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文;李文仿;冉立峰;朱辉;李生伟;龚建平
循证医学是遵循现有好的证据,兼顾经济效益和价值取向,进行医学实践的科学。循证医学是当今世界医学领域活跃、前沿的新兴学科之一,是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因此,循证医学是21世纪高质量医学人才必备的科学理念,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课程[1-2]。
作者:钟理;邬娜;向颖;吴龙;李亚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助产士工作的专业性强,直接关系到母婴生命安全[1]。目前,我国助产士人员紧缺[2],特别是基层助产士[3],有的区县级医院甚至没有专门助产士。为满足我国基层助产工作的需要,多数助产士为其他专业转岗而来,专业性不强。因此急需在短时间内培训出专业性强,能胜任助产工作的基层助产士。而资料显示,大多数培训是对本院新进助产士培训,没有统一的模式、统一的规范[4]。本院举办过两期“重庆市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统筹城乡发展与改革二期项目助产士培训项目”,探索基层助产士岗位能力培训模式,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小凤;何东平;吴至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单采血小板时献血反应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和措施。方法重庆市血液中心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3种类型的仪器单采血小板7952例,共发生献血反应202例,收集发生献血反应者的健康信息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献血者的身体及精神因素与献血反应的发生存在明显相关性(P <0.05);献血反应与采集机器及献血者年龄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枸橼酸盐中毒反应是主要的献血反应(P<0.05)。结论在采集过程中多与献血者交流沟通,并作好护理,可降低献血反应的发生。
作者:傅奇;秦瑶;夏代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中血清内脂素(visfatin)、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水平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64例已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分别检测33例对照组造影结果正常者、51例斑块组、75例单支病变组、72例双支病变组和33例三支病变组患者的 visfatin 、HbA1c 水平;通过 Gensini 评分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的狭窄程度,并建立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其与冠心病的各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又可分为对照组(33例)、非重度狭窄组(174例)和重度狭窄组(57例),分析 visfatin 和 HbA1c 水平在3组患者间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按累及冠状动脉支数的分组中,HbA1c 水平在对照组[(4.98±0.21)%]、斑块组[(5.58±0.36)%]、单支病变组[(6.17±0.48)%]、双支病变组[(6.63±0.80)%]、三支病变组[(7.97±1.49)%]中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P<0.05);vis-fatin 水平在对照组、斑块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分别为(0.73±0.42)μg/L 、(1.50±0.87)μg/L 、(3.45±2.50)μg/L 、(5.45±2.96)μg/L 、(9.21±6.35)μg/L ,其中,冠心病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显著高于斑块组和对照组(P<0.05);斑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按冠状动脉内径狭窄程度分组中,重度狭窄组 visfatin 、HbA1c 水平[(8.25±4.86)μg/L 、(7.35±1.43)%]显著高于非重度狭窄组[(3.22±2.74)μg/L 、(6.14±0.70)%]和对照组[(0.73±0.42)μg/L 、(4.98±0.21)%],P<0.01;非重度狭窄组高于对照组(P<0.01)。 visfatin 、HbA1c 、hs-CRP 、LDL 和 TC 水平与 Gensini 评分呈正相关(P<0.01),HDL 水平与 Gensini 评分呈负相关(r=-0.535,P<0.01)。各组患者 HbA1c 、hs-CRP 、LDL 和 TC 水平与 visfatin 呈正相关(P<0.01),HDL 和 TG 水平与 visfatin 呈负相关(P<0.01)。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中,终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为 HbA1c 、LDL 、hs-CRP 、visfatin 和 HDL 。结论 visfatin 、HbA1c 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visfatin 和 HbA1c 能够作为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宣学习;张金盈;唐俊楠;沈德良;朱晓丹;王韫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1 Breg 的发现及分类1.1 Breg 的发现过程 早在20世纪50年代,有研究表明缺乏 B 细胞的小鼠会出现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症状;1974年首次证明了 B 细胞可抑制迟发型超敏反应,该实验的研究对象为豚鼠脾脏;1996年 Wolf 等[1]分别用遗传性 B 细胞缺陷的小鼠和野生型小鼠建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EAE)小鼠模型,结果表明遗传性 B 细胞缺陷的小鼠体内诱导的 EAE 更易恶化,而后者部分有自愈的倾向,该研究先提出了 Breg 的存在。