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 WHO 推荐新版产程图对降低产程医疗干预的作用研究

魏琳娜;时元菊;余友霞

关键词:新产程图, 产程时限, 产程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 WHO 推荐新版产程图对产程中医疗干预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4~9月在该院自愿选择阴道分娩的低危、初产妇400例,按入院后自然临产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孕妇采用WHO 推荐新版产程图,以宫口开大4 cm 开始作为活跃期起点,实施产程管理;对照组孕妇采用传统 Friedman 产程曲线标准,实施产程管理。比较两组孕妇在产程医疗干预及分娩结局方面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在第一产程使用人工破膜及静脉滴注缩宫素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孕妇非社会因素中转手术者明显低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胎儿窘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孕妇的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 WHO 推荐新版产程图能减少第一产程中使用镇静剂、人工破膜及静脉滴注缩宫素的医疗干预,促进自然分娩,改善母婴结局。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 WHO 推荐新版产程图对降低产程医疗干预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 WHO 推荐新版产程图对产程中医疗干预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4~9月在该院自愿选择阴道分娩的低危、初产妇400例,按入院后自然临产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孕妇采用WHO 推荐新版产程图,以宫口开大4 cm 开始作为活跃期起点,实施产程管理;对照组孕妇采用传统 Friedman 产程曲线标准,实施产程管理。比较两组孕妇在产程医疗干预及分娩结局方面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在第一产程使用人工破膜及静脉滴注缩宫素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孕妇非社会因素中转手术者明显低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胎儿窘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孕妇的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 WHO 推荐新版产程图能减少第一产程中使用镇静剂、人工破膜及静脉滴注缩宫素的医疗干预,促进自然分娩,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魏琳娜;时元菊;余友霞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声明

    作者:《重庆医学》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Annexin A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 Annexin A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关系与意义。方法取6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切片,使用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 Annexin A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Annexin A1在癌组织中高表达。癌组织表达61例(88.41%),癌旁正常组织表达6例(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直径大于或等于1 cm 的患者中,Annexin A1表达高于肿瘤小于1 cm 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 Annexin A1的高表达,提示其可能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潜在的生物学标记物。

    作者:钟雪梅;陈敏;邓世山;谢少利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 TIMI 危险评分与血浆 NTpro-BNP、TNⅠ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 TIMI 危险评分与血浆 N 末端前脑利钠肽(NTpro-BNP)水平及血清肌钙蛋白Ⅰ(TN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按照患者的临床指标对患者进行 TIMI 危险评分,根据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n=23)、中危组(n=34)、高危组(n=41),采用 AQT 快速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血浆 NTpro-BNP 及 TNⅠ水平,研究 TIMI 危险评分、NTpro-BNP 及 TNⅠ的相关性。结果TIMI 评分在单支、双支、三支病变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临床上对于不同分型疾病的判断具有一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TIMI 危险评分能够有效预测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其中3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均较3个月和治疗期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高危组各个时期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危和中危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低危、中危、高危组患者随着 TIMI危险评分的升高,NTpro-BNP 和 BNP 水平均升高,NTpro-BNP 升高更加显著(P <0.01)。Spearman 等级相关分析可知,NTpro-BNP 与 TIMI 呈正相关(P <0.01),与 TNⅠ呈正相关(P <0.05);TIMI 与 TNⅠ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TIMI 危险评分与 NTpro-BNP 相关性良好,而且与 TNⅠ无相关性。

    作者:努尔巴哈提;妮莎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三峡库区二期蓄水后某县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目的:分析三峡库区某县居民的全死因顺位及主要死因的死亡现状、死因构成及其年龄、性别特征,为各级政府制定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保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Excel 2003汇总数据,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死因分类法进行死因分类,采用 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计算潜在减寿年数。结果2003年7月至2013年12月共收集有效三峡库区忠县常住人口死亡病例62702例,男性粗死亡率和标准化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中毒和消化系统疾病;三大类疾病死因中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死亡总数的87.76%,成为主要死因;潜在寿命损失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损伤中毒、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围生期疾病。结论三峡库区蓄水后忠县的主要死亡原因以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并且年龄逐步年轻化趋势;开展意外伤害研究,防止早死成为疾病预防控制重点之一。

