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文楠;李宝善;蒋宜;唐渝平;李婷;周敏;柴李殷
目的:了解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心理资本、睡眠质量现状及三者的关系。方法运用问卷法对广西百色市德保县农村地区388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数据分析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分析方法。结果性别在心理资本上的主效应显著(F=5.28,P<0.05),职称在睡眠质量上的主效应显著(F=3.53,P<0.05),性别、年龄在职业压力上的交互作用显著(F=3.66,P<0.05),性别、年龄、职称在心理资本上的交互作用显著(F=3.20,P<0.05);职业压力得分与睡眠质量得分显著正相关(r=0.41,P<0.01),心理韧性得分分别与职业压力、睡眠质量得分显著负相关(r=-0.35,P<0.01;r=-0.38, P<0.01);心理韧性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1.98%。结论心理韧性在职业压力、睡眠质量之间起中介效应作用。
作者:黄霞妮;马娟娟;夏梅;徐明津;杨新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icariin ,ICA )对裸鼠体内食管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应用M T T方法和Giemsa染色法检测和观察ICA对食管癌细胞Eca‐109和 T E‐13的体外抑制作用。构建裸鼠的食管癌细胞移植性肿瘤模型,分为3组,每组6只。实验组每只裸鼠腹腔注射50 mg/kg ICA ,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2 mg/kg顺铂,每2天1次,共14 d ,每3天测量肿瘤体积,实验结束后称量肿瘤质量;TUNEL染色法观察各组裸鼠肿瘤组织的组织形态变化和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对肿瘤组织中 Fas和 FasL蛋白的表达变化进行分析。ELISA 法检测外周血中FasL和IFN‐γ的水平。结果 ICA体外对食管癌细胞Eca‐109和T E‐13的增殖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裸鼠肿瘤平均体积和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UNEL染色法结果显示,实验组裸鼠的肿瘤组织发生了明显的凋亡,凋亡细胞的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裸鼠肿瘤组织中Fas、FasL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ELISA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裸鼠外周血中FasL和IFN‐γ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ICA体外对食管癌细胞无明显增殖抑制作用,但是通过Fas的表达、FasL和IFN‐γ的分泌在体内诱导食管癌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食管癌的作用。
作者:纪昕;王崇;李洁;岳晓乐;张艳华;李永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疗效及其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3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至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80例螨致敏过敏性鼻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组给予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18个月,观察两组疗效及症状积分、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ELISA法检测血清IL‐4、IL‐35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92.50%,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26,P=0.305);治疗后两组患儿症状积分、用药评分和Eo s计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用药评分、Eos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IL‐4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5),IL‐35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 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4、IL‐35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33,P=0.644)。结论粉尘螨滴剂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可有效改善螨致敏过敏性鼻炎患儿症状,降低促炎因子IL‐4水平,提高抑炎因子IL‐35水平。
作者:李沫民;柳旎;王小阳;高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比新疆维、汉族 HPV16阳性的宫颈癌(CC)患者外周血中1型辅助性 T 细胞(Th1)、Th2和 Th17细胞主要分泌的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IL‐4、IL‐6、IL‐10、IL‐13、IL17表达水平的差异性,并探讨维、汉族CC患者细胞因子与临床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集66例(汉族22例,维吾尔族44例)经该院病理科明确诊断为CC患者治疗前的血标本,使用Luminex检测技术检测IFN‐γ、IL‐2、IL‐4、IL‐6、IL‐10、IL‐13、IL‐17的水平,对比维、汉患者细胞因子的差异;根据患者临床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进行分组,在不同亚组中,比较维、汉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性。结果维族CC组IFN‐γ、IL‐2、IL‐4、IL‐6、IL‐10、IL‐13、IL‐17高于汉族CC组(P<0.05);而维族Ⅰ~Ⅱ期CC组Th细胞分泌的IL‐2、IL‐4、IL‐10高于汉族Ⅰ~Ⅱ期CC组(P<0.05);维族Ⅲ~Ⅳ期CC组 Th细胞分泌的IFN‐γ、IL‐2、IL‐4、IL‐6、IL‐10、IL‐13、IL‐17高于汉族Ⅲ~Ⅳ期CC组(P<0.05);维族中高分化CC组Th细胞分泌的IFN‐γ、IL‐2、IL‐4、IL‐6、IL‐10、IL‐13、IL‐17高于汉族中高分化CC组(P<0.05)。结论在HPV16阳性的CC患者中,Th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在维、汉组之间是存在差异性的,而这种差异性在Ⅲ~Ⅳ期宫颈癌和中高分化宫颈癌中更加明显。