早在1997年,Mizoguchi 通过对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模型的研究,第一次指出 Breg 为一类具有免疫调节特性且与分泌免疫球蛋白无关联的 B 细胞亚群。5年后, Mizoguchi 在 IBD 模型中发现 CD1d 的 B 细胞亚群可分泌 IL-10,且可抑制疾病进展,同时首次开始使用 Breg 这个术语。2008年,Yanaba 等通过对 CHS(contact hypersensitivity)小鼠模型的研究,鉴定了一类 CD5+ CD1dhi 调节性 B 细胞亚群,这些 B 细胞可抑制 T 细胞的增殖及其介导的炎性反应,同时存在抗原特异性。
作者:刘青;吕辉洋(综述);罗莉(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埃克替尼治疗 EGFR 基因状态不明体力状况较差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重庆市肿瘤研究所就诊的27例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况(ECOG-PS)评分大于或等于2分的晚期EGFR 基因状态不明肺腺癌患者,口服盐酸埃克替尼125 mg ,3次/d ,评价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计算生存率。结果27例患者,客观缓解率(ORR)为29.6%,疾病控制率(DCR)为81.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6个月。 ECOG-PS 评分得到改善的比例为70.4%,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57,P=0.031)。毒性反应主要为Ⅰ~Ⅱ度的皮疹、乏力、纳差及腹泻。结论埃克替尼治疗 ECOG-PS ≥2分、EGFR 基因状态不明的晚期肺腺癌患者,不良反应未明显增加,耐受性良好,患者可以从埃克替尼的治疗中明显获益。
作者:冀晓辉;黄露迷;王春梅;邵江河;王东林;李代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中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130000例,约占全球总新增病例数的28.8%[1]。宫颈癌的治疗主要为手术和放化疗,对于不能手术的患者放、化疗就更为重要[2]。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主要成分是不饱和脂肪酸,与肿瘤细胞有特异性的亲和力。多项研究已证实鸦胆子油乳对胃肠肿瘤、肝癌、卵巢癌、宫颈癌、肺癌等多种肿瘤具有抑瘤作用,并具有逆转化疗药物耐药、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作用[3]。可使晚期癌症患者食量及体质量增加,疼痛减轻,生存质量得到有效提高。随着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增加,有关其不良反应(ADRs)的病例报道有日益增多趋势。作者选择62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鸦胆子油乳减轻宫颈癌放化疗反应的护理要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尚玉萍;刘宝玲;马建华;滕亚莉;陈程;王忠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全腹膜外(TEP)与经腹(TAPP)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对网塞型补片(plug perfix mesh)修补术后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统计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同一手术医生收治的114例 plug perfix mesh 修补术后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按随机量表随机行腹腔镜疝修补手术(TEP 或 TAPP)后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评价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所纳入病例均为发生腹股沟疝后初次手术即采用 plug perfix mesh修补术,且为术后首次复发的患者,排除合并有影响凝血功能及严重代谢疾病的手术患者。结果 TAPP 组69例,手术时间(41.04±7.43)mins ,术中出血量(13.10±4.14)mL ,术后住院时间(1.5±0.55)d ,术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4分发生率20.29%(1 d)、8.70%(2 d)、2.90%(3 d)、1.45%(30 d),血清肿发生率18.84%(1 d)、10.14%(2 d)、7.25%(3 d)、0(30 d),尿潴留发生率14.49%(1 d);TEP 组45例,手术时间(42.93±4.99)min ,术中出血量(15.31±4.67)mL ,术后住院时间(1.3±0.8)d ,术后 VAS >4分发生率24.44%(1 d)、13.33%(2 d)、2.22%(3 d)、0(30 d),血清肿发生率26.67%(1 d)、11.11%(2 d)、6.67%(3 d)、0(30 d),尿潴留发生率22.22%(1 d);均无中转开放手术。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3±4)个月,尚无再复发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1)腹腔镜疝修补应用于 plug perfix mesh 修补术后的复发性腹股沟疝可行性高,仔细操作可以避免副损伤等严重并发症。(2)TEP 用于 plug perfix mesh 修补术后复发疝治疗,对于技术熟练的医生来讲并不比 TAPP 困难,但对于腔镜操作技巧及破损腹膜的修补有更高的要求。