    作者:涂嘉玲;吴浩;赵文龙;胡世明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CCl4诱导大鼠纤维化肝组织 microRNA 差异表达及其初步分析

    目的:探索 microRNA 在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纤维化肝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 microR-NA 高通量测序分析技术检测对照组(n=10)与模型组(n=10)肝脏组织 microRNA 表达,对差异 microRNA 进行靶基因预测,对靶基因进行基因本(GO)分析、pathway 分析。结果对照组与模型组间筛选出37个差异 microRNA,上调29个,下调8个;从microRNA-基因网络图中发现关键上调为 miR-184、miR-10b-5p、miR-199a-3p 等;关键下调为 miR-200b-3p、miR-199a-5p、miR-125b-5p 等。结论模型组 microRNA 表达谱变化明显,肝纤维化的形成与 microRNA 调控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等有关。

    作者:刘业方;张传涛;李白雪;郭尹玲;王宝家;唐洪屈;王政;张凤;杨宇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联合甲强龙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万托林、甲基强的松龙(简称甲强龙)联合辅助治疗小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作出客观评价。方法对120例合川区人民医院诊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分组,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40);其中观察组又分为观察1组与观察2组,各40例。患者入院时均同意接受常规治疗,观察1组另加用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联合治疗;观察2组另加用普米克令舒、万托林、甲强龙联合治疗;对3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及安全性进行观察并记录,主要指标包括咳嗽、喘憋、肺湿啰音、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等。结果经治疗患儿病情基本得到控制,观察组总体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1);观察1组与观察2组之间治疗有效率及咳嗽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其他观察指标比较,观察2组效果更佳(P <0.01)。结论普米克令舒、万托林、甲强龙联合治疗小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显著,安全性好,与常规治疗比较,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咳嗽及肺湿啰音消失时间等,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郭梅;荆安龙;许峰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IL-22重组慢病毒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 IL-22重组慢病毒对肝细胞再生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正常肝细胞 L02,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感染IL-22重组慢病毒后1、3、5 d 的感染效率,ELISA 检测 L02中 IL-22的表达。设置3个处理组,分别为感染 IL-22重组慢病毒组、感染空慢病毒组及未感染组。处理后48 h,RT-PCR 检测 L02细胞中结合珠蛋白 mRNA 的表达;MTT 法检测处理后48、72、96 h L02细胞的增殖活性;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处理后24 h L02细胞中增殖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IL-22重组慢病毒组感染L02细胞第3天的感染效率高,可达(90.12±3.45)%。ELISA 检测感染后第3天,L02细胞中 IL-22的表达明显高于第1天和第5天(P <0.05)。感染 IL-22重组慢病毒组 L02细胞中结合珠蛋白 mRNA 表达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 <0.01),而感染空慢病毒组和未感染组 L02细胞中结合珠蛋白 mRNA 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感染 IL-22重组慢病毒组 L02细胞各时间点的增殖活性均明显高于感染空慢病毒组及未感染组(P <0.05);感染 IL-22重组慢病毒组 L02细胞中 PCNA 的表达显著高于感染空慢病毒组及未感染组(P <0.01),而感染空慢病毒组和未感染组 L02细胞中 PCNA 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IL-22可以促进 L02细胞结合珠蛋白 mRNA 及 PCNA 的表达,并能增强 L02细胞的增殖活性,可能对肝细胞再生有促进作用。

    作者:张红宾;罗红春;曾爱中;辛小娟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Id2和 MMP9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研究

    目的:观察细胞分化/DNA 结合抑制因子2(Id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 Id2和 MMP9表达的意义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0例食管鳞癌和30例正常食管上皮中 Id2和 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食管鳞癌中 Id2和 MMP9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食管上皮(P <0.01);Id2和 MMP9的表达水平均随食管鳞癌的浸润加深、临床 TNM 分期级别增高而升高,浸润深度在 T3+T4组的表达水平高于 T1+T2组(P <0.05),临床Ⅱ期和Ⅲ、Ⅳ期的表达水平高于Ⅰ期(P <0.05),但 Id2和 MMP9的表达均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P >0.05)。淋巴结转移组中 MMP9的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 <0.05);而 Id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P >0.05);食管鳞癌组织中 Id2和 MMP9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 <0.05)。结论Id2和 MMP9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和浸润进展中存在协同促进作用,同时检测对于评估食管鳞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岳黎敏;程书珍;郑海萍;商小涓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26例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诊治分析

