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促排卵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问题

陈莉;梁元姣;姚兵;杨国斌

关键词:辅助生殖技术, 超促排卵技术, 医学伦理学原则, 伦理意识
摘要:通过对超促排卵这一技术实施过程中的机理、时间、风险、费用、疗效评价等问题进行伦理学分析,提出了如何运用伦理学原则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加强技术研究,寻求优化的治疗方案;制订更细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生殖伦理细则;在医学实践中增强伦理意识.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某院急诊科暴力事件调查分析及应对策略

    目的 分析导致急诊科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寻找相应应对策略.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分析导致急诊科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并于2011年1月~ 2011年6月针对相应因素进行干预,观察其对降低急诊科暴力事件的发生率是否有效.结果 引起某院急诊科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人员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后,急诊科暴力事件由59例下降到26例,发生例数明显减少.结论 改造环境,加强急诊科护士专业知识及服务理念培训,促进支持系统的建立,可有效减少急诊科暴力事件的发生.

    作者:陈转红;王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病诊疗过程中存在的伦理问题及对策

    老年病的诊疗与医院、家庭、社会三方面会产生一些问题.针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处理老年病诊疗过程中伦理问题的对策有:尊老爱老,注重知情同意,加强医患沟通;多学科团队共同诊疗;推行老年综合评估;加强教育培训;家庭社会共同参与.

    作者:郑曦;田喜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山西省三甲医院住院医师人文素质现状调查与思考

    目的 了解山西省三甲医院住院医师的人文素质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及建议.方法 按照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4所医院,然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住院医师为调查对象,分别就住院医师对医学人文重要性认识、医学人文知识的了解、人文技能的实际应用情况及医学人文教育状况4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3.0对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统计处理.结果 大部分的住院医师都已经意识到了医学人文素养的重要性;部分住院医师还无法正确认识医学人文学科,片面地将医学人文归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价值观淡化;约3/4的住院医师认为医院没有开展针对住院医师的医学人文培训.结论 加强对住院医师的人文素质教育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从住院医师自身、医院、医学院校、政府四个方面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作者:王翠;王洪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精神障碍诊断中的伦理问题分析

    通过探究造成精神障碍诊断中误诊的原因,从对精神障碍本质认识上的局限性和精神障碍诊断的特殊性等两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其中讨论了精神障碍的生物医学模式及其他模式,以及反对精神障碍学的主要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精神障碍诊断中应结合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更好地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作者:刘冉;翟晓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以创新为切入点促进公立医院医德建设的几点思考

    由于社会公益性与经济效益的矛盾、医疗行业垄断、医患沟通不畅导致的矛盾、医德教育模式落后等原因导致我国医德建设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从理念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去解决.因此,医院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践行创新的管理观;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服务意识;增强使命感,不断提高医术;完善医德教育形式,重视医德考评;倡导“医患一家亲”文化理念,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作者:廖生武;徐恒;贾海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高新技术在临床检验应用中的伦理研究

    通过对检验医学发展的回顾与定位,引出了检验医学在高新技术应用中的七项高新技术,从医学伦理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医学高新技术在应用于临床、服务于病人的过程中,高技术与高情感、高质量、高责任、高技术人才、高医德、高效益之间应把握的伦理原则,进一步为高新技术在临床检验应用中的伦理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作者:黄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风湿内科护理常见的伦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目的 探究风湿内科护理常见的伦理问题与解决对策,提高风湿内科临床护理质量.方法 收集所有病例资料,以及护理内容,统计护理伦理问题的类型,以我院自制调查问卷的形式,选取近些年我院风湿内科临床护理时遇到的伦理问题,对其进行总结分析,从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结果 在风湿内科20例发生护理伦理问题的个例中,其中13例是由于对患者隐私部位护理引起的,4例由于患者合并感染性疾病引起的,3例是由于人文关怀程度不够引起的.而对4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显示,其中19例护理人员对基础伦理护理知识掌握不到位,占47.5%,13例护理人员面对伦理问题时做出错误选择,占32.5%.结论 风湿内科同其他科室一样,同样存在伦理护理问题,通过伦理护理宣教、临床带教等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伦理护理技能,并且减少伦理护理问题的产生,对提高风湿内科护理质量有显著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吕燕;侯西蝉;张联合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肿瘤患者临终关怀的几个问题研究

    恶性肿瘤患者及家属的人数不断增加,患者的生理心理变化及家属认知的困惑是肿瘤患者临终关怀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通过提升临终关怀的基础护理、丰富疼痛控制的方法、恰到好处的营养支持、利用大众媒体改变人们对死亡的传统观念、开设临终关怀医学课程、加强临终关怀护理培训等方式,为需要关怀的患者提供更多的帮助,提高其生活质量,推动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作者:赵东利;魏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多元文化背景下医学生医德系统构建探讨

    在医德构建面临多元文化挑战的背景下,医学生医德培养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原点,从构建目标、医德内容、教育方式、时间维度四个方面入手,系统构建;以学生为本、培育共同价值观;注重制度建设和路径选择是医德系统构建的着力点.

    作者:宋佐东;苏丽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Ruth Chadwick

    英国生命伦理学家Ruth Chadwick,在牛津大学以优生和基因工程伦理学方面的研究获得博士学位,目前是英国皇家社会科学学会、英国皇家艺术学会和皇家医学会院士.曾主持由欧洲委员会资助的遗传筛查伦理学的EUROSCREEN项目以及基因组学经济和社会研究中心的研究工作,并为法学、英语、传播、哲学间跨学科研究做出了积极贡献.出版发表了一系列关于遗传学、伦理学等方面的书籍和论文,其在《表观遗传学和个体化医学:前景和伦理学问题》的论文中论述了遗传学的发展使个体化医学的发展出现了可能性,并对其是否会引起伦理学问题进行阐述,还对表观遗传学知识融入个体化医学提出了见解.此外,她还回答了相关学术问题.

