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研究进展

黄冠又(综述);甘鸿川(审校)

关键词:血管畸形, 海绵状, 脑干, 显微外科治疗
摘要:脑干海绵状血管畸形(brainstem cavernous malformation , BCM )是神经外科中的少见疾病,约占颅内海绵状血管畸形的9%~35%[1-9],桥脑是 BCM 的好发部位,文献报道的平均发病年龄为42岁左右[10],但也有文献指出该病也好发于青少年[9]。本文就该疾病的自然史、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治疗综述如下。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器官系统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随着医学科学向整体化、综合化及多元化方向发展,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需求,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已成为当今医学院校的首要任务。纵观世界范围内课程改革,大致有4种趋势:(1)沿用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模式,在课程数量、学时、理论与实践比例等方面进行优化;(2)实施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模式;(3)实施问题为基础的课程体系;(4)以临床表现为基础的课程模式。我国医学教育课程改革起步较晚,普遍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的主流。国内许多医学院校虽然也在实施器官系统课程改革,但主要是基础医学课程按器官系统整合或临床医学课程按器官系统整合。而把基础与临床课程进行整合在专科临床医学专业还没有实施过。

    作者:凌斌;何坪;唐全;杨海英;谭丽;邓宇;邓世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阴式子宫瘢痕妊娠切除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对阴式子宫瘢痕妊娠切除术与子宫动脉栓塞介入配合清宫术对于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CSP)的治疗效果及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比较阴式子宫瘢痕妊娠切除术患者(治疗组)与子宫动脉栓塞配合清宫术患者(对照组)的术后阴道流血量、术后疤痕持续妊娠率及平均住院时间,并对孕周、剖宫产次数、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值、B 超提示的包块大小及是否为活胎这5个因素与手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后阴道流血量为(85.38±13.27)mL ,术后疤痕持续妊娠率为2.56%,平均住院时间为(5.13±0.77)d ,与对照组的(163.11±34.87)mL 、11.90%、(8.12±1.88)d 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 HCG 值、B 超包块大小及活胎与手术治疗成功与否有关(P<0.05),而剖宫产次数和孕周与手术治疗成功与否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阴式子宫瘢痕妊娠切除术出血量少且住院时间短;可有效降低血 HCG 值较高,活胎且包块体积较大的患者术后持续疤痕妊娠发生率。

    作者:蒋志峰;胡晓霞;赵仁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粪便钙卫蛋白在克罗恩病活动度判断中的诊断效能

    目的:研究粪便钙卫蛋白(FC)在结肠或回结肠型克罗恩病(CD)及 CD 术后患者内镜下活动度判断中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已确诊结肠或回结肠型 CD 患者56例、CD 术后患者25例及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25例。均于结肠镜检查前1~3 d内留取粪便,采用 ELISA 方法测定 FC 的水平。结肠或回结肠型 CD 及 CD 术后患者内镜活动度评估分别采用简单克罗恩病内镜评分(SES-CD)和 Rutgeerts′评分。结果在结肠或回结肠型 CD 患者中,活动期 FC 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和 IBS 组(P<0.01),FC 水平与 SES-CD 评分呈正相关(r=0.802,P<0.01),FC 在临界值250μg/g 时预测内镜活动度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1%和71.4%。在 CD 术后患者中,活动期及缓解期 FC 水平均明显高于 IBS 组(P <0.01),但活动期 FC 水平与缓解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C 在临界值250μg/g 时预测内镜疾病复发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0.0%和66.7%。结论 FC 能准确地反映结肠或回结肠型 CD 患者内镜疾病的活动度,但 FC 不能区别 CD 术后患者疾病的缓解期和活动期。

    作者:陈金敏;郑浩轩;徐智民;刘涛;邓飞鸿;王道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检测 ROC1在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探究 ROC1在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为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卵巢癌手术并进行了长达5年随访的261例卵巢癌患者,对卵巢癌组织及相应周围正常组织中 ROC1 mRNA 及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将结果与患者的预后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ROC1在卵巢癌组织中过度表达,而在相对应周围正常组织中几乎不表达;ROC1表达水平高低与患者的生存率存在负相关性。结论卵巢癌患者中 ROC1表达水平越高,预后越差。

