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稳定系统钢板倒置固定治疗陈旧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华国军;刘云鹏;陈斌;骆宇春;王诗波;张焱

关键词:骨折, 外科手术, 股骨粗隆间, 内固定器
摘要:目的 评价微创稳定系统(LISS)钢板倒置治疗陈旧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7年3月至2010年8月,采用LISS倒置治疗18例陈旧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其中男15例,女3例,年龄22~79岁,平均(52±15)岁.交通伤11例,高处坠落伤5例,摔伤2例.骨折按Evans分型:Ⅰb型2例,Ⅰc 型3例,Ⅰd型10例,Ⅱ型3例.伴颅脑损伤12例,胸腹脏器损伤10例,多处骨折5例,合并2型糖尿病2例.损伤至手术时间平均33 d.采用髋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骨折复位满意后将对侧股骨远端LISS钢板倒置放置,分别在远、近骨折端钻入锁定螺钉固定.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130±20)min,术中出血(888±308)mL,18例患者随访9~24个月,平均(18±4.1)个月,全部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5~8个月,平均(6.7±0.9)个月,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法进行评估,优12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9%.结论 运用LISS钢板倒置固定,是一种有效治疗陈旧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眠安宁颗粒治疗失眠症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眠安宁颗粒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149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眠安宁颗粒组(75例)和艾司唑仑组(74例)进行对照研究.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Asberg 抗抑郁剂不良反应量表及临床观察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第1周艾司唑仑组优于眠安宁颗粒组,第2周两种药物疗效基本相当,眠安宁组PSQI总分及各成分分明显下降(P<0.05),PSQI总分的减分率为59.21%,接近睡眠质量良好的PSQI指标(≤4分).第3周末停药实验,艾司唑仑组反跳性失眠、日间困倦、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明显高于眠安宁颗粒组.结论 眠安宁颗粒对于失眠症有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无依赖性.

    作者:侯枭;冯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症

    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heterotopic gastric mucosa in upper esophagus,HGMUE)是发生于食管上段的正常鳞状上皮黏膜被胃黏膜所取代的一种病症.常发生于颈段食管,多位于食管上括约肌下方,故又被称为颈段食管入口斑.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HGMUE的检出率逐渐提高,得到国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发现许多病变均与HGMUE存在相关性.本文就HGMUE的流行病学、病理学表现、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陶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温阳健脾法与益气健脾法从瘀毒论治对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解毒化瘀联合温阳健脾法与解毒化瘀联合益气健脾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阴阳黄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该院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中医辨证属阴阳黄证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温阳健脾组和益气健脾组,其中温阳健脾组在解毒化瘀治法的基础上加用附片、砂仁温阳健脾治疗;益气健脾组在解毒化瘀治法的基础上加用黄芪、白术益气健脾治疗.4周后对临床疗效加以总结分析.结果 治疗4周后,温阳健脾组和益气健脾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6.2%和74.1%.两组总胆红素(TBiL)均明显下降(P<0.05),温阳健脾组下降幅度较益气健脾组明显,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208.4±67.3)、(139.1±89.7)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温阳健脾组PTA水平上升幅度大于益气健脾组(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治疗前后均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温阳健脾组患者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低于益气健脾组,未发现出血、黄疸进行性加深等不良反应.结论 瘀毒论治温法干预治疗慢性重型肝炎阴阳黄证可提高疗效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世敏;胡东辉;张京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适应证探讨

    肠粘连、肠梗阻一直是困扰腹部外科医师的一个难题,至今尚无任何方法可以做到完全杜绝腹部手术以后肠粘连的发生.肠粘连引起肠梗阻以后一般都先采取保守治疗,治疗无效则手术松解.传统的开腹手术由于再次粘连发生率高,容易再形成肠梗阻,不是治疗肠粘连、肠梗阻的理想方法.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具有创伤小、腹腔暴露机会少、腹内干扰轻等特点,造成新粘连的可能性较小,是治疗肠粘连、肠梗阻的理想术式[1].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本科完成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5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饶伟;徐金明;黎可;陈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血液灌流救治百草枯中毒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百草枯中毒的血液灌流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救治成功的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血液灌流治疗方法、远期效果.结果除综合治疗外,6例患者均给予3-2-1-1血液灌流方案,痊愈出院.其中在中毒后6 h内入该院并给予血液灌流的3例患者自始至终未出现脏器损害,2例中毒后6~12 h及口服30 mL 3 h入该院患者,存在轻度肝肾功能异常,但经治疗后患者肝肾功能完全正常,留有轻微肺纤维化.结论 血液灌流是治疗百草枯中毒的有效方法,3-2-1-1血液灌流方案对百草枯中毒疗效肯定;患者口服量、中毒后初步处理及开始血液灌流的时间与患者预后有直接相关.

