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艳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风湿性心脏病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服药依从性、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除此之外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6个月.结果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各个领域在出院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除环境领域、家庭摩擦得分之外,其余领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前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3、6个月服药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服药依从性及运动耐量,减少抗凝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秦诚成;张莉;王安素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索椎间孔镜盘内活检在胸腰椎感染疾病中的应用.方法 将该院在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胸腰椎感染患者84例,按照术式的不同,分为微创诊疗组41例及传统方法组43例.微创诊疗组采用椎间孔镜盘内活检联合经椎弓根椎体内药物灌注治疗,传统方法组采用传统的经皮穿刺、开放手术.观察两组不同的治疗效果.结果 微创诊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术后细菌培养阳性率、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明显低于传统方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发现微创诊疗组的椎体高度丢失率、后凸畸形Cobb角及椎间隙狭窄也均明显低于传统方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诊疗组对术式的总体满意度高达95.12%,显著优于传统方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间孔镜盘内活检治疗胸腰椎感染疾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改善疼痛及下地快速的优势,且能有效避免术后椎体塌陷、椎间隙狭窄及后凸畸形等后遗症.
作者:徐仲阳;吕超亮;王倩;魏彦春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的1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因素行单变量和多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吻合口漏的总发病率为5.7%(9/158).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性别、BMI、术前合并疾病、肿瘤分期、部位、病理类型、术前有无肠梗阻、手术方式(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与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预防性回肠造口术不影响吻合口漏的发生率(P=0.694).术后放置经肛直肠减压管可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P=0.047).单变量及多变量分析显示术后腹泻是吻合口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522,P=0.001).结论 术后早期腹泻是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放置经肛直肠减压管可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
作者:李明;寇卫军;寇明文;张文博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数字化胸腔闭式引流系统在肺癌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了67例自2016年5月至2016年8月在该院接受肺部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分为传统组和数字组,术后分别予以传统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和数字化胸腔闭式引流系统.对两组患者的排气时间、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术后伤口疼痛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等进行研究比较.结果 传统组患者的排气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都明显长于数字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管道阻塞、导管脱落和皮下气肿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数字组发生胸痛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当天和术后1 d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数字组术后3 d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数字组围术期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 数字化胸腔闭式引流系统可以有效缩短肺癌切除术后患者的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作者:余艳;蔡少如;张福伟;李雅玲;何芬 刊期: 2017年第36期
脑卒中是指因急性脑循环障碍引起的全面性或局限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 ,包括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1 ]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 ,严重威胁人群健康 ,使社会及患者家庭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2 ].脑卒中通常发病急促 ,患者及家属往往在无心理防备的情况下 ,突然面对患者肢体、语言功能障碍 ,甚至昏迷 ,由于对不良预后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家属难以接受 ,容易引发医患纠纷.现就脑卒中诊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医患纠纷的原因及解决策略阐述如下.
作者:申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ACE)I/D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偏头痛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收集已发表的有关ACE I/D基因多态性与偏头痛易感性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OR和95%CI以评价ACE I/D多态性与偏头痛易感性的关联性,同时进行种族及偏头痛类型亚组分析.结果 Meta分析中纯合子模型(DD vs.Ⅱ:OR=1.21,95%CI:1.02~1.44,P=0.03;I2=47%)和显性模型(DD+DI vs.Ⅱ:OR=1.16,95%CI:1.01~1.33,P=0.04;I2=50%)均提示ACE I/D多态性与所有偏头痛的易感性呈正相关.杂合子模型和显性模型提示ACE I/D多态性显著增加有先兆偏头痛的易感性.结论 ACE基因I/D位点多态性与偏头痛易感性相关,其D等位基因是偏头痛的危险因素,特别是显著增加有先兆偏头痛的易感性.
作者:关欣颖;李慧;吴梦平;张洁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生长激素型垂体瘤合并心肌病患者外科手术治疗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5例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伴心肌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经鼻鼻蝶窦手术入路切除垂体瘤,观察术后2周血清生长激素水平、心电图结果 、超声心电图结果及临床症状.结果 术后患者体征均有明显改善,肢端肥大及鼻唇肥厚明显改善,头晕乏力、高血压及高血糖等均得到显著改善;术后平均生长激素水平为(4.37±2.03)μg/L,显著低于术前的(40.27±4.1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术后的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和左室后壁厚度(LVPWT)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术后的平均二尖瓣血流频谱(E/A)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能降低患者生长激素水平,改善心脏功能.