    作者:李娜;孙丽君;李东林;刘颂;高家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鸦胆子油乳减轻宫颈癌放、化疗反应的护理分析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中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130000例,约占全球总新增病例数的28.8%[1]。宫颈癌的治疗主要为手术和放化疗,对于不能手术的患者放、化疗就更为重要[2]。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主要成分是不饱和脂肪酸,与肿瘤细胞有特异性的亲和力。多项研究已证实鸦胆子油乳对胃肠肿瘤、肝癌、卵巢癌、宫颈癌、肺癌等多种肿瘤具有抑瘤作用,并具有逆转化疗药物耐药、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作用[3]。可使晚期癌症患者食量及体质量增加,疼痛减轻,生存质量得到有效提高。随着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增加,有关其不良反应(ADRs)的病例报道有日益增多趋势。作者选择62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鸦胆子油乳减轻宫颈癌放化疗反应的护理要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尚玉萍;刘宝玲;马建华;滕亚莉;陈程;王忠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盐酸埃克替尼治疗体力状况较差 EGFR 基因状态不明肺腺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评价埃克替尼治疗 EGFR 基因状态不明体力状况较差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重庆市肿瘤研究所就诊的27例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况(ECOG-PS)评分大于或等于2分的晚期EGFR 基因状态不明肺腺癌患者,口服盐酸埃克替尼125 mg ,3次/d ,评价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计算生存率。结果27例患者,客观缓解率(ORR)为29.6%,疾病控制率(DCR)为81.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6个月。 ECOG-PS 评分得到改善的比例为70.4%,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57,P=0.031)。毒性反应主要为Ⅰ~Ⅱ度的皮疹、乏力、纳差及腹泻。结论埃克替尼治疗 ECOG-PS ≥2分、EGFR 基因状态不明的晚期肺腺癌患者,不良反应未明显增加,耐受性良好,患者可以从埃克替尼的治疗中明显获益。

    作者:冀晓辉;黄露迷;王春梅;邵江河;王东林;李代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务人员在整合医疗中的作用方式及因素分析

    综合以往不同研究者关于“整合医疗”的研究概念[1-6],本研究提出的“整合医疗”:是通过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之间的技术、功能和服务等各种形式的有效联结,使得各级医疗机构相互之间建立起连接、联合和合作的关系。通过双向转诊制度的有效建立,实现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的病源合理、有序的流动,以达到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相互协作,实现卫生服务体系资源整合及协调发展,能够向居民提连续性、整合性的卫生保健服务,使其达到佳的健康状态。

    作者:刘丹;黄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重庆市无偿献血者传染标志物筛查不合格结果分析

    目的:研究该中心无偿献血传染标志物筛查不合格结果,为科学合理制订血液筛查策略,评估血液筛查试剂的检测效率提供依据。方法统计该中心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无偿献血传染标志物筛查不合格结果及检测试剂分布。结果该中心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共检测标本120756例,筛查出不合格标本共2854例,其中 ELISA 阳性/病毒核酸检测阳性(ELISA +/NAT +)标本768例,ELISA +/NAT -标本1748例,ELISA -/NAT +标本338例(111例 NAT 鉴别结果为 HBV);抗-TP 、HBsAg 、抗-HIV 、抗-HCV 不合格标本分别为895、1012、276和444例,ELISA 双试剂不合格率依次为78.6%、77.3%、30.8%、26.1%。 NAT 检测不合格以 HBV 检出为主,仅 HBsAg 有 ELISA 单试剂阳性献血者,NAT 联检阳性且鉴别结果为HBV 的。结论在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及操作规范下,合理选择一遍 ELISA 加一遍 NAT 的检测策略切实可行。

    作者:黄秀琳;尹丹;毕蕾静;张巧琳;雷明;李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模拟教学在医学生教育中的应用

    医学模拟教学是利用各种模拟技术和手段,与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编程技术、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再现真实的临床医学的工作场景,各种现代技术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基础得到快速提升,使医学模拟教学取得了巨大进步,现代医学教育也逐步进入了全新的模拟教学时代。其经验性学习大化及风险小化,使医学模拟教学成为现代医学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

    作者:许文涵;孙琪;吴亮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剪切力促侧支动脉重塑研究进展

    冠心病治疗措施包括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药物治疗等。对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 PCI 可减轻缺血症状但未能延长生存;CABG 可改善多支血管病变伴左室功能降低冠心病患者心肌灌注、延长患者生存,但有较大手术风险;以他汀类药物为基础的药物治疗仅适度减轻斑块负荷、防止冠脉内形成血栓,尚不能逆转居高不下的冠心病病死率和病残率。鉴于 PCI 、CABG 的潜在风险和现有药物的局限性,探索心肌内侧支动脉新生的方法成为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杨文慧(综述);郭涛;杨莉(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基层助产士岗位能力培训模式的探索

