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可溶性 klotho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变化及意义

林书典;詹锋;潘楚瑛;张延;刘颖;詹宇威

关键词:klotho, 红斑性狼疮, 系统性, 肾炎, 维生素 D
摘要:目的:初步研究可溶性 klotho(s-kl)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狼疮性肾炎(LN )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收集34例首诊首治 SLE 患者,根据是否合并 LN 分为 SLE 不合并 LN 组(SLE 组,19例)和合并 LN 组(LN 组,15例),将17例常规体检者列为对照组。常规检测24 h 尿蛋白定量(24 h Upro)、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和双链 DNA(dsDNA)。采用 ELISA 法检测 s-kl 、25羟基维生素 D(25-OH-D)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对 SLE 组和 LN 组患者进行 SLE 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根据 Cockcroft-Gault 公式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比较3组间差异并对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 SLE 组和 LN组中平均动脉压、血常规、酶学[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补体(补体 C3和补体 C4)及 dsDNA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及 SLE 组比较,LN 组24 h Upro 、血脂[总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和血肌酐(SCr)显著升高,而血清清蛋白(ALB)和 CCr 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 组与对照组 s-kl 、25-OH-D 和 FGF-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 LN 组中 s-kl 、25-OH-D 及 FGF-23血清水平与对照组和 SLE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N 组患者 SLEDAI 评分较 SLE 组评分高(P <0.05)。相关分析表明,s-kl 与25-OH-D 、C3及 C4存在正相关关系,与FGF-23、SLEDAI 和 dsDNA 存在负相关关系(均 P <0.05)。回归分析提示,s-kl 、25-OH-D 和 FGF-23与 SLE 活动度无明显关系。结论 SLE 和 LN 患者体内 s-kl 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引起 FGF-23升高的关键因素之一,由此进一步导致 SLE 和 LN 患者维生素 D(VitD)缺乏和病情活动。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三角肌胸大肌间隙与经三角肌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经三角肌胸大肌间隙与经三角肌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收集的53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其中经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结合普通解剖钢板(经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组)24例,经三角肌入路结合锁定钢板(经三角肌入路组)29例。对切口长度、术后疼痛评分、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关节功能评价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6.3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72 h 平均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1个月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组出现切口延迟愈合2例,螺钉松动3例,肱骨头内翻4例,肱骨头坏死2例,并发症发生率45.8%;经三角肌入路组出现螺钉切割2例,肱骨头内翻2例,并发症发生率13.8%;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三角肌入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创伤小,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少,近期临床疗效好于经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结合普通解剖钢板。

    作者:韩冠生;朱勋兵;李振伟;聂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鼻内镜直视下硅胶软管双路泪道置管治疗泪小管断裂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硅胶软管双路泪道置管治疗泪小管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39例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在显微镜下找寻断端后以硅胶软管为支撑物,从上、下泪小管插入,通过泪小管断端,在鼻内窥镜直视下拉出硅胶软管后结扎固定于鼻腔。结果39例患者泪小管断裂术中全部吻合成功,术后有4例仍存溢泪。结论硅胶软管是治疗泪小管断裂较好的材料,在鼻内窥镜直视下置管可提高治愈率,稳定性好、并发症少,是理想的治疗泪小管断裂的方法。

    作者:吕学森;冯洁;许静;吴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Breg 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1 Breg 的发现及分类1.1 Breg 的发现过程 早在20世纪50年代,有研究表明缺乏 B 细胞的小鼠会出现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症状;1974年首次证明了 B 细胞可抑制迟发型超敏反应,该实验的研究对象为豚鼠脾脏;1996年 Wolf 等[1]分别用遗传性 B 细胞缺陷的小鼠和野生型小鼠建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EAE)小鼠模型,结果表明遗传性 B 细胞缺陷的小鼠体内诱导的 EAE 更易恶化,而后者部分有自愈的倾向,该研究先提出了 Breg 的存在。早在1997年,Mizoguchi 通过对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模型的研究,第一次指出 Breg 为一类具有免疫调节特性且与分泌免疫球蛋白无关联的 B 细胞亚群。5年后, Mizoguchi 在 IBD 模型中发现 CD1d 的 B 细胞亚群可分泌 IL-10,且可抑制疾病进展,同时首次开始使用 Breg 这个术语。2008年,Yanaba 等通过对 CHS(contact hypersensitivity)小鼠模型的研究,鉴定了一类 CD5+ CD1dhi 调节性 B 细胞亚群,这些 B 细胞可抑制 T 细胞的增殖及其介导的炎性反应,同时存在抗原特异性。

