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关联性研究?

向德森;张敬;肖杰;冉文华;黄自铎;周涛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病例对照研究, 脂联素基因, 基因多态性
摘要:目的:调查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位点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方法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对250例病例(病例组)及匹配对照(对照组,n=250)抽取静脉血,提取基因组 DNA 后,运用 Taqman 荧光定量 PCR 方法,对研究对象3个基因多态性位点(rs266729、rs2241766及 rs1501299)进行检测。Logistic 回归分析用于检测基因型别、基因-基因、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结果对 rs266729,病例组携带 GG 及 CG+GG 基因型别均可引起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高[OR (95%CI ):1.87(1.01~3.47)、1.63(1.14~2.32)]。对 rs2441766,病例组携带 TG+GG 基因型别可引起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增高[OR (95%CI ):1.45(1.02~2.06)]。对 rs1501299,病例组携带 GT+GG 基因型别的发病风险是对照组的0.61倍(95%CI :0.43~0.88)。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rs266729基因多态性与体质量指数(BMI)存在交互作用,两者使得病例组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是对照组的1.16倍(95%CI :1.03~1.30)。结论脂联素基因多态性可引起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增高,rs266729基因多态性与 BMI 共同影响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下壁心肌再梗死经 PCI 后心脏不完全破裂致假性室壁瘤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5岁,因“持续性胸痛2 h”于2014年9月3日入本院。既往高血压病史,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病史。2 h 前患者突然出现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伴后背痛,呈持续性。查体:血压127/71 mm Hg,脉搏76次/min,心肺无异常。心电图:窦性心律,Ⅱ、Ⅲ、aVF 呈 QS 型,ST 段抬高0.3~0.5 mV。诊断:(1)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再梗死;(2)高血压病。给予负荷量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及阿托伐他汀后,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造影示:左主干及回旋支均可见弥散性轻度狭窄,前降支中段近30%不规则狭窄,右冠状动脉近段40%向心性狭窄,左室后侧支开口处完全闭塞。考虑左室后侧支为罪犯血管。远端血流 TIMI 0~1级,可见血栓影。用球囊 Sapphire 2.0 mm×15.0 mm 预扩张后远端血流达 TIMI 3级,出现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血压下降,低为75/45 mm Hg,给予多巴胺静脉微泵泵入10μg·kg-1· min-1,5 min 后心律、血压恢复正常,于闭塞病变处置入支架EXCEL 3.0 mm×24.0 mm 1枚。常规给予抗凝、抗血小板及他汀类药物。第2天查房:患者无不适主诉,血压85~102/50~68 mm Hg,心率95~110次/min,查体: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示:Ⅱ、Ⅲ、aVF 呈 QS 型,ST 段抬高0.1~0.2 mV。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后壁基底段回声中断约1.5 cm,其后方为2.8 cm×1.6 cm 的无回声区,与左室腔相通,壁层心包连续完整,收缩期可见蓝色血由左室到无回声区,舒张期可见红色血流由无回声区到左室腔,诊断:左室后壁心脏不完全破裂,假性室壁瘤形成。立即请心外科会诊转心外科继续诊疗。超声心动图结果见图1。

    作者:张兰芳;贾新未;王占启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应用 WHO 推荐新版产程图对降低产程医疗干预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 WHO 推荐新版产程图对产程中医疗干预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4~9月在该院自愿选择阴道分娩的低危、初产妇400例,按入院后自然临产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孕妇采用WHO 推荐新版产程图,以宫口开大4 cm 开始作为活跃期起点,实施产程管理;对照组孕妇采用传统 Friedman 产程曲线标准,实施产程管理。比较两组孕妇在产程医疗干预及分娩结局方面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在第一产程使用人工破膜及静脉滴注缩宫素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孕妇非社会因素中转手术者明显低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胎儿窘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孕妇的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 WHO 推荐新版产程图能减少第一产程中使用镇静剂、人工破膜及静脉滴注缩宫素的医疗干预,促进自然分娩,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魏琳娜;时元菊;余友霞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不同组合式器具对脊柱后路手术患者受压皮肤的影响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组织溃烂坏死[1-2]。据文献报道,外科手术压疮发生率为3.50%~29.50%[3]。脊柱后路手术患者需要全身麻醉,且术中处于俯卧位,决定了患者的被动性,而这种被动性往往会增加患者术中发生压疮的危险,并且这种危险会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而增加[4-5]。另有研究表明,在脊柱后路手术中压疮发生率高达12.00%~35.70%[6],是院内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7]。为大限度地减少脊柱后路手术压疮的发生,本研究采用碳纤维腰桥与硅凝胶面部支撑垫,骨突部位用水胶体敷料保护皮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晓琴;王志成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代谢综合征及2型糖尿病社区防治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及2型糖尿病社区防治体系的构建及其干预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2月至2013年8月中山市小榄镇埒西一等3个社区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共2716人),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代谢综合征及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筛查出相关人群,对代谢综合征及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为期12个月的社区干预。结果代谢综合征组干预前后三酰甘油、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能量、脂肪、膳食纤维、胆固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糖尿病组干预前后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胆固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建立和评估社区代谢综合征及2型糖尿病的防治体系,并对其进行干预,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有利于优化和合理使用卫生资源。