    作者:郭利涛;刘昱;张蕾;陈利红;王雪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影响研究

    目的 评价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基层医疗机构运行的影响.方法 以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为例,通过业务工作量、医疗服务收费、患者医疗负担和财政收支等情况,比较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基层医疗机构日常运行情况.结果 实施药品零差价后,政府补助资金基本到位,但惠民效果并不明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认同感不够.结论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目的 并没有完全达到理想目标,需要就存在问题进行整改.

    作者:周绿林;范馨;詹长春;杨扬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108例儿童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

    哮喘(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是儿科常见过敏性疾病,近年来患病率有增高趋势,但致敏原在不同地区、环境和人群中存在差异,明确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对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价值[1].本科从2005年开始进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现将108例14岁以内儿童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李仁君;任小玲;王淑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依托临床教学基地建设推动区域医疗水平发展的思考

    高等医学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是临床医学教育,而临床医学教育的实现离不开临床教学基地(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实习医院).临床教学基地作为教育载体,是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关键部分[1],对医院而言,临床教学基地的建设也是提高该区域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因此,以临床教学基地建设为依托,推动区域医疗水平的发展,符合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要求,这项工作兼具科学性和有效性.

    作者:郭怡;宗晓琴;董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雷贝拉唑联合溃愈颗粒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联合溃愈颗粒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20例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雷贝拉唑联合溃愈颗粒治疗,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治疗.观察治疗结束时临床症状和治疗结束4周后的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及随访半年和1年时的溃疡复发率及Hp再感染率.结果 治疗结束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缓解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6.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组症状完全缓解天数(3.5±1.2)d少于对照组(8.1±2.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96.49%和91.38%;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8.25%和9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随访半年Hp再感染率分别为5.56%和17.31%,溃疡复发率分别为3.7%和15.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Hp再感染率分别为11.76%和28%,溃疡复发率分别为7.84%和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贝拉唑联合溃愈颗粒能够快速缓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临床症状和减少其复发率.

    作者:李志;何明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中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剖宫产的72例难治性产后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71例有效止血,保留了子宫及生育功能,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改良B-lynch缝合术操作简单,止血迅速有效,能很大程度上保留子宫,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郅玲玲;马秀华;王会芝;贺笑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年龄大于65岁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选取2009年6月在该院血透中心接受MHD且透析时间超过3个月的患者118例.根据入组时的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48例)与中青年组(≤65,70例),前瞻性观察2年,观察老年MHD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 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在糖尿病患病率、透析方式、透析通路、透析低血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老年组冠心病发病率较高,高血压发病率较低,透析龄较短,透析血流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充分性方面,两组的KT/V、尿素下降率(URR)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老年组左心室射血分数(EF)较低,心胸比及钙磷乘积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5).实验室指标方面,两组在透析前血肌酐、总二氧化碳、血磷、三酰甘油、清蛋白、血清铁蛋白、C反应蛋白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老年组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心血管事件.结论 老年MHD存在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综合征(MIA),调整透析治疗方案,增加营养,调节钙磷代谢能更好地提高老年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

    作者:余永武;李明旭;张志勇;周春华;李洪艳;马军红;董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贵州省ICU护士培训需求分析研究

    ICU是集中病情复杂的危重患者、先进的监护与诊疗仪器及新的理论与技术为一体的特殊护理单元.这对ICU护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理论与技能的要求.ICU专科护士的培养及应用已成为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护理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1].贵州省于2009年启动ICU专科护士培训工作,并制定2011年将县级医院建成二甲医院的目标,此项培训工作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培训需求分析(training needs analysis,TNA)作为培训循环圈的第一步,直接影响培训课程的设计、实施和效果评估[2],为此,本培训基地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2月采用问卷调查贵州省16家二级以上医院221名ICU护士,描述和分析ICU护士对知识、技能和培训形式的需求,为构建ICU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园园;李昌秀;何琼;周静;张永春;雷丹;江智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单肺通气中应用呼气末正压通气的原因及进展

    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技术是胸外科手术常用的通气方式,是指患者经支气管导管仅利用非手术侧肺进行通气的方法,主要目的是隔离患侧肺,防止液性分泌物流入健侧,但这一非生理通气方式给患者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由于术侧肺萎陷、缺血缺氧、术中牵拉挤压、肺循环血流的重新分布、高气道压力和麻醉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肺炎性反应、肺内分流增加、动脉氧合下降,以致术后长时间不能脱机拔管,出现术后肺感染等.为预防这些问题近年来在OLV中越来越多的应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PEEP是指在呼气相通过人为的措施使气道压力及肺泡压高于大气压力的一种通气辅助模式,可将原来萎陷的气道和肺泡张开恢复其气体交换功能从而减少肺内分流,提高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oxygen tension,PaO2),降低吸入气的氧浓度.本综述将阐明在OLV中采用PEEP的原因及临床应用.