    目的:总结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诊治体会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荣昌县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共26例医源性输尿管损伤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随访过程,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结果所有26例患者中,25例均在术中确诊,1例术后2 d 确诊。采取恰当的手术方式后无漏尿、尿路感染及血尿等并发症发生。随访3~24个月所有患者肾功能正常,仅1例发生输尿管狭窄。结论通过有效预防、早期诊断与治疗、密切随访可以大限度地减少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发生及其对患者的身心伤害。

    作者:熊涛;郑斌;唐伟;谢正权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冬泳对中年女性血脂、血肌酐、血尿酸影响的研究?

    目的:检测川南地区中年女性冬泳者冬泳前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血肌酐(Cr)、血尿酸(UA)6项血液指标,探究冬泳对中年女性健身的相关机制。方法研究分冬泳组和对照组进行检测。冬泳组选择川南地区45~59岁初次参加冬泳者48名,在水温为3~9℃的冬季,冬泳前抽血测 LDL、HDL、TG、TC、Cr、和 UA;冬泳4个月后抽血再次检测 LDL、HDL、TC、Cr、和 UA。对照组选取川南地区50~55岁的女性26名,在入冬时及入冬4个月后2次检测 LDL、HDL、TG、TC、Cr、和 UA。结果冬泳组冬泳4个月后血中 LDL、TG、TC、Cr 和 UA 的指标较冬泳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HDL 水平著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而对照组2次检测 LDL、HDL、TG、TC、Cr、和 UA 的结果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年女性坚持冬泳可降低血液脂肪,调节血管弹性,改善心血管机能、血液循环和肾功能,对增强抗病能力、增强体质有重要作用。

    作者:潘英;熊伟;杨明学;颜丹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VSD 技术在治疗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中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术(简称 VSD 技术)是一种临床用于处理复杂创面的新型、高效能引流技术。既能有效促进创面的生长,预防术后感染,也能极大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因此广泛应用于临床[1]。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是以皮下组织和筋膜广泛而迅速坏死为特征的一种严重的软组织感染,病变常波及会阴、阴囊、肛周、腹股沟等处,常伴有多种细菌感染,发病急骤,发展迅速,可导致全身脓毒血症,甚至出现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2],病死率高达30.0%以上[3]。本研究观察 VSD 技术结合有效的临床护理在治疗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中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贵俊;林影影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先天性心脏病 ASD 介入封堵治疗术后右心结构改变及安全性的比较?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术对儿童(<15岁)及成人(15~65岁)右心结构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估。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0~2013年111例行介入治疗的 ASD 患者,采用心脏彩超测量结果评估封堵前后儿童与成人右心结构变化,采用心脏彩超、心电图记录封堵器脱落、瓣膜关闭不全、心律失常、残余分流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儿童及成人术后右心房内径(RAD)、右心室内径(RVD)、肺动脉内径(PA)、右心室流出道(RVOT)均明显减小(P <0.05),随访过程中小于15岁年龄组在1、3、6个月以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15~65岁年龄组在1、3、6个月以上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儿童及成人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0%和21.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ASD 介入可改善右心结构,儿童和成人均能受益,且儿童和成人并发症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严重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疗效肯定。

    作者:谷尚武;姜黔峰;巩亮;赵鸿彦;盛瑾;方明亮;彭格红;陶文鸿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二氢杨梅素对胃癌细胞 SGC7901生长活性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藤茶中提取的二氢杨梅素(DMY)对胃癌细胞 SGC7901生长的影响,以筛选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方法使用超声中性水浸提法提取藤茶中的活性成分 DMY,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对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纯度达99%以上,CCK-8比色法检测纯化后的 DMY 对肿瘤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 DMY 促进细胞凋亡的能力。结果直接从野生藤茶中提取 DMY,经过 RP-HPLC 分离纯化后的 DMY 的纯度达到99%,DMY 在低浓度时(≤1 mmol)对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杀伤效应(P <0.05),且其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呈剂量-效应关系;同时 DMY 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能力,且其促凋亡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藤茶中提取的 DMY 具有显著杀伤胃癌细胞 SGC7901的效应,将来可能成为治疗肿瘤的一类药物。

    作者:武彦芳;路玉洁;鞠境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我国公立医疗机构“集团化发展运行问题”的描述性系统评价?