    作者:刘青;吕辉洋(综述);罗莉(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膜透析液对腹膜间皮细胞TLR2和TLR4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葡萄糖(dextrose)腹膜透析液、艾考糊精(icodextrin)腹膜透析液对人腹膜间皮细胞 Toll 样受体2(TLR2)和 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腹膜间皮细胞株第5~10代(HMrSV5,DMEM /F12培养基含10%胎牛血清)用于实验研究。 M TT 检测细胞活力,实验分为5组:阴性对照组、1.50% dextrose 组、2.50% dextrose 组、4.25% dextrose 组、7.5% icodextrin 组,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 TLR2和 TLR4的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 dextrose 腹膜透析液作用24 h 对腹膜间皮细胞 TLR2和 TLR4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作用48 h ,1.50% dextrose 组、2.50% dextrose 组、4.25% dex-trose 组 TLR2分别降低(5.5±2.8)%、(31.4±7.5)%、(54.9±1.9)%,TLR4分别降低(32.9±17.6)%、(47.7±13.5)%、(66.4±13.5)%;作用72 h ,1.50% dextrose 组、2.50% dextrose 组、4.25% dextrose 组 TLR2表达分别降低(29.4±14.7)%、(38.9±9.9)%、(63.5±16.5)%,TLR4表达分别降低(59.5±16.8)%、(63.1±9.5)%、(79.2±14.0)%;7.5% icodextrin 组TLR2和 TLR4表达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xtrose 透析液下调 HM rSV5 TLR2和 TLR4的表达;icodextrin 透析液对 TLR2和 TLR4的表达无显著影响。

    作者:伍军;何敏;张健;何文飞;程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ARD1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检测 ARD1在鼻咽部炎性组织、鼻咽癌组织及其各亚组之间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P 法检测鼻咽癌组织(56例)、鼻咽部炎性组织(20例)中 ARD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 ARD1的表达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肿瘤转移等临床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ARD1在鼻咽部炎性组织、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2/20)、55.35%(31/56),ARD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在鼻咽部炎性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D1的表达与鼻咽癌组织的分化程度相关(P<0.05),在分化差的组织中表达上调;但与患者年龄、性别、临床分期、肿瘤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D1在鼻咽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提示 ARD1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但具体如何发挥作用仍需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作者:贾培荣;曾妍;郑军;杨国军;徐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务人员在整合医疗中的作用方式及因素分析

    综合以往不同研究者关于“整合医疗”的研究概念[1-6],本研究提出的“整合医疗”:是通过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之间的技术、功能和服务等各种形式的有效联结,使得各级医疗机构相互之间建立起连接、联合和合作的关系。通过双向转诊制度的有效建立,实现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的病源合理、有序的流动,以达到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相互协作,实现卫生服务体系资源整合及协调发展,能够向居民提连续性、整合性的卫生保健服务,使其达到佳的健康状态。

    作者:刘丹;黄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遵义市血液集中化检测的实践与分析

    目的:通过对遵义市实行血液集中化检测4年多来的实践情况进行分析,评估血液集中化检测工作在本市的开展情况。方法对本市2011年2月至2014年12月全面实施血液集中化检测以来的无偿献血标本共194928份进行分析。结果7个中心血库送检标本与中心血站标本5项检测指标检测不合格率非常接近,在3.15%~4.85%,总不合格率3.72%,相互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集中化检测后7个中心血库采血人次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血液集中化检测提高了区域内的血液检测质量,促进了区域内的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