    作者:于咏婧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orexin/hypocretin与发作性睡病

    发现orexin/hypocretin已经10多年,作为体内重要的内源性物质之一,研究发现其与发作性睡病密切相关.国内关于orexin/hypocretin与发作性睡病的研究较少,本文对orexin/hypocretin系统,hypocretin与发作性睡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介绍,并对发作性睡病患者hypocretin神经元减少的神经元变性、免疫学、理化因素途径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作者:蔡卓冶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凶险型前置胎盘4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对孕产妇的危害,探讨该疾病的诊断、处理及预防措施,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该院产科分娩的4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的病历资料.结果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发生胎盘植入率22.5%,平均产后出血(2 650±350)mL,子宫切除率22.5%,均明显高于非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孕妇(P<0.01);平均分娩孕周(32.85±3.82)周,早于非凶险型(P<0.05).结论 凶险型前置胎盘对孕产妇的危害性很大,降低首次分娩剖宫产率、加强产前检查、及时发现胎盘植入并转诊到有条件的医院诊治、提高围术期处理能力,可有效改善母儿的预后.

    作者:周洁琼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平板运动试验后QRS波时限延长对女性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QRS波时限延长对女性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412例女性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病变组(CHD组)和冠状动脉正常组(对照组),两组均行TET,TET前、后QRS波时限分别用心率进行校正,对比两组TET前、后QRS波变化,分析TET前、后QRS波时限变化情况与女性CHD关系.结果 CHD组TET后QRS波时限较TET前明显延长(P<0.01),而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传统诊断标准对CHD诊断特异性63.06%,敏感性为81.57%,准确性为74.51%;本研究TET后以QRS波时限延长为异常标准对CHD诊断特异性为90.45%,敏感性为93.33%,准确性为92.23%.结论 TET后以QRS波时限延长为诊断标准明显优于传统诊断指标对女性CHD的诊断.

    作者:茶春喜;罗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手术对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6月至2012年1月,随机抽取该科126例采用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患者与101例非内固定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内固定组除l例因严重肺部感染死亡外,其住院时间、疼痛感觉、并发症均明显少于非内固定组(P<0.05).结论 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优于保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智;戴天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数字乳腺X线三维定位系统引导Mammotome微创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数字乳腺X线三维定位系统引导Mammotome微创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7例应用数字乳腺X线三维定位系统引导Mammotome微创旋切技术对乳腺触诊阴性病变进行微创切除活检病例.结果 77例病例成功手术72例.发现良性病变61例(84.7%);乳腺癌11例(15.3%),其中4例为乳腺导管内癌,7例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结论 应用数字乳腺X线三维定位系统引导Mammotome微创活检乳腺触诊阴性病例可发现有临床意义的病灶,是一种确诊早期乳腺癌的微创方法.

    作者:谭欢;曾勇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135例牙隐裂的病因分析与临床治疗

    目的 探讨牙隐裂病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以135例患者的隐裂牙(共176颗)为研究对象,对其牙位、发病年龄及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牙隐裂好发于30~72岁,以上颌第一磨牙近中腭尖为多见.对135例176颗隐裂牙综合治疗成功131颗,改善29颗,失败16颗,治疗有效率为90.9%.牙齿的薄弱结构和发育缺陷是牙隐裂发生的内在条件,牙尖斜面是易感因素,而创伤性牙合力是重要的致病因素.结论 牙隐裂治疗的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对于伴发牙髓和根尖周疾病的隐裂牙对其根管治疗后行全冠修复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金川;周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肛门内置管预防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肛门内置管减压引流预防吻合口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183例行直肠癌前切除术的患者,术后在骶前和肛门内放置内有沟槽、下端有多个侧孔、内径16 mm的16号硅胶引流管减压引流的10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术后肛门内不放置引流管的7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104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0.96%),吻合口炎1例;对照组79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5例(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肛门内置管减压引流能有效预防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

    作者:郑芳;张兆伟;吴毅;赵恒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