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L-1β下调Rho激酶活性介导脓毒症大鼠血管钙失敏的机制研究

梁家林;刘良明;李涛

关键词:脓毒症, 白细胞介素1β, 钙失敏, G蛋白, RhoGEF
摘要: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1β下调Rho激酶活性介导脓毒症大鼠血管钙失敏的机制.方法 SD大鼠32只,按随机数字表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盲肠结扎穿孔(CLP) 3 h组、CLP 6 h组、CLP 12 h组,每组8只.经CLP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检测不同时点血浆IL-1β浓度及肠系膜上动脉(SMAs)钙敏感性,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培养SMAs来源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并与不同浓度重组人IL-1β孵育24 h,观察IL-1β对其肌球蛋白轻链(MLC20)磷酸化水平、Rho激酶活性、G蛋白表达水平及RhoGEFs活性的影响.结果 经CLP 3 h后SMAs钙敏感性开始下降(P<0.05),而血浆IL-1β在CLP 6 h后开始上升(P<0.05),SMAs钙敏感性变化趋势与血浆IL-1β浓度变化呈明显负相关(P<0.05).IL-1β可降低VSMCs MLC20磷酸化水平及Rho激酶活性(P<0.05),上调Gα11表达而下调Gα12表达(P<0.05),但对Gαq和Gα13表达无明显作用(P>0.05).IL-1β可明显降低RhoGEF和PDZ-RhoGEF活性(P<0.05),升高p63 RhoGEF活性(P<0.05).结论 IL-1β通过下调Gα12表达,引起PDZ-RhoGEF和Rho激酶的活性下降,导致MLC20磷酸化水平下降从而介导脓毒症大鼠血管钙失敏的发生;另外也能通过上调Gα11表达,引起p63 RhoGEF活性增加而介导脓毒症大鼠血管钙敏感性增加,但总效应是使钙敏感性降低.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型抗血小板靶标磷酸肌醇3-激酶β的研究进展

    当血管壁受损时,人体会启动止血途径来保护损伤的血管,但是抗凝血因子超出了正常调控范围,参与凝血的物质就会积聚于血管壁,导致病理性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药是治疗血栓的一类重要的药物,其主要以血小板聚集过程中的某些关键物质或信号途径作为治疗靶标,下调血小板整合素αⅡbβ3(GPⅡbⅢa)的黏附功能,达到治疗血栓的效果[1].目前,抗血小板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很可能抑制正常的止血途径而引发出血性并发症.

    作者:唐倩;徐颖倩;刘应杰;曾雪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去氢木香内酯对人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去氢木香内酯(Dehy)对人肝星状LX-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人肝星状LX-2细胞经不同浓度Dehy处理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流式细胞术检测LX-2细胞增殖和周期分布,Hoechst 33342染色法及AV-PI双染法检测LX-2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给予不同浓度的Dehy作用48 h后,能够明显抑制LX-2细胞的增殖,阻滞细胞周期于S、G2/M期,同时诱导LX-2细胞的凋亡,呈浓度依赖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ehy可促进P27、Bax的表达上调,Bcl-2的表达下调.结论 Dehy通过调节Bax、Bcl-2和P27的表达诱导人肝星状LX-2细胞的凋亡和周期的阻滞.

    作者:程剑;林彬;沈晓洁;刘燕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趋化因子Fractalkine通过调控IL-6/STAT3信号通路对人胰腺癌细胞株增殖和侵袭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Fractalkine(FKN)通过调控白细胞介素(IL)-6/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3信号通路对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和SW-1990增殖、侵袭的影响.方法 以腺病毒为载体构建、合成FKN-小干扰RNA(siRNA)并转染PANC-1和SW-1990.应用CCK-8法和Transwell检测细胞增殖和侵袭力,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检测FKN、IL-6和STAT3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转染FKN-siRNA 24 h时,PANC-1及SW-1990各组细胞吸光度值(A值)无明显变化,在48 h和72 h时,FKN-siRNA组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和FKN-siRNA阴性组(P<0.05).转染FKN-siRNA后,PANC-1及SW-1990 FKN-siRNA组细胞侵袭力明显强于对照组和FKN-siRNA阴性组(P<0.05).PANC-1及SW-1990转染FKN-siRNA后,与对照组和FKN-siRNA阴性组相比较,FKN-siRNA组细胞FKN蛋白和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IL-6与STAT3蛋白和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 趋化因子FKN可能通过IL-6/STAT3信号通路对胰腺癌细胞生物学活性发挥了抑制作用.