作者:费昱达;曾玉剑;孙亮;王昆华;田衍;舒若;施承民;郭姝婧;徐玉;刘童蕾;罗华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利用 C57BL /6小鼠探索出一种改良的小鼠滑膜成纤维细胞(SF)的原代培养方法,以方便类风湿关节炎(RA)关于滑膜炎的研究。方法收集小鼠髋关节周围滑膜,去除内含的“蛋黄样”物,将滑膜移入含0.5%Ⅳ型胶原酶的 EP 管中,剪碎;置入37℃摇箱中振荡消化60 min ,然后在涡轮振荡仪上振荡1.5 min ,常规培养。结果细胞培养1周左右。进行第一次传代;大约在培养10 d 后滑膜巨噬细胞的数量达到高峰,然后逐渐减少;在第3次传代(15~20 d)后,滑膜巨噬细胞基本消失。用 Vimentin 标记的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显示 SF 细胞纯度超过95%;用 Vimentin 和 CD90.2标记的流式细胞术显示其纯度达到95%,用 CD54标记其纯度大约为80%。结论利用 C57BL/6小鼠探索出一种改良的小鼠 SF 的原代培养方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小鼠 SF 的原代培养方法。
作者:赵进军;胡子有;欧阳晴晴;毋静;陈玉姣;杨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初步研究可溶性 klotho(s-kl)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狼疮性肾炎(LN )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收集34例首诊首治 SLE 患者,根据是否合并 LN 分为 SLE 不合并 LN 组(SLE 组,19例)和合并 LN 组(LN 组,15例),将17例常规体检者列为对照组。常规检测24 h 尿蛋白定量(24 h Upro)、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和双链 DNA(dsDNA)。采用 ELISA 法检测 s-kl 、25羟基维生素 D(25-OH-D)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对 SLE 组和 LN 组患者进行 SLE 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根据 Cockcroft-Gault 公式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比较3组间差异并对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 SLE 组和 LN组中平均动脉压、血常规、酶学[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补体(补体 C3和补体 C4)及 dsDNA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及 SLE 组比较,LN 组24 h Upro 、血脂[总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和血肌酐(SCr)显著升高,而血清清蛋白(ALB)和 CCr 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 组与对照组 s-kl 、25-OH-D 和 FGF-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 LN 组中 s-kl 、25-OH-D 及 FGF-23血清水平与对照组和 SLE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N 组患者 SLEDAI 评分较 SLE 组评分高(P <0.05)。相关分析表明,s-kl 与25-OH-D 、C3及 C4存在正相关关系,与FGF-23、SLEDAI 和 dsDNA 存在负相关关系(均 P <0.05)。回归分析提示,s-kl 、25-OH-D 和 FGF-23与 SLE 活动度无明显关系。结论 SLE 和 LN 患者体内 s-kl 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引起 FGF-23升高的关键因素之一,由此进一步导致 SLE 和 LN 患者维生素 D(VitD)缺乏和病情活动。
作者:林书典;詹锋;潘楚瑛;张延;刘颖;詹宇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林芝市中心血站自建站来自愿无偿献血人群结构状况,为推动本市无偿献血可持续健康发展及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林芝市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无偿献血人群的献血信息进行分析。结果3154名无偿献血者年龄在18~55岁,其中以18~27岁比例高,占53.93%;男性献血比例高于女性;汉族在无偿献血者中所占的比例为80.44%,藏族无偿献血者所占的比例为12.90%;重复献血者比例为23.72%。结论有针对性地做好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工作,能使林芝市无偿献血的队伍不断壮大,保障无偿献血工作有效发展,确保临床用血需要。
作者:尚丽;李玉江;涂东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硅胶软管双路泪道置管治疗泪小管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39例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在显微镜下找寻断端后以硅胶软管为支撑物,从上、下泪小管插入,通过泪小管断端,在鼻内窥镜直视下拉出硅胶软管后结扎固定于鼻腔。结果39例患者泪小管断裂术中全部吻合成功,术后有4例仍存溢泪。结论硅胶软管是治疗泪小管断裂较好的材料,在鼻内窥镜直视下置管可提高治愈率,稳定性好、并发症少,是理想的治疗泪小管断裂的方法。