作者:李亚伟;胡云辉;王若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情况,分析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及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患者一般资料问卷、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纳入患者215例,其中男104例,女111例;总自我感受负担得分(25.59±10.58)分,处于轻中度水平;其中轻度负担者78例(36.3%),中度负担89例(41.4%),重度负担48例(22.3%)。多因素分析显示,家庭年收入( t=-3.039,P<0.01)、费用支付类型( t=2.769,P<0.01)、并发症个数(t=-2.493,P<0.05)是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自我感受负担与社会支持程度呈负相关(r=-0.292,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中普遍存在自我感受负担,有针对性的护理治疗,充分利用社会支持可以减轻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余瑞;李惠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亚砷酸钠抑制肝癌(HCC)细胞增殖是否与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蛋白表达有关。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荧光、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PCR检测HCC组织PML蛋白及基因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随机选择15例高分化、中度分化和低分化HCC组织和细胞均不同程度表达PML蛋白。Western blot 分析发现24例HCC组织、HuH7、HepG2、Hep3B、SMMC‐7721和 L02细胞均表达 PML 蛋白。免疫荧光提示 HuH7、HepG2、Hep3B、SMMC‐7721细胞核均有PML蛋白颗粒,其中 HuH7和 Hep3B细胞表达PML蛋白较 HepG2、SMMC‐7721细胞多。24例 HCC组织, Hep3B、HepG2、SMCC‐7721和HuH7细胞都表达PML基因。亚砷酸钠不仅可下调HuH7和原代 HCC细胞表达PML蛋白,而且亚砷酸钠抑制HuH7,HepG2,Hep3B和SMMC‐7721细胞生长,随着暴露时间延长亚砷酸钠对HCC细胞抑制作用增强。结论HCC 组织和细胞系普遍表达PML 基因和蛋白,PML 蛋白可能是砷剂直接靶向作用的分子基础。
作者:王伟;杨俊涛;刘宏鸣;袁涛;刘孟刚;金世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中应用术中神经监测(IONM)探测喉返神经(RLN)肌电信号减弱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311例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患者,术中应用IONM识别RLN,记录V1、R1、R2、V2信号,分析R2/R1信号比值,分析除牵拉、钳夹等损伤因素外造成RLN肌电信号减弱的其他影响因素。结果该组共探测RLN482支,其中左RLN248支,右RLN234支,RLN肌电信号减弱大于50%的有8支(1.66%),肌电信号减弱在1%~50%的RLN141支(29.25%)。肌电信号减弱除牵拉、钳夹等损伤因素外,还与气管插管深度、肌松剂使用剂量和淋巴结清扫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应用IONM探测RLN,导致肌电信号减弱的因素,除牵拉、钳夹等损伤因素外,还与气管插管深度、肌松剂使用剂量和淋巴结清扫有关。
作者:晏龙强;何向辉;张艳丽;王义增;章帅;张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GCV是一种用于抗病毒感染的药物,HSV‐TK基因表达的胸苷激酶能将GCV磷酸化成GCV‐TP取代DNA合成过程中的鸟嘌呤‐5′‐三磷酸,成为DNA合成的竞争性抑制剂,抑制DNA链延长,通过诱导凋亡机制引起细胞死亡[1]。其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还与激活P53通路、线粒体损伤、细胞毒作用等相关。HSV‐TK/GCV系统介导细胞毒作用中存在不可修复的双链DNA断裂,抑制基因的同源修复能够显著增强 HSV‐TK/GCV系统的细胞毒作用[2]。此外让转染了 HSV‐TK 基因的细胞和 TK 基因阴性细胞共培养,给予 GCV 后不仅HSV‐TK基因阳性细胞死亡,TK基因阴性细胞也发生死亡,这种现象为旁观者效应。旁观者效应的产生机制与细胞间存在物质交换相关,其中重要的机制是细胞缝隙连接,一些对细胞缝隙连接形成起促进作用的药物如丹参酮ⅡA等可以使旁观者效应明显增强[3]。 HSV‐TK/GCV 系统通过直接杀细胞作用和旁观者效应显现出良好的抗肿瘤作用,被广泛用于各种肿瘤的治疗研究。
作者:田海飞(综述);曾燕(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步行运动训练对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心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142例HFPEF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只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但无运动处方;运动组72例,按设定的运动处方进行康复训练。经过24周的随访,比较两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血浆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和左心室舒张功能等指标变化。结果运动组与运动训练前及对照组比较6 min步行试验距离、静息心率显著增加、NT‐proBNP显著降低(P<0.01)。结论按运动处方进行步行训练能显著改善HFPEF患者的运动耐力。
