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98例食管癌患者术后复发和放疗靶区设计

朱琪伟;蔡晶;黄灿红;万志龙

关键词:食管肿瘤, 复发, 特点, 放射治疗靶区
摘要: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局部和区域复发规律,为食管癌放射治疗(简称放疗)的亚临床区域靶区勾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98例食管癌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8例患者共发生162个部位复发,其中淋巴结转移占91.8%(90/98),吻合口复发占6.1%(6/98),瘤床复发占2.0%(2/98).结论 不同部位食管癌术后复发部位分布不同,对不同部位食管癌可设计包括不同淋巴结区域的放疗靶区.上级隔区是各段食管癌术后放疗时靶区勾画的重点.临床分期在Ⅲ期及以上的食管下段癌,锁骨上是重要的预防区域.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改变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改变的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Ⅱ~Ⅲ级EH并发急性脑卒中160例(观察组),未并发急性脑卒中80例(对照组)患者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和表现形式,分析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与脑卒中的类型、部位及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异常心电图130例(81.25%),对照组异常心电图40例(5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异常以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室肥厚为主,两组的心律失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中,脑出血患者与脑梗死患者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分别为93.75%和75.89%,基底节区、丘脑、脑干卒中和小脑、脑叶卒中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分别为87.90%和58.33%,病情恶化自动出院及死亡患者和病情稳定好转患者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分别为96.43%和78.03%.以上3组数据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H并发急性脑卒中对患者心脏损害更加严重.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与脑卒中类型、发生部位显著相关,且心电图异常可以反映脑卒中的预后.对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应加强心脏监护,以便及时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谈家红;吴正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6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中Th17和Treg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中Th17和Treg细胞比例的变化,探讨其在支气管哮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1年1~6月该院呼吸内科诊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8例,哮喘患者分为稳定期组(n=34)和发作期组(n=34),另取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和Treg细胞的表达百分比.结果 对照组、稳定期组和发作期组CD4+IL-17+ Th17细胞的比例分别为(1.32±0.41)%、(5.64±1.23)%和(8.87±2.18)%,CD4+ CD25+ Treg细胞的比例分别为(3.47±1.33)%、(1.86±0.76)%和(0.81±0.52)%,Th17/Treg比值分别为(0.38±0.12)%、(3.03±0.94)%和(10.95±2.36)%.Th17细胞比例和Th17/Treg比值在稳定期组和发作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发作期组又高于稳定期组(P<0.01).Treg细胞比例在稳定期组和发作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发作期组又高于稳定期组(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Th17细胞比例与Tregs细胞呈负相关(r=-0.437,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存在Th17细胞的升高和Treg细胞的降低,调控Th17/Treg细胞的失衡,可能成为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新思路.

    作者:张维;王新卫;刘新年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普罗布考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对比剂肾损害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普罗布考能否降低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对比剂肾病(CIN)的发生率.方法 将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163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基础治疗组(n=81)和普罗布考组(n=82).普罗布考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普罗布考,术前3d至术后3d口服250 mg,3次/天.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连续3d检测血清肌酐(Scr)水平,术前及术后24 h检测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蛋白(NGAL)、尿白细胞介素-18(IL-18)、肾损伤分子-1(KIM-1)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CIN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共发生CIN 15例(9.20%),其中基础治疗组12例(14.81%),普罗布考组3例(3.66%),两组CIN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接受PCI治疗的老年患者预防性应用普罗布考可以有效预防CIN的发生.

    作者:赵凯;李永健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基于FPGA和USB2.0的便携式心电监护仪设计

    目的 探讨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USB2.0的便携式心电监护仪设计.方法 结合FPGA技术和USB2.0接口技术,以FPGA为核心控制单元,前端采用多通道模数转换芯片采集三导联心电信号,后端采用USB 2.0与上位机通信.结果 本文设计了一款实用便携式心电监护仪,并能给出心电信号的实时监测结果.结论 该便携式心电监护仪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黄戎;苏琼;何红梅;赵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98例食管癌患者术后复发和放疗靶区设计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局部和区域复发规律,为食管癌放射治疗(简称放疗)的亚临床区域靶区勾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98例食管癌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8例患者共发生162个部位复发,其中淋巴结转移占91.8%(90/98),吻合口复发占6.1%(6/98),瘤床复发占2.0%(2/98).结论 不同部位食管癌术后复发部位分布不同,对不同部位食管癌可设计包括不同淋巴结区域的放疗靶区.上级隔区是各段食管癌术后放疗时靶区勾画的重点.临床分期在Ⅲ期及以上的食管下段癌,锁骨上是重要的预防区域.

