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伦理学“一贯制”教育模式探索

姜欢;尹梅

关键词:医学伦理学, 教育模式, 一贯制
摘要:通过论述“一贯制”教学模式的概念、意义、现状,提出了“一贯制”教学模式“三结合、两兼顾和一强调”的初步设想.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年级,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大一年级的适应与起步阶段,应重点进行入学、基础医学、医德规范教育;其次,处于调整、发展、稳定阶段的二、三年级,应开设专业课程、医学生人文精神、医事法律教育;后,对定型、职业起步阶段的四、五年级医学生来说,必须加强临床实习、医患关系、医德实践方面教育.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从医护伦理看近代中国医院与家庭的多重变奏

    通过分析西医对中国家庭在医学护理中的作用经历了拒斥质疑-认同移植-主动利用的发展过程,指出了医疗空间的转变客观上促使了医护伦理转换.认识到西医制度与中国家庭、地方伦理模式的相互妥协与契合是西方医疗系统进入并内化于中国人生活状态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婷婷;李久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医疗风险视角下的医患关系风险因素剖析及风险管理策略初探

    通过对某三级甲等医院近三年来的医疗纠纷和医德医风投诉资料进行研究与讨论,分析和查找医疗服务过程中可能影响医患关系的各种潜在风险因素,并针对风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即建立健全医保制度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处理机制,增强医务人员风险意识,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建立双向医患关系,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实现医患关系的风险管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姚红梅;佘苗;马欣;毛慧萍;张泽玥;白璐;郑有礼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美乡村医生”对地方医学院校医学生培养的启示与思考

    通过对“美乡村医生”共同品质和精神的分析,其对地方性医学院校如何培养立志服务基层、农村、社区的医学生有着重要启示;提出在新医改形势下,地方性医学院校要引导医学生树立服务基层、农村、社区群众的良好医德,提升综合素质,帮助学生理解新医改政策,坚定自觉去广阔农村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决心.

    作者:钟建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异种胰岛移植新进展及伦理学审视

    介绍了临床异种胰岛移植的现状,异种胰岛移植存在的免疫排斥反应及抑制策略与异种胰岛移植新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并就其面临的临床伦理问题作了分析,包括:对人的完整性、跨物种感染风险、受试者的甄选、公共卫生资源分配等医学伦理问题进行再审视,并结合医学伦理学的原则,重新认识和指导异种胰岛移植研究,旨在为今后规范异种胰岛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高鹏;邵巍;刘文颖;雷凌佳;许树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上海部分医院医患双方对医院志愿服务认知的比较研究

    目的 了解上海市部分医患双方对医院志愿服务工作的认知及相关行为,探索如何提高医院志愿服务的服务效率和质量.方法 在文献检索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以上海市16家公立医院的医务人员与其中1家医院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设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医患双方在医院开展志愿服务的必要性,医院志愿服务需求、志愿者的培养方式上观点一致;在主动寻求志愿者帮助的行为及对医院志愿服务作用的认知上具有不一致性.结论 政府及社会需要广泛宣扬志愿精神,对医院志愿服务发展给予更多支持.医院需要加强培训,完善志愿者管理工作;积极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打造医院志愿者核心队伍;加强医院志愿文化建设.

    作者:张薇;袁蕙芸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医院卫生人力成本控制的模型应用比较与伦理分析

    目的 探索医院卫生人力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比主成分回归与岭回归两种模型在应用结果上的差异,并对成本控制的伦理问题进行分析.方法 以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卫生人力成本作为研究验证对象,建立影响因素模型,并分别运用主成分回归和岭回归对影响因素模型进行参数估计.结果 运用主成分回归与岭回归分别建立了卫生人力成本的影响因素模型.结论 主成分回归与岭回归都可以消除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但是由于两种方法的原理不同,所以对模型的解释有一定区别,从卫生人力成本控制的角度来讲,运用岭回归建立的模型则更为适用;卫生技术人员数与平均住院费用等是卫生人力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提示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对卫生人力成本进行调控;医院实现卫生人力成本的控制还需要考虑医学伦理问题等因素.

