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血脂水平与觉察压力研究

蔺子;王晓燕;余丽君;张澜

关键词:高血压, 尿酸, 血脂异常, 觉察压力, 哈萨克族
摘要:目的:探讨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U A )、血脂水平与心理因素的关系。方法2012年1~8月随机抽取在医院就诊的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90例为高血压组,同期志愿参加的非高血压患者171例为健康对照组,测定 U 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使用觉察压力量表(PSS)评定心理状况。结果调整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后,高血压组中男性 TG、TC、HDL、LDL 和女性 UA、TG、LDL 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UA与TC呈正相关(r=0.221,P<0.05)。校正年龄、性别和BMI后,觉察压力水平与 TC、LDL呈正相关(r=0.473,P<0.05;r=0.321,P<0.05),与TG、HDL呈负相关(r=-0.461,P<0.05;r=-0.412,P<0.05)。结论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的血脂水平与觉察压力有一定的相关性。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Girdin蛋白与肿瘤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Girdin蛋白是2005年分别由日本、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学者相继各自独立发现并报道的一种细胞内大分子蛋白,是一种新发现的普遍存在于人体不同组织中的肌动蛋白骨架结合蛋白。Girdin蛋白因其发现时功能的不同又被命名为 A PE、HkRP1、GIV。东京大学的研究者发现该蛋白能促进 Akt的磷酸化,因而将它命名为Akt磷酸化增强子(APE)[1]。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则发现该蛋白具有和 HOOK蛋白家族相类似的分子结构,并与 HOOK 蛋白家族一样能够与细胞内微管相结合,因而把它称为 HOOK 相关蛋白1(HkRP1)[2]。美国学者研究并报道了该蛋白可以与G蛋白的α亚基相结合,并定位于高尔基体-内质网间的运输小泡上,因此将其命名为运输泡相关Gα结合蛋白(GIV )[3]。日本名古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该蛋白附着在细胞微丝(肌动蛋白)上并具有调控细胞内微丝的功能,因而将其命名为微丝附着梁蛋白(girders of actin fila-ments ,Girdin),成为该蛋白被广泛认可的名称[4]。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该蛋白与肿瘤的关系极其密切,其分子结构复杂并具有调控肿瘤侵袭转移、生长等重要功能,作用机制非常重要并在不断发现中。

    作者:孙德云;施智甜(综述);王琳(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焦虑和抑郁情绪对化疗前后乳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评估综合性心理干预对化疗期乳腺癌患者焦虑和抑郁的作用,并探讨化疗前后焦虑和抑郁对乳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好问卷、Herth希望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81例已婚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和测评,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抑郁、焦虑共病患者(HAMD评分大于或等于8且 HAMA评分大于或等于7分)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外周静脉血 T 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结果化疗后,干预组比对照组Herth评分增加37.19%,HAMD评分减少36.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前与化疗后比较,干预组 Herth评分增加了(12.57±4.57)分,HAMD和 HAMA评分分别下降了(9.32±1.86)分和(4.35±1.15)分,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化疗前后CD3+、CD4+、CD4+/CD8+和NK细胞差值分别增加2.10±1.63、1.51±1.02、0.05±0.02和0.78±0.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AMD评分与CD4+/CD8+呈负相关(r=-0.554)。结论乳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减退可能与焦虑合并抑郁程度相关,综合性心理干预模式可改善化疗期乳腺癌患者抑郁、焦虑情绪。

    作者:唐梅;吴彩霞;陈秋菊;李丽;欧燕;李楠楠;杨波;汪令成;王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血脂水平与觉察压力研究

    目的:探讨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的血尿酸(U A )、血脂水平与心理因素的关系。方法2012年1~8月随机抽取在医院就诊的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90例为高血压组,同期志愿参加的非高血压患者171例为健康对照组,测定 U 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使用觉察压力量表(PSS)评定心理状况。结果调整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后,高血压组中男性 TG、TC、HDL、LDL 和女性 UA、TG、LDL 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UA与TC呈正相关(r=0.221,P<0.05)。校正年龄、性别和BMI后,觉察压力水平与 TC、LDL呈正相关(r=0.473,P<0.05;r=0.321,P<0.05),与TG、HDL呈负相关(r=-0.461,P<0.05;r=-0.412,P<0.05)。结论哈萨克族高血压患者的血脂水平与觉察压力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蔺子;王晓燕;余丽君;张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系统血管阻力指数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的指导价值

