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泽莉;汪宏云;叶梅;李莉;周丽;郭峰
目的:分析重庆市卫生资源配置的基本状况,探索卫生资源配置对医患关系的具体影响。方法收集重庆市卫生统计年鉴,对重庆市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分析与评价,采用DEA模型对重庆市卫生资源配置的效率进行分析与评价,同时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样本医院、医生和患者进行现场调查,之后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统计分析。结果重庆市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卫生资源配置地域上基本处于不公平状态。重庆市卫生资源效率的评价,代入DEA模型中,其中7个区县有效,5个弱有效,26个非DEA有效。被调查的8家医院,医疗纠纷发生频率都呈上升趋势,医患关系对医方影响更大,医患关系依旧紧张。结论重庆市卫生资源总量较少,优质卫生资源稀缺,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且配置效率不高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集中的重要原因。
作者:高雪;蒲川;钟晓妮;冯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后病毒载量水平变化及对机体T淋巴细胞免疫机制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 HIV/AIDS单纯感染组,HIV/HBV合并感染组,HIV/HCV合并感染组3组的 HIV RNA、HBV DNA、HCV RNA、CD4+ T淋巴细胞频数、CD8+ T淋巴细胞频数、CD4/CD8比值,并分析各组T淋巴细胞与HIV RNA的关系,HBV DNA/HCV RNA与HIV RNA、CD4+ T淋巴细胞、CD8+ 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的相关性。结果 HIV/AIDS单纯感染组、HIV/HBV合并感染组及 HIV/HCV合并感染组的CD4+ T 淋巴细胞与各自组的HIV RNA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AIDS单纯感染组、HIV/HBV合并感染组的CD8+ T淋巴细胞与各自组的HIV RNA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AIDS单纯感染组、HIV/HBV合并感染组及 HIV/HCV合并感染组的CD4/CD8与各自组的HIV RNA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感染 HBV后,HIV/AIDS患者T细胞的数量下降更明显,致HIV RNA、HBV DNA高载量,加速了 HIV病情进展;感染 HBV后CD4+ T细胞的数量下降比感染HCV更明显。
作者:张茹薏;游晶;杨微波;饶少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通过调查研究全日制本科与专升本临床护士的工作现状,为合理的护理分层管理以及岗位安排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自制临床护士工作现状调查表对广西南宁市13家三甲医院566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全日制本科与专升本临床护士工作现状得分总体呈低满意程度;专升本护士工作现状总得分高于全日制本科护士;专升本护士在福利待遇、护理工作特点及认同度、工作被认可、人际关系这4个维度上得分高于全日制本科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科研教学机会这个维度上得分低于全日制本科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在排班、工作自主性、个人专业发展机会这3个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日制本科护士工作现状总体表现不如专升本护士,职业认同度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护理管理者需要加大护理分层使用的力度,推动岗位职责与安排的合理化进程,减少高学历临床护士的流失率。
作者:吴世芬;李东洋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统计资料共有三种类型: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按变量值性质可将统计资料分为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定量资料又称计量资料,指通过度量衡的方法,测量每一个观察单位的某项研究指标的量的大小,得到的一系列数据资料,其特点为具有度量衡单位、多为连续性资料、可通过测量得到,如身高、红细胞计数、某一物质在人体内的浓度等有一定单位的资料。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慢性创面(chronic wounds)是指机体正常皮肤及组织损伤后,因内外因素作用,接受超过1个月的正规治疗,而无法经过及时、有序、正常的修复程序,达到解剖及功能上完整、无愈合倾向的创面[1‐2]。临床上常见慢性创面有糖尿病足溃疡、创伤性溃疡、压力性溃疡、下肢静脉溃疡等。由于缺血缺氧、高血糖、失神经等情况,慢性创面中具有先天免疫功能的表皮受损,皮下组织外露,具有湿润环境,丰富营养,为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提供理想环境。近年来,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在慢性创面中所起的作用逐渐被重视,现代研究认为,除了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和宿主内在因素外,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成为慢性创面难以愈合的主要障碍[3]。更加深入地了解细菌生物膜致慢性创面难愈合的机制及如何控制慢性化的恶性循环,将为慢性创面的治疗提供方法。本文就生物膜定义、生物膜致慢性创面难以愈合的病理机制、生物膜的临床治疗作简要综述。
