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病例对照研究文献发表现状的分析研究--以中文护理学术期刊为例

窦昊颖;张盼盼;陈珊珊;王云云;王泓午

关键词:病例对照研究, 护理, 学术期刊, 文献计量学
摘要:目的:系统分析中文护理学术期刊病例对照研究的发表现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为数据源,计算机检索发表在中文护理学术期刊上的病例对照研究,并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纳入文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77篇,分别发表在17种中文护理学术期刊上;文献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文献内容涉及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和基础护理等11个护理领域,且有29.9%的文献获得基金支持;作者来自1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研究单位以临床机构为主。结论病例对照研究逐渐受到国内护理研究者的重视,但研究数量总体偏少,应积极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将其应用于更广泛的护理研究领域。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有氧运动训练前后循环血液中microRN A-146a和222的动态变化及其对心血管功能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训练对运动员循环血液中特异微小RNAs(miRNAs)的影响,研究关键miRNA在心血管对运动适应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10名大学新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8周的有氧运动训练,另外在有氧运动训练前后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一次急性力竭运动。在训练前后的急性力竭运动中测定研究对象心血管功能相关指标,同时测定研究对象训练前后静息状态及急性力竭运动后循环血液中miR‐133a、miR‐21、miR‐146a、miR‐199a、miR‐15a和miR‐2226个心血管功能相关的miRNA的水平。结果有氧运动训练后,研究对象静息状态miR‐146a、miR‐222、miR‐21、miR‐15a和miR‐199a水平均显著高于训练前(P<0.05);与有氧运动训练前后的静息状态相比,急性力竭运动使miR‐146a和miR‐222显著升高(P<0.05);有氧运动训练前,急性力竭运动使miR‐21和miR‐15a显著升高( P<0.05),但是有氧运动训练后急性力竭运动与静息状态的miR‐21和miR‐15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前后静息状态和急性力竭运动中研究对象miR‐133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线性相关分析发现研究对象血浆中miR‐146a表达量与VO2max水平呈正相关(r=0.842,P<0.01),miR‐222表达改变量与EF改变量呈正相关(r=0.920,P<0.01)。结论运动员循环血液中动态变化的miRNAs可以作为反映训练效果的标志物,miR‐146a和miR‐222在机体有氧运动训练的心血管功能适应起着生理调节介质的作用。

    作者:曲振琳;李萌;刘凯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胰岛素抵抗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发生风险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于该院内分泌科和血管外科的2型糖尿病患者128例,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和糖尿病合并ASO组(ASO组)。收集患者一般信息,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IR)采用稳态模型评估公式计算,采用多功能周围血管检查仪测定踝肱比(ABI),测量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和血压(BP)。结果ASO组胰岛素抵抗的检出率明显高于DM组(P<0.05),ASO组HOMA‐IR和BP明显高于DM组,而ASO组ABI值则明显低于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SO组中,随着HOMA‐IR的升高,BP进一步上升,而ABI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在这3个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别表明HOMA‐IR与ABI值呈负相关(r=-0.231,P=0.035),和BP值呈正相关(P<0.05),而与BMI值无关联性(r=0.154,P=0.177)。结论胰岛素抵抗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ASO发生的危险因素,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为今后预判糖尿病患者的外周血管病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作者:冯洪涛;李红普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狼疮肾炎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狼疮肾炎(SLE‐LN)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离情况,为感染患者提供诊治依据。方法选取2010~2014年该院诊断为SLE与SLE‐LN的住院患者380例,其中SLE‐LN患者96例。用常规方法进行细菌接种、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SPSS19.0和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与药敏分析。结果SLE和SLE‐LN患者尿路感染者分别占25.0%和27.1%,血流感染者分别占8.1%和10.4%,皮肤组织感染者分别占12.0%和8.3%。分离的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在SLE患者中占25.53%,SLE‐LN患者中占30.21%,其次是鲍曼不动杆菌,分别占13.42%和14.54%。分离的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在SLE患者中占11.58%,SLE‐LN患者中占11.46%。69.79%的SLE患者、66.67%的SLE‐LN患者尿液中分离出大肠埃希菌,高于常规尿培养中大肠埃希菌的分离率(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患者分离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大于66%,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达89.69%,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3.09%)。SLE‐LN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均高于SLE患者。结论SLE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较高,临床可选用β‐内酰胺类复方制剂治疗SLE患者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