    作者:李海洋;黄李雅;吴阳;刘慧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稳定eIF1过表达的鼻咽癌细胞株的构建及其功能研究

    目的 构建稳定真核翻译起始因子1(eIF1)过表达的鼻咽癌细胞株,研究其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和迁徙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pEGFP-C1真核表达系统,构建eIF1过表达载体,转染鼻咽癌CNE1细胞,进而获得稳定转染细胞株CNE1-eIF1及其对照细胞,以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验证该细胞中eIF1的过表达情况.采用细胞增殖与迁徙实验分别检测CNE1-eIF1细胞增殖和迁徙活性.结果 酶切电泳鉴定及测序检测显示pEGFP-C1-eIF1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稳定eIF1过表达的鼻咽癌CNE1细胞CNE1-eIF1的eIF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与空载质粒转染相比分别增加2.85倍和2.58倍(P<0.05),而其增殖和迁徙活性组分别下调55%和36%(P<0.05).结论 成功构建eIF1过表达鼻咽癌细胞株,eIF1过表达可显著下调鼻咽癌细胞的增殖和迁徙活性,提示其具有潜在的抑癌作用.

    作者:梁馨云;赵毅;黎银潮;李湛豪;曾慧玲;王燕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PDCA引导喉癌患者健康教育改良模式的临床实践

    喉癌是喉部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手术切除仍是治疗方法的首选[1].由于此类手术创面大,并发症较多;同时喉切除在不同程度上损伤了发音、呼吸及防护功能,使患者生活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因缺乏疾病和手术相关知识会出现焦虑、恐惧心理[2].而目前对于喉癌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方面,缺乏全面、全程规范的教育模式及出院后的延续服务,导致健康教育效果不理想.PDCA循环是美国管理学家戴明提出的,已经成为护理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3].为了探讨PDCA引导的健康教育改良模式在喉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科对喉癌患者实施PDCA循环引导的健康管理模式,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龚敏;方利;陶春花;李朝军;王依贵;赵良淑;刘丽娜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47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尸检资料分析

    目的 了解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尸检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对PTE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2004-2015年经尸检证实为PTE的47例死亡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12年间共完成尸检784例,其中PTE 47例(2例合并脂肪栓塞),发生率6.0%.47例PTE病例中有46例(97.9%)为致死性肺栓塞(FPE).分析47例PTE病例尸检资料发现,每例均至少存在一项危险因素,43例(91.5%)存在2项及以上危险因素,其中常见危险因素为创伤骨折(55.3%)及手术(53.2%).临床症状以呼吸困难(40.4%)、心搏骤停(31.9%)及晕厥(27.7%)常见;24例(51.1%)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8例(17.0%)合并右心血栓,1例(2.1%)合并基底动脉血栓.栓塞部位以肺动脉主干(59.6%)多见,其中骑跨型栓塞20例(42.6%).22例(46.8%)死亡前疑诊为PTE,但均未行抗凝或溶栓治疗,仅1例予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抗凝治疗.结论 PTE容易继发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尤其是创伤骨折及手术.其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缺乏典型三联征,误诊率、漏诊率及致死率均高,临床工作者对疑诊PTE患者治疗不充足.

    作者:张敏;李剑波;王晓慧;陈虹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雷帕霉素通过抑制TLR4、IL-6、PGE2表达促进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凋亡研究

    目的 探讨雷帕霉素促进人口腔鳞状细胞癌SCC-15细胞凋亡是否与抑制TOLL样受体-4(TLR4)、白细胞介素(IL)-6、前列腺素E2(PGE2)表达有关.方法 培养人口腔鳞状细胞癌SCC-15细胞株,雷帕霉素干预后,CCK-8法检测SCC-15细胞活性,Hochest33342/PI双染检测SCC-15细胞凋亡,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LR4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IL-6、PGE2表达.结果 雷帕霉素促进细胞凋亡,SCC-15细胞侵袭能力明显降低.雷帕霉素干预后,IL-6、PGE2水平降低,TLR4蛋白表达减少,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帕霉素促进人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凋亡可能与抑制TLR4、IL-6、PGE2表达有关.