    作者:刘永生;刘建;海军;费安芳;袁仕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UpToDate 数据库在循证医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循证医学是遵循现有好的证据,兼顾经济效益和价值取向,进行医学实践的科学。循证医学是当今世界医学领域活跃、前沿的新兴学科之一,是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因此,循证医学是21世纪高质量医学人才必备的科学理念,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课程[1-2]。

    作者:钟理;邬娜;向颖;吴龙;李亚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同级别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细胞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 T 淋巴细胞免疫细胞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该院收治的80例颅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胶质瘤57例,其他肿瘤23例;胶质瘤按照 WHO 分级标准分为低级别组19例和高级别组38例,另选择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对照组、其他颅脑肿瘤组和胶质瘤组术前1 d 、术后1周静脉血,检测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分析不同级别脑胶质瘤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对照组外周血 CD3+、CD4+、CD4+/CD8+显著高于其他颅脑肿瘤组和胶质瘤组,CD8+显著低于其他颅脑肿瘤组和胶质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颅内肿瘤组比较,胶质瘤组外周血 CD3+、CD4+、CD4+/CD8+显著降低,CD8+显著升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前、后低级别组 CD3+、CD4+/CD8+均显著高于高级别组,CD8+显著低于高级别组(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 CD3+、CD4+/CD8+升高,CD8+显著降低(P<0.05)。低级别组中位生存期31个月,高级别组中位生存期13个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1组中位生存期为34个月,CD4+/CD8+<1组中位生存期为1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胶质瘤患者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肿瘤恶性程度越高,免疫抑制作用越明显;T 淋巴亚群水平检测可以作为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评价指标之一。

    作者:徐春华;刘越;肖利民;邓圣泽;郭昌贵;曾而明;洪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黛花合剂治疗放化疗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黛花合剂治疗放化疗性口腔溃疡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放射治疗和(或)化学治疗性口腔溃疡的患者14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使用黛花合剂,对照组使用锡类散制剂,以疼痛指数和口腔舒适度、大溃疡直径的差值、临床有效率作为疗效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溃疡疼痛及口腔舒适度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大溃疡直径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5±2 d 、10±2 d 的临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均 P<0.05);根据肿瘤类型及治疗方式分层,与对照组比较,5±2 d 时治疗组中的胃肠道、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及10±2 d 时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有效率均显著提高(P=0.005,0.034,0.007及0.011)。结论黛花合剂能缓解放化疗性口腔溃疡疼痛症状,促进口腔溃疡的愈合。

    作者:严凌花;刘心慧;黄风;石秀芳;王德强;潘芳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木犀草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大鼠肾脏的抗炎及抗纤维化作用

    目的:观察木犀草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炎性反应和纤维化的影响及对梗阻性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雄性 SD 大鼠32只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 组,n=8)、模型组(模型组,n=8)、地塞米松组(n=8)和木犀草素组(n=8)。 Sham 组行左侧输尿管分离术,后3组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术后第1天按照要求开始给药,各组大鼠于手术后10 d 眶静脉取血并留取梗阻侧肾组织后处死,比色法检测血清尿素氮、肌酐的变化,HE 和 Masson 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并用间质损伤指数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积分定量观察肾组织损伤情况。结果与 Sham 组对比,模型组大鼠肾脏明显肿大、皮质明显变薄、肾小管变形明显、炎性反应明显,间质损伤指数、纤维化积分明显增加(P<0.05),血尿素氮、血肌酐明显增加(P<0.05);木犀草素组和地塞米松组大鼠肾脏肿大、皮质变薄、肾小管变形、轻度炎性反应,两组间质损伤指数、纤维化积分明显增加(P <0.05),木犀草素组血尿素氮、血肌酐明显增加(P<0.05),地塞米松组血尿素氮、血肌酐变化不明显。与模型组对比,木犀草素组和地塞米松组肾脏体积明显变小、皮质变薄程度较小、肾小管变形减轻、炎性反应明显减弱,间质损伤指数、纤维化积分明显降低(P<0.05),血尿素氮、血肌酐明显降低(P<0.05),木犀草素组和地塞米松素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木犀草素不能完全阻止或逆转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的组织结构损伤和功能改变,但是其能够减轻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的炎性反应、肾功能损害及病理损害,效果较地塞米松有一定的差异。

