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园;周晓
患者住院期间的医疗不良事件包括院内感染、用药错误、意外伤害等,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既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满意度,又容易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对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造成严重负面影响[1]。国内外调查发现[2-3],医疗不良事件可以通过制订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显著降低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本研究通过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180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医疗不良事件的构成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朱俊青;卢艳娥;郭芳 刊期: 2014年第27期
小儿腹泻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感染性腹泻主要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肠道后引起,是儿童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有病毒(轮状病毒、腺病毒等)、细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痢疾杆菌、沙门菌等)、原虫及真菌[1]。目前,全世界每年1200万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中,死于腹泻的高达300~400万,小儿腹泻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2位常见病、多发病[2-4]。为了解本院就诊腹泻儿童的感染性腹泻病因及感染的细菌具体分布和药物敏感情况,便于临床及时治疗,现对本院腹泻儿童病原检测和药物敏感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宋贤响;方代华;权艳秋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单胎头位产妇的分娩时间与母婴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在该院产科分娩的所有孕周大于或等于28周的单胎头位自然临产或计划分娩的1629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分娩时间分为白班(>8:00~16:00),晚班(>16:00~24:00)和夜班(>24:00~8:00),将晚班及夜班产妇的母婴结局与白班进行比较。结果晚班分娩的产妇与白班相比巨大儿、急诊剖宫产特别是产科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增多(P<0.05)。夜班分娩的产妇与白班相比,高龄(年龄大于或等于35岁)产妇、经产妇、新生儿1 min Apgar≤7分较多。晚班和夜班与白班相比产后出血、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和5 min Apgar≤7分增多(P<0.05)。结论晚班及夜班分娩的产妇不良母婴结局增加。卫生保健部门应关注,进一步研究找出影响不同分娩时间母婴结局差异的潜在因素,减少母婴不良结局。
作者:徐静;陈娟;王轶群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介绍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骨在青少年类pipkin′sⅣ型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应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植骨治疗的8例青少年类pipkin′sⅣ型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3个月X线片复查骨痂生成8例;6个月骨折线模糊7例;12个月7例骨折完全愈合,1例意外摔倒再次骨折,未处理,半年后出现股骨头坏死吸收。随访1~3年股骨头正常7例。髋关节活动度在屈曲110°、过伸8°、内旋25°、外旋20°7例;外展、内收正常7例。慢步行走步态正常、关节无疼痛7例。结论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血供丰富,植骨有活力,可以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股骨头坏死,是治疗青少年类pipkin′sⅣ型骨折有效的方法。
作者:凌长敦 刊期: 2014年第27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7期
1临床资料患者,女,60岁,因右上腹隐痛不适2年入院。自诉10年前体检B超提示右肝血管瘤,当时无任何不适,未予重视。2年前开始出现右上腹隐痛不适,呈持续性,疼痛尚可忍受,无向他处放射,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于当地医院就诊,B超示肝血管瘤,体积较前增大,予口服药物治疗(用药不详)后症状未见明显好转。既往肾结石病史,余无特殊。入院后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触诊腹软,右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辅助检查:B超示肝右叶探及一大小约6.7cm×4.4 cm稍低回声光团,边界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匀,考虑肝血管瘤可能。上腹部CT平扫肝右叶见6.5cm×4.6cm大小低密度占位病灶,边界清楚,增强扫描肿瘤内索条状软组织影增强。
作者:杨真真;李匡凡;刘大毛;李勇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颈管结石嵌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胆囊颈管结石嵌顿患者119例为观察组,同期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胆囊颈管结石嵌顿患者6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应用抗菌药物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未见并发症;对照组7例(11.3%)并发症,其中1例胆漏,2例出血,2例手术切口感染,2例腹腔感染。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颈管结石嵌顿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均亮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镉对培养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相关蛋白表达、p38M A PK磷酸化及超微结构的影响和黄芪甲苷的保护效应。方法对照组、镉(50 mol/L )处理组、镉(50 mol/L )加黄芪甲苷(10 mg/L )组的培养支持细胞用于超微结构观察、波形蛋白、E-钙粘连蛋白/-环连蛋白免疫组织化学及磷酸化p38M A PK检测。结果镉处理组支持细胞线粒体内室肿胀,脂滴堆积,内质网扩张和(或)空泡化,髓样结构形成,少许支持细胞出现凋亡,镉加黄芪甲苷组支持细胞超微结构改变较镉处理组轻;免疫组织化学显示镉处理组波形蛋白、E-钙粘连蛋白及-环连蛋白阳性产物较对照组明显减弱(P<0.05),镉加黄芪甲苷组阳性产物虽较对照组减少但明显高于镉处理组(P<0.05);镉处理组支持细胞内磷酸化P38MAPK阳性产物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强,且有向细胞核移位趋势,镉加黄芪甲苷组阳性产物表达量明显少于镉处理组(P<0.05)。结论镉致大鼠睾丸支持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细胞骨架蛋白及粘连蛋白破坏并增强 P38MAPK磷酸化;黄芪甲苷可拮抗镉的毒性,其保护效应可能与减少 P38MAPK的磷酸化等有关。
