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英
我国器官捐献率极低的困境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和业界的广泛讨论,而打破这一僵局的关键在于国家的倡导.其依据是,从伦理角度讲这是国家的必然之义和应有职责;从国际范围讲,国家倡导器官捐献工作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在我国,推动国家倡导器官捐献应从加强立法、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财政支持、宣传这四个方面着手才能冲破目前的困局.
作者:李恩昌;柏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关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基本共识.从大学生轻视生命、伤害生命的现状谈起,论述了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生命伦理教育的必要性,阐述了大学生体验式生命伦理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践过程,并从中探讨了体验式生命伦理教育的特点与机制,即一方面,体验式教学的特点与生命伦理教育的原则相契合,能使生命伦理教育的开展更为有效;另一方面,生命伦理教育中的体验活动能激发大学生的生命情感,构建大学生正确的生命伦理观.
作者:梅思佳;陈庆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科学界预见第六次科技革命即将在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内到来,这场新科技革命也被称为是一次新生物学革命,将对人类社会的诸多方面产生影响.其也将对生命伦理学带来冲击和挑战:生命的概念需要重新定义,生命神圣性需要重新认识,家庭与生育的观念应更新,婚姻的社会意义需要反思,人为干预生命的伦理制衡,重新审视性别的价值属性.对这些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加强新科技革命对生命伦理学冲击和影响的理论探索,亟需对生命伦理学现有原则和规范进行全面梳理与界定,尽快建立顺应新科技革命发展要求的生命伦理学新框架,与时俱进树立与新科技革命相适应的非自然进化生命观,在突破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生命伦理困境中建构新的哲学理念.
作者:刘宏颀;邱少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通过对护理风险管理中清单式管理手段的分析,从护理岗位设置中的清单式管理、护理服务中环境及设备因素的清单式管理、护理操作技术中的清单式管理、护理管理工作中的清单式管理等方面提出护理风险管理策略:按照护理风险管理不同阶段,即护理风险识别、护理风险衡量与评价、护理风险处理及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评价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建立健全护理管理制度,制定护理相关预案;开展有效的继续教育,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
作者:张凤英;冯先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当代大学生网络利用及网络伦理影响的性别差异.方法 调查采取整群随机抽样原则,调查男生382名,女生644名;运用χ2分析和多重对应分析方法,比较不同性别大学生在网络利用及网络伦理方面的差别.结果 男女大学生在网络利用、网络成瘾症状、网络事件的态度评价、网络伦理影响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应根据大学生的两性差异,对其采取有针对性的网络伦理教育,以提高高校德育的效率和效果.
作者:胡善菊;郭继志;董毅;王洪婧;高润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护理大专生对安乐死的态度及意向情况,为护理伦理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长沙市某职业学院的护理大专三年级全体学生共350人进行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350名护理大专生中,64.9%的学生赞同安乐死,70%的护生表示如果自己患不治之症愿意选择安乐死,如果亲人要求安乐死,45.1%的护生会同意,绝大部分护生认为安乐死应该合法化.而对于对濒临死亡患者实施主动安乐死和被动安乐死的回答,持反对态度者(44.3%和64.8%)均多于持赞同态度者(31.1%和13.7%).男女生在是否同意亲人安乐死方面存在差异(P<0.05),不同家庭住址的学生在是否支持亲人安乐死、是否赞同主动安乐死和被动安乐死方面存在差异(均P<0.05),而是否学习过<护理伦理学>课程的学生除了在是否支持亲人安乐死方面无差异外,其他方面均有差异(均P<0.05).结论 绝大多数护理大专生支持安乐死,且对安乐死意向较明确.应加强对其护理伦理学的教学,积极正确引导护生,使护生对安乐死有科学的认识.
作者:李九红;任小红;赵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日子在指尖划过的时候,或风起云涌,或风平浪静.在这样的流年里,在某个时空交汇处,恰有某些特别的东西轻轻的拨动你的心弦,发出美的乐音.
作者:尹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2013年6月26日,英国政府批准一对夫妻利用三个人的DNA以及新的移植术和体外受精技术来生育一个孩子,从而避免这个孩子从母亲方遗传线粒体病.这是世界上批准这项技术如此应用的第一个国家.这一事实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广泛的报道和讨论.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在医学临床实践教育环节中,与医学生学习、生活密切接触的临床带教教师,其综合素质尤其是医德医风等德育功能的发挥对医学生在临床实践阶段的成长、成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医学生临床德育的必要性入手,通过对临床德育现状进行分析,着重探讨了临床带教教师德育功能的实现路径.