作者:牟天易(综述);简华刚(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丝裂霉素C‐壳聚糖(M M C‐CS )缓释微球对兔青光眼滤过术区瘢痕增殖的疗效。方法48只(96眼)新西兰大白兔分为4组,每组24眼,通过双眼行巩膜咬切术建立青光眼滤过术兔模型。其中24只兔的右眼术中植入M M C‐CS缓释微球(A组),其左眼术中植入CS空白缓释微球(B组);另24只兔右眼术中应用含0.20 mg/mL MMC棉片(C组),其左眼行单纯巩膜咬切术(D组)。术后观察各组眼压、滤过泡、前房炎性反应、并发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情况;术后第7、14、21天分批处死各组兔模型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眼压:A组能维持较长时间的低水平眼压,C组次之,B组与D组维持时间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滤过泡情况:A组滤过泡存活时间较其他各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并发症:各组中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4)角膜内皮细胞计数:A组术前与术后的计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病理结果:A组结膜上皮完整性较好,结膜下成纤维细胞较其他各组少,滤过口周围区无明显炎症浸润,新生胶原纤维也较少。结论 MMC‐CS缓释微球能安全有效抑制兔青光眼滤过术区的成纤维细胞及新生胶原纤维的增殖,显著提高青光眼滤过术的成功率。
作者:胡辅华;刘丽林;季建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问题导向式教学法(PBL )为一种以问题导向为中心,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来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法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 Howard 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Mc‐M aster大学首创,至2015年,欧美澳洲等国家有80%以上的医学院都不同程度地应用该教学模式进行教学[1‐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东南亚的一些医学院校也开始逐步尝试应用PBL教学模式[3]。目前,国内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LBL )在医学教学中起主导作用。PBL教学法与传统的以教员主要讲授、教员满堂灌的 LBL教学模式截然不同,它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员讲解为主的教学禁锢,学员能在教学中自发地、有针对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作者:罗娜;吴毅;杨希川;宋志强;郝飞;沈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评估术前清晨血清皮质醇正常的垂体腺瘤患者围术期不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替代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66例术前皮质醇正常的垂体腺瘤且围术期无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观察及对比术前及术后1、3、7 d清晨8:00血清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变化,并统计围术期相关并发症。结果术后1 d的皮质醇和ACTH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7 d恢复至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3例患者术后皮质醇水平低于正常值,其中,1例合并低钠血症,但均未出现精神差等与皮质醇低下相关的临床表现。结论术前正常皮质醇垂体腺瘤患者,术后皮质醇能满足围术期自身的需要,在密切监测患者皮质醇水平及皮质醇低下相关临床表现的前提下,围术期不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替代治疗是安全的。
作者:张彪;阿库布千;钟传洪;陈礼刚;夏祥国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合并糖调节异常的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的预后。方法入选51例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合并糖调节异常的冠心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纯药物治疗34例(对照组)和介入治疗(药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7例(观察组),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及主要心血管事件[靶血管再次介入治疗、远期(12个月)生存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明显少于对照组(35.29%vs.73.53%、11.76%vs.44.12%,P=0.020、0.030);而两组在靶血管再次介入治疗以及远期(12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76%vs.26.47%、5.88%vs.8.82%,P=0.297、1.000)。结论冠心病临界病变合并糖调节异常介入治疗虽可以改善部分临床症状,但不能明显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作者:罗秋林;李叶青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文版延长哀伤障碍问卷(prolonged grief disorder questionnaire ,PG‐13)在中国地震丧亲者中使用的信效度,从而为地震丧亲者延长哀伤障碍(prolonged grief disorder ,PGD)的快速诊断和筛查奠定基础。