    作者:朱琪伟;蔡晶;黄灿红;万志龙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阿魏酸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无复流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SF)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无复流现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SF组、SF联合N-左旋硝基精氨酸(L-NNA)组(SF-L-NNA组).实验结束后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一氧化氮(NO)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水平,比色法测iNOS及eNOS的活性,心肌染色法区分缺血区、梗死区及无复流区.结果 与I/R组比较,SF组血清CK-MB、IL-6水平显著降低,iNOS的水平及活性显著减少,eNOS的水平及活性显著增加,NO水平明显增加,梗死范围及无复流范围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F-L-NNA组能部分阻断SF这一保护作用.结论 SF通过调控iNOS/eNOS-NO途径,改善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反应,防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的无复流现象.

    作者:韩蕾;鲍百丽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2例假性马德隆畸形影像诊断及文献复习

    假性马德隆畸形(pseudo madelung deformity)较少见,国内仅见5例报道[1-2],本院遇尺骨远段外生骨疣引起的假性马德隆畸形2例,现提出报告并结合有关文献作初步分析,以期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1临床资料病例1,男,13岁.1年前始感左前臂尺侧距腕部约4 cm处有一硬块,逐渐增大,腕部活动时觉局部疼痛.既往史、个人及家族史均无特殊.

    作者:周凤祥;伍刚;张金坤;杜乃亮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健康促进志愿者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综合研究

    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转变,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提供卫生服务已经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由于老年人口数量的显著增长,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的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的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3.26%.但同时,中国医疗卫生人才缺口较大.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在全国卫生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2010年中国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为4.36人,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供需矛盾催生了对社区健康促进志愿者的需求.但中国的健康促进志愿者存在着流失率高的重要问题.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010年的报告中指出,在广东省,69.9%的志愿者工作不到1年时间.在北京,约有57.1%的志愿者累积工作时间低于4h[1].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对健康促进志愿者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增强中国健康促进志愿者可持续性的思考和建议.

    作者:唐旭艳;冯泽永;李强;冯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白内障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整治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后眼科白内障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改善情况.方法 对眼科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白内障清洁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整治后预防用药天数从(2.7±1.3)d降至(1.0±0.2)d(P<0.05),合理率由19.06%上升到94.87% (P<0.05).结论 通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白内障清洁手术预防用药的合理率明显提高.

    作者:董其勇;徐中良;金梅;龚放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2000~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14辖市卫生资源的配置研究

    目的 分析2000~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区)14辖市卫生资源配置状况及其分布的合理性,为广西区域卫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洛伦茨曲线(Lorenz curve)和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等方法,对2000~2010年广西区14辖市卫生资源(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床位、医生、注册护士)的配置状况及其人口与地理分布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 2000~2010年广西区辖市卫生资源(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床位、医生、注册护士)按人口分布的平均基尼系数分别为0.373 1、0.376 4、0.370 0、0.353 8,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均大于0.50.广西区辖市卫生资源分布的合理性相对较差,其中人口分布优于地理分布,注册护士配置合理性优于医生和床位,床位配置的合理性差.结论 应进一步加大卫生资源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不断调整卫生资源的结构和提高卫生资源地理及人口分布的合理性.

    作者:郭振友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68例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手术治疗体会.方法 选取2008年9月至2011年5月入住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儿童OSAHS患者68例,根据患儿的扁桃体和鼻咽气道狭窄程度进行分组,分别对术前、术后所有患者的呼吸暂停指数(AI)、伴低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平均值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 伴低SpO2以及AHI随扁桃体程度增加而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伴低SpO2及AHI随着鼻咽气道狭窄程度增加而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OSAHS主要由于鼻咽气道狭窄程度导致发病,且OS-AHS程度主要与鼻咽气道狭窄程度有关.