    助产士工作的专业性强,直接关系到母婴生命安全[1]。目前,我国助产士人员紧缺[2],特别是基层助产士[3],有的区县级医院甚至没有专门助产士。为满足我国基层助产工作的需要,多数助产士为其他专业转岗而来,专业性不强。因此急需在短时间内培训出专业性强,能胜任助产工作的基层助产士。而资料显示,大多数培训是对本院新进助产士培训,没有统一的模式、统一的规范[4]。本院举办过两期“重庆市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统筹城乡发展与改革二期项目助产士培训项目”,探索基层助产士岗位能力培训模式,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小凤;何东平;吴至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树突状细胞在人正常子宫内膜的表达及周期性变化研究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s)在人正常子宫内膜的表达及周期性变化。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测定 CD1a 、CD83阳性细胞在40例人正常子宫内膜的表达(增生期20例,植入窗期20例),结合血清雌二醇(E2)、黄体酮(P)水平,分析 DCs表达水平与 E2、P 的相关性。结果增生期子宫内膜 CD1a+ DCs 阳性率为90%(18/20),植入窗期 CD1a + DCs 阳性率为100%(20/20),所有标本均未检测到 CD83表达。 DCs 数量随月经周期变化而变化,植入窗期 CD1a+ DCs 细胞密度为(18.2±5.76)个/mm2,显著高于增生期子宫内膜 CD1a + DCs 细胞密度(6.5±4.05)个/mm2(P<0.05)。子宫内膜 DCs 数量与血清 P 水平具有相关性(r=0.630,P<0.01)。结论植入窗期子宫内膜 CD1a+ DCs 数量增加可促进母胎免疫耐受。

    作者:李莉;楼寒梅;黄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980 nm 半导体红激光治疗高危高龄前列腺增生的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980 nm 半导体红激光汽化术治疗高危高龄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高危高龄 BPH 患者进行红激光汽化术,观察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留置导尿时间及大尿流率(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及残余尿量(PVR)等指标并进行评价分析。结果1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40±25)min ,术中出血少,无输血病例,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平均(40±18)h ,术后1月随访,IPSS 评分(7.6±5.8)分、QOL (3.2±1.4)分、Qmax(14.6±4.8)mL /s 、PVR(41.7±39.2)mL ,较术前均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术后随访3个月,上述指标较术前相比均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无严重尿失禁、继发性出血或尿潴留需再次手术病例。结论980 nm 半导体红激光汽化术治疗高危高龄 BPH 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黄林;范永毅;谢广静;吕文鑫;宋绪佳;张言;伍尚鑫;韦正树;吴明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50例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磁性附着体在口腔活动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于该科治疗的覆盖义齿修复患者共50例,对基牙进行预备后行磁性附着体修复,观察并记录患者咀嚼效率、满意度及修复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给予磁性附着体修复后即刻咀嚼效率0.65±0.09,较修复前(0.22±0.04)咀嚼效率明显升高(t=20.812,P<0.05),修复后1年咀嚼效率(0.71±0.13),较修复前咀嚼效率高(t=25.060,P<0.05)。修复后即刻咀嚼效率与修复后1年咀嚼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8,P>0.05)。修复后即刻满意49例,较满意1例,满意度100%,明显高于修复前(46%),χ2=31.815, P<0.05。修复后1年满意45例,较满意5例,满意度100%,明显高于修复前(χ2=31.815,P<0.05)。结论采用磁性附着体修复牙列缺失或牙列缺损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咀嚼效率,较传统活动义齿能明显缩短患者的适应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石国成;陈丽丹;黄剑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黛花合剂治疗放化疗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黛花合剂治疗放化疗性口腔溃疡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放射治疗和(或)化学治疗性口腔溃疡的患者14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使用黛花合剂,对照组使用锡类散制剂,以疼痛指数和口腔舒适度、大溃疡直径的差值、临床有效率作为疗效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溃疡疼痛及口腔舒适度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大溃疡直径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5±2 d 、10±2 d 的临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均 P<0.05);根据肿瘤类型及治疗方式分层,与对照组比较,5±2 d 时治疗组中的胃肠道、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及10±2 d 时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有效率均显著提高(P=0.005,0.034,0.007及0.011)。结论黛花合剂能缓解放化疗性口腔溃疡疼痛症状,促进口腔溃疡的愈合。

