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本慧;杨冬燕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以期提高结直肠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行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212例Ⅰ~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选择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可能产生影响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T 分期、大体类型、合并梗阻或穿孔、术后淋巴血管侵犯与术后局部复发有关(P <0.05);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 分期、分化程度、合并梗阻或穿孔、术后淋巴血管侵犯与术后远处转移有关(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是影响结直肠癌术后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复发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是影响结直肠癌术后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姚雨君;周航;刘霄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黛花合剂治疗放化疗性口腔溃疡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放射治疗和(或)化学治疗性口腔溃疡的患者14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使用黛花合剂,对照组使用锡类散制剂,以疼痛指数和口腔舒适度、大溃疡直径的差值、临床有效率作为疗效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溃疡疼痛及口腔舒适度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大溃疡直径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5±2 d 、10±2 d 的临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均 P<0.05);根据肿瘤类型及治疗方式分层,与对照组比较,5±2 d 时治疗组中的胃肠道、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及10±2 d 时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有效率均显著提高(P=0.005,0.034,0.007及0.011)。结论黛花合剂能缓解放化疗性口腔溃疡疼痛症状,促进口腔溃疡的愈合。
作者:严凌花;刘心慧;黄风;石秀芳;王德强;潘芳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林芝市中心血站自建站来自愿无偿献血人群结构状况,为推动本市无偿献血可持续健康发展及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林芝市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无偿献血人群的献血信息进行分析。结果3154名无偿献血者年龄在18~55岁,其中以18~27岁比例高,占53.93%;男性献血比例高于女性;汉族在无偿献血者中所占的比例为80.44%,藏族无偿献血者所占的比例为12.90%;重复献血者比例为23.72%。结论有针对性地做好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工作,能使林芝市无偿献血的队伍不断壮大,保障无偿献血工作有效发展,确保临床用血需要。
作者:尚丽;李玉江;涂东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木犀草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炎性反应和纤维化的影响及对梗阻性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雄性 SD 大鼠32只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 组,n=8)、模型组(模型组,n=8)、地塞米松组(n=8)和木犀草素组(n=8)。 Sham 组行左侧输尿管分离术,后3组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术后第1天按照要求开始给药,各组大鼠于手术后10 d 眶静脉取血并留取梗阻侧肾组织后处死,比色法检测血清尿素氮、肌酐的变化,HE 和 Masson 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并用间质损伤指数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积分定量观察肾组织损伤情况。结果与 Sham 组对比,模型组大鼠肾脏明显肿大、皮质明显变薄、肾小管变形明显、炎性反应明显,间质损伤指数、纤维化积分明显增加(P<0.05),血尿素氮、血肌酐明显增加(P<0.05);木犀草素组和地塞米松组大鼠肾脏肿大、皮质变薄、肾小管变形、轻度炎性反应,两组间质损伤指数、纤维化积分明显增加(P <0.05),木犀草素组血尿素氮、血肌酐明显增加(P<0.05),地塞米松组血尿素氮、血肌酐变化不明显。与模型组对比,木犀草素组和地塞米松组肾脏体积明显变小、皮质变薄程度较小、肾小管变形减轻、炎性反应明显减弱,间质损伤指数、纤维化积分明显降低(P<0.05),血尿素氮、血肌酐明显降低(P<0.05),木犀草素组和地塞米松素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木犀草素不能完全阻止或逆转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的组织结构损伤和功能改变,但是其能够减轻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的炎性反应、肾功能损害及病理损害,效果较地塞米松有一定的差异。