    作者:张齐梅;周骢;杨莉;伍宝琴;谭红;聂敏海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MPV、PDW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变化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血小板参数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健康检查者45例,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静脉血并测定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4项参数.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MPV、PDW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小板体积变大与活化可能与血栓形成有关,血小板参数监测可指导临床冠心病预防、诊治.

    作者:马芳义;刘彩霞;赵建全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直立倾斜试验对咳嗽性晕厥患者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直立倾斜试验(HUT)对咳嗽性晕厥(CS)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5月该院门诊或住院CS患者47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有晕厥史的拟诊为血管迷走性晕厥(SVVS)的患者79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HUT,观察HUT中咳嗽反应,咳嗽引发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变化,HUT阳性结果及血流动力学类型.结果 观察组患者咳嗽诱发晕厥4例(8.51%),晕厥先兆26例(55.32%),无症状17例(36.17%),对照组79例(100.00%)均无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反应总阳性率为63.83%,特异性为100.00%.各组患者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症状者舒张压与观察组晕厥者、观察组晕厥先兆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无症状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UT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血流动力学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UT中剧烈咳嗽可引起CS患者血压下降,诱发晕厥或晕厥先兆,能提高CS患者诊断的敏感性,对怀疑诊断为CS的患者,尤其是病史不清的CS患者的诊断是十分有益的.

    作者:王焕霞;王伯乐;冯义静;秦巧云;孙汝平;徐金义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28例麻痹性痴呆型神经梅毒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麻痹性痴呆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麻痹性痴呆型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结果及治疗方案与效果.结果 患者以中老年男性为主,临床表现以精神异常、人格改变、智力障碍为主;血清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TRUST)及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均阳性;脑脊液TRUST及TPPA全部呈阳性,全部患者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大于或等于10×106/L,蛋白质大于或等于0.45 g/L;14例行脑电图检查,其中轻中度脑电图异常10例,正常4例;26例行MRI检查,发现幕上弥漫脑萎缩22例,多发脑白质脱髓鞘灶16例,脑动脉硬化3例,脑梗死1例.全部患者经过规范化驱梅治疗后,大部分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麻痹性痴呆型神经梅毒患者临床表现不一,需要结合实验室及影像学结果综合分析,早期诊断、足量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陈春娜;周逸伟;孙乐栋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集束化护理在晚期癌痛规范化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我国城市居民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也是导致我国城市居民疾病死亡的首位原因[1].研究表明,全世界每天至少有500万癌症患者在遭受疼痛的折磨,每年约有1 000万新发癌症患者,约有30%~50%的癌症患者出现中、重度疼痛,晚期癌症患者中70%以上伴有疼痛[2].疼痛是癌症患者饱受折磨和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严重的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而且严重影响了患者照料者的身心健康[3].在癌痛规范化治疗中,医务人员不够重视,癌痛知识不足,宣教不够,都是癌痛规范化治疗落实不到位的原因.

    作者:袁敏;余晓云;温雅婷;王纡雯;郑升娅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我国5所“5+3”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现状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我国东中西部“5+3”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现状,为制定“3+2”助理全科医师培训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和专题访谈调查北京、浙江、广州、四川、重庆5个地区“5+3”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培训现状,内容包括:规培基地基本情况、管理与经费投入、培训建议等.结果 2所基地认为培训课程与医学本科教学不衔接;3所基地对培训效果基本满意,1所基地不满意;88.4%的调查对象认为需要进行“3+2”助理全科医师培训.结论 目前的“5+3”全科医师培训制度不太完善,培训整体偏向专科化.全科医师培养在培训基地与培训师资方面应制定遴选相应标准.举办“3+2”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应建立系统化课程体系和配套政策.

