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国公立医疗机构“集团化发展运行问题”的描述性系统评价?

李洁;冉素娟;蒋祎;吴元圆;黄海平;张清华

关键词:医疗机构改革, 集团化发展, 运行问题, 描述, 医院集团化, 企业化经营, 集团化经营, 集团化管理, 资产重组, 学科专业, 系统评价, 社会效益, 联合兼并, 连锁经营, 经济效益, 规模效应, 地域优势, 协作, 始兴, 纽带
摘要:医院集团化经营即各级医疗机构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以地域优势、学科专业、集团资产等为纽带,通过松散协作、联合兼并、连锁经营、资产重组等形式进行企业化经营,集团化管理,利用规模效应来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兴起的众多公立医院集团成立不久就因缺乏经验、管理不善等原因而迅速瓦解。本文系统评价国内各公立医院集团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总结出我国公立医院集团化过程中的不足,为公立医疗机构改革提供借鉴。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趋化因子配体10及趋化因子受体3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及趋化因子受体3(CXCR3)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80例膀胱癌患者和33例健康体检者分别纳入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 ELISA 检测血清中 CXCL10的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 CXCR3 mRNA 的表达,并将 CXCL10和 CXCR3的表达强度与各临床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试验组外周血清中 CXCL10及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 CXCR3 mRNA 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清CXCL10及 CXCR3 mRNA 的表达与年龄、病理分期、分化程度、肿瘤大小等均不存在相关性(P >0.05),但均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 <0.05)。结论CXCL10及 CXCR3的表达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可能存在相关性,阻断 CXCL10/CXCR3反应轴,可能会成为膀胱癌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作者:彭晓晖;梁培育;欧善际;祖雄兵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冬泳对中年女性血脂、血肌酐、血尿酸影响的研究?

    目的:检测川南地区中年女性冬泳者冬泳前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血肌酐(Cr)、血尿酸(UA)6项血液指标,探究冬泳对中年女性健身的相关机制。方法研究分冬泳组和对照组进行检测。冬泳组选择川南地区45~59岁初次参加冬泳者48名,在水温为3~9℃的冬季,冬泳前抽血测 LDL、HDL、TG、TC、Cr、和 UA;冬泳4个月后抽血再次检测 LDL、HDL、TC、Cr、和 UA。对照组选取川南地区50~55岁的女性26名,在入冬时及入冬4个月后2次检测 LDL、HDL、TG、TC、Cr、和 UA。结果冬泳组冬泳4个月后血中 LDL、TG、TC、Cr 和 UA 的指标较冬泳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HDL 水平著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而对照组2次检测 LDL、HDL、TG、TC、Cr、和 UA 的结果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年女性坚持冬泳可降低血液脂肪,调节血管弹性,改善心血管机能、血液循环和肾功能,对增强抗病能力、增强体质有重要作用。

    作者:潘英;熊伟;杨明学;颜丹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三峡库区二期蓄水后某县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目的:分析三峡库区某县居民的全死因顺位及主要死因的死亡现状、死因构成及其年龄、性别特征,为各级政府制定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保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Excel 2003汇总数据,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死因分类法进行死因分类,采用 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计算潜在减寿年数。结果2003年7月至2013年12月共收集有效三峡库区忠县常住人口死亡病例62702例,男性粗死亡率和标准化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中毒和消化系统疾病;三大类疾病死因中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死亡总数的87.76%,成为主要死因;潜在寿命损失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损伤中毒、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围生期疾病。结论三峡库区蓄水后忠县的主要死亡原因以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并且年龄逐步年轻化趋势;开展意外伤害研究,防止早死成为疾病预防控制重点之一。

    作者:涂嘉玲;吴浩;赵文龙;胡世明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代谢综合征及2型糖尿病社区防治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及2型糖尿病社区防治体系的构建及其干预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2月至2013年8月中山市小榄镇埒西一等3个社区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共2716人),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代谢综合征及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筛查出相关人群,对代谢综合征及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为期12个月的社区干预。结果代谢综合征组干预前后三酰甘油、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能量、脂肪、膳食纤维、胆固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糖尿病组干预前后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胆固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建立和评估社区代谢综合征及2型糖尿病的防治体系,并对其进行干预,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有利于优化和合理使用卫生资源。