作者:汪海洋;陈宇诗;金大春;张金栋;刘颖菊;杜永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对人们的学习、工作乃至生活有着广泛影响,并在教育领域引起了重大的变革;充分利用计算机及网络资源,实现组卷、考试、阅卷及信息反馈自动化,网络考试已成为现实[1-2]。在四川大学考试改革的号召下,依托华西临床医学院的网络题库与考试系统,在现代教育测量学的指导下,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及信息数据处理技术,儿科学考试正逐步实现课程考核的规范化和科学化[3]。作为网络考试系统的终端,本研究通过网络考试系统的应用和对师生满意度的调查,初步探索该技术在儿科学考试改革中的应用情况。
作者:高晓琳;熊英;母得志;王一斌;万朝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利用 C57BL /6小鼠探索出一种改良的小鼠滑膜成纤维细胞(SF)的原代培养方法,以方便类风湿关节炎(RA)关于滑膜炎的研究。方法收集小鼠髋关节周围滑膜,去除内含的“蛋黄样”物,将滑膜移入含0.5%Ⅳ型胶原酶的 EP 管中,剪碎;置入37℃摇箱中振荡消化60 min ,然后在涡轮振荡仪上振荡1.5 min ,常规培养。结果细胞培养1周左右。进行第一次传代;大约在培养10 d 后滑膜巨噬细胞的数量达到高峰,然后逐渐减少;在第3次传代(15~20 d)后,滑膜巨噬细胞基本消失。用 Vimentin 标记的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显示 SF 细胞纯度超过95%;用 Vimentin 和 CD90.2标记的流式细胞术显示其纯度达到95%,用 CD54标记其纯度大约为80%。结论利用 C57BL/6小鼠探索出一种改良的小鼠 SF 的原代培养方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小鼠 SF 的原代培养方法。
作者:赵进军;胡子有;欧阳晴晴;毋静;陈玉姣;杨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冠心病治疗措施包括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药物治疗等。对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 PCI 可减轻缺血症状但未能延长生存;CABG 可改善多支血管病变伴左室功能降低冠心病患者心肌灌注、延长患者生存,但有较大手术风险;以他汀类药物为基础的药物治疗仅适度减轻斑块负荷、防止冠脉内形成血栓,尚不能逆转居高不下的冠心病病死率和病残率。鉴于 PCI 、CABG 的潜在风险和现有药物的局限性,探索心肌内侧支动脉新生的方法成为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杨文慧(综述);郭涛;杨莉(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尝试评价贵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开展血液病毒核酸检测(NAT )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方法应用 Grifols Procleix Tigris 全自动 NAT 和 Procleix Ulitrio Assay HBV 、HCV 、HIV NAT 联检试剂,对72967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做HBV 、HCV 、HIV 联检,并对联检阳性标本做鉴别试验;同时对同批标本采用 ELISA 双试剂平行检测。结果 NAT 阳性检出率为0.63%(462/72967),ELISA 检测阴性标本的 NAT 阳性检出率0.16%(119/72624);单项核酸阳性标本的鉴别试验阳性率为24.3%(29/119)。结论贵阳地区核酸检测合格血液中存在的输血传播疾病风险主要是输血感染 HBV ,NAT 用于血液筛查能进一步降低输血传播疾病风险。
作者:钟江;郑祥顺;周晓泉;刘玉姣;杨和明;陈曦;邓双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 HIV 感染者/AIDS 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和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对随州地区的 HIV 感染者/AIDS 患者进行调查,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筛查量表进行匿名调查,并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243例HIV 感染者/AIDS 患者,其中106例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诊断标准,阳性率为43.62%,男女阳性率分别为37.88%和50.45%;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三大特征性症状中,以再体验症状阳性率高(78.60%),其次为高度警觉症状(64.20%),而回避与情感麻木的阳性率低(57.20%)。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女性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易感性高于男性(OR =1.960,95% CI :1.025~3.747),经历过歧视或不公平待遇者更容易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OR =2.967,95% CI :1.498~5.876),而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率随紧张恐惧发生频率的增加而增大(偶尔有:OR =2.074,95% CI :1.008~4.265;经常有:OR =6.690,95% CI :2.708~16.531)。结论 HIV 感染者/AIDS 患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率较高,特别是女性、有紧张恐惧情绪以及经历过歧视或不公平待遇者的发生风险更大。