    作者:张冬青;刘彦;何坪;张秩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稳定表达人α-分泌酶adam10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细胞系的构建研究

    目的 构建携带adam10基因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筛选稳定表达细胞系并分析其活性.方法 提取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基因组DNA,以其为模板,PCR扩增adam10基因启动子并克隆至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GL4.17中,构建adam10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GL4.17-adam10,将其转染SH-SY5Y细胞(无启动子的pGL4.17载体作阴性对照,带有CMV启动子的pGL4.51载体作阳性对照),经G418进行稳定表达株的筛选,用1μmol/L维甲酸处理细胞4d后检测其荧光活性.结果 成功扩增到438 bp的adam10基因启动子,pGL4.17-adam10经PCR和双酶切鉴定均正确.SH-SY5Y细胞被该载体转染后经G418筛选得到稳定表达adam10基因启动子的细胞株,经检测具有较强的转录活性;1μmol/L雏甲酸能诱导adam10基因启动子高效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人adam10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载体,adam10基因启动子在SH-SY5Y细胞中能稳定表达,为深入研究adam10基因的表达调控、多态性分析及其高通量药物筛选提供基础.

    作者:唐颖;胡小童;朱炳林;韩宇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不同入路夹闭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对比经眶上外侧入路和经眶上锁孔入路夹闭前循环动脉瘤的治疗效果,以指导前循环动脉瘤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确诊为前循环动脉瘤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经眶上锁孔入路(A组)和眶上外侧入路(B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开颅时间、关颅时间、估计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红细胞压积(HCT)改变、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入院和出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的差异并进行文献回顾.结果 经眶上外侧入路的手术时间和开颅时间少于经眶上锁孔入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关颅时间、估计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HCT改变、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入院和出院时GCS评分、出院时GO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眶上外侧入路具有手术时间和关颅时间短,术中能提供更好的手术视野,术中牵拉较少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在行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时可作为眶上锁孔入路的替代方案.

    作者:刘海巍;陶胜忠;陈辉;王德群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厄他培南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酶烯基因分析与耐药传递机制研究

    目的 研究重庆某三级医院对厄他培南不敏感肠杆菌科细菌所携带的碳青酶烯耐药基因类型及耐药传递方式.方法 对临床分离出的厄他培南不敏感肠杆菌科细菌采用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产生情况;PCR扩增常见耐药基因并测序确定碳青酶烯酶基因;质粒结合试验研究耐药基因的传播方式.结果 在临床772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分离出14株对厄他培南不敏感菌株(耐药12株,中介2株).13株改良Hodge试验阳性,其中12株携带blaOXA基因,9株携带blaIMP基因,2株携带blaKPC基因;首次发现同时携带blaOXA-1、blaIMP-8和blaKPC-2 3种耐药基因的阴沟肠杆菌,改良Hodge试验阴性的1株阴沟肠杆菌没有检测出耐药基因,且该菌株质粒结合试验失败.结论 该院分离的厄他培南不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所携带耐药基因以blaIMP-8和blaOXA-1为主,且主要通过质粒传播.

    作者:苏小燕;罗云俐;叶涛;何云燕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与肿瘤组织中TAZ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 探讨转录共激活因子(TAZ)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与肿瘤组织中表达,分析其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经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并行根治性手术患者85例为手术组,手术后确诊复发的患者35例作为复发组,同时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50例为对照组.取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AZ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外周血中TAZ的水平.结果 手术组患者术前外周血中TAZ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TAZ水平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复发组患者外周血TAZ水平明显高于手术组术前(P<0.05).手术组患者肿瘤组织中TAZ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黏膜组织(P<0.05),复发组患者肿瘤组织中TAZ表达高于手术组(P<0.05).手术组和复发组患者肿瘤组织与外周血TAZ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监测TAZ水平对及时了解肿瘤复发有明显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爱军;王红钰;徐晋珩;郑宝军;吴肖;程健;张超;施华;冯俊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超声在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IFAP)瘤腔内注射凝血酶和超声引导加压在治疗IFA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通过彩色多普勒确诊为IFAP患者56例,分为A、B两组.A组(28例)进行超声引导压迫下经皮瘤腔内注射凝血酶(UGTI)对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A)进行治疗,并于术后24 h,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随访复查.B组(28例)进行超声引导压迫修复法(UGCR)对PSA进行治疗,并于术后24 h及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随访复查.对两种方法治疗PSA的成功率、操作时间长短、复发率、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观察PSA瘤腔大小、瘤颈长度、瘤颈宽度及瘤口峰值血流速度等因素对两种治疗方法的影响.结果 对PSA的治疗,UGTI成功率明显高于UGCR,UGTI操作时间明显短于UGCR,而复发率则显著低于UGCR.患者PSA瘤腔大小、瘤颈宽度对UGCR的影响都显著大于对UGTI的影响,而瘤口峰值血流速度对两种治疗方法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通过UGTI治疗PSA明显优于通过UGCR治疗PSA,UGTI可作为治疗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形成PSA的首选方法.

