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唑来膦酸联合化学治疗方案治疗老年肺癌骨转移的疗效分析?

陈奕霖;冯继红

关键词:唑来膦酸, 联合化学治疗, 肺癌骨转移,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研究唑来膦酸联合化学治疗方案对老年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学治疗方案治疗,联合组采取唑来膦酸联合化学治疗方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活动受限改善情况、骨痛镇痛效果、骨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并检测 Ca2+浓度、碱性磷酸酶(AKP)水平和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水平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活动受限改善有效率及疼痛缓解情况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提高(P <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可呈时间依赖性地降低血清 Ca2+、AKP 及 TNF-α、IL-1β水平,且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同时间点比较显著降低;联合组患者治疗后骨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唑来膦酸联合化学治疗应用于老年肺癌骨转移患者的治疗,可增强化学治疗疗效,有效缓解患者活动受限情况和疼痛症状,并降低骨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上述作用可能与降低血钙及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rhBNP 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保护意义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阿霉素诱导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用不同剂量 rhBNP 治疗,4周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经 rhBNP 治疗的心力衰竭大鼠中,中、高剂量 rhBNP组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均缩小,左心室长短轴比值增大,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 rhBNP 治疗的心力衰竭大鼠较心力衰竭对照组心功能指标普遍好转,其中以高剂量 rhBNP 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内压大上升和下降速度明显升高,左心室舒张末压明显下降(P <0.05)。rhBNP 治疗后的大鼠血清、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水平普遍出现下降/升高(P <0.05)。结论长期使用 rhBNP 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室重构及心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 rhBNP 对炎症细胞因子网络的正向调控作用相关。

    作者:钟小兰;景江新;班努库肯;马依彤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PAR2在肝细胞癌组织及其门静脉癌栓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在肝细胞癌组织及其门静脉癌栓(PVTT)中的表达水平其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染色、RT-PCR 及 Western blot 等技术手段分别检测21例肝细胞癌患者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和门静脉癌栓中 PAR2的表达水平。结果PAR2在肝细胞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及其门静脉癌栓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肝细胞癌与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肝细胞癌与门静脉癌栓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AR2在 HCC 及其 PVTT 中具有较高的表达;PAR2的表达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及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闪海霞;范崇桂;张怀宏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左心功能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左心功能改变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3年4月来该院就诊治疗的6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利用6 min 步行距离,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了解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功能情况,对比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的左心功能差异。结果患者介入治疗后6 min 步行距离明显增加,且治疗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及峰值速度比值(A/E)降低明显(P <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左心功能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何薇;石元龙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闸门”技术在16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闸门”技术在控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小隐静脉血流,减轻皮瓣肿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患者按入院先后时间交替分为 A 组与 B 组,A 组皮瓣对小隐静脉回流不做特殊处理,B 组应用河坝闸门原理,术中环绕小隐静脉预留丝线,术后通过橡皮筋牵引控制皮瓣血液回流及皮瓣肿胀。对两组皮瓣坏死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A 组有4例患者皮瓣发生不完全坏死,部分坏死发生率为25.0%;B 组有1例患者皮瓣发生不完全坏死,部分坏死发生率为6.2%。结论利用“闸门”技术可控制小隐静脉回流血量,减轻皮瓣肿胀,提高皮瓣成活率简单有效。

    作者:刘承伟;刘福尧;江深河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座落在重庆两江新区的核心地带,是一所具有70多年建院历史,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等为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全区医疗业务技术指导中心及远程医学中心,重庆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重庆医药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单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工伤险、生育险、伤残鉴定及重庆市保险行业协会的定点单位。医院坚持改革创新,注重内涵建设,先后荣获国家爱婴医院、重庆市放心药房医院、重庆市商品和服务明码标价示范单位、重庆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单纯性甲基丙二酸血症误诊1例报道