作者:毛胜艳;廖晓岗;宁巍;姚志勇;王毅;范京川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研究三七总甙单体成分人参皂苷Rg1对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采用50% Ccl4造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共35 d ,同时予三七总皂甙单体成分人参皂苷Rg1不同剂量治疗,于第5周(实验结束)时分离肝组织,光镜和电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并应用体视学方法计量各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的体积密度(Vvm)、面积密度(Svm)、比表面(Qm)、面数密度(Nam)。结果各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体视学结果比较组间存在差异。三七总甙组、Rg1低剂量组和等渗盐水组Vvm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g1高剂量组、Rg1中剂量组和秋水仙碱组Vvm较正常对照组呈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g1高、中、低剂量组,三七总甙组、秋水仙碱组 Vvm 与等渗盐水组比较呈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g1低剂量组、三七总甙组、秋水仙碱组、等渗盐水组Svm较正常对照组呈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g1高、中剂量组、三七总甙组、秋水仙碱组Svm较等渗盐水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g1高剂量组Svm较Rg1低剂量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g1低剂量组、秋水仙碱组、等渗盐水组Nam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g1高、中剂量组,三七总甙组Nam较等渗盐水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g1高剂量组Nam较Rg1低剂量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Qm较正常对照组呈降低趋势,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皂苷Rg1具有三七总甙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在一些方面甚至超过三七总甙,且Rg1的上述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故认为人参皂苷Rg1是较理想的防治肝纤维化的药物。
作者:董向前;段丽平;缪应雷;梁兵;李树安;柳波;詹尔益;宋精玲;马岚青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发生率、病死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天津市宁河县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20例,根据动态心电图结果将其分为MVA组和非MVA组,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肌梗死病史、吸烟史、WBC、Hb、中性粒细胞、PLT计数、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血钾、血尿素氮、血肌酐、血糖、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I、心功能Killip分级、校正的T波峰末间期、心率变异性、是否经直接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及超声心动图结果等指标,比较上述指标的差异性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42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有152例(36.19%)发生MVA,其中,死于MVA者26例(17.1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肌钙蛋白I升高、低血钾、心功能Killip分级较高、心率变异性减低、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是MVA的危险因素;行直接PCI术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是MVA的保护因素。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MVA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对具备以上MVA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引起足够的临床重视。
作者:王雪梅;杨培根;王彬 刊期: 2014年第27期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螺旋CT 在医疗检查中广泛应用,且其性能也逐渐提高,采用高压注射器作增强CT 检查也逐渐成为临床上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检查手段[1]。但在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造影剂时,一旦发生外漏,可使相邻组织局部出现充血肿胀、疼痛以及发热等症状[2],若处理不当可发生静脉炎、表皮坏死和损伤末端神经血管等严重不良反应。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C T室自2012年1月开始对增强C T 检查采取有效的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顺碧;袁红梅;黄显龙;周爱婷 刊期: 2014年第27期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而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是心血管急症,其病死率仅次于恶性肿瘤和心肌梗死。研究表明,40%~60% PE与肢体静脉血栓形成有关,其主要原因为肢体或盆腔静脉血栓形成后脱落所致[1]。抗凝治疗是PE标准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指南使用华法林抗凝,由于诸多因素影响,使得华法林剂量存在明显个体化差异,导致华法林剂量不易掌握。本院遇1例华法林抗凝治疗致国际标准化比值异常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小东;刘丛海;彭绍贤;冯靖雄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研发人工晶体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代替手工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方法以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为开发平台,以临床需求为牵引设计系统功能,系统开发后在眼科手术室试用3个月征求医师和护士意见并改进,重复3次。通过比较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和手工管理两种方式的工作效率、准备晶体的正确率以及成本,评价所研发系统的功能。结果使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P<0.01),同时降低了人力成本和经济成本;两种管理方式在准备晶体的正确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发的人工晶体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
