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宇;王超;胡建红;彭曦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干预技术干预重度抑郁症大学生个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运用积极心理干预技术结合积极心理学幸福五元素内涵,详细报道个案中积极心理治疗法的9次干预过程。结果干预前后 Beck 抑郁问卷测量(BDI)问卷测试得分为45分和0分,干预结束4个月之后的 BDI 测试得分为0分;主观幸福感等级测试得分分别为1.75、6.25和5.75分。结论积极心理干预技术干预抑郁症具有极其显著的效果,可为抑郁症大学生的临床干预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作者:王健;吴海艳;李茜茜;张大均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改良宫高测量法对胎儿体质量估计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3年12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分娩的547名孕妇,于产前分别采用子宫倾斜角及宫高测量仪测量改良宫高、常规宫高及腹围,运用临床常用公式计算改良宫高法和常规宫高法估测的胎儿体质量,并与胎儿出生的实际体质量相比较,计算符合率。结果547例孕妇改良宫高测量法所得宫高平均值为(31.7±2.30)cm,常规方法测量的宫高平均值为(34.7±2.46)cm,改良法所得平均宫高明显小于常规法所得平均宫高(t=54.25,P <0.01)。改良宫高法所测量数值使用宫高腹围法、袁冬生法、卓晶如法、凌萝达法、曾蔚越法及顾国华法估测新生儿体质量和新生儿出生实际体质量的符合率分别为68.4%、69.7%、59.4%、67.8%、69.3%、78.4%,而常规宫高法所测量数值计算的符合率分别为53.4%、34.4%、54.3%、46.1%、38.8%、45.9%,其中宫高腹围法、袁冬生法、凌萝达法、曾蔚越法、顾国华法采用改良宫高估计的胎儿体质量符合率明显高于采用常规宫高所得符合率(P <0.01)。结论使用子宫倾斜角及宫高测量仪测定的改良宫高预测胎儿体质量准确率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唐溪瞳;孙江川;常淑芳;王亚冬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研究α-硫辛酸(α-LA)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择72只健康的雄性 Wistar 大鼠作为实验材料,将72只大鼠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A 组)12只,糖尿病模型组(B 组)24只,α-LA治疗组(C 组)24只,葡萄糖干预组(D 组)12只,B~D 组大鼠按照60 mg/kg 的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C 组用100 mg/kg 的α-LA 灌胃,D 组用5.0%的葡萄糖溶液灌胃。比较各组大鼠的体质量、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稳态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VEGF 表达、超氧化钠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和 IL-6水平,比较 B~D 组大鼠的 GR 分期。结果72 h 后,B~D 组大鼠模型构建成功,A 组大鼠 FPG 为(4.57±0.15)mmol/L,B 组为(21.72±4.28)mmol/L,C 组为(21.54±4.96)mmol/L,D 组为(21.83±4.77)mmol/L,A 组与 B、C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大鼠体质量(210.5±5.2) g,B 组(211.2±5.7)g,C 组(209.8±5.8)g,D 组(208.7±3.4)g,4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组大鼠4、8、12周的体质量、FPG、FINS、HOMA-IR、VEGF 表达、SOD、GSH 和 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2周后,B 组、C 组和 D 组大鼠的眼底镜检查 GR 分期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α-LA 的应用可以有效抑制大鼠视网膜 VEGF 的表达,这一作用可能与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多个环节相关。
作者:胡辅华;许玉俊;刘丽林;季建;于荣国;李筱荣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应用 WHO 推荐新版产程图对产程中医疗干预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4~9月在该院自愿选择阴道分娩的低危、初产妇400例,按入院后自然临产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孕妇采用WHO 推荐新版产程图,以宫口开大4 cm 开始作为活跃期起点,实施产程管理;对照组孕妇采用传统 Friedman 产程曲线标准,实施产程管理。比较两组孕妇在产程医疗干预及分娩结局方面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在第一产程使用人工破膜及静脉滴注缩宫素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孕妇非社会因素中转手术者明显低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胎儿窘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孕妇的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 WHO 推荐新版产程图能减少第一产程中使用镇静剂、人工破膜及静脉滴注缩宫素的医疗干预,促进自然分娩,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魏琳娜;时元菊;余友霞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 TIMI 危险评分与血浆 N 末端前脑利钠肽(NTpro-BNP)水平及血清肌钙蛋白Ⅰ(TNⅠ)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按照患者的临床指标对患者进行 TIMI 危险评分,根据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n=23)、中危组(n=34)、高危组(n=41),采用 AQT 快速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血浆 NTpro-BNP 及 TNⅠ水平,研究 TIMI 危险评分、NTpro-BNP 及 TNⅠ的相关性。结果TIMI 评分在单支、双支、三支病变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临床上对于不同分型疾病的判断具有一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TIMI 危险评分能够有效预测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其中3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均较3个月和治疗期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高危组各个时期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危和中危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低危、中危、高危组患者随着 TIMI危险评分的升高,NTpro-BNP 和 BNP 水平均升高,NTpro-BNP 升高更加显著(P <0.01)。Spearman 等级相关分析可知,NTpro-BNP 与 TIMI 呈正相关(P <0.01),与 TNⅠ呈正相关(P <0.05);TIMI 与 TNⅠ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TIMI 危险评分与 NTpro-BNP 相关性良好,而且与 TNⅠ无相关性。