    作者:李垚;傅彩霞;董晓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床旁教学协同情景模拟法在护士给药安全培训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床旁教学协同情景模拟法在护士给药安全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3年第三季度起,在全院各层级护士给药安全培训中,采用床旁培训结合情景模拟的方法,对比第三、四季度与第一、二季度护士理论、操作考核成绩与给药错误不良事件发生数.结果 应用新的培训方法后,第三、四季度给药安全不良事件发生数为11例,较第一、二季度下降了12例.护士给药操作考核成绩第三、四季度合格率高于第一、二季度.结论 床旁培训协同情景模拟在护士给药安全培训中应用效果显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作者:李洁琼;赵欣;辛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生命文化学的学科独立性分析

    一门学科要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当要有明确的学科属性,清晰的学科边界,独特的研究价值,属于自己学科的研究特色,自身的元理论体系和核心问题.通过对生命文化学学科发展的分析,认为生命文化学在以上方面都有自身的特征,其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其独立化需要独立的学科话语,形成独立的生命文化学话语系统,防止话语掠夺,同时也要避免话语扩张和自我膨胀.

    作者:江文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加强伦理审查委员会实效性的对策探讨——基于黑龙江省伦理审查委员会现状的调研

    通过对黑龙江省部分伦理审查委员会的问卷调查分析,发现目前伦理审查委员会的整体效果不甚理想,主要存在伦理审查内容混杂、伦理审查的全程性未得到相应重视、组织建设有待完善等问题.其制约因素有:现行相关法律位阶较低、监管制度不完善、操作流程不规范.在对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伦理审查委员会实效性的对策:提高有关法律位阶并完善相关规定,建立统一的监管主体,完善伦理审查程序,改善组织建设.

    作者:毕子豪;尹梅;张雪;周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融合培养的探索及做法——以宝鸡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为例

    首先阐述了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理论基础及融合培养意义,其次着重分析了该院特色“1234”模式:围绕一个目标,打造过硬的融合型师资队伍;坚持双轨并举,形成独特的融合式培养模式;体现三种能力,建立融合型考核评价体系;突出四位一体教学特色,实施分年级分阶段融合教育途径.

    作者:冯文珍;张乃正;房兆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人工辅助生殖技术:从技术理性走向生命伦理

    从技术理性角度分析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对社会、家庭、个人的伦理挑战;从医学目的的层面分析说明人工辅助生殖技术是一种医学本体实践方式,有其自身的伦理价值;从对生命伦理的思考中总结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确证与规制,需要保持适度的宽容、遵循伦理原则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机制、用“善”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作者:陈芬;纪金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临终关怀(舒缓疗护)伦理与实践国际研讨会侧记

    由上海市医学伦理学会、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上海市社区卫生协会等机构举办的“临终关怀(舒缓疗护)伦理与实践国际研讨会”于2014年4月24~ 25日在上海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命伦理委员会前副主席Dr.Bagheri、前世界卫生组织副总干事胡庆澧教授发起并组织了这次会议,来自国际国内的专家、学者、一线医务工作者共四百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着临终关怀(舒缓疗护)及无效医疗在全球的现状及面对的伦理挑战,以及临终关怀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王娜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红丝带关爱中心”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成效分析

    通过“红丝带关爱中心”推动艾滋病患者院内外的全程服务,从艾滋病患者实际需求出发,建立爱心服务站、任大姐QQ群、爱心援助团、24小时电话热线等,实施“亲情式”服务,为患者提供医疗咨询、用药督导、心理咨询、行为干预、科普宣传及法律援助等服务;组织开展健康教育、郊游、聚会、探视病人、读书会等活动,为其解决社会保险、财产纠纷、家庭矛盾、工作学习等诸多问题,从而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提升,主动搭建沟通平台,建立长效的护患关系,促进院外延伸护理.

    作者:陈菊娣;居朝霞;任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诊护理风险中的伦理问题和应对策略

    急诊护理风险中存在制度规范执行不严格、沟通告知不到位、救护技能不扎实等伦理问题.应对这些伦理问题,可采取如下措施:建立急诊护理风险伦理小组、开展急诊护理风险伦理培训、加强急诊护理风险的伦理督导等,以进行护理风险防范,减少急诊护理风险.