作者:吕学森;冯洁;许静;吴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不同内固定方案在肱骨近端骨折大龄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至2014年2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2例肱骨近端骨折大龄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分为 A 、B 、C 3组。 A 组34例,采用弹性髓内针逆行髓内固定手术治疗;B 组32例,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治疗;C 组27例,采用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比3组患儿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3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肩关节 Neer 评分的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 B 组和 C 组,A 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切口长度明显缩短(P<0.05)。结论弹性髓内针逆行髓内固定、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均能够安全、有效固定大龄儿童的肱骨近端骨折,弹性髓内针逆行髓内固定临床效果更优。
作者:赵涛;王军;周晓中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 HIV 感染者/AIDS 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和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对随州地区的 HIV 感染者/AIDS 患者进行调查,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量表进行匿名调查,并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243例HIV 感染者/AIDS 患者,其中106例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诊断标准,阳性率为43.62%,男女阳性率分别为37.88%和50.45%;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三大特征性症状中,以再体验症状阳性率高(78.60%),其次为高度警觉症状(64.20%),而回避与情感麻木的阳性率低(57.20%)。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女性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易感性高于男性(OR =1.960,95% CI :1.025~3.747),经历过歧视或不公平待遇者更容易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OR =2.967,95% CI :1.498~5.876),而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率随紧张恐惧发生频率的增加而增大(偶尔有:OR =2.074,95% CI :1.008~4.265;经常有:OR =6.690,95% CI :2.708~16.531)。结论 HIV 感染者/AIDS 患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率较高,特别是女性、有紧张恐惧情绪以及经历过歧视或不公平待遇者的发生风险更大。
作者:张璇;王棠;刘漫;陈雪梅;石修业;金晓舟;李十月;燕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储血设备的温度采取不同的监控方法,了解不同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及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储血设备的温度实施有效的监测和记录的重要性。方法采用不同分区布控的方法,比较温度计与储血设备自带温控显示温度、以及制冷设备中央温度管理系统的温度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进行分析。结果温度计与储血设备自带温控显示温度、温度计与储血设备中央温度管理系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储血设备自带温控显示温度与储血设备中央温度管理系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储血设备人工温度计监测温度、储血设备自带温控显示温度和储血设备中央温度管理系统在温度监控环节和过程中各有特点和优势,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将自动监控设备和手工记录相结合,以进一步确保血液质量。
作者:邱本慧;杨冬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骨关节结核与肺结核患者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和红细胞 CD35、CD59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骨关节结核患者,60例肺结核患者,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9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抗体双标法检测外周静脉血 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 CD4+/CD8+)和红细胞 CD35、CD59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骨关节结核组和肺结核组 CD3+、CD4+和 CD4+/CD8+显著降低(P<0.05),CD8+明显增高(P <0.05);红细胞CD35、CD59表达显著降低(P <0.05)。骨关节结核组与肺结核患组 CD35与 CD3+、CD4+呈正相关(P <0.05),而与 CD8+、CD4+/CD8+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骨关节结核与肺结核患者 T 细胞免疫和红细胞免疫与常人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但其是原因还是结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乔宁宁;唐毓金;陈文成;谢克恭;陆潞;黄可;林佳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粪便钙卫蛋白(FC)在结肠或回结肠型克罗恩病(CD)及 CD 术后患者内镜下活动度判断中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已确诊结肠或回结肠型 CD 患者56例、CD 术后患者25例及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25例。