作者:努尔巴哈提;妮莎 刊期: 2015年第25期
作者:《重庆医学》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小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原代培养方法及生物学特性,为血管性疾病细胞及分子水平的科学研究提供实验材料。方法分离小鼠胸、腹主动脉,采用改良组织块贴壁法获得主动脉 VSMC,胰蛋白酶消化传代,差速贴壁法进行细胞纯化,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生长情况,并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和免疫荧光法进行鉴定。结果该方法成功分离出小鼠主动脉 VSMC,细胞生长旺盛,活性良好,呈放射状、典型“峰-谷”样生长,HE 染色细胞呈梭形,细胞质丰富,核大而圆形或椭圆形,细胞免疫荧光显示特异性的细胞质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表达。结论本方法简单、经济、可靠,可在体外条件下分离,培养出纯度高、活性良好的主动脉 VSMC。
作者:何蔺;刘涛;王浩宇;任丽蓉 刊期: 2015年第25期
透明隔是位于双侧脑室正中的双层膜结构,双层膜间可有一狭窄的间隙,即第五脑室,其血供来源于大脑前动脉的分支。此腔出血少见,其原因可为前交通动脉瘤、透明隔的海绵状血管瘤、透明隔区肿瘤瘤卒中破入[1-3]。然而,单纯外伤引起的透明隔出血实属少见,国内外文献尚未报道。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5月收治了1例透明隔出血患者,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系单纯外伤所致。现报道如下。
作者:葛元鸿;徐学君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术对儿童(<15岁)及成人(15~65岁)右心结构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估。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0~2013年111例行介入治疗的 ASD 患者,采用心脏彩超测量结果评估封堵前后儿童与成人右心结构变化,采用心脏彩超、心电图记录封堵器脱落、瓣膜关闭不全、心律失常、残余分流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儿童及成人术后右心房内径(RAD)、右心室内径(RVD)、肺动脉内径(PA)、右心室流出道(RVOT)均明显减小(P <0.05),随访过程中小于15岁年龄组在1、3、6个月以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15~65岁年龄组在1、3、6个月以上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儿童及成人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0%和21.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ASD 介入可改善右心结构,儿童和成人均能受益,且儿童和成人并发症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严重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疗效肯定。
作者:谷尚武;姜黔峰;巩亮;赵鸿彦;盛瑾;方明亮;彭格红;陶文鸿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通过检测 Annexin A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关系与意义。方法取6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切片,使用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 Annexin A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Annexin A1在癌组织中高表达。癌组织表达61例(88.41%),癌旁正常组织表达6例(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直径大于或等于1 cm 的患者中,Annexin A1表达高于肿瘤小于1 cm 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 Annexin A1的高表达,提示其可能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潜在的生物学标记物。
作者:钟雪梅;陈敏;邓世山;谢少利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研究藤茶中提取的二氢杨梅素(DMY)对胃癌细胞 SGC7901生长的影响,以筛选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方法使用超声中性水浸提法提取藤茶中的活性成分 DMY,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对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纯度达99%以上,CCK-8比色法检测纯化后的 DMY 对肿瘤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 DMY 促进细胞凋亡的能力。结果直接从野生藤茶中提取 DMY,经过 RP-HPLC 分离纯化后的 DMY 的纯度达到99%,DMY 在低浓度时(≤1 mmol)对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杀伤效应(P <0.05),且其抑制率与药物浓度呈剂量-效应关系;同时 DMY 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能力,且其促凋亡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藤茶中提取的 DMY 具有显著杀伤胃癌细胞 SGC7901的效应,将来可能成为治疗肿瘤的一类药物。