    1 临床资料患儿,男性,6岁,以困倦少语,反应迟钝,智力倒退,肢体运动障碍3年,加重7 d 入院。患儿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语言表达不清、少语、与人交流困难、反应迟钝、表情淡漠、走路不稳、易摔跤、智力倒退至当地医院就诊。经头颅 CT、核磁共振、肌电图及各项常规血生化检查均显示结果正常。当地医院诊断为“儿童孤独症”。进行持续3年的感觉统合训练、语言训练等针对儿童孤独症方面的训练无好转。家长诉7 d 前无明显诱因患儿肢体运动障碍加重,不能直腰坐,不能站立、行走而来本院就诊。入院后体格检查:神清、反应迟钝、少语、交流障碍。双下肢肌张力增高,3级(改良 Ashworth 分级评定标准),右侧足内翻、尖足,左侧尖足,双下肢肌力,腹肌、竖脊肌肌力为Ⅲ级(Lovett 分级评定标准),双下肢肌力Ⅱ级,腹壁反射正常,膝腱反射(+++),双侧巴氏征阳性。辅助检查:血、尿常规正常,血糖、生化、红细胞沉降率正常,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正常。头颅 CT、磁共振检查显示双侧大脑半球萎缩,肌电图正常。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尿液显示甲基丙二酸及甲基枸橼酸显著增高。诊断为“甲基丙二酸血症”。给予肌内注射大剂量维生素B12(1 mg/d)3~5 d,并低蛋白饮食。治疗2周后患儿可直腰坐,腹肌、竖脊肌肌力Ⅳ级,双下肢肌力Ⅲ级,下肢肌张力2级,语言较前流利,病情明显好转。出院后给予长期维生素 B12维持治疗,辅以 L-肉碱(100~300 mg·kg-1·d-1)分3次口服,低蛋白饮食治疗,避免饥饿。随访半年,确诊为甲基丙二酸血症(维生素 B12有效型)。

    作者:任金敏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单纯外伤所致透明隔出血1例病例报道

    透明隔是位于双侧脑室正中的双层膜结构,双层膜间可有一狭窄的间隙,即第五脑室,其血供来源于大脑前动脉的分支。此腔出血少见,其原因可为前交通动脉瘤、透明隔的海绵状血管瘤、透明隔区肿瘤瘤卒中破入[1-3]。然而,单纯外伤引起的透明隔出血实属少见,国内外文献尚未报道。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5月收治了1例透明隔出血患者,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系单纯外伤所致。现报道如下。

    作者:葛元鸿;徐学君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代谢综合征及2型糖尿病社区防治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及2型糖尿病社区防治体系的构建及其干预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2月至2013年8月中山市小榄镇埒西一等3个社区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共2716人),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代谢综合征及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筛查出相关人群,对代谢综合征及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为期12个月的社区干预。结果代谢综合征组干预前后三酰甘油、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能量、脂肪、膳食纤维、胆固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糖尿病组干预前后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胆固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建立和评估社区代谢综合征及2型糖尿病的防治体系,并对其进行干预,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有利于优化和合理使用卫生资源。

    作者:黄汉伟;蔡雪;严达尊;付会斌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匹多莫德对小儿支原体肺炎 Foxp3的影响及临床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 Foxp3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该院儿科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治疗的 MPP 患儿7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匹多莫德治疗组(观察组),每组39例,另取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Foxp3基因表达使用荧光定量 PCR 检测,调节性 T 细胞(Treg)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 Foxp3基因表达和 Treg 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 <0.01)。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 Foxp3基因表达和 Treg 细胞比例均出现显著升高(P <0.05),但治疗后观察组升高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的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6个月内病情反复次数分别为(7.74±2.14)d、(7.74±2.14)d 和(2.04±0.76)次,显著高于观察组的(4.32±1.58)d、(4.46±1.62)d 和(0.82±0.24)次(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匹多莫德可以显著升高 Foxp3表达并提高Treg 细胞比例,纠正患儿的免疫平衡紊乱,有助于 MPP 患儿的恢复并减少其复发,临床使用安全。