作者:戴玫;付珞;赵新;王超;蒋晖;王引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通过监测围术期脑部扰动系数、血清中S‐100β蛋白、神经无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等指标,比较体外循环(CPB)对复杂型和简单型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脑损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4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CHD患儿,分为复杂组(n=20,法洛四联症13例,大动脉转位7例)和简单组(n=20,房间隔缺损8例,室间隔缺损12例),分别在手术前(T1)、CPB开始后10min(T2)、阻断主动脉时(T3)、开放主动脉时(T4)、CPB结束时(T5)、CPB结束后5h(T6)、CPB结束后24h(T7)7个时间点应用BORN‐BE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监测脑部扰动系数,同时采集动脉血并应用ELISA检测血清中S‐100β和NSE水平。结果两组患儿术前脑扰动系数、S‐100β、NSE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B开始至结束两组患儿S‐100β、NSE水平及脑部扰动系数均显著升高(P<0.05),CPB结束后均逐渐下降(P<0.05),且在相同时间点复杂组明显高于简单组(P<0.05);两组患儿脑部扰动系数分别与其血清S‐100β、NSE水平呈正相关。结论CPB对复杂型CHD患儿的脑损伤较简单型CHD重,围术期可运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对复杂型CHD患儿进行实时监测,以降低患儿脑损伤。
作者:丁佳慧;安永;彭明清;王中林;田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优化体外分离、培养和筛选胎鼠肝脏干细胞(LSC)的方法,并鉴定其双向分化的潜能。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和细胞差异性贴壁法分离小鼠胎肝干细胞(FLSC),以细胞平板克隆技术和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FLSC的增殖,通过添加二甲基亚砜(DMSO)和 HGF等诱导干细胞分化。结果分离后的FLSC 24 h内贴壁,卵圆形,排列紧密,1~2周内活化, CD133、CD49f、EPCAM的阳性率分别为(97.95±1.21)%、(92.71±3.49)%、和(50.73±3.45)%,表达甲胎蛋白(AFP)、细胞角蛋白19(CK19);诱导分化后糖原染色(PAS)法染色可见红色糖原颗粒,表达清蛋白(ALB)、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结论联合密度梯度离心和差异性贴壁法成功分离FLSC ,分离后的FLSC干性强,增殖能力强,具有向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双向分化的能力。
作者:于黎明;陈姝;何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以368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子宫肌瘤大小、数量及位置对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母儿结局的影响情况。结果合并子宫肌瘤直径大于或等于5 cm、多发、肌壁间及位于宫颈的子宫肌瘤的产妇先兆流产、先兆早产、胎位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高于子宫肌瘤直径小于5 cm、单发、浆膜下型或黏膜下型及位于宫体的子宫肌瘤( P<0.05)。子宫肌瘤直径大于或等于5 cm、多发或肌壁间型子宫肌瘤剖宫产率显著增高(P<0.05)。胎儿窘迫、胎儿畸形、早产儿、低体质量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在子宫肌瘤直径大于或等于5 cm、多发、肌壁间型子宫肌瘤患者中明显增高( P<0.05)。结论晚期妊娠合并较大、多发及肌壁间型子宫肌瘤对母儿预后的不良影响更加显著。
作者:邱雪茹;夏怡;陶定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在乳腺癌患者腋窝肿大淋巴结中微转移灶及微小RNA30a(miR30a)对其侵袭能力的影响,初步探讨miRNAs抗乳腺癌治疗的可行性。方法从乳腺癌患者腋窝肿大淋巴结中分离、培养肿瘤干细胞样乳腺癌细胞。合成miR30a寡核苷酸片段,应用腺病毒将该片段转染人原代乳腺癌细胞,同时设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为试验对照,每组细胞均设空载体组、空白对照组,以荧光显微镜评估转染效率。以 T ransw ell小室体外侵袭试验检测转染前后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力的变化。以Western blot分别检测ALDH1、Vimentin和N‐Cadherin蛋白表达。结果 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试验显示空白对照组中原代乳腺癌细胞较 MDA‐MB‐231细胞株侵袭力强,其侵袭指数分别为(75.3±3.2)%,(58.4±2.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转染miR30a后这两种细胞体外侵袭力均明显减弱,其侵袭指数分别为(21.4±1.9)%,(28.2±2.3)%,与各自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部分腋窝增生肿大的淋巴结中ALDH表达增高,可能存在肿瘤微转移,术中应完全清扫为宜。miR30a抑制了肿瘤干性基因表达和侵袭能力。
作者:周健;余天雾;吕永双;蒋小卫 刊期: 2016年第12期
1两个标准制订的主要背景院前医疗急救作为入院治疗的前站,是及时抢救突发患者的关键,主要工作包括寻找现场、现场抢救、途中救治、转运病患等,及时到达突发现场,缓解和控制患者病情,有效降低死亡率及减轻伤残率,为院内救治做好前期准备,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家医疗技术水平,同时对于保障患者生命具有重大意义[1‐2]。