均于结肠镜检查前1~3 d内留取粪便,采用 ELISA 方法测定 FC 的水平。结肠或回结肠型 CD 及 CD 术后患者内镜活动度评估分别采用简单克罗恩病内镜评分(SES-CD)和 Rutgeerts′评分。结果在结肠或回结肠型 CD 患者中,活动期 FC 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和 IBS 组(P<0.01),FC 水平与 SES-CD 评分呈正相关(r=0.802,P<0.01),FC 在临界值250μg/g 时预测内镜活动度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1%和71.4%。在 CD 术后患者中,活动期及缓解期 FC 水平均明显高于 IBS 组(P <0.01),但活动期 FC 水平与缓解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C 在临界值250μg/g 时预测内镜疾病复发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0.0%和66.7%。结论 FC 能准确地反映结肠或回结肠型 CD 患者内镜疾病的活动度,但 FC 不能区别 CD 术后患者疾病的缓解期和活动期。
作者:陈金敏;郑浩轩;徐智民;刘涛;邓飞鸿;王道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伴随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医院手术患者呈增长趋势。而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就直接影响外科手术的周转率和医院的经济利益,其中作为手术室工作效率指标之一的首台手术准点开台率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2010年 Dpetri 等[1]学者阐述医护一体化是指医生和护士之间协作沟通的一种人际关系。因此,本科自2013年3月采用医护一体化管理首台手术准点开台时间,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敏;毕玉田;甘晓琴;陈娴;杨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 T 淋巴细胞免疫细胞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该院收治的80例颅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胶质瘤57例,其他肿瘤23例;胶质瘤按照 WHO 分级标准分为低级别组19例和高级别组38例,另选择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对照组、其他颅脑肿瘤组和胶质瘤组术前1 d 、术后1周静脉血,检测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分析不同级别脑胶质瘤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对照组外周血 CD3+、CD4+、CD4+/CD8+显著高于其他颅脑肿瘤组和胶质瘤组,CD8+显著低于其他颅脑肿瘤组和胶质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颅内肿瘤组比较,胶质瘤组外周血 CD3+、CD4+、CD4+/CD8+显著降低,CD8+显著升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前、后低级别组 CD3+、CD4+/CD8+均显著高于高级别组,CD8+显著低于高级别组(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 CD3+、CD4+/CD8+升高,CD8+显著降低(P<0.05)。低级别组中位生存期31个月,高级别组中位生存期13个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1组中位生存期为34个月,CD4+/CD8+<1组中位生存期为1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胶质瘤患者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肿瘤恶性程度越高,免疫抑制作用越明显;T 淋巴亚群水平检测可以作为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评价指标之一。
作者:徐春华;刘越;肖利民;邓圣泽;郭昌贵;曾而明;洪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以期提高结直肠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行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212例Ⅰ~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选择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可能产生影响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T 分期、大体类型、合并梗阻或穿孔、术后淋巴血管侵犯与术后局部复发有关(P <0.05);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 分期、分化程度、合并梗阻或穿孔、术后淋巴血管侵犯与术后远处转移有关(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是影响结直肠癌术后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复发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是影响结直肠癌术后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姚雨君;周航;刘霄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