    作者:张文亮;饶雪梅;罗兰芳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CCl4诱导大鼠纤维化肝组织 microRNA 差异表达及其初步分析

    目的:探索 microRNA 在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纤维化肝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 microR-NA 高通量测序分析技术检测对照组(n=10)与模型组(n=10)肝脏组织 microRNA 表达,对差异 microRNA 进行靶基因预测,对靶基因进行基因本(GO)分析、pathway 分析。结果对照组与模型组间筛选出37个差异 microRNA,上调29个,下调8个;从microRNA-基因网络图中发现关键上调为 miR-184、miR-10b-5p、miR-199a-3p 等;关键下调为 miR-200b-3p、miR-199a-5p、miR-125b-5p 等。结论模型组 microRNA 表达谱变化明显,肝纤维化的形成与 microRNA 调控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等有关。

    作者:刘业方;张传涛;李白雪;郭尹玲;王宝家;唐洪屈;王政;张凤;杨宇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基于 GMER 的临床本科毕业生人文素质现况分析

    医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互交融的综合学科,作为医生理应体现仁心、仁术。然而,近年来医患间信任缺失,因沟通不畅等原因致关系十分紧张,医学领域急切呼唤人文精神回归,加强医学人文教育迫在眉睫[1-2]。2001年,全球医学教育委员会推出了医学本科教育“全球低基本要求”(GMER),其中涉及职业价值、态度、行为与伦理、沟通技能、信息收集与管理、群体健康与卫生系统、批判研究思维等人文素质方面的要求,特定于对临床医学毕业生的基本能力评价[3-5]。近几年,为保证医学教育质量和医学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成都医学院非常重视该标准,采取了增设人文课程、举办人文讲座、书画展、征文活动及大学生艺术节等多种措施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特别是新近成立了医学人文研究中心,选派青年教师到香港中文大学等机构培训学习,提升人文教师自身素质,邀请国内外知名教授作人文讲座,开展师生共同参与的人文论坛等,很大程度提升了校园人文氛围,激起医学生重视人文素质培养的热情。

    作者:刘红;刘姿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联合甲强龙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万托林、甲基强的松龙(简称甲强龙)联合辅助治疗小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作出客观评价。方法对120例合川区人民医院诊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分组,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40);其中观察组又分为观察1组与观察2组,各40例。患者入院时均同意接受常规治疗,观察1组另加用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联合治疗;观察2组另加用普米克令舒、万托林、甲强龙联合治疗;对3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及安全性进行观察并记录,主要指标包括咳嗽、喘憋、肺湿啰音、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等。结果经治疗患儿病情基本得到控制,观察组总体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1);观察1组与观察2组之间治疗有效率及咳嗽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其他观察指标比较,观察2组效果更佳(P <0.01)。结论普米克令舒、万托林、甲强龙联合治疗小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显著,安全性好,与常规治疗比较,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咳嗽及肺湿啰音消失时间等,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郭梅;荆安龙;许峰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低温等离子灭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FMEA)是一种系统的方法,使用制式表格及问题解决方法以确认潜在失效模式及其效应,评估其发生度(occurrence,O)、严重度(severity,S)、侦测度(detection,D)及目前管制方法,从而计算危机值(RPN),后采取进一步改善措施,其目的是预防失效的发生,是前瞻性、可靠性高的管理方法[1-4]。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因其灭菌时间短、环保等原因在消毒供应中心被广泛使用,但因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生物监测结果至少需24 h之后才能观察,而临床腔镜器械数量相对较少,接台手术的腔镜器械等在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结束后,消毒供应中心在未观察到生物监测结果时就立即将器械发放给临床使用,这给医院感染的发生带来极大风险[5]。为有效防止感染风险的发生,本院从2013年7~12月运用 FMEA 管理针对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可能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官龙建;廖化敏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不同途径补充谷氨酰胺对重症烧伤患者能量摄入和预后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途径补充谷氨酰胺(Gln)对重症烧伤患者能量摄入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2010年10月至2014年4月该科入院患者中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66例为研究对象。将伤后第5天开始通过胃肠途径给予 Gln的患者纳入肠内补充 Gln 组(n=31);伤后5 d 以后仍通过静脉给予 Gln 的患者纳入肠外补充 Gln 组(n=35)。观察患者伤后1、2、3、4周能量摄入总量及比例、能量摄入/热量消耗比值、血糖控制情况及胰岛素使用量以及脏器损伤指标(血肌酐、尿素氮、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病死率、ICU 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在伤后1个月内,肠内补充 Gln 组患者能量摄入高于肠外补充 Gln 组,且通过胃肠获得的能量明显高于肠外补充 Gln 组,此外,ICU 住院日明显低于肠外补充 Gln 组(P <0.05)。两组糖、脂肪、蛋白质等供能比例,血糖控制情况及胰岛素用量,脏器损伤指标,总住院时间及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胃肠途径补充谷氨酰胺可能更加有利于改善烧伤患者肠道功能,提高肠内营养的耐受程度,增加患者能量摄入,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宏宇;王超;胡建红;彭曦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改良组织块贴壁法培养小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及生物学鉴定?