    作者:黄汉伟;蔡雪;严达尊;付会斌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1953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该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对19530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送检标本进行检测,分析支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结果19530例送检样本中,支原体阳性11178例,阳性率为57.24%,其中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Uu+Mh 混合感染阳性率分别为44.63%、0.44%和12.17%;女性支原体阳性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008~2014年支原体阳性率呈上升趋势;支原体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米诺环素、克拉霉素敏感率分别为88.57%、84.32%、76.09%、71.53%,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高;Uu、Mh 和 Uu+Mh 3类感染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种数递增。结论泌尿生殖道感染以 Uu 感染为主,Mh 感染多以混合感染方式出现;交沙霉素、强力霉素是该地区治疗支原体的首选药物,临床可参考药敏结果合理用药。支原体多重耐药情况严重,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龚娅;段德令;何宗忠;王晓冬;史秋霞;林林东;欧炜华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三峡库区二期蓄水后某县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目的:分析三峡库区某县居民的全死因顺位及主要死因的死亡现状、死因构成及其年龄、性别特征,为各级政府制定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保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Excel 2003汇总数据,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死因分类法进行死因分类,采用 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计算潜在减寿年数。结果2003年7月至2013年12月共收集有效三峡库区忠县常住人口死亡病例62702例,男性粗死亡率和标准化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中毒和消化系统疾病;三大类疾病死因中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死亡总数的87.76%,成为主要死因;潜在寿命损失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损伤中毒、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围生期疾病。结论三峡库区蓄水后忠县的主要死亡原因以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并且年龄逐步年轻化趋势;开展意外伤害研究,防止早死成为疾病预防控制重点之一。

    作者:涂嘉玲;吴浩;赵文龙;胡世明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顺式阿曲库铵联合丙泊酚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和围拔管期残余肌松效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顺式阿曲库铵联合丙泊酚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和围拔管期残余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4月本院确诊治疗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86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联合麻醉组(n=57)和常规麻醉组(n=31),两组患者均给予丙泊酚4.0~8.0 mg/kg,间断泵注瑞芬太尼2.0μg/kg 麻醉治疗,联合麻醉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静脉推注0.5 mg/kg 顺式阿曲库铵麻醉治疗。其中联合麻醉组根据丙泊酚使用剂量分为小剂量组(4.0 mg/kg)、中剂量组(6.0 mg/kg)、大剂量组(8.0 mg/kg)。应用 Cooper 评分法对所有患者插管条件进行评估,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插管条件优良情况、麻醉前、麻醉时、插管时、切皮时、拔管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围拔管期肌松恢复指数、起效时间、作用时间。结果联合麻醉组患者插管条件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前、麻醉时,所有患者 MAP、HR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后,联合麻醉组患者各时点 MAP、HR 水平明显低于常规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麻醉后各时点 MAP、HR 水平,中剂量组低于小剂量组,而小剂量组又低于大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麻醉组患者肌松恢复指数、起效时间、作用时间明显高于常规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顺式阿曲库铵联合丙泊酚可有效改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插管条件,降低手术过程中机体的应激反应,配合使用中剂量丙泊酚麻醉可产生更为良好的稳定应激反应,具有良好的肌松效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宋爽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α-硫辛酸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 VEGF 表达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研究α-硫辛酸(α-LA)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择72只健康的雄性 Wistar 大鼠作为实验材料,将72只大鼠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A 组)12只,糖尿病模型组(B 组)24只,α-LA治疗组(C 组)24只,葡萄糖干预组(D 组)12只,B~D 组大鼠按照60 mg/kg 的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C 组用100 mg/kg 的α-LA 灌胃,D 组用5.0%的葡萄糖溶液灌胃。比较各组大鼠的体质量、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VEGF 表达、超氧化钠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和 IL-6水平,比较 B~D 组大鼠的 GR 分期。结果72 h 后,B~D 组大鼠模型构建成功,A 组大鼠 FPG 为(4.57±0.15)mmol/L,B 组为(21.72±4.28)mmol/L,C 组为(21.54±4.96)mmol/L,D 组为(21.83±4.77)mmol/L,A 组与 B、C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大鼠体质量(210.5±5.2) g,B 组(211.2±5.7)g,C 组(209.8±5.8)g,D 组(208.7±3.4)g,4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组大鼠4、8、12周的体质量、FPG、FINS、HOMA-IR、VEGF 表达、SOD、GSH 和 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2周后,B 组、C 组和 D 组大鼠的眼底镜检查 GR 分期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α-LA 的应用可以有效抑制大鼠视网膜 VEGF 的表达,这一作用可能与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多个环节相关。