    作者:汪海洋;陈宇诗;金大春;张金栋;刘颖菊;杜永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桂西地区骨关节结核患者T细胞亚群及红细胞表面免疫分子表达的研究

    目的:了解骨关节结核与肺结核患者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和红细胞 CD35、CD59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骨关节结核患者,60例肺结核患者,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9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抗体双标法检测外周静脉血 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 CD4+/CD8+)和红细胞 CD35、CD59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骨关节结核组和肺结核组 CD3+、CD4+和 CD4+/CD8+显著降低(P<0.05),CD8+明显增高(P <0.05);红细胞CD35、CD59表达显著降低(P <0.05)。骨关节结核组与肺结核患组 CD35与 CD3+、CD4+呈正相关(P <0.05),而与 CD8+、CD4+/CD8+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骨关节结核与肺结核患者 T 细胞免疫和红细胞免疫与常人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但其是原因还是结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乔宁宁;唐毓金;陈文成;谢克恭;陆潞;黄可;林佳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西藏林芝市2012~2015年无偿献血人群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林芝市中心血站自建站来自愿无偿献血人群结构状况,为推动本市无偿献血可持续健康发展及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林芝市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无偿献血人群的献血信息进行分析。结果3154名无偿献血者年龄在18~55岁,其中以18~27岁比例高,占53.93%;男性献血比例高于女性;汉族在无偿献血者中所占的比例为80.44%,藏族无偿献血者所占的比例为12.90%;重复献血者比例为23.72%。结论有针对性地做好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工作,能使林芝市无偿献血的队伍不断壮大,保障无偿献血工作有效发展,确保临床用血需要。

    作者:尚丽;李玉江;涂东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网络考试系统的满意度调查和系统功能评价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对人们的学习、工作乃至生活有着广泛影响,并在教育领域引起了重大的变革;充分利用计算机及网络资源,实现组卷、考试、阅卷及信息反馈自动化,网络考试已成为现实[1-2]。在四川大学考试改革的号召下,依托华西临床医学院的网络题库与考试系统,在现代教育测量学的指导下,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及信息数据处理技术,儿科学考试正逐步实现课程考核的规范化和科学化[3]。作为网络考试系统的终端,本研究通过网络考试系统的应用和对师生满意度的调查,初步探索该技术在儿科学考试改革中的应用情况。

    作者:高晓琳;熊英;母得志;王一斌;万朝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黄色肉芽肿性膀胱炎伴盆腔淋巴结增生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目的:降低黄色肉芽肿性膀胱炎(XC)的误诊及漏诊率,提高其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结合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考虑脐尿管癌合并尿路感染可能。抗感染治疗后行手术切除病变,终诊断:XC 。结果 XC 临床症状不典型,本例合并盆腔淋巴结增生,与脐尿管癌相似,膀胱镜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均无特异性。术后随访患者1年,无尿频、尿痛及下腹部不适。结论XC 临床病例罕见,诊断困难,不易与其他膀胱、脐尿管肿瘤相鉴别,确诊依靠组织病理学。

    作者:何祥彪;王德林;蒲军;张尧;陈在贤;吴小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胃血管球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胃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分析3例手术局部切除胃血管球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中2名男性,1名女性,术前有胃部不适或隐痛症状。肿块位于胃窦部黏膜下层或肌层。镜下表现为小而圆形细胞围绕扩张的血管呈结节状、巢团状排列。免疫组织化学 vimen-tin 和 SMA 均为弥散阳性,h-caldesmon 及 calponin 均为部分阳性。结论胃血管球瘤比较少见,临床容易误诊,免疫组织化学有助于确诊。绝大多数呈良性经过,局部手术完整切除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梦云;林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鼠滑膜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