    作者:黄汉伟;蔡雪;严达尊;付会斌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应用 WHO 推荐新版产程图对降低产程医疗干预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 WHO 推荐新版产程图对产程中医疗干预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4~9月在该院自愿选择阴道分娩的低危、初产妇400例,按入院后自然临产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孕妇采用WHO 推荐新版产程图,以宫口开大4 cm 开始作为活跃期起点,实施产程管理;对照组孕妇采用传统 Friedman 产程曲线标准,实施产程管理。比较两组孕妇在产程医疗干预及分娩结局方面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在第一产程使用人工破膜及静脉滴注缩宫素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孕妇非社会因素中转手术者明显低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胎儿窘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孕妇的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 WHO 推荐新版产程图能减少第一产程中使用镇静剂、人工破膜及静脉滴注缩宫素的医疗干预,促进自然分娩,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魏琳娜;时元菊;余友霞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顺式阿曲库铵联合丙泊酚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和围拔管期残余肌松效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顺式阿曲库铵联合丙泊酚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和围拔管期残余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4月本院确诊治疗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86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联合麻醉组(n=57)和常规麻醉组(n=31),两组患者均给予丙泊酚4.0~8.0 mg/kg,间断泵注瑞芬太尼2.0μg/kg 麻醉治疗,联合麻醉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静脉推注0.5 mg/kg 顺式阿曲库铵麻醉治疗。其中联合麻醉组根据丙泊酚使用剂量分为小剂量组(4.0 mg/kg)、中剂量组(6.0 mg/kg)、大剂量组(8.0 mg/kg)。应用 Cooper 评分法对所有患者插管条件进行评估,统计分析所有患者插管条件优良情况、麻醉前、麻醉时、插管时、切皮时、拔管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围拔管期肌松恢复指数、起效时间、作用时间。结果联合麻醉组患者插管条件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前、麻醉时,所有患者 MAP、HR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后,联合麻醉组患者各时点 MAP、HR 水平明显低于常规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麻醉后各时点 MAP、HR 水平,中剂量组低于小剂量组,而小剂量组又低于大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麻醉组患者肌松恢复指数、起效时间、作用时间明显高于常规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顺式阿曲库铵联合丙泊酚可有效改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插管条件,降低手术过程中机体的应激反应,配合使用中剂量丙泊酚麻醉可产生更为良好的稳定应激反应,具有良好的肌松效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宋爽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TRPM7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TRPM7)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 SP 法检测 TRPM7在49例胆管癌、7例胆管良性病变组织和36例癌旁正常胆管组织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胆管癌组织中 TRPM7表达阳性率为77.6%(38/49),高于其在胆管良性病变组织的表达阳性率(0,0/7)及癌旁正常胆管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2.8%,1/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TRPM7蛋白的表达与胆管癌的 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脏器转移相关(P <0.05),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部位、肿瘤分化程度及肝炎无相关性(P >0.05)。Kaplan-Meier 生存分析发现 TRPM7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期低于 TRPM7阴性表达患者(P <0.05)。Cox 多因素分析显示,TRPM7的表达水平与生存预后显著相关(P <0.05),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RPM7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影响胆管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立;曹玉文;吴何兴;王其昆;楚啸;杨林;唐景霞;彭心宇;张示杰;杨宏强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及 APRI 对慢性肝病早期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及天门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APRI)诊断模型在慢性肝病早期纤维化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90例慢性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弹性评分、蓝色区域所占百分比(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定量分析弹性参数)以及对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小板的测定并计算其比值 APRI。所有患者将于检测后1周内进行肝穿刺活检术,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弹性评分、蓝色区域所占百分比及 APRI 对慢性肝病早期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弹性评分、蓝色区域所占百分比及 APRI 与纤维化病理分级呈正相关(P <0.05)。病检结果大于或等于 S1期作为早期肝纤维化的诊断标准时,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弹性评分、蓝色区域所占百分比及 APR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线)下面积分别为0.88、0.92、0.76(P <0.05)。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为诊断肝纤维化提供了新的手段,是一项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无创性超声诊断方法,联合 APRI 对慢性肝病患者早期纤维化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唐尚军;王于梅;李庆;罗涛;余灏东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重庆医学》杂志对运用统计学方法的有关要求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二氢杨梅素对胃癌细胞 SGC7901生长活性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研究藤茶中提取的二氢杨梅素(DMY)对胃癌细胞 SGC7901生长的影响,以筛选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方法使用超声中性水浸提法提取藤茶中的活性成分 DMY,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对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纯度达99%以上,CCK-8比色法检测纯化后的 DMY 对肿瘤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 DMY 促进细胞凋亡的能力。结果直接从野生藤茶中提取 DMY,经过 RP-HPLC 分离纯化后的 DMY 的纯度达到99%,DMY 在低浓度时(≤1 mmol)对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杀伤效应(P <0.05),且其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呈剂量-效应关系;同时 DMY 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能力,且其促凋亡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藤茶中提取的 DMY 具有显著杀伤胃癌细胞 SGC7901的效应,将来可能成为治疗肿瘤的一类药物。