作者:张璇;王棠;刘漫;陈雪梅;石修业;金晓舟;李十月;燕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brainstem cavernous malformation , BCM )是神经外科中的少见疾病,约占颅内海绵状血管畸形的9%~35%[1-9],桥脑是 BCM 的好发部位,文献报道的平均发病年龄为42岁左右[10],但也有文献指出该病也好发于青少年[9]。本文就该疾病的自然史、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黄冠又(综述);甘鸿川(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埃克替尼治疗 EGFR 基因状态不明体力状况较差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重庆市肿瘤研究所就诊的27例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况(ECOG-PS)评分大于或等于2分的晚期EGFR 基因状态不明肺腺癌患者,口服盐酸埃克替尼125 mg ,3次/d ,评价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计算生存率。结果27例患者,客观缓解率(ORR)为29.6%,疾病控制率(DCR)为81.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6个月。 ECOG-PS 评分得到改善的比例为70.4%,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57,P=0.031)。毒性反应主要为Ⅰ~Ⅱ度的皮疹、乏力、纳差及腹泻。结论埃克替尼治疗 ECOG-PS ≥2分、EGFR 基因状态不明的晚期肺腺癌患者,不良反应未明显增加,耐受性良好,患者可以从埃克替尼的治疗中明显获益。
作者:冀晓辉;黄露迷;王春梅;邵江河;王东林;李代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阴式子宫瘢痕妊娠切除术与子宫动脉栓塞介入配合清宫术对于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CSP)的治疗效果及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比较阴式子宫瘢痕妊娠切除术患者(治疗组)与子宫动脉栓塞配合清宫术患者(对照组)的术后阴道流血量、术后疤痕持续妊娠率及平均住院时间,并对孕周、剖宫产次数、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值、B 超提示的包块大小及是否为活胎这5个因素与手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后阴道流血量为(85.38±13.27)mL ,术后疤痕持续妊娠率为2.56%,平均住院时间为(5.13±0.77)d ,与对照组的(163.11±34.87)mL 、11.90%、(8.12±1.88)d 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 HCG 值、B 超包块大小及活胎与手术治疗成功与否有关(P<0.05),而剖宫产次数和孕周与手术治疗成功与否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阴式子宫瘢痕妊娠切除术出血量少且住院时间短;可有效降低血 HCG 值较高,活胎且包块体积较大的患者术后持续疤痕妊娠发生率。
作者:蒋志峰;胡晓霞;赵仁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本文通过重庆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4个区域2010~2012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经验不足,提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的建议,现报道如下。
作者:成晓娇;杨小丽;孙亚梅;曾原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PBL 结合 SimMan 综合模拟人在困难气道实践课程中的应用困难气道相关知识一直是临床麻醉学教学的难题。它作为临床麻醉学中气道管理部分的难点与重点,一直以来是作为大课讲授。然而,学生在理论课和前期实践课时虽均已学习了困难气道处理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模型的气管插管操作,但存在重操作轻理论及理论与实践割裂的现象。同时,由于现有的教学模型仅作为插管模具,缺乏整体的困难气道教具,所以关于困难气道诊断及处理的临床思维培养难以完成。湖北医药学院在困难气道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提出以 PBL 教学模式结合SimMan 综合模拟人(以下简称模拟人)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分析如下,以期不断提高麻醉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罗向红;毛山;龚小芳;唐核心;李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粪便钙卫蛋白(FC)在结肠或回结肠型克罗恩病(CD)及 CD 术后患者内镜下活动度判断中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已确诊结肠或回结肠型 CD 患者56例、CD 术后患者25例及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25例。均于结肠镜检查前1~3 d内留取粪便,采用 ELISA 方法测定 FC 的水平。结肠或回结肠型 CD 及 CD 术后患者内镜活动度评估分别采用简单克罗恩病内镜评分(SES-CD)和 Rutgeerts′评分。结果在结肠或回结肠型 CD 患者中,活动期 FC 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和 IBS 组(P<0.01),FC 水平与 SES-CD 评分呈正相关(r=0.802,P<0.01),FC 在临界值250μg/g 时预测内镜活动度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1%和71.4%。在 CD 术后患者中,活动期及缓解期 FC 水平均明显高于 IBS 组(P <0.01),但活动期 FC 水平与缓解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C 在临界值250μg/g 时预测内镜疾病复发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0.0%和66.7%。结论 FC 能准确地反映结肠或回结肠型 CD 患者内镜疾病的活动度,但 FC 不能区别 CD 术后患者疾病的缓解期和活动期。