作者:武彦芳;路玉洁;鞠境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调查南宁市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HPV)感染状态及危险因素。方法2014年1~6月,在该院妇科门诊就诊自愿参加进行宫颈癌机会性筛查及问卷调查的妇女431名为研究对象,收集她们的人口学信息和相关危险因素信息,并行常规妇科检查、生殖道微生物检测、宫颈细胞第2代杂交捕获技术(HC2)检测、细胞学检查。对可疑宫颈上皮内瘤变或宫颈癌患者行阴道镜检查活检,并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431名调查对象中,高危型 HPV 感染54例,感染率12.53%。在宫颈病变组与宫颈正常组中,高危型 HPV 阳性率分别为87.50%和9.6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因素及多因素研究分析,多个性伴侣(≥2个)和病原菌感染(尤其是细菌性阴道炎)是高危型 HPV 感染的高危因素。对阴道微生态环境的多因素分析显示,病原菌感染和细菌性阴道病是 HPV 病毒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宫颈病变组中 HPV 感染率高于宫颈正常组,而初次性生活年龄早、多个性伴侣、病原菌感染、细菌性阴道病是 HPV 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韦敏;林晓琰;黄宁;韦妙成;梁雯;赖丽珍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胎儿系统超声(二维)联合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在孕中期单胎妊娠诊断胎儿手足畸形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1月23675例孕妇所孕的中孕单胎活胎胎儿,均进行了胎儿系统超声联合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共检查手掌、足掌47350只。结果胎儿系统超声联合实时三维检查3次以上手足情况,手掌、足掌显示率100.0%,但手指、足趾1次检查显示率为81.2%,2次检查显示率为97.2%,3次及以上检查显示率超过99.8%。诊断为手足畸形胎儿136例,其中手姿势异常37例,手指畸形6例;足畸形93例,以足内翻为主;其中2例合并18-3体,4例合并21-3体。结论中孕期进行胎儿系统超声联合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可以较早发现胎儿手足畸形,胎儿部分手、足畸形与染色体异常有相关性。
作者:穆兰;冉素真;魏俊;杨正春;林芸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24 h 时动态血压及动态心电图,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水平特点及其与心肌缺血负荷的相关性。方法选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检查结果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观察组)74例,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病组(对照组)65例,均采用24 h 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监测,对所得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观察组夜间收缩压平均值高于对照组,各时段舒张压平均值低于对照组,24 h 和白昼平均动脉压平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24 h 心肌缺血总负荷(TIB)与相应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水平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分别为 r=0.409,P =0.000;r=-0.306,P =0.008;r=0.615,P =0.000);白昼 TIB 与相应的收缩压、脉压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417,P =0.000;r=0.402,P =0.001);夜间 TIB 与相应的收缩压、脉压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511,P =0.000;r=0.596,P =0.000)。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有脉压差大,夜间收缩压的水平较高,舒张压及24 h、白昼平均动脉压水平较低的特点,并且与 TIB 存在显著相关性。
作者:张彪;郑亚西 刊期: 2015年第25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5岁,因“持续性胸痛2 h”于2014年9月3日入本院。既往高血压病史,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病史。2 h 前患者突然出现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伴后背痛,呈持续性。查体:血压127/71 mm Hg,脉搏76次/min,心肺无异常。心电图:窦性心律,Ⅱ、Ⅲ、aVF 呈 QS 型,ST 段抬高0.3~0.5 mV。诊断:(1)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再梗死;(2)高血压病。给予负荷量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及阿托伐他汀后,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造影示:左主干及回旋支均可见弥散性轻度狭窄,前降支中段近30%不规则狭窄,右冠状动脉近段40%向心性狭窄,左室后侧支开口处完全闭塞。考虑左室后侧支为罪犯血管。远端血流 TIMI 0~1级,可见血栓影。用球囊 Sapphire 2.0 mm×15.0 mm 预扩张后远端血流达 TIMI 3级,出现一过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血压下降,低为75/45 mm Hg,给予多巴胺静脉微泵泵入10μg·kg-1· min-1,5 min 后心律、血压恢复正常,于闭塞病变处置入支架EXCEL 3.0 mm×24.0 mm 1枚。常规给予抗凝、抗血小板及他汀类药物。第2天查房:患者无不适主诉,血压85~102/50~68 mm Hg,心率95~110次/min,查体: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示:Ⅱ、Ⅲ、aVF 呈 QS 型,ST 段抬高0.1~0.2 mV。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后壁基底段回声中断约1.5 cm,其后方为2.8 cm×1.6 cm 的无回声区,与左室腔相通,壁层心包连续完整,收缩期可见蓝色血由左室到无回声区,舒张期可见红色血流由无回声区到左室腔,诊断:左室后壁心脏不完全破裂,假性室壁瘤形成。立即请心外科会诊转心外科继续诊疗。超声心动图结果见图1。
作者:张兰芳;贾新未;王占启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及2型糖尿病社区防治体系的构建及其干预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2月至2013年8月中山市小榄镇埒西一等3个社区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共2716人),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代谢综合征及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筛查出相关人群,对代谢综合征及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为期12个月的社区干预。结果代谢综合征组干预前后三酰甘油、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能量、脂肪、膳食纤维、胆固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糖尿病组干预前后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胆固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建立和评估社区代谢综合征及2型糖尿病的防治体系,并对其进行干预,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有利于优化和合理使用卫生资源。