    作者:王辉;巫丽娟;赵丹;刘敏雪;马莹;陈知行;康梅;谢轶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三脉紫菀有效组分配比的平喘作用及其毒性研究

    目的:研究三脉紫菀抗慢支组分平喘作用的佳配比及其毒性。方法合格豚鼠72只,体质量(300±20)g ,雄性,分为空白组、氨茶碱组(0.047 g/kg )、三脉紫菀总皂苷与总黄酮不同配比组(8∶1、4∶1、2∶1、1∶1、1∶2、1∶4、1∶8,0.38 g/kg )。各组连续灌胃给药3 d ,每天1次,采用His‐Ach雾化引喘法通过诱咳引喘仪优选佳配比;制备豚鼠离体气管环标本,采用Pow‐erlab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考察豚鼠平滑肌条在正常克氏液条件下加入氯化乙酰胆碱(Ach)后的收缩变化,以及其他组分别在Ach致平滑肌收缩明显时,加入氨茶碱(1.25 mg/mL )后的平滑肌舒张百分率。采用经典的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方法,考察三脉紫菀总皂苷、总黄酮及其1∶2配比的急性毒性。结果较之空白组,氨茶碱组、其他各给药组的致喘潜伏期延长显著(P<0.05),其中1∶1、1∶2、1∶4组与其他配比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又以1∶2组引喘潜伏期长。氨茶碱组与各配比组均能明显松弛Ach导致收缩的豚鼠气管平滑肌,其中氨茶碱组舒张百分率大(24.12±1.20)%,各配比组舒张百分率不及氨茶碱组( P<0.05),但以1∶2组与之接近。三脉紫菀总皂苷、总黄酮及其1∶2配比对小鼠的大耐受量分别为300、345、325 g/kg。结论在给药总量恒定的情况下,三脉紫菀总皂苷与总黄酮1∶2平喘解痉作用明显,其总黄酮、总皂苷及1∶2配比的急性毒性实验未显示明显的毒性作用,安全性相对良好。

    作者:康林之;朱建成;任刚;罗云;张婧;刘荣华;杨明;王芳;何小汝;赵海平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两种方法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 )置入内固定术和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和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22例,女38例;年龄75~87岁,平均80.5岁。其中采用PFN A‐Ⅱ置入内固定术和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术各30例,均配合早期功能锻炼。统计并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各种心脑血管意外,安全渡过围术期。6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个月至3年,平均1.5年。PFNA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下床时间早于PF‐NA组(P<0.05)。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9个月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FNA置入内固定术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少且固定稳定,更符合股骨近端生物力学特性,同时远期髋关节功能期望评价较高,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张鹏程;吴健;孟祥启;李南;苏腾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两种方法治疗第一、二肝门旁小肝癌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第一、二肝门旁原发性小肝癌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肝穿刺射频(PRFA)联合治疗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肿瘤位于第一或第二肝门旁、≤5cm、临床或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肝癌行PRFA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或无水酒精注射术(PEI)治疗的60例患者的资料。对患者术后疗效进行随访,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76.7%患者术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明显升高,所有患者术后胆红素均未见明显升高,均无胆管狭窄、胆漏、肝脓肿,肝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甲胎蛋白(AFP)阳性患者转阴率为72.1%。术后1个月复查CT/MRI得到第一、二肝门旁肿瘤完全消融率为91.8%(56/61);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为81.7%、46.7%和33.3%;术后1、2、3、5年生存率为91.7%、80.0%、61.7%和34.9%;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提示对患者术后生存率有影响的独立因素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是否联合TACE治疗、肿瘤数目、肿瘤直径。结论B超引导下行PRFA联合TACE或PEI治疗第一、二肝门旁小肝癌是可行且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案。

