液体管理.
作者:杨国辉;刘益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索新生代农民工外显性问题行为特征及相关因素,为相关舆论宣传、心理援助和干预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对重庆市、广东省深圳市和浙江省杭州市等三个农民工集聚区抽取1 340名新生代农民工(男862人,女478人),采用青年自我陈述报告(YSR)、哈特自我认知量表(HSPP)、父母情感效用量表(LEAP)、父母情感效用量表(LEAP)、社会支持感知量表(PASSQ)、心理适应问卷(PAS)进行量表调查和评估.结果 被试的外显性问题略高于非临床被试的合理得分区间,在同辈支持上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个人能力与全面自我价值呈正相关(P<0.01),而二者与外显问题负相关,父母情感效用和情感支持与外显问题呈显著负相关,工作环境支持与外显问题呈显著负相关.个人效能对外显问题行为的预测显著(P<0.01),社会接受(P<0.01)和全面自我价值(P<0.01)是外显问题行为的预测因子,工作环境支持对外显问题行为有预测作用(P<0.05).结论 个人能力、母亲情感效用、父亲情感放用、父母情感支持和工作环境支持与社会接受,都和新生代农民工外显性行为问题有关.全面自我价值、社会接受、母亲情感效用、父母情感支持、有显著预测性,工作环境支持则对外显性行为问题有预测作用.
作者:孙丽璐;赵娟;彭欢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调查广西人群HLA-A、B、DRB1基因测序分型中模棱两可结果的分布状况,提出解决方案.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分型方法对1 000名中华骨髓库广西分库供者的HLA-A、B、DRB1基因进行测序分型,分析3个基因座模棱两可分型结果的分布情况,并分别采用高分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和组特异性测序引物法进行解决.结果 1 000份标本中,96.7%的标本HLA-A、B、DRB1基因至少有1个位点出现模棱两可结果,其中HLA-A、B、DRB1各位点出现模棱两可结果的比例分别为65.7%、58.8%、77.2%%.对于检出的模棱两可结果标本,单独采用组特异性测序引物法可以解决87.37%HLA-A、93.54% HLA-B和60.49%的HLA-DRB1基因模棱两可分型结果,使用高分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解决12.63% HLA-A、4.76% HLA-B和15.29% HLA-DRB1基因模棱两可分型结果,剩余1.70% HLA-B和24.22%的HLA-DRB1基因模棱两可分型结果联合使用组特异性测序引物法和高分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解决.结论 组特异性测序引物法和高分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分别对位于HLA-A、B和HLA-DRB1基因检测区内、外的模棱两可分型结果具有较高的解决能力,二者互为补充,可有效解决HLA高分辨基因分型结果模棱两可问题.
作者:李恒聪;裴永峰;黄惠妮;吴国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DNA倍体分析联合细胞免疫化学p16/Ki-67双染检测对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宫颈鳞癌(SCC)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收集细胞学检查73例,其中有少量DNA倍体异常细胞53例,DNA倍体阴性20例,通过细胞免疫化学双染检测p16/Ki-67结果.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DNA倍体分析和DNA倍体分析联合p16/Ki-67双染对HSIL+的诊断价值.结果 20例DNA倍体阴性的标本中p16/Ki-67双染结果全部阴性.DNA倍体分析对HSIL+的阳性预测值为34.62%,DNA倍体分析联合p16/Ki-67双染对HSIL+的敏感性为84.62%,特异性为92.31%,阳性预测值为78.57%,阴性预测值为94.74%,明显高于DNA倍体分析对HSIL+的阳性预测值(P<0.05).结论 p16/Ki-67双染可以明显提高HSIL检出的预测值,DNA倍体分析联合p16/Ki-67双染是预测HSIL+的有效方法,适合在医疗资源缺乏的地区实施.
作者:张金秋;朱萍;陆敏华;董建峰;印永祥;赵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支气管镜引导下氩气刀联合冷冻术治疗肺部恶性肿瘤引起中央气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肿瘤科收治的肺部恶性肿瘤引起中央气道狭窄的患者10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支气管镜引导下高频电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支气管镜引导下氩气刀联合冷冻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气促指数、气道直径、Karnofsky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气遭直径、Karnofsky评分高于对照组,气促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92.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缺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气道内大出血、气胸、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论 针对肺部恶性肿瘤所致的中央气道狭窄患者,支气管镜引导下氩气刀联合冷冻术疗法和支气管镜引导下高频电刀疗法均可实现不错的治疗效果,但联合疗法在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方面更具优势.