作者:黄汉伟;蔡雪;严达尊;付会斌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 Foxp3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该院儿科2012年11月至2013年12月治疗的 MPP 患儿7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匹多莫德治疗组(观察组),每组39例,另取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Foxp3基因表达使用荧光定量 PCR 检测,调节性 T 细胞(Treg)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 Foxp3基因表达和 Treg 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 <0.01)。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 Foxp3基因表达和 Treg 细胞比例均出现显著升高(P <0.05),但治疗后观察组升高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的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6个月内病情反复次数分别为(7.74±2.14)d、(7.74±2.14)d 和(2.04±0.76)次,显著高于观察组的(4.32±1.58)d、(4.46±1.62)d 和(0.82±0.24)次(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匹多莫德可以显著升高 Foxp3表达并提高Treg 细胞比例,纠正患儿的免疫平衡紊乱,有助于 MPP 患儿的恢复并减少其复发,临床使用安全。
作者:张文亮;饶雪梅;罗兰芳 刊期: 2015年第25期
负压封闭引流术(简称 VSD 技术)是一种临床用于处理复杂创面的新型、高效能引流技术。既能有效促进创面的生长,预防术后感染,也能极大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因此广泛应用于临床[1]。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是以皮下组织和筋膜广泛而迅速坏死为特征的一种严重的软组织感染,病变常波及会阴、阴囊、肛周、腹股沟等处,常伴有多种细菌感染,发病急骤,发展迅速,可导致全身脓毒血症,甚至出现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2],病死率高达30.0%以上[3]。本研究观察 VSD 技术结合有效的临床护理在治疗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中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贵俊;林影影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及天门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APRI)诊断模型在慢性肝病早期纤维化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90例慢性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弹性评分、蓝色区域所占百分比(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定量分析弹性参数)以及对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小板的测定并计算其比值 APRI。所有患者将于检测后1周内进行肝穿刺活检术,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弹性评分、蓝色区域所占百分比及 APRI 对慢性肝病早期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弹性评分、蓝色区域所占百分比及 APRI 与纤维化病理分级呈正相关(P <0.05)。病检结果大于或等于 S1期作为早期肝纤维化的诊断标准时,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弹性评分、蓝色区域所占百分比及 APR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线)下面积分别为0.88、0.92、0.76(P <0.05)。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为诊断肝纤维化提供了新的手段,是一项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无创性超声诊断方法,联合 APRI 对慢性肝病患者早期纤维化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唐尚军;王于梅;李庆;罗涛;余灏东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唑来膦酸联合化学治疗方案对老年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学治疗方案治疗,联合组采取唑来膦酸联合化学治疗方案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活动受限改善情况、骨痛镇痛效果、骨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并检测 Ca2+浓度、碱性磷酸酶(AKP)水平和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水平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活动受限改善有效率及疼痛缓解情况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提高(P <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可呈时间依赖性地降低血清 Ca2+、AKP 及 TNF-α、IL-1β水平,且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同时间点比较显著降低;联合组患者治疗后骨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唑来膦酸联合化学治疗应用于老年肺癌骨转移患者的治疗,可增强化学治疗疗效,有效缓解患者活动受限情况和疼痛症状,并降低骨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上述作用可能与降低血钙及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作者:陈奕霖;冯继红 刊期: 2015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