    目的:利用 C57BL /6小鼠探索出一种改良的小鼠滑膜成纤维细胞(SF)的原代培养方法,以方便类风湿关节炎(RA)关于滑膜炎的研究。方法收集小鼠髋关节周围滑膜,去除内含的“蛋黄样”物,将滑膜移入含0.5%Ⅳ型胶原酶的 EP 管中,剪碎;置入37℃摇箱中振荡消化60 min ,然后在涡轮振荡仪上振荡1.5 min ,常规培养。结果细胞培养1周左右。进行第一次传代;大约在培养10 d 后滑膜巨噬细胞的数量达到高峰,然后逐渐减少;在第3次传代(15~20 d)后,滑膜巨噬细胞基本消失。用 Vimentin 标记的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显示 SF 细胞纯度超过95%;用 Vimentin 和 CD90.2标记的流式细胞术显示其纯度达到95%,用 CD54标记其纯度大约为80%。结论利用 C57BL/6小鼠探索出一种改良的小鼠 SF 的原代培养方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小鼠 SF 的原代培养方法。

    作者:赵进军;胡子有;欧阳晴晴;毋静;陈玉姣;杨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1例老年糖尿病并发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抗感染治疗的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并发医院内获得性肺炎(HAP)抗感染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对该院1例老年糖尿病并发 HAP 进行个案分析。结果临床药师与医师共同分析患者微生物培养结果及临床意义,制订治疗方案,并进行用药监护,但患者终因脓毒症休克死亡。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 HAP 的可能性大,临床药师应与医师形成互补,协助临床医师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药物的治疗水平。

    作者:刘沙;向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人下颌骨撞击伤三维有限元模拟及生物力学分析

    目的:利用有限元模拟技术对人下颌骨撞击伤进行仿真,对模拟结果进行生物力学分析,探讨下颌骨撞击伤的致伤机制。方法采用中国可视化数字人数据,建立人下颌骨撞击伤三维有限元模型,动态模拟不同致伤条件下人下颌骨撞击动态损伤过程,采用 Von Mises 应力及有效应变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结果建立人下颌骨撞击伤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成功模拟人下颌骨撞击伤动态损伤过程及骨折,髁状突及下颌角是应力、应变集中及骨折的好发部位。结论 Von Mises 应力及有效应变可作为预测和判定骨组织损伤的生物力学指标之一,利用有限元法可以有效模拟下颌骨动态撞击过程,模拟结果可为颌面部撞击伤基础研究及临床救治提供指导和数据参考。

    作者:雷涛;涂文斌;王婷婷;郑加军;谢良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自体内皮祖细胞促进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自体内皮祖细胞(EPCs)在体内、外促进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的能力。方法将兔自体外周血 EPCs 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按联合培养时细胞增殖率大时配比(EPCs ∶ BMSCs =1∶2)体外培养(联合培养组),在体外采用实时定量 PCR 方法检测成骨相关细胞因子 Osteonectin 、Osteopotin 、Col-1及成血管相关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于培养3、7、14 d 观察表达量的变化并与单纯 EPCs 及 BMSCs 组比较;将单纯 EPCs 、BMSCs 及联合培养组的组织工程骨移植到兔四肢肌袋内,于移植后2、4、8周观察组织工程骨生长情况,同时制成组织切片行 CD34、CD105、ZO-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 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光密度值,比较3组工程骨表达量变化。结果3、7、14 d Osteonectin 、Osteopotin 、Col-1、VEGF 各组表达均逐渐增高,其中联合培养组增高明显,且各时间点表达量高(P<0.01);2、4、8周兔四肢肌袋内的组织工程骨中联合培养组细胞复合的工程骨随时间延长成骨增加明显,新生血管长入多,免疫组织化学显示 CD34、CD105、ZO-1表达明显(P<0.01)。结论自体 EPCs 与 BMSCs 相互作用,在体内、体外均可促进组织工程骨血管化。

    作者:吴莉;赵娴;柯腾飞;陈泽谷;陆林;魏韩笑;张承磊;刘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