作者:张福林;赵晖;张桦;黎盈和;练晓;周哲;孙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调查分析ⅠA2~ⅡA2期宫颈癌主韧带浸润情况,探寻影响早期宫颈癌主韧带浸润的高危临床病理因素。方法调取5家医院200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宫颈癌行手术治疗患者2982例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纳入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855例,主韧带浸润20例(2.3%)。Ⅰ A2期无主韧带浸润发生,Ⅰ B1期主韧带浸润率1.7%、ⅠB2期1.2%、ⅡA1期5.7%、ⅡA2期2.9%,随宫颈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 )分期增加,主韧带浸润率无明显增加( P=0.269)。(2)ⅠA2~ⅡA2期宫颈癌左、右侧主韧带浸润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FIGO分期不同的左侧主韧带浸润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286),而右侧主韧带浸润率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5),其中ⅡA1期高(4.3%)。(3)单因素分析发现淋巴脉管浸润、宫颈间质浸润深度、盆腔淋巴结转移、宫体浸润、阴道穹窿浸润是主韧带浸润的危险因素(P<0.1);多因素分析确定宫体浸润(OR=11.858)、盆腔淋巴结转移(OR=6.359)及阴道穹窿浸润(OR=6.012)为主韧带浸润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早期宫颈癌主韧带浸润的发生率低,宫体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阴道穹窿浸润是影响ⅠA2~ⅡA2期宫颈癌主韧带浸润的危险因素。
作者:邓凯贤;李维丽;陈春林;刘萍;李东林;陆安伟;赵卫东;凌斌;段慧;王莉伶;莫可欣;张伟峰;刘云鹭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在癌症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大约有70%的患者需要放射治疗,然而肿瘤细胞的辐射抗拒特性是肿瘤放射治疗失败的根源。影响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因素有很多,归结起来有3个方面:(1)肿瘤细胞的外环境和肿瘤组织基质因素;(2)在细胞层次上的因素;(3)肿瘤细胞内分子或基因改变因素。目前,放射肿瘤学已经面临了一个新概念的出现,即免疫系统能够调节放射治疗中的抗肿瘤效应。以下就机体免疫系统在放射治疗中的作用及肿瘤细胞产生辐射抗拒特性的机制,和目前白细胞介素‐12(IL‐12)在放射治疗中的意义作一综述。
作者:尹姣姣(综述);潘耀柱;白海(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2期
肺癌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我国工业化速度的加快和吸烟率的增加,肺癌的发病率迅猛增长,已成为我国城市人口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1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占75%~80%,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为进展期[1],确诊时分期为Ⅳ期者约为30%~40%,且非Ⅳ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会出现远处转移演变成Ⅳ期,自然生存期仅3个月左右[2]。
作者:姜力豪(综述);欧阳举(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问题式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 )的教学方法在医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PBL教学方法在各医学院校得到了积极的推广和应用,对教师的相关培训和继续教育也在快速地进行中。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中心部分教师在经过PBL教学方法的系统培训和继续教育后,结合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特点,将PBL教学方法使用于儿童呼吸内科的教学中,将传统讲授式(lecture‐based learning ,LBL )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式教学,逐步转变为以学生和问题为中心的 PBL 教学[1‐3],通过对病史总结和归纳、特定病例分析成绩、临床实践能力考核、理论考核成绩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发现PBL教学方法较传统LBL教学方法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学生学习主动性有明显提高。
作者:田代印;何云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以往对于在儿童牙病诊治的常规医护配合过程中,医生不断重复简单琐碎的工作,护士只能被动的执行医嘱,医生和护士不能有效和患儿沟通,影响了患儿治疗效果,使得医生身心疲惫,甚至容易造成医患矛盾。目前较先进的护理模式有四手操作和六手操作。本设计的改良六手操作是六手操作护士进行常规工作同时,将心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患儿治疗全过程中,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锐;孟凡利;苏哲君;霍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分析烟台市近3年牛羊存栏情况、牛羊肉价格的变化及布氏杆菌病的发病趋势,结合布氏杆菌病职业暴露人群相关知识行为调查,了解该市布氏杆菌病的发病与环境及个人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结合统计年鉴及布氏杆菌病疫情资料,对烟台市牧业相关情况变化及疫情进行统计描述,并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选择烟台市 PL、LZ、ZY 3个县市区的职业暴露人群为调查对象,采用秩和检验、χ2检验等分析职业暴露人群布氏杆菌病防控知识、行为等的区域间差异。结果近3年,烟台市牛羊存栏数的逐年下降促动牛羊肉价格上涨,区域间牲畜流动增多,布氏杆菌病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对288例职业暴露人群的调查中,布氏杆菌病防控知识正确率仅为44.9%,且存在区域性差异;职业暴露人群中仍有20.1%有喝生的牛、羊奶等的易致布氏杆菌病传播的高危行为。结论作为一种高发的行为生态型传染病,部门间合作在布氏杆菌病防控中作用凸显;健康教育及职业培训等仍是该市布氏杆菌病防控的重点内容。
作者:何晓敏;刘靖宇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