作者:刘珍;刘建伟;孙素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医学教育在人文素养教育方面的欠缺、医务工作者人文素养不足,加之医学人才交流的国际趋势、医学院校课程设置的现状,使得人文素养的现实需要日趋迫切.而<大学英语>课程传递了大量的医学人文信息,其中不乏一些对医学生成长具有促进作用的教学内容.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理应并且能够肩负起人文素养教育功能,在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端正其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医学道德观等方面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游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作者:苗云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针对精神病院医患纠纷中存在的部分患者知情同意落实困难、一些患者的角色被强化、医疗资源使用不平衡,影响患者公平就医等伦理问题,提出防范风险,减少纠纷的对策:医务人员应正确理解医学伦理与法律、法规的关系;坚持医疗优化、尊重、知情同意、慎独的原则;重视精神病患者的特殊心理需要,提高病床周转率;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知晓度.
作者:常海霞;曹学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通过对杭州市急救中心2011年院前急救精神病人相关数据分析,发现针对院前急救精神病人采取的保护性约束面临侵犯患者权益、急救医师缺乏精神疾病诊断治疗能力、急救团队缺乏约束病人的法律支持等伦理难题,对此提出对策:保护性约束实施前需要进行评估、实施中尽量放弃暴力约束,时刻关心患者状况、实施后将患者送达指定医院,交与精神专科医师诊断.
作者:周海斌;章丽彬;宋因力;张军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暴力伤医的原因,并提出相应防范对策.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分别就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对暴力伤医事件的认知、态度,医务人员医疗执业环境及其对自身职业的认知、态度,患者就医行为以及对医方的认知与态度3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 医方与患方对于暴力伤医频发的直接原因,双方的选择基本一致;对于暴力伤医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二者均认为是社会大环境问题,是各种社会矛盾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反映;在预防措施方面,双方均认为应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医疗救助制度.结论 在预防方面,要做到提防可能存在冲动性攻击倾向的个体、减少诱发攻击行为的情景因素、采取合理的防范措施.
作者:段力萨;冯俊敏;韩晨光;李玉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现代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现代医学健康思维的日趋全方位、多层次,现代医学对人类疾病与死因结构认识的改变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提出挑战.为适应这一挑战,有关机构制定了中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目标,为了达到此目标,提出以下构想:整合人文学科课程体系结构;加强人文学科课程内容融合;构建人文社科学位管理模式;建立人文学科实践教学环节;完善人文素质考核评价体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师资建设,这将对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任天波;徐萍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急危重症,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首选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存在适应证模糊、不能有效沟通、治疗欠公平等伦理学问题,影响了急诊PCI的合理应用和发展,甚至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通过对患者生命权、知情权、公平权等权利的重视,在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下指导介入技术的实施,使其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薛社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美国杜克大学波蒂学术问题事件经历几年的周折与发酵,从专业问题演化成为一个公共议题.杜克事件反映的系列问题并不局限于杜克大学,它给从事复杂疾病研究的科学家树起了一面黄色警告牌:面对医学研究的复杂性,要确保医学研究的可重复性,从而确认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结论的稳健性,终增进人类对复杂生命现象和医学本质规律的认识.
作者:王炳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的慎独修养的作用.方法 通过观察法、访谈法等方法调查慎独在观察新生儿童的病情、护士执行医嘱、独立思考、配合抢救及社会责任养成方面的重要性.结果 慎独是医院中护理人员的人格、素质和价值体能够得以表现的形成过程.结论 护士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能够承受高强度的工作锻炼和技能素质培养,从而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出现差错的可能性.
作者:张阿妮;姜东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90后护理实习生个性心理特征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及(SCL-90)艾森克个性量表(EPQ)对上海中医药大学2010级60名护理实习生进行问卷测评.结果 90后护理实习生临床实习期间SCL-90各因子各项均高于全国常模均值,两者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EPQ各维度除效度L低于常模外,其余均高于常模,两者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护理实习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不容轻视,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护理实习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护理实习生的带教质量,保证实习顺利完成,培养出合格的护理人才.
作者:孙慧君;张康颖;张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影响器官捐献的伦理原因在于传统道德观念的制约、职业道德因素的影响、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对器官捐献的伦理认知缺乏、死者家属及周围人文伦理环境的影响、医生的伦理劝说程度不够、移植的亲属及补偿机制的道德问题.为了提高器官捐献率,需要转变道德认知、应用克隆技术、提高全民道德意识、加强移植协调员的培训、深化器官捐献及移植的研究、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普及伦理教育.
作者:刘喜文;郭振霞;张京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