    作者:张东竹;刘学;杜瑛;张梦菲;高红丽;黄丽红;姚延峰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益气活血化痰方联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高危性COPD患者动脉僵硬度、血液黏度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化痰方联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高危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动脉僵硬度、血液黏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240例存在心血管病变危险因素的高危性COPD患者分成他汀组(A组)、益气活血化痰组(B组)、联合组(C组)和对照组(D组),每组60例.4组均予以常规治疗方案,A组联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B组联合益气活血化痰方,C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化痰方,均持续治疗6个月.观察4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动脉僵硬度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差异,记录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4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C组、A组、B组、D组逐渐升高(P<0.05).治疗6个月后,除D组患者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未见明显改变(P>0.05),其余3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C组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A组、B组、D组患者BODE指数逐渐升高(P<0.05).结论 益气活血化痰方联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调节有心血管病变危险因素的高危性COPD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促进患者预后恢复等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金晶;秦慧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变应性鼻炎新西兰兔静脉血中CRLR和CGRP-RCP的表达及变化研究

    目的 观察新西兰兔变应性鼻炎模型静脉血中降钙素受体样受体(CRLR)、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组分蛋白(CGRP-RCP)的表达及变化,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24只新西兰兔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和变应性鼻炎组(B组).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新西兰兔并行鼻腔激发刺激,制作变应性鼻炎模型.观察两组新西兰兔行为改变,并取其鼻甲及鼻中隔黏膜制作HE切片,观察新西兰兔鼻腔黏膜病理改变.收集静脉血,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CRLR、CGRP-RCP的水平变化.结果 行为学评分显示:两组新西兰兔在鼻腔激发后第1~5天的行为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A组鼻腔黏膜及间质稍水肿血管轻度增生、充血,炎性细胞浸润不明显,少量鼻分泌物;B组间质内水肿明显,血管增生、充血,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和其他炎性细胞浸润.B组CRLR、CGRP-RCP水平较A组明显增高(t=5.143、10.595,P<0.05).结论 CRLR、CGRP-RCP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祝涵;刘强和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化疗序贯经皮肺穿刺微波消融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化疗序贯经皮肺穿刺微波消融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延长不能(愿)手术的Ⅳ期之前肺癌患者的生存.方法 对罹患各种基础疾病难以耐受手术的肺癌患者,以及因恐惧、高龄或心肺功能障碍等拒绝手术的Ⅰ~Ⅲ期肺癌患者,根据肿瘤组织学类型选用吉西他滨(鳞癌)或多西他赛(腺癌)为主方案化疗.在至少2个周期的化疗结束后实施经皮肺穿刺微波消融治疗术.结果 21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化疗后无CR病例,有PR 5例(23.81%),SD 2例(9.52%).微波消融术局部评价:完全消融15例,不完全消融6例.按寿命表法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1.42%、61.90%、47.61%.绝大多数不良反应轻而可控.结论 化疗序贯经皮肺穿刺微波消融术治疗周围型肺癌在疾病控制率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方面和手术相当.

    作者:杨荣;夏月琴;刘宏;金成;周小宁;王燕 刊期: 2017年第28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