    作者:胡辅华;许玉俊;刘丽林;季建;于荣国;李筱荣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睾丸与附睾精子 DNA 完整率及行 ICSI 结局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睾丸与附睾精子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术(ICSI)的结局及精子 DNA 完整率(用精子 DNA 断裂指数 DFI 表示)的差异。方法对来该院生殖中心就诊的183例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行 ICSI,将患者根据取精途径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经皮附睾穿刺抽吸术(PESA)取精80个周期,经睾丸穿刺抽吸术(TESA)取精103个周期,对比两组精子 DNA 完整率及行 ICSI 的结局。结果两种方法精子 DNA 完整率和行 ICSI 时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睾丸及附睾精子的 DNA 完整率及行 ICSI 结局无显著差异,临床医生可根据个人经验或患者意愿选取精子行 ICSI助孕。

    作者:何泳志;李大文;黄悦悦;肖鑫;毛献宝;龚国通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PAR2在肝细胞癌组织及其门静脉癌栓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在肝细胞癌组织及其门静脉癌栓(PVTT)中的表达水平其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染色、RT-PCR 及 Western blot 等技术手段分别检测21例肝细胞癌患者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和门静脉癌栓中 PAR2的表达水平。结果PAR2在肝细胞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及其门静脉癌栓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肝细胞癌与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肝细胞癌与门静脉癌栓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AR2在 HCC 及其 PVTT 中具有较高的表达;PAR2的表达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及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闪海霞;范崇桂;张怀宏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VSD 技术在治疗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术(简称 VSD 技术)是一种临床用于处理复杂创面的新型、高效能引流技术。既能有效促进创面的生长,预防术后感染,也能极大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因此广泛应用于临床[1]。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是以皮下组织和筋膜广泛而迅速坏死为特征的一种严重的软组织感染,病变常波及会阴、阴囊、肛周、腹股沟等处,常伴有多种细菌感染,发病急骤,发展迅速,可导致全身脓毒血症,甚至出现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2],病死率高达30.0%以上[3]。本研究观察 VSD 技术结合有效的临床护理在治疗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中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贵俊;林影影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声明

    作者:《重庆医学》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南宁市妇女人乳头状病毒感染状态及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调查南宁市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HPV)感染状态及危险因素。方法2014年1~6月,在该院妇科门诊就诊自愿参加进行宫颈癌机会性筛查及问卷调查的妇女431名为研究对象,收集她们的人口学信息和相关危险因素信息,并行常规妇科检查、生殖道微生物检测、宫颈细胞第2代杂交捕获技术(HC2)检测、细胞学检查。对可疑宫颈上皮内瘤变或宫颈癌患者行阴道镜检查活检,并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431名调查对象中,高危型 HPV 感染54例,感染率12.53%。在宫颈病变组与宫颈正常组中,高危型 HPV 阳性率分别为87.50%和9.6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因素及多因素研究分析,多个性伴侣(≥2个)和病原菌感染(尤其是细菌性阴道炎)是高危型 HPV 感染的高危因素。对阴道微生态环境的多因素分析显示,病原菌感染和细菌性阴道病是 HPV 病毒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宫颈病变组中 HPV 感染率高于宫颈正常组,而初次性生活年龄早、多个性伴侣、病原菌感染、细菌性阴道病是 HPV 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韦敏;林晓琰;黄宁;韦妙成;梁雯;赖丽珍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26例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诊治分析

    目的:总结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诊治体会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荣昌县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共26例医源性输尿管损伤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随访过程,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结果所有26例患者中,25例均在术中确诊,1例术后2 d 确诊。采取恰当的手术方式后无漏尿、尿路感染及血尿等并发症发生。随访3~24个月所有患者肾功能正常,仅1例发生输尿管狭窄。结论通过有效预防、早期诊断与治疗、密切随访可以大限度地减少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发生及其对患者的身心伤害。