    作者:武彦芳;路玉洁;鞠境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唑来膦酸联合化学治疗方案治疗老年肺癌骨转移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唑来膦酸联合化学治疗方案对老年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学治疗方案治疗,联合组采取唑来膦酸联合化学治疗方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活动受限改善情况、骨痛镇痛效果、骨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并检测 Ca2+浓度、碱性磷酸酶(AKP)水平和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水平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活动受限改善有效率及疼痛缓解情况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提高(P <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可呈时间依赖性地降低血清 Ca2+、AKP 及 TNF-α、IL-1β水平,且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同时间点比较显著降低;联合组患者治疗后骨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唑来膦酸联合化学治疗应用于老年肺癌骨转移患者的治疗,可增强化学治疗疗效,有效缓解患者活动受限情况和疼痛症状,并降低骨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上述作用可能与降低血钙及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作者:陈奕霖;冯继红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老年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的认知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的认知功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3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健康子女(一级亲属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52名健康老年人(健康对照组)均接受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临床记忆量表(CM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连线测验(TMT-A)、数字符号(DSy)及数字广度(DSp)测验评估认知功能,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一级亲属组的 MMSE 总分、记忆商(MQ)、连线时间、DSy 分、DSp 分均显著高于患者组(P <0.05),其 WCST 各项成绩与患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完成分类数、连线时间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 <0.05)。受教育年限和 BEAM 均进入 MMSE、持续反应数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决定系数 R 2=0.276、0.422,生活事件、BEAM、个性、亲子关系、既往职业进入 MQ 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R 2=0.475。受教育年限与 MMSE 总分、MQ 呈显著正相关(P <0.05),与持续反应数呈显著负相关(P <0.01);BEAM 与持续反应数呈显著正相关(P <0.01);年龄与完成分类数呈显著负相关,与连线时间成显著正相关(P <0.05);生活事件、亲子关系与 MQ 呈显著负相关(P <0.05)。结论老年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存在明显的执行功能障碍,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受教育年限、BEAM 和年龄。

    作者:蒋国庆;李远;文晏;赵科;黄杰;曹国兴;张代江;蒋平静;程雪;谭小林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单纯外伤所致透明隔出血1例病例报道

    透明隔是位于双侧脑室正中的双层膜结构,双层膜间可有一狭窄的间隙,即第五脑室,其血供来源于大脑前动脉的分支。此腔出血少见,其原因可为前交通动脉瘤、透明隔的海绵状血管瘤、透明隔区肿瘤瘤卒中破入[1-3]。然而,单纯外伤引起的透明隔出血实属少见,国内外文献尚未报道。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5月收治了1例透明隔出血患者,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系单纯外伤所致。现报道如下。