    作者:陈勇;陈祖舜;袁卫平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Hsa-miR-149基因多态性与消化道肿瘤易感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Hsa‐miR‐149基因多态性与消化道肿瘤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EMBASE、ISIWebof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国内外数据库,收集关于Hsa‐miR‐149基因多态性与消化道肿瘤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择符合的文献,提取数据以合并OR值和相应的95%置信区间(95%CI)来预测Has‐miRNA‐149基因多态性和消化道肿瘤的关系,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随机效应模型或固定效应模型,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移的评估,应用Sta‐ta12.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终纳入13篇研究包括病例组4424例,对照组5290例。Hsa‐miR‐149基因多态性与消化道肿瘤易感性具有相关性(显性模型CT+CCvs.TT:OR=0.915,95%CI:0.840~0.996,P=0.040;杂合子模型CTvs.TT:OR=0.880,95%CI:0.803~0.965,P=0.007)。分层分析发现,CT和CC基因型携带者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明显降低(OR=0.834,95%CI:0.715~0.972,P=0.021);亚洲人群里,Hsa‐miR‐149基因多态性与消化道肿瘤风险相关(显性遗传模型CT+CCvs.TT:OR=0.894,95%CI:0.818-0.977,P=0.013),但与高加索人群的消化道肿瘤易感性的相关性不明显。结论Hsa‐miR‐149基因多态性与消化道肿瘤易感性密切相关,尤其在亚洲人群中,携带突变基因型CT/CC的个体与携带TT野生基因型相比患消化道肿瘤的风险降低。

    作者:吴冬冬;宋鹏;付波;鲁明;赵庆洪;汪宝林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三峡库区就地移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与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目的:分析三峡库区就地移民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结果,并研究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三峡库区就地移民RA患者抑郁状况,使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测量HRQOL分数,并对HRQOL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SDS评分结果显示抑郁症状110例(67.5%),其中轻度抑郁58例(35.6%),中度抑郁39例(23.9%),重度抑郁13例(8.0%)。统计结果显示SDS评分、DAS‐28分级、年龄、性别、治疗处理、文化程度、职业、锻炼情况、经济收入、医疗保障、饮酒状况可影响HRQOL评分,其中DAS‐28分级、经济收入、医疗保障、性别、治疗处理是主要影响因素,偏回归系数分别为-39.211、31.512、25.866、-42.348、-51.235。结论三峡库区就地移民RA患者大部分有抑郁症状,整体HRQOL不容乐观。应加强年龄偏大、低收入、女性、文化程度低、DAS‐28高分级、无稳定职业患者的防治;积极接收治疗、重视心理治疗、戒酒、加强锻炼、扩大居民医保范围可以改善患者HRQOL。

    作者:陈卓;顾小红;戴若以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的内镜消毒机对纤维支气管镜消毒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以酸性氧化电位水的内镜消毒机对纤维支气管镜的消毒效果。方法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诊疗后污染的纤维支气管镜460根,随机分为试验组(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为消毒剂的内镜清洗消毒机对支气管镜消毒)和对照组(以2%戊二醛为消毒剂的传统五槽清洗消毒法),分别从内镜表面清洁度、镜身表面附着物、管道堵塞及细菌菌落检测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在内镜表面清洁度、镜身表面附着物、管道堵塞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效果好;无论是内腔采样法还是外表采样法,试验组的无菌生长例数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酸性氧化电位水为消毒剂的全自动内镜消毒机明显提高了纤维支气管镜清洗、消毒的质量,同时减轻了人为的劳动强度,值得推广。

    作者:钟林桂;郭廷婷;黄桃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建立主动脉瓣简化模型的研究

    目的:应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TEE)及其定量软件对主动脉瓣(AV)三维结构的重要参数进行测量,分析各部分的形态及生理特点,进一步建立AV简化模型,为AV成形环的设计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95例行RT3DTEE检查的主动脉根部正常的人群,采集主动脉根部实时三维全容积图像,应用QLAB7.0瓣环定量分析软件测量舒张末期、收缩中期、收缩末期及舒张中期的三维AV的重要参数,包括窦管交界直径(S)、相邻瓣膜交界的距离(L、R、N)、瓣膜交界构成三角形外接圆直径(J)、AV高度(H)、AA长径(A)、AA短经(B)及AA偏心率(B/A)。分析三维AV底部与AA的延续关系,简化三维AV各结构特点,建立几何模型。结果各参数均以舒张末期为例,窦管交界为(26.3±3.3)mm,三维AV高度为(12.4±1.9)mm,AA长径、短经分别为(25.9±2.7)、(19.8±2.0)mm,相邻瓣膜交界间距离L、R、N均为(21.6±2.5)mm,三者所构成的图形近似等边三角形。比较相邻周期时相的窦管交界直径、AV高度、AA长径、三个相邻瓣膜交界间距离及它们的外接圆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舒张末期与收缩中期AA短径及AA短径与长径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T3DTEE及瓣环定量分析软件能准确测量AV各部分的大小并显示其形态,及其在不同周期时相间的变化,进而三维AV形态的简化与重建。