作者:梁永锋;丘新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对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5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老年人150例为对照组.记录两组人群年龄、身高、体质量、PPI用药时间,采用骨密度测定仪检测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情况,包括腰椎L1~4、桡骨密度及尺骨骨密度.观察并记录观察组老年患者治疗前、治疗半年、治疗1年及2年后骨密度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胃泌素明显增多,血钙水平及骨密度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老年患者腰椎、桡骨及尺骨骨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PPI用药时间的延长,老年患者腰椎、桡骨及尺骨骨密度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老年患者长期应用PPI会造成骨密度降低.
作者:赵丽伟;刘改芳;吴婧;孟霞;朱新影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与心脏不停搏技术结合的临床意义和价值,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将该院胸心外科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40例接受胸腔镜二尖瓣置换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试验组(心脏不停搏组)20例,对照组(心脏停搏组)20例,将患者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酶学指标、呼吸指数以及手术并发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各有1例患者死于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未出现低心排综合征、严重心律失常、空气栓塞等严重并发症,两组在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CU停留时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乳酸脱氢酶(LD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因子释放水平以及呼吸指数均有上升,但试验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胸腔镜心脏不停搏二尖瓣置换术比胸腔镜心脏停搏二尖瓣置换术对心肺的保护效果更好.
作者:刘松涛;牛玉旭;林辉;温昭科;梁胜景;李香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淮安市某高校教师的健康体检结果,探讨该人群健康状况,为高校教师的健康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体检人群血糖、血脂、血压、甲状腺及腹部超声等检查项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检出疾病或异常指标由高到低依次为血脂异常(37.85%)、甲状腺结节(34.64%)、高血压(28.27%)、脂肪肝(28.04%)、高血糖(13.14%),其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血脂异常、高血压、脂肪肝、高血糖检出率男性均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男性显著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高校教师身体健康状况不佳,需要加强对高校教师的健康管理.
作者:李红;吉雅玲;米灿;陈桂莲;宋瑞娟;曹新梅;沈红;徐亚莉;钱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深圳市医院医务人员患者安全文化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医院患者安全文化改进提供参考依据,为其他医疗机构进行患者安全文化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2016年2-5月,采用医疗机构患者安全文化问卷(PSCHO)对1 000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医务人员患者安全文化总体得分为(3.53±0.40)分,不同类别医务人员之间的患者安全文化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龄、与患者交流频率、培训次数、关注频率的医务人员患者安全文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圳市患者安全文化水平较高,责罚感和羞愧感是阻碍医院提升患者安全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医院应从组织、科室、个人层面出发,对影响医院患者安全文化的相关因素进行有针时性的改进.
作者:廖婧延;孙昌朋;王静;陈望忠;廖四照 刊期: 2017年第13期
人类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由各个器官组成的系统有机的结合而成,而现阶段的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更多的是针对一个整体的学科,健康与疾病的概念也被重新定义.医学教育的过程中更加强调各个系统的整体性及全面性.而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医学教育模式并不能满足现在的临床医师培养计划,而“以器官系统为中心(organ-system based learning,OBL)”的新型医学教学模式越来越被更多的医学从业者所肯定.本文就医学教育的改革中新型医学模式的演变、医学教育的改革、OBL的主要改革内容、成效等方面进行分析.
作者:阎雄;张红宾 刊期: 2017年第13期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以全身性微血管血小板(PLT)异常聚集、减少及红细胞(RBC)机械性受损为主要特征的血栓微血管病.多数患者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血浆置换(PE)联合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仍是TTP首选治疗方案.现将PE联合药物治疗成功救治的2例TTP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余洪艳;杨桂玲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目的 以H2O2诱导人内皮细胞凋亡为模型,观察原花青素B2 (GSPB2)延缓人内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0.5 mmol H2O2预处理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GSPB2(5.0、10.0、20.0 μmol/L)保护细胞,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分子Caspase-3、Bax、Bcl-2以及影响凋亡的相关分子PI3K、p-Akt、Akt的蛋白表达;Transwell小室检测各组细胞迁移情况.结果 0.5 mmol H2O2致人内皮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1),GSPB2能明显减轻H2O2所致的人内皮细胞凋亡(P<0.05),10 μmol/mL的GSPB2就能接近恢复到H2O2未处理的对照组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Caspase-3、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表达下调;PI3K、p-Akt、Akt表达上调.结论 不同浓度的GSPB2对H2O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而且表现为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其机制与相关分子PI3K、p-Akt、Akt有关.
作者:李强;杨成明 刊期: 2017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