方法翻译、修订、回译英文版PG‐13,形成中文版,并对366名“5·12”地震丧亲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其信效度。结果中文版PG‐13总问卷内容效度指数(content validity index ,CVI)为0.92;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3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为64.817%,项目因子负荷值为0.453~0.831;效标关联效度为0.739;中文版PG‐13总问卷Cronbach′sα系数为0.852;总问卷Guttman分半系数为0.753;重测信度系数为0.820。结论中文版PG‐13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我国地震丧亲者PGD的快速诊断工具,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弋新;高静;吴晨曦;唐妮;李迎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大鼠气道上皮(RTE)细胞与热处理光滑念珠菌孵育后Dectin‐1、IL‐6和TNF‐α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以体外培养的RT E细胞与热处理光滑念珠菌孵育后分别于2、4、6 h观察RT E细胞形态变化,以未与光滑念珠菌孵育的RT E细胞为对照组。用Western blot法检测Dectin‐1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 PCR检测IL‐6和 TNF‐α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上清液IL‐6和TNF‐α的分泌。结果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RTE细胞破坏逐渐加重及Dectin‐1、IL‐6和TNF‐α的表达呈进行性增高。孵育2 h组与对照组比较、孵育4 h组与孵育2 h组比较、孵育6 h组与孵育4 h组比较,Dectin‐1、IL‐6和T N F‐α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E细胞具有天然免疫功能,其Dectin‐1参与了对热处理光滑念珠菌的识别,并激活IL‐6和T N F‐α的分泌,介导炎性反应。IL‐6起负性调节作用。
作者:张雪;骆雪萍;白剑;王玉春;吴呈霖;赵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生理性深层海水(PDSW)联合热疗对肝细胞癌的体外抑瘤作用。方法将取自我国海南省海域的深层海水进行制备,制成PDSW,检测所含有的部分元素。体外培养的正常肝细胞和人肝癌QGY‐7703细胞被随机分为PDSW组和生理盐水组,PDSW组加入PDSW,生理盐水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24h后,每天分别接受40℃热疗6h和43℃热疗1h,在热疗后的24、48、72h,用MTT法检测热疗结合PDSW对正常肝细胞及人肝癌QGY‐7703细胞的抑制率。同时检测PDSW及生理盐水在40℃6h连续10d状态下对人肝癌QGY‐7703细胞克隆形成率的影响。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肿瘤抑制率在两组均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DSW组的肿瘤抑制率明显较生理盐水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SW组对正常肝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此外,PDSW组的肿瘤细胞克隆形成率较生理盐水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SW能够提高正常肝细胞对热的耐受性。当联合热疗时,可明显抑制人肝癌QGY‐7703细胞生长。
作者:代佑果;李为明;唐辉蓉;姚乾;崔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临床带教是医学教育的必经历程,培养医学生成为临床医生依靠临床带教,临床带教是把书本知识理论转变为临床实际工作的过程,是培养临床医生工作能力的必然途径[1]。目前,我国临床医学课程因专业条款的不同划分越来越细化,虽然这种划分使得教师对这一部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更详细的阐述,专科医学生能够更深入的掌握这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但疾病本身不是单纯发生在一个组织和器官,单从某一器官出发去治疗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临床医学生,往往会成为“医匠型”医生,“只见病症,不见疾病,或只见疾病,不见人”,只会唯器官看病,唯症状看病,不能从整体上把握疾病,在疾病的整体把握中容易顾此失彼。整合医学(holistic integrated medicine)是有机整合医学各领域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经验,从个体差异出发,依据人文、社会、地理情况的变化,及时修正与更新,是在不断完善,适合疾病治疗、符合人体健康的医学新体系[2‐3]。