    作者:徐国刚;张青俊;林彦涛;尚小领;武宇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1例酒精性肝硬化伴糖尿病患者β受体阻滞剂的用药分析及相关药学监护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切入点及药学监护方法.方法 以1例酒精性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伴糖尿病患者的预防出血药物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为切入点,临床药师协同临床医师对该患者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及进行药学监护.结果 该患者对普萘洛尔反映良好,门脉高压情况有所缓解.经治疗后症状较前明显好转,住院期间未出现呕血,黑便等,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住院期间患者空腹血糖维持在5.3~6.4 mmol/L,未出现较大血糖波动.结论 临床伴发复杂情况或出现治疗矛盾时是临床药师切入临床的良好时机,临床药师协同临床医师对特殊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可有效保障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王国俊;雷利群;罗宏丽;陈志宇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导管射频消融(RFCA)前、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规律性,以及对房颤RFCA术后6个月内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105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正常的房颤患者,根据房颤发作类型不同分为两组:阵发性房颤组(64例)和持续性房颤组(41例).分别检测两组术前24 h、术后3d及术后3个月时NT-proBNP的水平,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房内径等参数.比较两组患者间消融前、后NT-proBNP水平的变化,以及NT-proBNP是否与术后6个月内房颤复发有相关性.结果 术前持续性房颤组患者NT-proBNP水平较阵发性房颤组患者高[(842.09±197.31) pg/mL vs.(658.35±202.45)pg/mL,P=0.040].阵发性房颤组患者术后3 d NT-proBNP水平较术前、术后3个月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持续性房颤组患者,术后3 d NT-proBNP水平较术前和术后3个月显著降低(P=0.040),术后3个月与术前基线相比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0).随访6个月阵发性房颤组有15例(23.44%)出现复发,持续性房颤组有12例(29.27%)出现复发,两组中房颤复发患者基线NT-proBNP水平均高于未发生房颤复发患者.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NT-proBNP水平(P=0.048)以及左心房内径(P=0.049)是房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正常的房颤患者,房颤射频消融术后3 d NT-proBNP水平呈下降趋势,以持续性房颤患者为显著,术前较高的基线NT-proBNP水平及左心房内径可作为预测房颤射频消融术后6个月内复发的指标.

    作者:贺勇;王晶;贾锋鹏;王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射频消融治疗45例预激综合征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治疗预激综合征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安全性、疗效,以及预激综合征患者发生阵发性房颤的机制.方法 对300例预激综合征患者,根据术前有无房颤发作史分为A组(45例,有房颤发作史),B组(255例,无房颤发作史);A组消融后根据有无再发房颤分为PAF组(有房颤再发)和NPAF组(无房颤再发).常规心内电生理检查(EPS),测定心房有效不应期;旁道的前传和逆传不应期;结合腔内电图寻找房室旁路佳消融靶点,采用温度控制方式射频消融治疗;通过同步12导联心电图测量旁路消融术24 h后,P波时限大、小值及计算P波离散度.结果 本组手术成功率为98.0%,复发率为1.0%,并发症发生率为1.0%.A组的多旁路较B组多(P=0.008 3).消融前,A组的心房有效不应期、旁道前传和逆传有效不应期较B组短(P=0.039 9);消融后,A组的P波大时限、P波离散度较B组长(P<0.01);术后PAF组和NPAF组比较中,PAF组的心房不应期较短,P波大时限、P波离散度较长.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预激综合征伴阵发性房颤安全有效.旁道有效不应期缩短和心房本身各向异性传导增大在预激综合征患者房颤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年龄、冠心痛、左心室射血分数、高血压、糖尿病、左房内径、心悸病史等是预测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温旭涛;谭海斌;杨希立;许兆延;黄欢愉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桂西地区幽门螺杆菌多重耐药现状和治疗方案分析

    目的 了解桂西地区幽门螺杆菌(Hp)多重耐药现状,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 收集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确诊为Hp感染患者的胃黏膜标本进行Hp分离培养和鉴定,经鉴定获得115株Hp菌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其对阿莫西林等5种抗生素的多重耐药性.结果 Hp对甲硝唑加克拉霉素耐药的耐药率为21.74%;对阿莫西林加克拉霉素耐药的耐药率为8.70%;对甲硝唑加四环素耐药的耐药率为13.91%;对甲硝唑加左氧氟沙星耐药的耐药率为1.74%;同时对阿莫西林加左氧氟沙星耐药的耐药率为0.87%.结论 桂西地区Hp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耐药的多重耐药率较高,对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的多重耐药率较低,在治疗方案中应选择阿莫西林和左氧氟沙星组合作为一线治疗方案,以提高Hp的根除率.