作者:陈金敏;郑浩轩;徐智民;刘涛;邓飞鸿;王道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并发医院内获得性肺炎(HAP)抗感染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对该院1例老年糖尿病并发 HAP 进行个案分析。结果临床药师与医师共同分析患者微生物培养结果及临床意义,制订治疗方案,并进行用药监护,但患者终因脓毒症休克死亡。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 HAP 的可能性大,临床药师应与医师形成互补,协助临床医师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药物的治疗水平。
作者:刘沙;向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TACE)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比单一 TACE 治疗老年(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72例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 TACE 联合 HIFU 治疗组(联合组,n=36)与 TACE 治疗组(TACE 组:n=36),比较两组治疗后肿瘤缩小情况,甲胎蛋白(AFP)水平及肝功能变化,中位生存时间,1、2、3年生存率等指标。结果联合组较 TACE 组肿瘤缩小更明显(P<0.05),术后AFP 值减小更多(P<0.05);联合组及 TACE 组中位生存时间,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2.0±6.9)个月、83.1%、57.3%、42.6%和(21.0±6.3)个月、62.9%、41.4%、22.3%,联合组中位生存时间及各对应时间点生存率较 TACE 组高(P<0.05);两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TACE 联合 HIFU 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较单一 TACE 治疗更能使老年肝癌患者获益。
作者:龚文;李文仿;冉立峰;朱辉;李生伟;龚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中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130000例,约占全球总新增病例数的28.8%[1]。宫颈癌的治疗主要为手术和放化疗,对于不能手术的患者放、化疗就更为重要[2]。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主要成分是不饱和脂肪酸,与肿瘤细胞有特异性的亲和力。多项研究已证实鸦胆子油乳对胃肠肿瘤、肝癌、卵巢癌、宫颈癌、肺癌等多种肿瘤具有抑瘤作用,并具有逆转化疗药物耐药、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作用[3]。可使晚期癌症患者食量及体质量增加,疼痛减轻,生存质量得到有效提高。随着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增加,有关其不良反应(ADRs)的病例报道有日益增多趋势。作者选择62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鸦胆子油乳减轻宫颈癌放化疗反应的护理要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尚玉萍;刘宝玲;马建华;滕亚莉;陈程;王忠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硅胶软管双路泪道置管治疗泪小管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39例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在显微镜下找寻断端后以硅胶软管为支撑物,从上、下泪小管插入,通过泪小管断端,在鼻内窥镜直视下拉出硅胶软管后结扎固定于鼻腔。结果39例患者泪小管断裂术中全部吻合成功,术后有4例仍存溢泪。结论硅胶软管是治疗泪小管断裂较好的材料,在鼻内窥镜直视下置管可提高治愈率,稳定性好、并发症少,是理想的治疗泪小管断裂的方法。
作者:吕学森;冯洁;许静;吴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检测 ARD1在鼻咽部炎性组织、鼻咽癌组织及其各亚组之间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P 法检测鼻咽癌组织(56例)、鼻咽部炎性组织(20例)中 ARD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 ARD1的表达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肿瘤转移等临床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ARD1在鼻咽部炎性组织、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2/20)、55.35%(31/56),ARD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在鼻咽部炎性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D1的表达与鼻咽癌组织的分化程度相关(P<0.05),在分化差的组织中表达上调;但与患者年龄、性别、临床分期、肿瘤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D1在鼻咽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提示 ARD1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但具体如何发挥作用仍需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作者:贾培荣;曾妍;郑军;杨国军;徐江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