    作者:刘高远;林敏;史学功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滴鼻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术后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滴鼻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ESS )术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行FESS患者90例,ASA Ⅰ级,年龄18~50岁,分为3组,每组30例,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持续泵注。术毕填塞膨胀海绵时,N组经鼻滴入生理盐水2 mL ,D组经鼻滴入1μg/kg右美托咪定2 mL ,DF组经鼻滴入1μg/kg右美托咪定+1μg/kg芬太尼共2 mL。记录拔管30 min Ramsay镇静评分,观察术后第1次镇痛药需求的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3组患者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Ramsay镇静评分为(1.5±0.6)分明显低于D组(3.3±0.7)分和DF组(3.2±0.8)分(P<0.05)。D组第1次镇痛药需求时间为(120±19) min ,明显长于N组的(55±10) min ,但明显短于DF组的(256±60) min(P<0.05)。与N组比,D和DF组术后恶心发生率下降(P<0.05),3组无一例发生呕吐、心动过缓、呼吸抑制及低血压。结论全身麻醉下行FESS患者术后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滴鼻可以减少拔管时心血管反应及术后恶心发生率,具有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许波;李筱;汪小海;高宏;王志萍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青少年腰骶部半椎体所致僵硬脊柱侧弯冠状面矫治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一期经后路半椎体切除长节段固定矫治青少年腰骶部半椎体所致僵硬型脊柱侧弯的手术效果。方法18例腰骶部半椎体所致僵硬型脊柱侧弯青少年患者均经一期行后路半椎体切除长节段固定矫治。其中L514例,S14例;完全分节型半椎体12例,部分分节型半椎体5例,楔形变椎体1例;10例患者有冠状面躯干失平衡。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8.5h,平均6.3h;术中出血量600~2800mL,平均1180mL。一过性神经根损伤2例,术后使用甲泼尼龙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1周后痊愈。随访时间12~38个月,平均21.6个月。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腰骶弯冠状面Cobb角及近端腰弯冠状面Cobb角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X线片无内固定松动。17例患者冠状面躯干偏移改善,1例患者冠状面躯干失平衡加重。结论采用经后路半椎体切除长节段固定矫治对青少年腰骶部半椎体所致僵硬型脊柱侧弯是一有效的方法,冠状面的重建是手术的关键。

    作者:李波;张辉琴;桂钱欢;屈一鸣;王群波;钱邦平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SOCS3基因转染对小鼠CD4+T h细胞分化及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SOCS3基因对小鼠CD4+Th细胞分化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并转染小鼠CD4+Th细胞,以植物血凝素(PHA)刺激靶细胞,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相应细胞因子基因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目的细胞因子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转染组T‐bet、白细胞介素(IL)‐2、干扰素‐γ(IFN‐γ)、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4、IL‐12Rβ2基因表达明显下调,细胞因子信号抑制物(SOCS)3、GATA‐3、IL‐4、IL‐6、IL‐10、STAT6基因表达明显上调,T‐bet、IL‐2、IFN‐γ、STAT4、IL‐12Rβ2蛋白表达明显下调,SOCS3、GATA‐3、IL‐4、IL‐6、IL‐10、STAT6蛋白表达明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OCS3基因转染可上调小鼠CD4+Th细胞SOCS3基因表达,下调STAT4活化和磷酸化,抑制Th1细胞分化,并下调炎症细胞因子基因和蛋白表达,同时间接促进Th2细胞分化,并上调相应炎症细胞因子基因和蛋白表达。

    作者:张沛;董念国;刘金平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护理学基础》“项目主题式”课程模式的设计及效果评价

    “项目主题式”课程模式是一种基于工作过程体系,以职业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及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为载体、以主题工作任务为单位来组织与实施课程的新型课程模式[1]。《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之一,设计合理的课程模式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本研究探索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引入基于“项目主题式”的课程模式,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作者:邵阿末;刘娟;陆琦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cIA P与Caspase-7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索细胞凋亡抑制蛋白cIAP和凋亡蛋白Caspase‐7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2010年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子宫内膜癌根治且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腺癌患者55例,统计发病时组织学分类、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年龄等参数,电话随访无瘤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取病理标本石蜡切片行免疫组化,观察cIAP与Caspase‐7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各参数的关系。结果cIAP与Caspase‐7的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类、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肌层浸润、年龄无关(P>0.05)。cIAP与Caspase‐7阳性表达和阴性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腺癌患者cIAP与Caspase‐7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分级、总生存期具有相关性,或可作为子宫内膜腺癌预后检测指标。