    目的: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中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系统血管阻力指数(SVRI)对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4月入住该院重症医学科的感染性休克患者21例,应用PiC-CO技术监测其心脏指数(C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I)、系统血管阻力指数(SVRI)及平均动脉压(MAP),每6~8小时监测一次。以ITBI>850 mL/m2作为容量正常的标准,收集所有符合标准的患者数据共202例。以MAP是否大于65 mm Hg作为分组标准(MAP<65 mm Hg组,MAP≥65 mm Hg组),比较两组数据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性,在MAP≥65 mm Hg组中根据SVRI的不同分为3组(1、2、3组),比较不同SVRI组时血压、心功能及容量的特点。结果 MAP<65 mm Hg组和MAP≥65 mm Hg组的ITBI均高于正常值,MAP≥65 mm Hg组的CI、SVRI值均高于MAP<65 mm Hg组(P<0.05),而ITBI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P≥65 mm Hg组根据SVRI的不同分为的3组,所有例数中ITBI都高于正常上限,且3组比较时,仅1、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47)。SVRI低下时,CI高于正常值,随着SVRI的增加,MAP逐步增高,CI逐步下降,当SVRI过高时,MAP无明显增加,而CI值低于下限。结论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SVRI监测,有助于指导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其低下时提示血管反应性下降,过高时提示心功能低下,且过度收缩血管并不能进一步提升血压。

    作者:叶宁;骆雪萍;施善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戴明循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训练管理中的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以不同程度的气流阻塞和形成肺气肿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1]。由于通气功能障碍和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常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2]。戴明循环又叫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由计划、执行、检查、处理4个步骤组成,环环相扣、周而复始地运转[3]。呼吸训练也称调息、呼吸反馈,是受训者主动按照一定的呼吸模式(如频率、深度、呼气/吸气的时间比、胸式/腹式等)进行的训练[4]。迄今呼吸训练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和预防呼吸系统疾病中,如COPD患者身上[5]。呼吸功能锻炼可以通过影响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的功能,达到对生理的调节作用,改善全身的健康状况[6]。同时可明显缓解COPD 患者呼吸困难,改善通气功能和缺氧症状[7]。本科在进行优质护理活动中,把戴明循环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程序,观察该法对提高患者呼吸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琼芳;艾红菊;黄一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用于下肢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用于下肢手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 )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 )Ⅰ~Ⅱ级行下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20例。术后各组分别行PCEA ,使用0.12%罗哌卡因为A组,0.12%罗哌卡因+0.5μg/m L舒芬太尼为B组,0.12%罗哌卡因+0.75μg/m L舒芬太尼为C组。观察并记录3组术中麻醉效果以及术后4、6、12、24 h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SA)、运动阻滞情况、镇痛泵总用药量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 B组和C组患者术后VAS显著低于A组(P<0.05);A组按压次数明显高于B、C组(P<0.01),B、C组无明显差异。A、B、C组的瘙痒发生率分别为0、54.5%、63.6%,各组间瘙痒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组间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5μg/mL舒芬太尼联合0.12%罗哌卡因可取得较佳的镇痛效果及较少的不良反应。

    作者:李剑;尹文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258例住院和门诊的受试者应用彩超观察颈动脉血管解剖形态、内膜情况、有无斑块、斑块回声性质,测量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依据检查结果分为3组:对照组、增厚组、斑块组。斑块组依据斑块的回声特点分为2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同时对受试者测定血清 Hcy、M IF水平及生化指标测。比较组间血清 Hcy、M IF水平的差异,计算血清 Hcy水平、M IF水平、IM T三者之间相关系数。结果对照组、增厚组、斑块组血清Hcy、MIF水平依次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cy、MIF水平不稳定斑块组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 Hcy水平、血清MIF水平、IMT 三者之间呈正相关(r=0.584、0.562、0.607,P<0.01)。结论血清 Hcy、MIF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和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Hcy可能通过M IF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作者:王三敏;伏兵;佘瑞芳;谭玉;钱明月;陈皆春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医学热点融入病理生理学教学的探讨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机制与规律的学科,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认识疾病发生、发展以及转归的一般规律,理解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功能、代谢变化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今后临床知识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这门课程理论性较强,概念较多,内容抽象,涉及面广泛。采用传统的填鸭讲授法,学生有时会感到枯燥乏味,记忆困难,很重要的是容易失去继续深入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导致师生间“教与学”的效果不能达到佳。

    作者:赵爽;张胜昌;蒙山;朱名毅;高洁;卢露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主动脉瘤误诊卵巢囊肿蒂扭转1例