    作者:孙琳;韩小琴;傅晓娟;杨国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发育现状及伦理学探讨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欠缺,自身心理敏感,学校教育较为落后以及农村医疗资源不充足等原因,身心发育现状令人担忧.分析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发育现状及其成因并作以伦理学探讨.提出如下建议:儿童监护人应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各方面教育技能;建设农村家庭教育支持体系,让广大留守儿童监护人意识到身心发育异常的危害;建立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的保护网络,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重保护机制;建立健全针对留守儿童的医疗保障体制;提高对留守儿童早期教育.

    作者:汪心海;盖若琰;郭彬;王亨;夏军芳;徐凌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涉及病历记录及生物标本研究的伦理审查问题

    介绍了针对涉及病历记录及生物标本研究的伦理审查的不同方式,并对相关定义进行了说明,对是否属于涉及人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为了合理地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同时又不给研究者和伦理委员会自身增加不必要的负担,根据国际上的相关做法,可以基于研究的风险大小,对涉及病历记录或生物标本的研究,采取免除伦理审查与快速审查不同的伦理审查与管理方式.

    作者:汪秀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论先秦儒家生命观

    儒家在生命追求、生命原则、生命实践等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构成儒家生命观的体系.先秦儒家生命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生命追求—修养仁德,精神不朽;生命原则—仁爱、公义、诚信、和谐;生命实践—择善固执.先秦儒家生命观的当代价值体现在主张“天人合一”、“天人合德”,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仁”,追求人与社会和谐;主张“修养仁德”“养身侍为”,追求人与自身和谐.

    作者:董浩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基因治疗性研究的现状及其伦理学思考

    通过对基因治疗性研究的发展状况及现状分析研究,指出基因治疗存在的伦理问题:安全性问题,基因治疗与社会公正及基因治疗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以下解决措施:强化国家和政府理性调控的力度,建立健全安全监督机制,建立相关法律法规,约束基因治疗研究;提高基因治疗技术上的安全性研究;加强科学工作者的伦理责任意识,确保受试者的知情同意权、尊重人的自主性权利、遵守不伤害原则;以公正与公益的原则为出发点,尽可能避免商业因素的影响;强化对基因技术的社会约束.

    作者:汪泽兴;管晓翔;杨国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护理伦理学的新发展

    近,陆续读完了北京协和医学院张新庆教授的新著《护理伦理学——理论构建与应用》这本约30万字的著作.给我的印象是,这的确是一本名副其实的旨在构建护理伦理学理论框架的学术著作,是一部重点突出、理论挖掘较深、内容全面、信息丰富、与实际结合紧密的著作;是一部具有独特见解和创新特点的著作,是我国护理伦理学学苑中的一个硕果.它标志着我国护理伦理学开始从粗犷走向成熟,从经验表述走向理论思考,是护理伦理学向前迈进的一个重要标志.

    作者:杜治政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陕西省关中地区基层医务人员工作倦怠现状调查及分析

    目的 了解陕西省关中地区基层卫生医务人员工作倦怠现状及人口学特征对其影响的情况,为工作倦怠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陕西省关中地区985名基层卫生医务人员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探讨人口学特征对工作倦怠的影响状况.结果 陕西省关中地区基层医务人员工作倦怠中情绪衰竭、对工作积极负责和个人成就感三个维度得分依次为(3.66±1.00)分、(3.84±0.78)分、(3.72±0.77)分,其中情绪衰竭受婚姻状况、单位类型、职工类型和职称的影响;对工作积极负责受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在个人成就感方面,年龄成为其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陕西省关中地区基层卫生医务人员的工作倦怠状况处于不良状态,尚需改进;应重点关注综合医院、医生、护理以及年龄较小的医务人员;提高对基层医务人员的重视度及减轻工作负荷等是降低医务人员工作倦怠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瑞;王亚峰;史文册;马嘉旭;栾孟玉;王明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