    作者:徐燕;何涛;袁红瑛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NT-proBNP在AHF诊断中不同年龄段截断值的比较分析

    目的:分析年龄对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诊断急性心力衰竭(AHF)的影响,探讨AHF诊断中不同年龄段NT‐proBNP佳截断值。方法收集临床疑诊AHF并于入院24h内行NT‐proBNP检测的患者457例,其中确诊AHF者194例。将AHF和非AHF患者按年龄分为3个组(<50岁、>50~70岁、>70岁),分析NT‐ProBNP与AHF的相关性,评价NT‐ProBNP在各组中诊断AHF的价值并进行佳截断值的比较。结果各年龄组中AHF患者的NT‐proBNP中位数水平均较非AHF患者明显升高(P<0.01)。应用NT‐proBNP诊断≤50岁、>50~70岁和>70岁3个组中AHF患者的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5、0.91、0.88,佳诊断截点分别为1100pg/mL、1800pg/mL和3000pg/mL,诊断特异性分别为88%、76%和73%。总体而言,按年龄分组的NT‐proBNP截断值诊断的特异性较不按年龄分组的高。结论NT‐proBNP在不同年龄患者中均具有较好的诊断AHF的价值。根据年龄分组,不同年龄段选用不同NT‐proBNP截断值,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

    作者:段芹;覃数;葛平;陆凯;贾俊;常广磊;张冬颖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学人文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指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医学毕业生在完成院校教育后,接受以提高临床技能为主的系统、规范的教育阶段。旨在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独立、规范地承担本专业常见多发疾病诊疗工作的临床医师。

    作者:付卫华;赵磊;肖亚;黄赤兵;张椿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口服聚乙二醇溶液前或后吞服比沙可啶清洁肠道对CT结肠成像的影响研究

    目的:比较口服2L聚乙二醇前或后1h吞服10mg比沙可啶对CT结肠成像结直肠清洁的差异。方法40例知情同意本研究的参与者分成A组、B组,每组20例。CT结肠成像检查前1d,A组3餐前口服40%W/V硫酸钡20mL,晚餐后口服溶解于250mL水之60%泛影葡胺20mL,口服2L聚乙二醇电解质液前1h吞服10mg比沙可啶肠溶片。B组口服2L聚乙二醇电解质液后1h吞服10mg比沙可啶肠溶片,其余同A组。统计分析两组结直肠粪块、肠液的清洁效果及存留肠液的CT值。结果A组结直肠粪块清洁效果评分(1.96±0.11)分低于B组(2.01±0.12)分,结直肠粪块清洁效果好的肠段(87/120,72.50%)高于B组(83/120,69.1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结直肠肠液清洁效果评分(1.50±0.06)分低于B组(1.53±0.06)分,结直肠肠液清洁效果好的肠段(113/120,94.17%)高于B组(111/120,92.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结直肠存留肠液的CT值(729±29)HU高于B组(653±25)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2L聚乙二醇前或后1h吞服10mg比沙可啶不影响结直肠粪块、肠液的清洁效果,但是前者对结直肠肠液的清洁效果更佳,有利于CT结肠成像检出结直肠息肉。

    作者:陈志远;郭红梅;田序伟;罗明月;段侪杰;Wenli Cai;邱建平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是国家长期战略[1],已明确列入了国家“十二五”规划中。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点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有很大的应用[2‐3],对于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等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分析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人力资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健全本市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也有利于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中所指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

    作者:潘伦;熊燕影;何坪;戴奕爽;周天寒;何丽芳;方明金 刊期: 2016年第36期

  • P-Cx43在人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磷酸化缝隙连接蛋白43(P‐Cx43)在人脑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的相关性。方法该科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手术切除内减压正常脑组织10例作为对照组,同时间段切除人脑胶质瘤标本63例为试验组。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法确定胶质瘤性质等级,通过Ki‐67的染色反映肿瘤细胞增殖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技术检测P‐Cx43的表达。结果研究发现,在正常脑组织中,P‐Cx43的表达较WHOⅠ级胶质瘤中表达略低,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0),其余各组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组之间P‐Cx43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结论P‐Cx43与肿瘤细胞活性和胶质瘤恶性进展密切相关。

    作者:姬云翔;王业忠;赵冬;董江涛;田卫东;王刚刚 刊期: 2016年第36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