    作者:李晓华;黄赞松;黄衍强;周喜汉;吴明慧;刘丽;覃艳春;黄干荣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喉癌患者术后呼吸道的系统化安全管理

    喉癌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中国对喉癌的治疗,仍以外科手术切除配合放、化疗为主,喉癌术后患者均行气管切开,而气管切开后改变了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分泌物增加,痰液黏稠易形成干痂而阻塞呼吸道,加上吸痰、胃管的留置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影响预后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因此,预防喉癌术后呼吸道的阻塞及感染等并发症是关键,通过对本科收治的122例喉癌手术治疗患者进行系统化安全管理,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方利;龚敏;赵良淑;陶春花;李艺;刘丽娜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血清可溶性E钙蛋白与58例胃癌临床病理相关性研究

    目的 检测胃癌组织中E钙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和血清可溶性E钙蛋白(sE-cadherin)的水平,探讨E-cadherin、sE-cadherin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58例胃癌组织和16例正常胃组织(来源于门诊胃镜检查后,经证实胃组织正常的患者,对照组)中E-cadherin的表达,并于术前采血清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检测sE-cadherin的水平,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8例胃癌组织中25例E-cadherin阳性表达(43.10%),E-cadherin阳性表达率在胃癌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组中分别为60.00%、47.62%、27.27%,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8例胃癌患者血清sE-cadheri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44.89±11.34)μg/L vs.(19.83±9.58)μg/L,P<0.05)],且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及远处脏器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胃癌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和血清中sE-cadherin的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有显著的相关性.

    作者:马许辉;康玉华;索智敏;余玲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620例眼科门诊干眼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通过眼科普通门诊患者中干眼病状况,初步分析干眼病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6月来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620例患者进行McMonnies问卷调查,同时行裂隙灯检查、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及角结膜荧光染色等检查.结果 本文620例门诊患者中,干眼病患病率为12.26%.其中小于20岁、20~45岁和大于45岁的患者发病率分别为5.43%、9.73%和16.97%,女性和男性发病率分别为15.22%和8.77%,干眼病的发生与年龄、性别及职业明显相关(P<0.01).结论 不良的工作环境、过度用眼及配戴角膜接触镜等是干眼病发生的高危因素.

    作者:谯雁彬;易虹;聂昕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颈交感神经阻滞对烧伤大鼠蓝斑放电的影响

    目的 探讨颈交感神经阻滞(SB)对烧伤大鼠蓝斑神经元电生理变化的影响.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对照SB组、烧伤组和烧伤SB组,每组5只.总体表面积(total body surface area,TBSA) 20%Ⅲ度大鼠烧伤模型,4h后观察蓝斑神经元放电,HE染色组织学定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验证.结果 在放电频率、放电脉冲间隔(ISI)、众数和不对称指数(AI),对照组和对照S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烧伤组和烧伤SB组放电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对照SB组(P<0.01),而烧伤组又显著高于烧伤SB组(P<0.01);烧伤组和烧伤SB组ISI和众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对照SB组(P<0.01),而烧伤SB组又显著高于烧伤组(P<0.01);烧伤组和烧伤SB组AI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对照SB组(P<0.01),而烧伤SB组和烧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蓝斑神经元主要为多巴胺β羟化酶(DβH)神经元.结论 SB对烧伤的治疗作用中枢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蓝斑神经元放电活动来实现.

    作者:郭晓姝;巩继平;尚改萍;张翠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创新实践教学以促进示范中心建设

    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成都医学院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于2007年被批准为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如何进一步推进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一直是中心领导和老师思考的问题.下面就本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改革实践思路报道如下.

    作者:梁楠;张晓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