    医院集团化经营即各级医疗机构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以地域优势、学科专业、集团资产等为纽带,通过松散协作、联合兼并、连锁经营、资产重组等形式进行企业化经营,集团化管理,利用规模效应来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兴起的众多公立医院集团成立不久就因缺乏经验、管理不善等原因而迅速瓦解。本文系统评价国内各公立医院集团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总结出我国公立医院集团化过程中的不足,为公立医疗机构改革提供借鉴。

    作者:李洁;冉素娟;蒋祎;吴元圆;黄海平;张清华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1例病例报道

    非酮症高血糖性舞蹈病是一组以非酮症性高血糖、偏侧舞蹈症及头颅 MRI T1WI 对侧基底节区高信号为特点的综合征[1]。由于对这一综合征认识较少,临床上常导致误诊。现将本院2013年9月收治的1例非酮症高血糖性舞蹈病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韩然旗;张景义;蒲志杰;李丹玲;孟令宇;马辰星;周艳茹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基于患者感知的西部县级医院药品零差率政策效果研究?

    自2012年以来,各地陆续实施了以药品零差率为抓手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其中,四川省在西部地区率先启动试点工作。药品零差率政策客体剑指医院,政策目标重在缓解患者“看病贵”问题[1]。考虑到已有研究[2-4]多站在医院角度,运用客观指标评价试点成效,本研究从患者主观感受的视角出发,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西部地区就诊患者对政策的知晓、态度及其效果的感知情况,挖掘影响因素,以期提高评价的完整性,为下一步全面铺开政策提供参考。

    作者:孙群;谭玲;杨练;黄云霞;赵薇;王滢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PAR2在肝细胞癌组织及其门静脉癌栓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在肝细胞癌组织及其门静脉癌栓(PVTT)中的表达水平其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染色、RT-PCR 及 Western blot 等技术手段分别检测21例肝细胞癌患者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和门静脉癌栓中 PAR2的表达水平。结果PAR2在肝细胞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及其门静脉癌栓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肝细胞癌与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肝细胞癌与门静脉癌栓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AR2在 HCC 及其 PVTT 中具有较高的表达;PAR2的表达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及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闪海霞;范崇桂;张怀宏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顺式阿曲库铵联合丙泊酚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和围拔管期残余肌松效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顺式阿曲库铵联合丙泊酚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和围拔管期残余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4月本院确诊治疗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86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联合麻醉组(n=57)和常规麻醉组(n=31),两组患者均给予丙泊酚4.0~8.0 mg/kg,间断泵注瑞芬太尼2.0μg/kg 麻醉治疗,联合麻醉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静脉推注0.5 mg/kg 顺式阿曲库铵麻醉治疗。其中联合麻醉组根据丙泊酚使用剂量分为小剂量组(4.0 mg/kg)、中剂量组(6.0 mg/kg)、大剂量组(8.0 mg/kg)。应用 Cooper 评分法对所有患者插管条件进行评估,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插管条件优良情况、麻醉前、麻醉时、插管时、切皮时、拔管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围拔管期肌松恢复指数、起效时间、作用时间。结果联合麻醉组患者插管条件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前、麻醉时,所有患者 MAP、HR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后,联合麻醉组患者各时点 MAP、HR 水平明显低于常规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麻醉后各时点 MAP、HR 水平,中剂量组低于小剂量组,而小剂量组又低于大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麻醉组患者肌松恢复指数、起效时间、作用时间明显高于常规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顺式阿曲库铵联合丙泊酚可有效改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插管条件,降低手术过程中机体的应激反应,配合使用中剂量丙泊酚麻醉可产生更为良好的稳定应激反应,具有良好的肌松效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宋爽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重庆市九龙坡区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问题及对策研究?

    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是实现和维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措施之一[1]。2010年起,重庆市九龙坡区开始探索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机制,初步建立“以岗定责、层级考核、标量比对、团队协作、多元激励”的内部岗位绩效考核模式,绩效考核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了群众满意度。为此,本文通过与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简称卫计委)、九龙坡区卫计委相关处室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并结合对九龙坡区卫计委进行的问卷调查,分析九龙坡区绩效考核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作者:邓梦露;林幻;胡新业;蒲川 刊期: 2015年第25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