作者:杨镇洲;蓝保华;何昊;张志敏;李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他莫昔芬(TAM)对胃癌细胞雌激素受体α、β(ERα和ERβ)的表达情况及对胃癌细胞增殖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9(PI9)表达的影响。方法对前期筛选出的ERα表达阳性胃癌细胞株MNK45、SGC7901(PI9表达阳性)和ERβ表达阳性胃癌细胞株BGC823(PI9表达阴性),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法检测 TAM 对ERα和ERβ表达的影响,CCK8法检测 TAM 干预后胃癌细胞株的增殖情况,逆转录PCR观察TAM干预后PI9表达的变化。结果 ERα表达于MNK45和SGC7901细胞核上, ERβ表达于BGC823细胞核上,经TAM 干预后 ERα和 ERβ表达均无明显改变;TAM 在0.1~100.0μmol/L 时可明显抑制SGC7901、MNK45的细胞增殖,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BGC823和MNK28的细胞增殖无明显剂量依赖关系;TAM干预后SGC7901的PI9 mRNA的相对灰度值为(0.402±0.020),MNK45的PI9 mRNA的相对灰度值为(0.359±0.048),较阴性对照组灰度值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M 对ERα和PI9阳性表达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强于PI9阴性表达细胞,并呈较好的剂量依赖性;TAM 对胃癌的生长抑制作用可能与改善PI9介导的免疫耐受有关。
作者:陈海霞;周业江;王璐璐;李华;熊玉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针对专业领域的特定课题,通过收集、阅读、分析、整理大量相关文献,对该课题研究的历史、现状、技术、方法以及新水平、新动态等做出综合性介绍和评述的过程。由于传统文献综述采用定性的方法,只能得出定性的模糊结论,无法给出定量的结果。特别是在多个文献结果不同的情况下,如何对不同文献的结果进行综合汇总分析,就成了研究者面临的一个难点问题[1]。
作者:周天津;周雪晴;万素馨;罗亚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 ,TIPS)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开展T IPS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4年5月31例接受T IPS治疗并严格随访复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并分析患者术前基本情况、实验室指标、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手术并发症、抗凝药物服用情况和血栓形成、溶解情况等。结果在所有行T IPS患者的诊断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出血、酒精性肝硬化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不明原因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布加综合征、慢性乙型并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出血、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所占比例分别为45.16%、16.13%、12.90%、12.90%、6.45%、3.22%、3.22%;术后6个月内再出血发生率为9.68%;术前、术后1周、3个月、6个月的平均Child‐Puhg评分分别为(8.35±2.52)、(8.32±1.76)、(9.29±2.55)、(8.10±1.85)分,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肝功能Child‐Puhg评分高于术后1周、术后6个月( P<0.05);手术并发症腹腔出血、肝性脑病、支架狭窄发生率分别为3.22%、22.58%、12.90%;术后未服用抗凝药物、服用阿司匹林、服用氯吡格雷、服用华法林的比例分别为9.68%、38.71%、41.94%、9.68%;术后门脉血栓的形成(包括血栓增多)率为12.90%,血栓溶解率为100%。结论在我国,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患者是T IPS的主要来源,而乙型肝炎是引起肝硬化的主要病因;TIPS对肝功能Child‐Puhg评分无明显影响;肝性脑病、支架狭窄仍然为 TIPS术后主要并发症;规律服用抗凝药物可以溶解门静脉血栓和防止血栓形成。
作者:苏兰;杨黎宏;杨晋辉;唐映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生命体征是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总称。生命体征受大脑皮质控制,是机体内在活动的一种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身心状况的可靠指标。护理人员通过认真仔细地观察生命体征,可以获得患者生理状态的基本资料,了解机体重要脏器的功能活动情况,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为预防、诊断、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因此,正确测量患者生命体征,准确获得患者生命体征数据是临床护理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1]。为了提高护士测量生命体征准确性,本院运用品管圈方法进行改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贺世春;严莉;肖仁梅;陈永琴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化学药物治疗后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特点,探究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恶性血液病化学药物治疗后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相关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恶性血液病化学药物治疗后粒细胞缺乏症并发医院感染常见的部位是上呼吸道,占22.7%,其次是肺和口腔,分别占20.4%、18.5%。急性白血病并发粒细胞缺乏症的发生率高,占67.0%,其次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慢性白血病,分别占24.5%、14.7%。