    作者:严凌花;刘心慧;黄风;石秀芳;王德强;潘芳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木犀草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大鼠肾脏的抗炎及抗纤维化作用

    目的:观察木犀草素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炎性反应和纤维化的影响及对梗阻性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雄性 SD 大鼠32只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方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 组,n=8)、模型组(模型组,n=8)、地塞米松组(n=8)和木犀草素组(n=8)。 Sham 组行左侧输尿管分离术,后3组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术后第1天按照要求开始给药,各组大鼠于手术后10 d 眶静脉取血并留取梗阻侧肾组织后处死,比色法检测血清尿素氮、肌酐的变化,HE 和 Masson 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并用间质损伤指数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积分定量观察肾组织损伤情况。结果与 Sham 组对比,模型组大鼠肾脏明显肿大、皮质明显变薄、肾小管变形明显、炎性反应明显,间质损伤指数、纤维化积分明显增加(P<0.05),血尿素氮、血肌酐明显增加(P<0.05);木犀草素组和地塞米松组大鼠肾脏肿大、皮质变薄、肾小管变形、轻度炎性反应,两组间质损伤指数、纤维化积分明显增加(P <0.05),木犀草素组血尿素氮、血肌酐明显增加(P<0.05),地塞米松组血尿素氮、血肌酐变化不明显。与模型组对比,木犀草素组和地塞米松组肾脏体积明显变小、皮质变薄程度较小、肾小管变形减轻、炎性反应明显减弱,间质损伤指数、纤维化积分明显降低(P<0.05),血尿素氮、血肌酐明显降低(P<0.05),木犀草素组和地塞米松素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木犀草素不能完全阻止或逆转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的组织结构损伤和功能改变,但是其能够减轻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脏的炎性反应、肾功能损害及病理损害,效果较地塞米松有一定的差异。

    作者:汪海洋;陈宇诗;金大春;张金栋;刘颖菊;杜永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02例单采血小板献血反应分析

    目的:探讨单采血小板时献血反应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和措施。方法重庆市血液中心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3种类型的仪器单采血小板7952例,共发生献血反应202例,收集发生献血反应者的健康信息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献血者的身体及精神因素与献血反应的发生存在明显相关性(P <0.05);献血反应与采集机器及献血者年龄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枸橼酸盐中毒反应是主要的献血反应(P<0.05)。结论在采集过程中多与献血者交流沟通,并作好护理,可降低献血反应的发生。

    作者:傅奇;秦瑶;夏代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储血设备温度监控方法比较

    目的:通过对储血设备的温度采取不同的监控方法,了解不同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及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储血设备的温度实施有效的监测和记录的重要性。方法采用不同分区布控的方法,比较温度计与储血设备自带温控显示温度、以及制冷设备中央温度管理系统的温度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进行分析。结果温度计与储血设备自带温控显示温度、温度计与储血设备中央温度管理系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储血设备自带温控显示温度与储血设备中央温度管理系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储血设备人工温度计监测温度、储血设备自带温控显示温度和储血设备中央温度管理系统在温度监控环节和过程中各有特点和优势,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将自动监控设备和手工记录相结合,以进一步确保血液质量。

    作者:邱本慧;杨冬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谈高等医学教育测量与考试的发展方向--以第三军医大学为例

    高等医学教育属于一种社会认证的职业教育,既有高等学历教育的共同属性,又具备职业认证规范下的专业培训的特殊属性。医学考试如何协调和统一对应这两种属性的质量评价和控制体系,为实现“满足社会和个人发展需要,培养医学卓越人才”的教育目标发挥积极作用就成了一项十分重要、带有方向性的研究课题。

    作者:梅林;翟建才;王云贵;黄建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12例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以期提高结直肠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行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212例Ⅰ~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选择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可能产生影响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T 分期、大体类型、合并梗阻或穿孔、术后淋巴血管侵犯与术后局部复发有关(P <0.05);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 分期、分化程度、合并梗阻或穿孔、术后淋巴血管侵犯与术后远处转移有关(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是影响结直肠癌术后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复发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是影响结直肠癌术后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姚雨君;周航;刘霄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