    作者:熊涛;郑斌;唐伟;谢正权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闸门”技术在16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闸门”技术在控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小隐静脉血流,减轻皮瓣肿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患者按入院先后时间交替分为 A 组与 B 组,A 组皮瓣对小隐静脉回流不做特殊处理,B 组应用河坝闸门原理,术中环绕小隐静脉预留丝线,术后通过橡皮筋牵引控制皮瓣血液回流及皮瓣肿胀。对两组皮瓣坏死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A 组有4例患者皮瓣发生不完全坏死,部分坏死发生率为25.0%;B 组有1例患者皮瓣发生不完全坏死,部分坏死发生率为6.2%。结论利用“闸门”技术可控制小隐静脉回流血量,减轻皮瓣肿胀,提高皮瓣成活率简单有效。

    作者:刘承伟;刘福尧;江深河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Annexin A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 Annexin A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关系与意义。方法取6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切片,使用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 Annexin A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Annexin A1在癌组织中高表达。癌组织表达61例(88.41%),癌旁正常组织表达6例(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直径大于或等于1 cm 的患者中,Annexin A1表达高于肿瘤小于1 cm 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 Annexin A1的高表达,提示其可能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潜在的生物学标记物。

    作者:钟雪梅;陈敏;邓世山;谢少利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趋化因子配体10及趋化因子受体3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及趋化因子受体3(CXCR3)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80例膀胱癌患者和33例健康体检者分别纳入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 ELISA 检测血清中 CXCL10的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 CXCR3 mRNA 的表达,并将 CXCL10和 CXCR3的表达强度与各临床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试验组外周血清中 CXCL10及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 CXCR3 mRNA 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清CXCL10及 CXCR3 mRNA 的表达与年龄、病理分期、分化程度、肿瘤大小等均不存在相关性(P >0.05),但均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 <0.05)。结论CXCL10及 CXCR3的表达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可能存在相关性,阻断 CXCL10/CXCR3反应轴,可能会成为膀胱癌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作者:彭晓晖;梁培育;欧善际;祖雄兵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COMP 和蛋白聚糖在 KOA 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观察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血清中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和蛋白聚糖表达变化,并探讨其升高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 ELISA 法检测100例 KOA 患者(KOA 组)及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清 COMP 和蛋白聚糖水平,并分析 KOA 组患者 COMP 和蛋白聚糖升高的相关因素。结果KOA 组患者血清中 COMP 和蛋白聚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COMP 和蛋白聚糖水平与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WOMAC 评分、X 线 K-L 分级呈正相关(P <0.05)。结论KOA 患者血清中 COMP 和蛋白聚糖水平较健康人增高,作为生物标志物对骨关节炎诊断有一定意义。其中年龄、体质量指数、WOMAC 评分、K-L 分级与 COMP 和蛋白聚糖升高相关。

    作者:商施锞;周小莉;张莹;邵勤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水平特点研究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24 h 时动态血压及动态心电图,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水平特点及其与心肌缺血负荷的相关性。方法选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检查结果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观察组)74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病组(对照组)65例,均采用24 h 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监测,对所得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观察组夜间收缩压平均值高于对照组,各时段舒张压平均值低于对照组,24 h 和白昼平均动脉压平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24 h 心肌缺血总负荷(TIB)与相应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水平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分别为 r=0.409,P =0.000;r=-0.306,P =0.008;r=0.615,P =0.000);白昼 TIB 与相应的收缩压、脉压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417,P =0.000;r=0.402,P =0.001);夜间 TIB 与相应的收缩压、脉压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511,P =0.000;r=0.596,P =0.000)。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有脉压差大,夜间收缩压的水平较高,舒张压及24 h、白昼平均动脉压水平较低的特点,并且与 TIB 存在显著相关性。

    作者:张彪;郑亚西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重庆市九龙坡区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问题及对策研究?

    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是实现和维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措施之一[1]。2010年起,重庆市九龙坡区开始探索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机制,初步建立“以岗定责、层级考核、标量比对、团队协作、多元激励”的内部岗位绩效考核模式,绩效考核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了群众满意度。为此,本文通过与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简称卫计委)、九龙坡区卫计委相关处室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并结合对九龙坡区卫计委进行的问卷调查,分析九龙坡区绩效考核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作者:邓梦露;林幻;胡新业;蒲川 刊期: 2015年第25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