    作者:邱仁宗;周思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手术后护理满意度研究

    目的 探讨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手术后护理满意度的临床相关因素之间的差异.方法 选取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中西医结合老年病科2009年6月1日至2012年10月31日行择期手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41例(颈椎病治疗组)和腰椎椎间盘突出患者(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组)63例,按要求填写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结果 颈椎病治疗组和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组NSNS分量表差异没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平均护理经历分量表(ENCS)和平均护理满意度量表(SNCS)评分之间具有关联性(rS=0.73,P<0.001;rS=0.73,P <0.001).结论 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很高.

    作者:曲治权;刘淑梅;刘平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某医院伦理委员会在临床试验开展中的职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某医院伦理委员会在项目审查中常发现以下问题:试验方案撰写不规范,知情同意书格式不规范、要素不全、语言描述过于专业化,申请伦理审查的时机滞后.对此,提出相应对策:加强研究者的医学伦理学教育、强化研究者对伦理审查的认识,加强伦理委员会内部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加强伦理委员会建设、制定和不断完善伦理委员会的标准操作规程和工作制度.

    作者:李芳;马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关于高危新生儿临床救治的伦理思考

    高危新生儿伦理问题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要参考国际标准,但也有基于国情的特殊性.这就要求我国临床医务人员尤其是新生儿专科医生借鉴国际已有经验,立足临床实践,结合知情谈话、知情选择、知情同意,放弃治疗、终止治疗以及关怀伦理观与人道主义临终关怀等基本观点和原则,认真处理高危新生儿救治问题.

    作者:陈小平;赵增宝;董晓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德育美学观视域下的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探析

    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引入德育美学观具有如下意义:医德教育审美化是古代传统优秀文化的回归,是真善交融哲学的找寻,是新型医学精神的探索.但高等医学院校医德教育现状中审美元素有一定缺失:如超越精神的丢失,怡情教学的欠缺,审美情感的遗忘.因此,需要从医德教育的准备环节、开展环节、评价环节进行审美补偿,应注意医德教育目标引领性和关怀性的统一,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考核时理论与实践并重.

    作者:张民轩;张京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分子病理诊断的伦理探讨

    个体化治疗的不断发展和相关基因分子检测的日益普及,对病理医生和技术员提出了更高的伦理要求,要求他们要认真做好患者的咨询工作,进行实验室检测时要切防污染,准确无误分析、记录结果,细致入微填写、发放报告,以培养其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作者:张佳瑞;李艳红;傅道余;杨晨;陈磊;张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提升的角色干预研究

    目的 了解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发展趋势与角色认知现状,为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山东省3所医学院校抽取1381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现状评分为(2.43 ±0.90)分,医生沟通能力重要性得分为(1.83 ±0.62)分;医学生对沟通能力提升的传统干预方法评价持不满意态度,其中教育培训为(2.06 ±0.64)分,医患沟通课程为(2.33 ±0.73)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为(2.28±0.71)分.医学生沟通能力发展涵盖了下降期、转折期与提升期.结论 “转折期”与“提升期”是大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提升角色干预的佳关键点.

    作者:胡金伟;尹文强;王伟;赵延奎;郭洪伟;胡式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评伦理审查委员会的认证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定义,认证指由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证明一个组织的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标准、技术规范或其强制性要求的合格评定活动.认证是由第三方按照一定标准来判断一个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机构的表现,以证明它的能力或可信性.认证广泛应用于制造产品的企业,也应用于提供服务的企业.有些国家也将认证应用于教育或医疗机构,但备受争议,人们普遍认为,至今缺乏证据证明,经过认证的学校或医院提高了教育和医疗的质量.人们提出的理由有:一是认证往往仅关注低标准,不追求卓越,低标准不大可能对现有的做法提出挑战,激励进一步改进工作;二是在金钱、时间、精力和资源方面消耗太大,得不偿失.

    作者:邱仁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滨海区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基层医疗机构员工满意度的调查及分析

    目的 了解实施医疗联合体后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现状及满意度,为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确保社区与农村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建议性措施.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医疗联合体内基层医疗机构的全体医务人员进行工作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显示基层员工总体满意度较高,但在薪酬福利与工作条件方面满意度较低;Logistic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工作岗位与薪酬福利是影响员工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结论 管理者应重视影响员工满意度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不断提高员工满意度,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医疗联合体改革.

    作者:贾恩恩;戴青梅;傅昌;李治霞;黄英兰;史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临终关怀本土化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梳理了临终关怀在我国本土化发展的情况,分析了当前我国临终关怀还存在传统文化对临终关怀的影响;公费医疗报销问题;临终关怀团队成员基本素质与临终关怀的照护水平不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开展死亡教育;重塑“孝道”观;明确责任主体,完善法律、法规;多方筹措资金,拓宽融资渠道;打造优秀的临终关怀队伍的建议.

    作者:谢莹;朱海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论卫生行业的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卫生行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和谐医疗氛围、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两者内涵上是相通的,都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核心,体现人文关怀.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无形的力量,被称为“软实力”,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能够使医院更好地充实内涵,展现特色优势,满足就医需求,对于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卫生行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张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