    作者:葛元鸿;徐学君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急性下壁心肌再梗死经 PCI 后心脏不完全破裂致假性室壁瘤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5岁,因“持续性胸痛2 h”于2014年9月3日入本院。既往高血压病史,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病史。2 h 前患者突然出现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伴后背痛,呈持续性。查体:血压127/71 mm Hg,脉搏76次/min,心肺无异常。心电图:窦性心律,Ⅱ、Ⅲ、aVF 呈 QS 型,ST 段抬高0.3~0.5 mV。诊断:(1)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再梗死;(2)高血压病。给予负荷量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及阿托伐他汀后,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造影示:左主干及回旋支均可见弥散性轻度狭窄,前降支中段近30%不规则狭窄,右冠状动脉近段40%向心性狭窄,左室后侧支开口处完全闭塞。考虑左室后侧支为罪犯血管。远端血流 TIMI 0~1级,可见血栓影。用球囊 Sapphire 2.0 mm×15.0 mm 预扩张后远端血流达 TIMI 3级,出现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血压下降,低为75/45 mm Hg,给予多巴胺静脉微泵泵入10μg·kg-1· min-1,5 min 后心律、血压恢复正常,于闭塞病变处置入支架EXCEL 3.0 mm×24.0 mm 1枚。常规给予抗凝、抗血小板及他汀类药物。第2天查房:患者无不适主诉,血压85~102/50~68 mm Hg,心率95~110次/min,查体: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示:Ⅱ、Ⅲ、aVF 呈 QS 型,ST 段抬高0.1~0.2 mV。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后壁基底段回声中断约1.5 cm,其后方为2.8 cm×1.6 cm 的无回声区,与左室腔相通,壁层心包连续完整,收缩期可见蓝色血由左室到无回声区,舒张期可见红色血流由无回声区到左室腔,诊断:左室后壁心脏不完全破裂,假性室壁瘤形成。立即请心外科会诊转心外科继续诊疗。超声心动图结果见图1。

    作者:张兰芳;贾新未;王占启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雷公藤内酯醇的细胞内定位研究?

    目的:检测雷公藤内酯醇的细胞内定位,探讨其在细胞内的作用位点。方法采用4-溴甲基-7-甲氧基香豆素标记雷公藤内酯醇,与人肝癌细胞孵育;并与细胞核染料 PI 或细胞质膜染料 DiI 行双色荧光染色,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与对照相比,香豆素标记在紫外激发下呈特异性的淡蓝色荧光;与 DiI 共定位显示,香豆素标记在细胞质(膜)存在;与 PI 共定位显示,香豆素标记在细胞核存在,且荧光强于细胞质(膜)。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在细胞内主要位于细胞核,其次是细胞质(膜),提示雷公藤内酯醇可能主要在细胞核内起作用,其次是在细胞质(膜)上起作用。

    作者:张颖;肖沙;徐伟;刁庆春;郝进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IL-22重组慢病毒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 IL-22重组慢病毒对肝细胞再生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正常肝细胞 L02,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感染IL-22重组慢病毒后1、3、5 d 的感染效率,ELISA 检测 L02中 IL-22的表达。设置3个处理组,分别为感染 IL-22重组慢病毒组、感染空慢病毒组及未感染组。处理后48 h,RT-PCR 检测 L02细胞中结合珠蛋白 mRNA 的表达;MTT 法检测处理后48、72、96 h L02细胞的增殖活性;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处理后24 h L02细胞中增殖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IL-22重组慢病毒组感染L02细胞第3天的感染效率高,可达(90.12±3.45)%。ELISA 检测感染后第3天,L02细胞中 IL-22的表达明显高于第1天和第5天(P <0.05)。感染 IL-22重组慢病毒组 L02细胞中结合珠蛋白 mRNA 表达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 <0.01),而感染空慢病毒组和未感染组 L02细胞中结合珠蛋白 mRNA 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感染 IL-22重组慢病毒组 L02细胞各时间点的增殖活性均明显高于感染空慢病毒组及未感染组(P <0.05);感染 IL-22重组慢病毒组 L02细胞中 PCNA 的表达显著高于感染空慢病毒组及未感染组(P <0.01),而感染空慢病毒组和未感染组 L02细胞中 PCNA 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IL-22可以促进 L02细胞结合珠蛋白 mRNA 及 PCNA 的表达,并能增强 L02细胞的增殖活性,可能对肝细胞再生有促进作用。

