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强利;叶兰仙;张玉堂;刘建斌;荔志云;杜欣柏;马显明
职业教育贯彻“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的指导方针,其学习对象是工作岗位中所涉及的任务、内容和所需的能力等,这一属性和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课程应该打破学科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1],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由专业课程来实现,课程设计应紧紧围绕专业的培养目标来进行。《外科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其课程设计应对外科护士岗位职业能力作全面分析,根据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设置本课程所应涵盖的工作任务,以实际的临床护理工作任务为引领,改教学过程为工作过程,教学力求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岗位,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由于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医学生在取得执业资格证书之前,只能情景模拟、角色扮演、高仿真训练、临床见习等。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以临床工作过程为主线实施外科护理教学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职业教育贯彻“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的指导方针,其学习对象是工作岗位中所涉及的任务、内容和所需的能力等,这一属性和特点决定了职业教育课程应该打破学科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1],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由专业课程来实现,课程设计应紧紧围绕专业的培养目标来进行。《外科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其课程设计应对外科护士岗位职业能力作全面分析,根据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设置本课程所应涵盖的工作任务,以实际的临床护理工作任务为引领,改教学过程为工作过程,教学力求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岗位,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由于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医学生在取得执业资格证书之前,只能情景模拟、角色扮演、高仿真训练、临床见习等。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以临床工作过程为主线实施外科护理教学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钟正伟;钟琪;刘丹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无痛消化内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该项诊疗技术已得到众多医者及患者的认可,但即便是“无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内镜本身的局部刺激和机体生理反应等,仍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感或不适感。为减轻患者的痛苦,对该类患者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舒适护理是一种“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该模式正是“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的完美体现,以达到大限度降低医源性操作给患者带来的心理、生理痛苦的目的[1-3]。本研究旨在探讨舒适护理在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术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吴小红;王霞;何淑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索股骨骨折不愈合发生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2年2月共收治的75例股骨骨折不愈合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骨折愈合的影响。结果该组75例患者中股骨骨折不愈合发生的主要原因有高能量损伤(车祸+高处坠落伤72.0%,粉碎性骨折50.7%)、固定方式选择不当(钢板螺钉60.0%,髓内针25.3%,外固定支架6.7%)、感染(骨折不愈合合并骨髓炎17.3%)。结论治疗方法不当、感染和原始损伤是股骨骨折不愈合的主要原因。
作者:蒋亮东;陶澄;何爱咏;王代荣;段润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致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和术后感染治疗多年来一直是骨科医生面临的难题。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常合并肌肉、肌腱、神经血管、骨与关节等深部组织损伤。皮瓣、肌皮瓣、邻位皮瓣转移及游离植皮一直是修复各种创面的主要方法,但随着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逐渐显露,如治疗周期长、长期换药、相对医疗费用高、手术风险和难度大及皮瓣供血管支配的范围有时难以达到所需的面积、植皮难以存活等[1-6]。本研究病例来自2009年3月至2010年1月作者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骨科学习期间,该科共收治的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术后感染患者14例,采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 )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秋铭;陈天健;乔俊;黄小俊;李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1.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统计学符号一律采用斜体。2.研究设计:应告知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告知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告知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新发结核病患者的各类临床特征,调查患者对结核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确诊的648例初诊和434例复诊肺结核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具体诊断信息、结核防治知晓度、用药状况等。结果结核患者以男性居多(60.2%),中青年仍是结核发病的主要人群(77.8%),发病地区以农村为主(61.6%),职业中以体力劳动者(65.4%)居多,结核类型中以继发性肺结核居多(72.8%),40.0%(52/130)的结核型胸膜炎合并有肺结核。结核常合并尘肺(8.0%)、糖尿病(3.6%)、哮喘(4.3%)等基础疾病。初诊结核患者对结核防治问题知晓情况差异较大,但普遍偏低。复诊结核患者比初诊患者拥有更多的结核防治知识(P<0.05)。初诊患者结核防治相关知识主要的来源为亲友告知(30.3%),而复诊患者结核防治相关知识主要来源为医护教育(36.9%)。不清楚疗程(45.3%)、结核症状消失(30.8%)是患者不规律用药的主要原因。结论农村等经济条件较差地区、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中青年男性是结核的主要发病人群。初诊结核患者对结核防治知识的了解程度普遍较低。综合医院在复诊患者结核知识来源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宣传教育过程中,应就结核的传播方式、预防措施、治疗疗程、不良反应监测、免费药物发放、结核预后等目前知晓率低的知识点进行重点关注。