    腹主动脉瘤病情极其危重,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对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寇雉;李林飞;蒋德玉;段海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容积CT 数字减影血管成像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特点研究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动脉瘤(MCAA)的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VCTDSA)的部位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1月69例72个MCAA VCTDSA影像特点,根据MCAA发生部位分为4类:M1段,M2分叉处,M2远段,M3~M5段,统计双侧动脉瘤数目,分析动脉瘤部位的影像学特征;两名神经放射学医生采用双盲法测量M2分叉处大脑中动脉瘤角度,并与正常大脑中动脉M2分叉处角度对照,统计分析二者的角度差异。结果(1)M1段动脉瘤共7个(9.70%),M2分叉处动脉瘤共58个(80.56%),M 2远段动脉瘤共5个(6.94%),M 3~M 5段动脉瘤共2个(2.78%)。(2)正常大脑中动脉M 2分叉处角度为(99.30±22.96)°,M 2分叉处动脉瘤角度为(139.26±27.6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3)正常大脑中动脉M 2分叉处角度左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4)破裂动脉瘤M 2分叉处角度为(133.98±30.24)°,未破裂动脉瘤M2分叉处角度为(144.53±21.8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AA多发于M2分叉处;动脉瘤组与非动脉瘤组M2分叉处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2分叉角度增大,动脉瘤的发生率增高。

    作者:谢惠;覃川;吕发金;张丽娟;姚开情;杨俊潇;荣天;张定均;周帮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医学高职教育中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思考

    高职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动因、内涵和办学途径等基本问题为焦点的早期研究发展为以人才培养模式和学制改革为焦点的中期研究,再到以高职特色课程建构为焦点的近期研究。无论是高职定位、专业建设还是人才培养模式,终只有在课程中才能得到实现。因此高职教育一切问题的核心是课程问题[1]。纵观国内外基础医学课程改革实施动态[2-4],结合医学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对多年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探讨与实践有一些思考。

    作者:陆国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羊齿天门冬根茎提取物对人骨肉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羊齿天门冬根茎提取物对人骨肉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羊齿天门冬根茎提取物对人骨肉瘤Saos-2细胞增殖和生长的影响;平皿集落形成法检测羊齿天门冬根茎提取物对细胞锚定依赖性生长的影响;碘化丙啶单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改变;Western blot检测环氧化酶2(COX-2)蛋白表达水平改变。结果羊齿天门冬根茎乙酸乙酯部位(AF-A)对Saos-2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IC50值为26.7μg/mL);AF-A对Saos-2细胞锚定依赖性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呈剂量相关性(P<0.05);AF-A(30.0、100.0μg/mL)处理Saos-2细胞48 h后,细胞S期百分比分别为(43.7±2.5)%和(51.9±1.9)%,与对照组(31.8±4.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AF-A均能抑制Saos-2细胞COX-2蛋白水平表达。结论 AF-A对人骨肉瘤细胞增殖和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人骨肉瘤细胞S期阻滞和抑制COX-2蛋白水平表达有关。

    作者:瞿家权;石莺;贾薇;张永东;钟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重庆市某医学院校女大学生吸烟和尝试吸烟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重庆市某医学院校女大学生吸烟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该校5个系部,3个年级共计992名女大学生进行吸烟问卷调查。结果该校女大学生吸烟率3.51%,尝试吸烟率9.18%,其中吸烟率主要集中在:城市生源吸烟率9.30%,对大学生吸烟持不反对态度的香烟接触率为16.99%,周围朋友都吸烟的吸烟率28.22%。不同年级、专业吸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影响因素有生源地、对待大学生吸烟的态度、周围朋友吸烟情况等。结论该校女大学生吸烟率与全国女性吸烟率水平基本一致,但总的香烟接触率较高,因此加强对该校女大学生进行控烟教育和干预,以有效降低吸烟率,减少香烟对女性健康危害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雷春萍;熊鸿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的应用评价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并分析宫腔镜检查及病理诊断符合情况。结果56例中有50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经阴道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9.3%,其中误诊6例,误诊率为10.7%。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准确率高。

    作者:申启玲;李力;邓波;陶中华;郭建新;郑英如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呼吸机使用过程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对策

    呼吸机是临床上常用的抢救和治疗设备之一,它不仅能对患者提供辅助呼吸,甚至能完全替代人体的通气功能,使之在治疗呼吸功能不全以及对患者生命支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在已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急救复苏和手术麻醉等领域[1]。随着呼吸机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给予患者呼吸支持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风险。一旦使用方法错误,护理不当,会导致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医疗事故的发生。护士是在临床上使用、监护呼吸机治疗密切的人员,其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689例机械通气患者报警原因及不安全因素,介绍呼吸机治疗中的安全管理对策,为临床护士安全而有效地使用呼吸机,提高呼吸机使用的安全性提供帮助。