作者:顾俊怡;李向东;王中;虞正权;周幽心;陈罡;陈宇超;刘玉钊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系统评价化学发光法检测人免疫缺陷病毒(H IV)抗体作为H IV初筛方法 的价值.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方法 ,收集万方、维普、中国知网(CNKI)、CBM、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发表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HIV抗体的中文和英文研究,检索时限截止至2016年11月.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应用Meta-disc1.4和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共计26168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化学发光法检测H IV抗体的合并敏感度为100%(95%C I:1.00~1.00),合并特异度为100%(95%C I:0.99~1.00),合并阳性似然比为237.79(95%CI:80.50~702.42),合并阴性似然比为0.00(95%CI:0.00~0.02),诊断比值比(DOR)为48911.05(95%CI:8257.50~289711.20),曲线下面积AUC为0.9994(SE=0.0002).结论 化学发光法可作为HIV初筛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有森;曾艳华;张朝霞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自噬调控中的主要因子西罗莫司靶蛋白(mTOR)及Beclin1在良、恶性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检测Beclin1在35例腮腺瘤多形性腺瘤(CPA),37例腮腺良性多形性腺瘤(PA)和20例正常腮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p-mTOR、Beclin1在CPA、PA及正常腮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mTOR在正常腮腺组织,PA,CPA中的阳性表达呈递增的趋势,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eclin1在3种组织中表达呈递减趋势,三者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OR信号因子在CPA组织中过度表达,而Beclin1在CPA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受到抑制.
作者:李磊;李冉;刘江;刘锐;杨国海;张艳波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发生远处转移患者的预后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访150例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采集其临床数据进行预后分析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随访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3.50个月,1年生存率49.8%,2年生存率31.0%,3年生存率19.3%.Cox模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初诊N分期、初诊是否化疗、完成放疗到发生远处转移的时间间隔、转移部位、发生远处转移后化疗与否及化疗期数、是否进行姑息性放疗为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均P<0.05),其中初诊N分期、转移部位、发生远处转移后化疗与否、完成放疗到发生远处转移的时间间隔、是否进行姑息性放疗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发生远处转移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有初诊N分期、转移部位、发生远处转移后化疗与否、完成放疗到发生远处转移的时间间隔、是否进行姑息性放疗.
作者:许益芬;陈胜东;王达飞;龚伟达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术后肠胆反流(DBR)的发生因素.方法 在2012年9月至2016年2月选择在该院消化科进行住院诊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98例,所有患者都给予十二指肠乳头EST,判断术后DBR发生情况,调查发生因素,同时进行奥狄括约肌(Oddi括约肌)功能的测定与远期并发症的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EST,198例患者平均胆总管直径为(2.24±0.24)cm,平均胆总管结石数量为(3.63±1.12)个,胆总管结石大直径为(1.02±0.19)cm.EST术后出现DBR 12例,发生率为6.1%,平均放射性活度为(3.39±0.89)MBq.EST术后Oddi括约肌收缩压高峰值和收缩频率分别为(31.49±4.22)mm Hg和(3.78±0.53)次/min,都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Oddi括约肌基础压和胆总管压力分别为(8.23±1.03)mm Hg和(3.32±0.45)mm Hg,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合并胆囊结石、胆总管直径、术前术后Oddi括约肌收缩频率差值、结石数量、结石大直径为EST术后DBR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发生远期并发症18例,发生率为9.1%,其中反流性胆管炎4例,胆管狭窄6例,乳头狭窄4例,结石复发4例.结论 十二指肠乳头EST术后DBR比较常见,可导致Oddi括约肌功能下降与远期并发症的增加,需要积极加强预防管理.
作者:钟文洲;陈正义;林松挺;黄晓曦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抗性淀粉(RS)对2型糖尿病(T2DM)代谢的影响.方法 分别在Pubmed、Ovi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检索RS饮食干预2型糖尿病的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检索时间均至2016年6月21日.文献质量采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评估.相关数据用Stata12.0软件进行整合、分析.结果 共检索文献909篇,其中6篇符合纳入标准,共纳入研究对象308例.研究均显示RS干预后T2DM患者的空腹血糖显著降低.有4项研究检测了餐后血糖,并均认为RS干预后T2DM患者的餐后血糖显著降低(依次为P=0.023,P=0.010,P<0.05,P=0.045).3项研究报道了空腹总胆固醇(TC)及三酰甘油(TG)相关数据,但研究结果分歧较大.Gargari等的研究认为,与对照组相比RS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odinham等的研究中两组间HDL-C和L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argari等及Bodinham等的研究均认为与对照组比较,RS组TNF-α明显降低(依次为P<0.05,P=0.013),而前者认为RS组IL-6也降低的,后者则认为两组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性淀粉能够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脂代谢紊乱.