作者:罗虎;祝冰晶;周向东;宫亮;胡建林;杨和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富氢生理盐水对大鼠重度颅脑损伤(STBI)引起的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健康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TBI+生理盐水(NS)组和STBI+富氢生理盐水(HS)组。通过皮质直接打击方法建立大鼠STBI模型。模型建立后5 min内分别给予STBI+NS组和STBI+ HS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富氢生理盐水进行治疗。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12、24、48 h检测3组动物血浆中丙二醛(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STBI+NS组动物血浆MDA水平在术后24 h和48 h明显升高(P<0.05),富氢生理盐水治疗可以显著降低颅脑损伤后MDA的水平(P<0.05)。STBI手术组动物血中的SOD及GSH-PX的活性在颅脑损伤后12 h有所升高,但在颅脑损伤24 h和48 h后显著降低(P<0.05)。富氢生理盐水治疗可以显著增加颅脑损伤后SOD及GSH-PX的活性(P<0.05)。结论富氢生理盐水治疗在某种程度上可通过降低体内氧化应激水平而对大鼠STBI具有保护作用。富氢生理盐水治疗可能是治疗颅脑损伤的更有效治疗策略。
作者:徐其岭;闫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出院后的生命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电话对重庆北碚区中医院神经外科出院的、符合条件的148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使用世界卫生组织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开展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116份。结果该院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命质量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等领域百分制得分分别为(69.37±17.46)、(59.16±14.47)、(54.17±14.64)、(49.33±18.33)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居住地、脑外伤分型是颅脑损伤患者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学历、出院间隔时间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该院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出院后的生命质量低于国内一般人。患者的年龄、居住地、受教育程度,脑外伤分型、GOS评分、出院时间长短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左永明;王振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09年8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99例DEACMP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给予长春西汀注射液每次30mg,每天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口服每次0.8g,每天3次。2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运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患者用药前后的认知功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2.0%,明显优于对照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9,P=0.045);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和Mo-CA评分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有1例出现肌酐升高,1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对照组有2例出现恶心,食欲不振。结论奥拉西坦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DEACMP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作者:张华瑞;张悦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用血量在不断攀升。一个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临床用血量多少及成分血所占比例上反应。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血型基因频率分布各有差异,且用血情况各有特点。本文对贵州省黎平县人民医院2010~2012年临床用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侗族地区县级医院临床用血现状的调查,可以预测其未来用血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依据,有效缓解血源紧张和减少血液浪费。现报道如下。
作者:龙承勇;伍永根;孟庆涛;石光炳;王艳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对玉树地震后亲身经历地震的受灾人群,远离震区的受灾人群亲属、救援人员,远离震区的普通人群分别在半年、1年、2年进行心理状况调查,为危机干预提供有力依据。方法使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检查量表平民版(PCL-C)、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阶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人群在不同阶段PTSD、焦虑症、抑郁症检出率不同,并且同一人群PTSD、焦虑症、抑郁症检出率及SCL-90项中各因子得分随着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不同人群PTSD、焦虑症、抑郁症检出率及SCL-90项各因子得分也因离地震源距离增加而呈下降趋势。结论震后不同人群在不同阶段均存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应加大心理干预力度,提高对应激事件的应对能力。
作者:董强利;叶兰仙;张玉堂;刘建斌;荔志云;杜欣柏;马显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巨大小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南通大学附属南通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2007~2012年收治的12例巨大小肠间质瘤的临床资料、诊治方法、病理特点及短期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巨大小肠间质瘤依次好发于空肠、十二指肠和回肠,术前影像学检查阳性发现率较高,其终诊断依赖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如CD117、CD34、Ki67、SM A及S-100等。巨大小肠间质瘤基本为恶性,单纯肿瘤切除术适用于无明显转移和侵犯临近器官的患者,其短期疗效满意。结论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巨大小肠间质瘤的首选方法,切缘阴性的肿瘤切除术是治疗巨大小肠间质瘤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志峰;朱家麒;陈建新;常仁安;陈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 T血管成像对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黄石中心医院普爱院区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集的9例确诊的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的16层螺旋C T血管成像影像表现,运用后处理技术如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曲面重建和容积再现等方法进行分析和诊断。结果16层螺旋C 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均能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真假腔、内膜片、破裂口位置、夹层累计的范围及是否合并血栓、分支血管受累等病变。结论运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能清楚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及邻近血管病变,对筛选和诊断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意义重大。