    目的:探讨小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原代培养方法及生物学特性,为血管性疾病细胞及分子水平的科学研究提供实验材料。方法分离小鼠胸、腹主动脉,采用改良组织块贴壁法获得主动脉 VSMC,胰蛋白酶消化传代,差速贴壁法进行细胞纯化,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情况,并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和免疫荧光法进行鉴定。结果该方法成功分离出小鼠主动脉 VSMC,细胞生长旺盛,活性良好,呈放射状、典型“峰-谷”样生长,HE 染色细胞呈梭形,细胞质丰富,核大而圆形或椭圆形,细胞免疫荧光显示特异性的细胞质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表达。结论本方法简单、经济、可靠,可在体外条件下分离,培养出纯度高、活性良好的主动脉 VSMC。

    作者:何蔺;刘涛;王浩宇;任丽蓉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我国公立医疗机构“集团化发展运行问题”的描述性系统评价?

    医院集团化经营即各级医疗机构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以地域优势、学科专业、集团资产等为纽带,通过松散协作、联合兼并、连锁经营、资产重组等形式进行企业化经营,集团化管理,利用规模效应来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兴起的众多公立医院集团成立不久就因缺乏经验、管理不善等原因而迅速瓦解。本文系统评价国内各公立医院集团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总结出我国公立医院集团化过程中的不足,为公立医疗机构改革提供借鉴。

    作者:李洁;冉素娟;蒋祎;吴元圆;黄海平;张清华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覆膜支架置入联合放射治疗在中晚期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食管覆膜支架置入联合放射治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5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覆膜支架置入术并放射治疗(治疗组),对37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单纯放射治疗(对照组),并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术后患者吞咽困难症状均明显缓解,坚持完成全程放射治疗32例(91.4%),无因营养状况原因导致治疗情况不能完成;放射治疗后1个月以上生存期达100.0%,6个月生存期为85.7%(30/35)。对照组放射治疗开始1周内吞咽困难症状加重或无缓解,需静脉营养支持;完成全程放射治疗23例(62.2%),发生食管气管瘘5例;放射治疗后1个月生存期为83.8%(31/37),6个月生存期为62.2%(23/37)。两组患者放射治疗耐受性及放射治疗后1、6个月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予以食管覆膜支架置入联合放射治疗较单纯放射治疗有较好疗效。