白细胞总数在0~0.5×109/L组的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医院感染例次、粒细胞缺乏症持续时间、感染例次率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平均发生感染时间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临床送检标本626份,分离病原体136株,分离率21.7%,其中革兰阴性菌71株(52.2%),革兰阳性菌35株(25.7%),真菌23株(16.9%)。患者的住院时间、接受放射及化学药物治疗、激素及免疫治疗、白细胞缺乏程度和持续时间、是否合并糖尿病等因子是恶性血液病化学药物治疗后粒细胞缺乏症并发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恶性血液病化学药物治疗后粒细胞缺乏症患者是并发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应针对各种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降低恶性血液病化学药物治疗后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敬雪明;李铃;敬雨佳;李芸;梅小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α‐胞衬(α‐Fodrin)蛋白小干扰RNA(siRNA)对人涎腺导管(HSG)细胞的影响,探讨α‐Fodrin siRNA治疗干燥综合征(SS)的作用。方法实验分对照组、空载体组、α‐Fodrin siRNA1组及α‐Fodrin siRNA2组,将成功构建的10μg α‐Fodrin siRNA1和α‐Fodrin siRNA2表达载体分别采用脂质体法转染 HSG细胞,空载体组 HSG细胞转染等剂量的pGFP‐V‐RS空载体。转染后24、48、72和96 h观察细胞转染效率,实时荧光定量(RT )‐PCR法检测4组HSG细胞中α‐Fodrin mRNA的表达水平;细胞荧光免疫法检测4组细胞中α‐Fodrin蛋白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4组细胞上清液中IFN‐γ、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转染后48 h HSG细胞转染效率高;转染后48 hα‐Fodrin siRNA1组和α‐Fodrin siRNA2组 HSG细胞中α‐Fod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P<0.05),且α‐Fodrin siRNA2组中α‐Fodrin 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α‐Fodrin siRNA1组的表达水平(P<0.05);α‐Fodrin siRNA1组和α‐Fodrin siRNA2组细胞上清液中IL‐10的水平明显升高,较对照组和空载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α‐Fodrin siRNA1组和α‐Fodrin siRNA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α‐Fodrin siRNA1组和α‐Fodrin siRNA2组细胞上清中 IFN‐γ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但4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G细胞转染α‐Fodrin siRNA载体后,α‐Fod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同时细胞上清中IL‐10的水平升高、IFN‐γ水平下降,提示α‐Fodrin siRNA可以减轻炎性反应,为SS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庞春艳;王蓓;剧锦哲;王永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比较空心钉张力带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老年性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浙江省台州市中医院骨伤科收治的老年性髌骨骨折患者共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克氏针组和空心钉组,每组70例。克氏针组患者给予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空心钉组患者给予空心钉张力带内固定。随访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空心钉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43.1±39.4)mL,克氏针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39.0±30.2)m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9,P>0.05)。空心钉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为(0.66±0.12)h,克氏针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为(0.62±0.09)h,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1,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随访,空心钉组患者治疗优良率95.71%,克氏针组患者治疗优良率82.86%,空心钉组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克氏针组(χ2=8.708,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明显感染,切口未发生不愈合或延期愈合等情况,其中克氏针组中2例患者出现松动,1例患者接受二次手术治疗。结论空心钉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治疗效果优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且不会对患者造成更大的损伤,安全性更好。
作者:颜峰;喻灿明;郑安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