作者:王勇;孟亚辉;任伯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应用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应用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共11例。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均采用日本骨科学会颈痛评分(JOA)和Oswestry颈椎功能障碍指数(ONDI)进行疼痛功能评分,Odom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摄颈椎前屈后伸位、左右侧屈位X线片,观察假体稳定性,颈椎置换节段及下颈椎(C3~C7)节段的活动度,颈椎C T三维重建及磁共振成像确定假体位置及周围组织变化。结果11例患者全部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平均随访(18.5±2.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较,JOA及ONDI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置换节段前屈后伸活动度(5.46±0.48)°,左右侧屈活动度分别为(3.51±0.19)°和(3.53±0.21)°,下颈椎(C3~C7)节段的活动度(27.5±4.6)°,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dom标准满意率100%。1例术后出现神经牵拉症状,1例术后12个月随访时出现假体后缘骨桥形成。结论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满意,可维持颈椎的稳定性及近正常的活动度。
作者:薛峰;顾叶;盛晓文;彭育沁;徐怡良;陈兵乾;钱宇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评价术前外周血中性/淋巴细胞比例(NLR)对直肠癌患者手术后生存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05~2007年住院行直肠癌根治术且随访资料完整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截取佳NLR截点值,分为高NLR组和低NLR组,比较两组术后生存率的状况。结果68例患者外周血NLR平均为(2.7±1.3),根据ROC曲线,NLR截点值为3.6时,对术后生存率的预测价值高,预测灵敏度为81.3%,特异度为88.5%。以NLR3.6为佳截点值,分为高NLR组和低NLR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5%、57.9%、52.6%和95.9%、79.6%、75.5%,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NLR的检测可以预测术后生存状况,高NLR预示患者生存状况不佳。
作者:李芳飘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转化医学又称转化研究,是指“从实验室到病床”和“从病床到实验室”的双向转化研究,其概念由时任美国国立卫生院院长的Elias Zerhouni在2003年正式提出[1],其内涵包括快速有效地将生物医学基础研究的新成果转化为临床医学技术和产品,把临床医疗的实际情况反馈给实验室并开展研究的双向过程。近年来,也有学者认为其内涵应延伸至将基础医学研究成果应用到社区医疗保健和公共卫生防治工作中,即医学研究成果的普及和社会化的过程[2]。
作者:谭小丽;伍群;吴小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国际糖尿病联盟指出,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缺乏糖尿病教育就像缺乏胰岛素一样危险[1]。国内外均有研究表明,自我管理水平与血糖控制呈正相关,良好的自我管理水平可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2-3]。根据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糖化血红蛋白降低1%,糖尿病的相关并发症下降21%,与糖尿病相关的病死率下降21%。可见,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健康教育的地位举足轻重。但由于目前糖尿病患者的快速增加,以及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因为并发症或伴发症入住内分泌与代谢病科以外的其他科室,健康教育人力资源明显不足。因此,发展和投入更多更专业的健康教育人力资源,对更广范围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及时、规范、系统的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作者:蒋国萍;赵锡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人乳铁蛋白(hLF)对软骨细胞外蛋白激酶(ERK)表达与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为临床治疗骨关节炎提供方向。方法体外培养关节软骨细胞,在试验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剂量hLF,并设置空白对照组(hLF为0),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力;用LIVE/DEAD染色检测关节软骨细胞活力;用实时定量PCR检测ERK的表达。结果hLF对关节软骨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且具有浓度依赖性(P<0.05);hLF对关节软骨细胞的活力有促进作用(P<0.05);hLF有上调关节软骨细胞的ERKmRNA表达的作用(P<0.05)。结论hLF增加ERKmRNA的表达,具有促进关节软骨细胞增殖与活力的作用。
作者:王卒平;刘啟蒙;张冬青;况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治疗前血清miR-203水平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对100例Ⅰ~Ⅳ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用荧光定量PCR进行治疗前血清miR-203检测,结合临床资料对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估血清miR-203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100例宫颈癌患者miR-203的相对表达量中位数为2.73,较健康对照组组织明显升高(P=0.005),但是在宫颈癌不同分期中,随着肿瘤进展miR-203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P=0.006)。其中经手术确定的有淋巴结转移患者40例,相对表达量中位数为2.721,较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中位数为5.440)明显下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于肿瘤直径大于或等于4 cm的患者其miR-203的相对表达量较之肿瘤直径小于4 cm的患者明显降低(P=0.003)。而年龄和病理学分级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203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曲线下面积为0.658±0.061,灵敏度为65.0%,特异度为62.5%,诊断准确性较低。结论 miR-203在宫颈癌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意义不大。
作者:赵珊;姚德生;陈军莹;丁楠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