    作者:张红宾;罗红春;曾爱中;辛小娟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奥美沙坦联合贝那普利对 CGN 患者蛋白尿及肾功能转归的影响

    目的:探索奥美沙坦联合贝那普利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蛋白尿及肾功能转归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82例 CGN 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贝那普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美沙坦,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蛋白尿及肾功能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尿常规、血压、24尿蛋白定量以及血清清蛋白检查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7%(P <0.01);观察组患者肾功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奥美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 CGN 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患者蛋白尿及血压,改善肾功能。

    作者:唐文庄;海燕;王彧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单纯性甲基丙二酸血症误诊1例报道

    1 临床资料患儿,男性,6岁,以困倦少语,反应迟钝,智力倒退,肢体运动障碍3年,加重7 d 入院。患儿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语言表达不清、少语、与人交流困难、反应迟钝、表情淡漠、走路不稳、易摔跤、智力倒退至当地医院就诊。经头颅 CT、核磁共振、肌电图及各项常规血生化检查均显示结果正常。当地医院诊断为“儿童孤独症”。进行持续3年的感觉统合训练、语言训练等针对儿童孤独症方面的训练无好转。家长诉7 d 前无明显诱因患儿肢体运动障碍加重,不能直腰坐,不能站立、行走而来本院就诊。入院后体格检查:神清、反应迟钝、少语、交流障碍。双下肢肌张力增高,3级(改良 Ashworth 分级评定标准),右侧足内翻、尖足,左侧尖足,双下肢肌力,腹肌、竖脊肌肌力为Ⅲ级(Lovett 分级评定标准),双下肢肌力Ⅱ级,腹壁反射正常,膝腱反射(+++),双侧巴氏征阳性。辅助检查:血、尿常规正常,血糖、生化、红细胞沉降率正常,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正常。头颅 CT、磁共振检查显示双侧大脑半球萎缩,肌电图正常。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尿液显示甲基丙二酸及甲基枸橼酸显著增高。诊断为“甲基丙二酸血症”。给予肌内注射大剂量维生素B12(1 mg/d)3~5 d,并低蛋白饮食。治疗2周后患儿可直腰坐,腹肌、竖脊肌肌力Ⅳ级,双下肢肌力Ⅲ级,下肢肌张力2级,语言较前流利,病情明显好转。出院后给予长期维生素 B12维持治疗,辅以 L-肉碱(100~300 mg·kg-1·d-1)分3次口服,低蛋白饮食治疗,避免饥饿。随访半年,确诊为甲基丙二酸血症(维生素 B12有效型)。

    作者:任金敏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α-硫辛酸联合疏血通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疏血通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内分泌科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治疗的 T2DM 患者90例,分为疏血通治疗组(A 组)、α-硫辛酸治疗组(B 组)和α-硫辛酸联合疏血通治疗组(C 组),每组30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I)。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IL-6和 TNF-α表达使用 ELISA 法检测。结果治疗前 A、B、C 3组 SOD、MDA、IL-6、TNF-α、HOMA-IR、HOMA-ISI 和 HOMA-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各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其中 SOD、HOMA-ISI 和 HOMA-β在 C 组显著高于 B 组(P <0.05),B 组又显著高于 A 组(P <0.05);MDA 和 HOMA-IR 在 C 组显著低于 B 组(P <0.05);B 组又显著低于 A 组(P <0.05)。IL-6和 TNF-α在 C 组显著低于 A 组和 B 组(P <0.01),A 组与 B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疏血通可以显著改善 T2DM 患者氧化应激状态,抑制炎性反应,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T2DM 的临床治疗。

    作者:琚枫;符茂雄;王巧凡;吴祖荣;韩隆元;黄亚莲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左心功能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左心功能改变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3年4月来该院就诊治疗的6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利用6 min 步行距离,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了解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功能情况,对比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的左心功能差异。结果患者介入治疗后6 min 步行距离明显增加,且治疗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及峰值速度比值(A/E)降低明显(P <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左心功能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何薇;石元龙 刊期: 2015年第25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