    作者:滕月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在改善孕妇妊娠末期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中的作用

    睡眠障碍是孕妇孕期的常见现象,尤其是妊娠末期的孕妇。毛亚平[1]对住院待产孕妇睡眠状况调查,睡眠形态紊乱高达69.04%。而研究表明,孕妇睡眠障碍很容易引起情绪波动,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不仅会诱发或加重某些躯体疾病,造成围产期结局不良,而且会影响产后康复,不利于新生儿喂养[2]。另外,经历长时间的妊娠过程,孕妇担心分娩及孩子安全等问题,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而影响睡眠质量[3]。据文献报道,4%~15%的孕妇有抑郁症状,5%~13%有焦虑症状[4]。可见,睡眠障碍和负性情绪关系密切,互为伴随,相互加重,对孕妇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为了探讨护理干预对孕妇妊娠末期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本院对65例妊娠末期孕妇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小雅;王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人工周期对宫腔粘连患者子宫内膜中MMP-9和 TGF-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工周期对宫腔粘连患者粘连分解术预后的影响及机制。方法80例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宫腔镜宫腔粘连分解术(TCRA),术后人工周期连续治疗3个月:每日服用戊酸雌二醇(每次9 mg ,每天1次)21d,后7d加服醋酸甲羟孕酮(每次10mg,每天1次),停药7d为1个周期;对照组直接施行TCRA,3个月后复查。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6项性激素,包括卵泡刺激素(FS H )、黄体生成素(L H )、雌激素(E2)、催乳素(PRL )、孕酮(P )及睾酮(T )。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子宫内膜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人工周期治疗结合手术治疗显著提高了轻中度宫腔粘连患者TCRA术的治疗有效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血清中FSH、LH、E2、PRL、P和T等性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人工周期治疗显著性改善了 TCRA术后宫腔粘连程度,增加MMP-9的表达并降低TGF-β1的表达。结论人工周期改善了宫腔粘连患者TCRA术的预后效果,其机制可能与人工周期增加MMP-9的表达和降低TGF-β1的表达有关。

    作者:何英新;唐彩霞;刘珏;李梅清;谢春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应用低剂量骨水泥注入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中低剂量骨水泥注入在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术中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41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将患者按照骨水泥注入量分为小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并对术后视觉模糊评分(VAS)、骨水泥渗漏率、椎体高度恢复程度、相邻节段椎体继发骨折发生率进行观察、评估、对比。结果经过3~15个月随访,平均11.2个月,常规剂量组与小剂量组在术后疼痛缓解方面效果相当,但在椎体高度恢复率方面,常规剂量组要优于小剂量组,在骨水泥渗漏率及相邻节段椎体继发骨折发生率方面,小剂量组要优于常规剂量组。结论椎体成形术操作过程中,应用注入低剂量骨水泥方法,在达到满意临床效果同时,可以有效地减少骨水泥渗漏、相邻节段继发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路;李凌霞;程才;李书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两种根管预备方法对后牙根管充填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机用ProTaper镍钛锉根备后对根管充填(简称根充)的影响。方法将30例磨牙、30例前磨牙的牙髓炎和根尖炎患者平均分为两组,A组30例用机用Pro T aper镍钛锉进行根管预备,B组30例用普通K锉改良的逐步后退法进行根管预备。比较两组器械根备对根充的影响,分别从根充的时间、根备的主尖锉和根充的主牙胶尖的匹配度、根充的恰填率、根充的术后反应进行比较。结果在根充时间上A组平均前磨牙为1分30秒,磨牙为4分25秒;B组平均前磨牙为5分30秒,磨牙为11分41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A组前磨牙主尖锉和主牙胶尖的匹配度为86.37%,磨牙为88.89%;而B组前磨牙为62.50%,磨牙为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根充恰填率在X线片上前磨牙A组为72.73%,B组为70.83%;磨牙A组为80.00%,B组为7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根充的术后疼痛反应上两者都很低且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用ProTaper镍钛锉根备后能加快根充速度,提高主尖锉和主牙胶尖的匹配度,简化根充治疗程序。

    作者:李江;张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职高专层次《医学信息检索》课程设计研究

    信息素养是应用型人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医学信息检索》课程以培养学生对医学信息资源的获取、评价和利用能力为目标,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在专业研究实践和文献检索两个领域综合能力的提高,为其将来从事医学专业工作及继续教育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作者:陈燕;廖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