作者:秦露丹;丁静雅;徐勇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失独家庭夫妇生活质量和心理卫生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重庆市主城的3个区内符合入组条件的失独家庭夫妇841名(失独家庭组)和子女健在家庭夫妇674名(正常家庭组),以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及WHO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等量表为评定工具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两组家庭夫妇在性别、年龄、文化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独家庭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SAS和SDS得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家庭组(P<0.05),SSRS、MUNSH及WHOQOL-BREF中文版测评得分则明显低于正常家庭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抑郁因子和总幸福度4个回归方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失独家庭夫妇生活质量、心理卫生状况和主观幸福感都受到明显影响,应给予及时的心理危机干预及持续心理支持和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其心理卫生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
作者:谢聪;倪小玲;张海芬;吴胜;李晓菊;刘晓东;谭小林;曾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药物控制不佳且从未接受过外科手术治疗的原发三叉神经痛患者通过手术[包括微血管减压术(MVD)、经皮射频神经根切断术(RFR)、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S)]治疗后的花费-收益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3年89例首次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原发三叉神经痛患者(其中行M VD 27例,行RFR 23例,行SRS 39例).评判标准(效果因数)包括面部疼痛(极佳:没有面部疼痛且无药物治疗;佳:没有面部疼痛但有药物治疗;欠佳:有面部疼痛但小于50%;差:≥50%的患者有面部疼痛或者需行二次手术)、面部麻木、花费等.结果 接受手术患者的平均年龄:M VD(50.4±14.3)岁,RFR(73.2±13.6)岁和SRS(72.6±11.8)岁,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种手术方式平均花费金额:MVD 50274元,RFR 4539元,SRS 38512元(P<0.05);术后面部麻木患者的比例MVD 1.1%,RFR 52.2%,SRS 28.2%(P<0.05);两年内复发需要再次手术的患者比例MVD 26.0%,RFR 73.9%,SRS 30.7%(P<0.05);平均疼痛完全缓解期MVD为1.6年,RFR为2.1年,SRS为1.0年(P<0.05);花费-收益比MVD为31618元,RFR为1982元,SRS为39297元(P<0.05).结论 3种手术方式花费-收益比从低到高为RFR、M VD、SRS,即单位花费中RFR获得收益高,其次是M VD和SRS.
作者:刘海巍;陶胜忠;陈辉;王德群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甲氧明对剖宫产手术麻醉中产妇血流动力学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间在该院行剖宫产术实施腰-硬联合麻醉产妇285例,分3组,A组麻醉完成后即刻静脉注射盐酸甲氧明1 m g,B组注射2 mg,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记录入室平静后基础值(T0)、麻醉平卧位即刻(T1)、麻醉平卧后1 min(T2)、麻醉平卧后5 min(T3)、胎儿娩出前1 min(T4)、胎儿娩出后5 min(T5)各时间点产妇的收缩压(SBP)、心率(HR)变化情况,新生儿脐动脉血pH、血气指标[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及出生1 min Apgar评分,观察产妇术中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B组及C组产妇在T2时刻HR明显升高后又明显降低(P<0.05),而A组产妇在T1时刻开始降低后,在T2~T4各时间点HR均明显低于B组及C组,且无较大波动(P<0.05);3组产妇的SBP自T2时刻起均较T0时刻明显降低(P<0.05),但在T2~T4各时间点A组产妇的SBP均明显高于B组及C组(P<0.05);A、B组新生儿脐动脉血pH、血气指标及出生1 min后Apgar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新生儿脐动脉血pH、出生1 min后Apgar评分均明显低于A、B组(P<0.05);A组产妇的不良反应率为2.11%,明显低于B组(9.47)%及C组(1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甲氧明能够有效维持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后产妇血流动力学平稳,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作者:刘娟;丁继兵;陈秋香;林家国 刊期: 2017年第36期
张力性创口在临床上有较高发生率 ,其治疗具有一定难度.张力性创口是指创口两侧皮肤在直接缝合时受到向两侧张开的应力较高的一类创口 ,多由皮肤软组织缺损较大等因素造成.张力性创口处理不及时或不恰当会带来各种并发症.在临床上 ,处理张力性创口的方法 多种多样 ,各有优缺点.创口因其位置、范围、功能活动、附近正常组织情况决定了其处理的难易程度.为了能够更准确、更合理地应对张力性创口的治疗 ,本文就张力性创口的修复策略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王鑫;杨龙龙;赵东旭;程文凤;刘兆兴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总结完全性葡萄胎与胎儿共存的临床特点、诊断检查表现及妊娠结局.方法 分析1例完全性葡萄胎与胎儿共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B超检查示单活胎,宫腔下段与宫颈内口蜂窝状回声;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705890 IU/L,肝功能异常.经甲氨蝶呤化疗及保肝、对症、支持治疗后手术终止妊娠.术后病理表示完全性葡萄胎,单胎.结论 临床应运用有效手段早期鉴别诊断完全性葡萄胎与胎儿共存及部分性葡萄胎与胎儿共存,对症、支持治疗、密切复查,以尽早确诊及治疗.