作者:吴燕;周友惠;姚春莲;黄艳;苗迎春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在该院住院的98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通过健康教育宣传以及发放健康宣教调查问卷表,了解患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心理状态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心理状态以及治疗依从性有了较大改善(P<0.01)。结论健康教育能使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对艾滋病的诊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明显改善其心理状态,增强其康复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
作者:白艳;黄敏 刊期: 2014年第27期
在临床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 fracture of femur ,IFF)通常是指介于股骨颈基底位置与小转子水平间的有关部位骨折。IFF患者大部分和骨质疏松有一定联系,因此,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多发,亦为对老年人健康产生较大威胁的一类创伤型病症[1]。对于IFF的治疗,临床常采用手术方式治疗。近年来,微创术式的不断发展,使得治疗方案更加丰富。有报道表明[2],单纯手术对于 IFF患者而言,虽可取得一定疗效,但仍有上升空间,而药物联合微创术式的治疗方案逐渐被医务工作者们关注。本文分析了胎盘多肽注射液对接受微创术式的老年IFF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波;谢明锐;王军;杨衡;李宗原;康斌 刊期: 2014年第27期
肺栓塞是全身静脉血栓挣脱迁移到肺动脉,完全或部分阻断血流进入到肺实质所引起。急性肺栓塞可导致患者迅速死亡,是继心肌梗死和中风之后第3大常见的急性心血管疾病;而未经治疗的慢性肺栓塞可导致肺动脉高压,缩短患者寿命。肺栓塞通常呈现非特异度胸痛及呼吸急促,症状与其他常见胸部疾病类似。为提高临床诊断肺栓塞的水平,各种临床检测手段被开发出来,其中,有价值的实验室检测是D-二聚体水平检查。然而,体内任何部位的血栓形成过程都将提升D-二聚体的水平,因此,D-二聚体并非是检测静脉血栓形成或者肺栓塞的特异度指标[1]。D-二聚体阴性能有效地排除肺栓塞,但结果异常并不能诊断肺栓塞。对于临床高度怀疑肺栓塞或D-二聚体阳性的病例,影像学检查已成为诊断肺栓塞为准确的方法。多种影像学技术可用于肺栓塞的诊断,本文就不同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李岚(综述);罗天友(审校)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调查黔北农村留守初中生问题行为的特征,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黔北农村6所初中留守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外显问题行为调查问卷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内隐问题行为方面,农村留守初中女生在敌对、人际、抑郁因子、焦虑以及总均分5个方面高于男生,各因子得分随年级升高;在外显问题行为方面,男生在吸烟、喝酒以及赌博方面的检出率高于女生。农村留守初中生自杀意念和出走意念的发生率为分别为13.1%、22.2%,女生自杀意念比例高于男生,性相关行为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结论黔北农村留守初中生的问题行为呈现不同的性别、年级差异,应针对不同目标行为开展差异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欧薇;王智;杨映萍;谢琴红;何静;宋兴勇;王小静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建立大鼠心肌梗死的模型,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抑制心肌梗死后氧化应激的作用,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改善大鼠心室重塑和心功能的潜在机制。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形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给予不同剂量辛伐他汀(20、40、60 mg · kg -1· d-1)干预。4周后,测定心脏心室重塑的各项指标,检测不同分组的大鼠心肌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血液H2 O2水平,并与假手术组比较。结果心肌梗死组大鼠心室重塑明显,左室心脏重量指数(LVWI)升高,心率增快,血流动力学紊乱(P<0.05)。心肌中SOD、CuZn-SOD和血液中 H2O2水平升高(P<0.05)。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干预组均较心肌梗死组LVWI下降(P<0.05),心肌中SOD、CuZn-SOD和血液中 H2 O2水平下降,心率减慢,血流动力学改善(P<0.05),尤其以高剂量他汀干预组(60 mg · kg -1· d-1)更明显。结论辛伐他汀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后氧化应激表达,可能是改善心室重塑和心功能的机制之一,并与剂量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作者:廖蓉 刊期: 2014年第27期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1]。文献报道[2],鼻咽癌放疗后5年生存率为60%~70%,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已达到80%以上。但放射性张口困难是鼻咽癌患者明显的并发症之一[3]。这种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肿瘤的位置、重建的类型、总辐射剂量等[4]。此并发症治疗效果差,张口功能锻炼是有效和安全的预防方法之一[5-7]。2009年本科将张口训练操应用到鼻咽癌放疗住院患者中,主要是每日定时召集鼻咽癌放疗患者由护理人员示范,引导患者进行张口训练操的训练,对于住院患者放射性张口困难的预防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运行中发现,由于护理人员领悟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差别,在张口训练操的示范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而且由于受训场地有限及患者过多时,对观看模仿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为了使张口训练操的示范整齐划一,让患者更直观有效的进行模仿训练,本科选择3名护理人员将整套张口训练操录制成音乐视频进行放映。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晓宇;汪志美;王秋临;汪春雨 刊期: 2014年第27期
及时识别医疗风险和有效处理潜在医疗隐患,是促进医院质量持续改进的基础和前提。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FM EA )是一种系统性、前瞻性的分析工具,用来确定潜在风险和安全隐患,是预防问题发生的风险管理手段;作为一种实用的风险管理工具,在国外医疗及其他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近10年来,FM EA在国内医疗领域得以使用并受到关注,取得了很好的管理成效。本文对 FM EA的发展历程、实施步骤、在我国医院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旨在提高医院质量管理水平,为维护患者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琼(综述);张际(审校) 刊期: 2014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