    作者:胥雄阳;赵平宗;蒋丽琳;杨兴平;郭凤英;贾碧慧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IL-22重组慢病毒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 IL-22重组慢病毒对肝细胞再生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正常肝细胞 L02,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感染IL-22重组慢病毒后1、3、5 d 的感染效率,ELISA 检测 L02中 IL-22的表达。设置3个处理组,分别为感染 IL-22重组慢病毒组、感染空慢病毒组及未感染组。处理后48 h,RT-PCR 检测 L02细胞中结合珠蛋白 mRNA 的表达;MTT 法检测处理后48、72、96 h L02细胞的增殖活性;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处理后24 h L02细胞中增殖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IL-22重组慢病毒组感染L02细胞第3天的感染效率高,可达(90.12±3.45)%。ELISA 检测感染后第3天,L02细胞中 IL-22的表达明显高于第1天和第5天(P <0.05)。感染 IL-22重组慢病毒组 L02细胞中结合珠蛋白 mRNA 表达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 <0.01),而感染空慢病毒组和未感染组 L02细胞中结合珠蛋白 mRNA 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感染 IL-22重组慢病毒组 L02细胞各时间点的增殖活性均明显高于感染空慢病毒组及未感染组(P <0.05);感染 IL-22重组慢病毒组 L02细胞中 PCNA 的表达显著高于感染空慢病毒组及未感染组(P <0.01),而感染空慢病毒组和未感染组 L02细胞中 PCNA 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IL-22可以促进 L02细胞结合珠蛋白 mRNA 及 PCNA 的表达,并能增强 L02细胞的增殖活性,可能对肝细胞再生有促进作用。

    作者:张红宾;罗红春;曾爱中;辛小娟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α-硫辛酸联合疏血通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疏血通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内分泌科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治疗的 T2DM 患者90例,分为疏血通治疗组(A 组)、α-硫辛酸治疗组(B 组)和α-硫辛酸联合疏血通治疗组(C 组),每组30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I)。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IL-6和 TNF-α表达使用 ELISA 法检测。结果治疗前 A、B、C 3组 SOD、MDA、IL-6、TNF-α、HOMA-IR、HOMA-ISI 和 HOMA-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各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其中 SOD、HOMA-ISI 和 HOMA-β在 C 组显著高于 B 组(P <0.05),B 组又显著高于 A 组(P <0.05);MDA 和 HOMA-IR 在 C 组显著低于 B 组(P <0.05);B 组又显著低于 A 组(P <0.05)。IL-6和 TNF-α在 C 组显著低于 A 组和 B 组(P <0.01),A 组与 B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疏血通可以显著改善 T2DM 患者氧化应激状态,抑制炎性反应,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T2DM 的临床治疗。

    作者:琚枫;符茂雄;王巧凡;吴祖荣;韩隆元;黄亚莲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α-硫辛酸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 VEGF 表达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研究α-硫辛酸(α-LA)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择72只健康的雄性 Wistar 大鼠作为实验材料,将72只大鼠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A 组)12只,糖尿病模型组(B 组)24只,α-LA治疗组(C 组)24只,葡萄糖干预组(D 组)12只,B~D 组大鼠按照60 mg/kg 的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C 组用100 mg/kg 的α-LA 灌胃,D 组用5.0%的葡萄糖溶液灌胃。比较各组大鼠的体质量、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VEGF 表达、超氧化钠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和 IL-6水平,比较 B~D 组大鼠的 GR 分期。结果72 h 后,B~D 组大鼠模型构建成功,A 组大鼠 FPG 为(4.57±0.15)mmol/L,B 组为(21.72±4.28)mmol/L,C 组为(21.54±4.96)mmol/L,D 组为(21.83±4.77)mmol/L,A 组与 B、C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大鼠体质量(210.5±5.2) g,B 组(211.2±5.7)g,C 组(209.8±5.8)g,D 组(208.7±3.4)g,4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组大鼠4、8、12周的体质量、FPG、FINS、HOMA-IR、VEGF 表达、SOD、GSH 和 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2周后,B 组、C 组和 D 组大鼠的眼底镜检查 GR 分期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α-LA 的应用可以有效抑制大鼠视网膜 VEGF 的表达,这一作用可能与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多个环节相关。

    作者:胡辅华;许玉俊;刘丽林;季建;于荣国;李筱荣 刊期: 2015年第25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