作者:陈谊;李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腰椎间盘化学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 H)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把191例LDH患者分为A、B两组,在CT引导下行腰椎间盘化学消融术治疗LDH,A组(n=95)行盘内注射治疗,B组(n=96)行盘内盘外联合注射治疗,术后30、90、180 d通过门诊或电话等方式随访,参考M acnab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做随访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分别于治疗结束后30、90及180 d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神经、脊髓损伤及椎间盘感染等并发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系统,组内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B组评分均低于A组(P<0.05).A组优良率术后30 d为81.1%(77/95),术后90 d为83.2%(79/95),术后180 d为85.3%(81/95);B组优良率术后30 d为85.4%(82/96),术后90 d为88.5%(85/96),术后180 d为91.7%(88/96).结论 C T引导下腰椎间盘微创介入化学消融术止痛效果良好、迅速,盘内外联合治疗疗效更好.
作者:张皓;杨茂江;琼仙;李豪胜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评估入院时超敏肌钙蛋白I(hs-TnI)联合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2.0评分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近期死亡风险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347例ACS患者入院时的hs-TnI水平和GRACE2.0评分,随访观察hs-TnI和GRACE2.0评分高低对ACS患者近期(30 d)心血管疾病病死率的影响,并应用Kapi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hs-TnI和GRACE2.0评分对ACS患者近期心血管病死率的影响.结果 死亡组hs-TnI平均值[(7.5±5.6)μg/L]明显高于存活组[(1.2±2.9)μg/L],P<0.01,ACS患者近期心血管病死率与hs-TnI呈明显正相关(P<0.01).Kapi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hs-TnI对ACS患者近期心血管病死率影响,hs-TnI>0.014μg/L者近期预后明显较差(Log rank 62.81,P<0.01);GRACE2.0评分积分与ACS患者30 d心血管病死率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随着CRACE危险评分的增加,极高危ACS患者近期生存率明显降低(Log rank 116.56,P<0.01).而hs-TnI的生存曲线下面积(AUC)为0.079(95%CI:0.75~0.83,P<0.01),GRACE2.0评分AUC为0.81(95%CI:0.79~0.84,P<0.01).二者比较,GRACE2.0风险评分预测价值较hs-TnI稍高.hs-TnI与GRACE风险评分联合可以提高预测ACS患者近期心血管病死率的价值[AUC=0.84(0.81~0.91)].结论 hs-TnI联合GRACE2.0评分在ACS患者近期心血管死亡风险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作者:麦超;简华刚 刊期: 2017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妊娠糖尿病患者胎盘组织中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1)和11β-HSD2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妊娠期糖尿病(GDM)和糖耐量正常孕妇(NGT)各30例,化学发光法测定皮质醇、胰岛素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1β-HSD1和11β-HSD2在胎盘的表达部位,分别运用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测试11β-HSD1和11β-HSD2基因和蛋白水平的差异表达.结果 与NGT组相比,GDM组空腹胰岛素、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母血皮质醇水平明显增高(P<0.05),而空腹血糖、胎儿脐血皮质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β-HSD1和11β-HSD2均在胎盘中有表达,表达部位及水平不同.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提示GDM组胎盘11β-HSD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NGT组(P<0.05),11β-HSD2 mRNA明显高于NGT组(P<0.05),而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胎盘组织11β-HSD1和11β-HSD2差异表达调整免除母体不佳的妊娠环境将会给胎儿造成的长远伤害.
作者:马蓉;刘建;肖晓秋 刊期: 2017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