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观胜;秦艺玮;梁卫东;何小平
目的 明确医疗纠纷发生特点和规律,为医疗纠纷防范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四川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05~2011年的医疗纠纷数据,进行文献研究和描述性分析.结果 该院近5年医疗纠纷总体数量较前明显增加;外科纠纷发生率高,其次是儿科、妇产科;医疗纠纷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诊断、治疗、手术和告知义务的履行;自行协商是医疗纠纷的主要解决方式.结论 建立健全医疗风险管理体系,强化质量管理,重视业务培训,坚持医德医风建设,尊重患者权利,规范和完善医疗纠纷的解决方式,以预防医疗纠纷,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作者:罗秀;王轶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立足之本,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也影响到医院的信誉和综合效益,是医院各项工作效率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是评价医院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1].等级医院的评审也以判定医院满足质量与管理体系标准的符合程度为重点[2].1966年Donabedian首次提出了医疗质量的概念,医疗质量管理模式开始在此基础上快速发展[3].
作者:蒲建;刘勇;罗治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叶酸(FA)、维生素B12 (VitB12)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23例恶性肿瘤无贫血患者进行了血清FA、VitB12水平检测,并与27例癌性贫血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肿瘤患者血清F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VitB1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FA水平的变化对其病情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VitB12的测定似乎临床价值不大.
作者:王凌云;刘小芳;杜涛;刘蕾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以下简称燃煤型氟中毒)人群血锌(Zn)含量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巫山、奉节2个燃煤型氟中毒病区县作为调查点,在两县各抽取50例氟斑牙患者及100名健康对照者以及在巫山县抽取30例氟骨症患者及60名健康对照者组成样本.对390名研究对象抽取空腹静脉血并测定血Zn含量,收集尿液并检测尿氟含量.t检验对比分析病例与对照者血Zn、尿氟含量的差异以及两县人群之间血Zn、尿氟含量的差异.结果 两县儿童及巫山成人尿氟平均含量均为病例组高于对照组(P<0.05).巫山儿童和成人血Zn含量以及奉节儿童血Zn含量均为病例组低于对照组(P<0.05).巫山儿童病例组和对照组血Zn含量分别低于奉节儿童病例组和对照组血Zn含量(P<0.05).结论 燃煤型氟中毒引起人体血Zn含量下降;该病防治效果较差的巫山人群血Zn含量普遍较低.
作者:闫菊;王应雄;王力;雍开文;张茂忠;罗兴建;晏维;钟朝晖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胸腔镜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2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1例,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51例,小切口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炎症反应及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引流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3、7天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躯体疼痛、精力2个方面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术后疼痛轻,能有效降低术后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何中杰;周韶璋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尿神经丝蛋白(AD7c-NTP)和血浆高半胱氨酸(Hcy)在老年性痴呆(AD)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筛选AD患者120例和正常对照组120例,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和循环酶法检测患者尿液AD7c-NTP和血浆Hcy的含量.结果 AD组尿AD7c-NTP均值为(4.02士3.19)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16±2.33)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血浆Hcy均值为(17.13±12.99),μmol/L,亦高于正常对照组(13.61士7.4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AD7c-NTP和血浆Hcy与AD密切相关,可用于AD患者的诊断及筛查.
作者:蔡超群;周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瘢痕子宫手术导致泌尿系统损伤是妇产科常见并发症,有文献报道发生率为0.21%,经腹手术的发生率为0.14%,腹腔镜手术的发生率为0.25%,外阴及阴道手术的发生率为0.33%[1].妇产科手术损伤膀胱造成膀胱阴道漏较多,但发生输尿管宫颈漏少见,现将本院2012年4月收治的1例再次剖宫产术致输尿管宫颈漏患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杨碧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目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疾病谱发生了变化,由传染性疾病转为慢性病,即指起病隐匿,病程迁延不愈,该病的后果是严重损害健康.目前,全世界约有2.7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位于心脑血管病和急性呼吸道病之后,与艾滋病并列为全球第4大死因.中国约有2 500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每年致死人数达100万.调查显示,中国整个人群的发病率为7.5%~10%,40岁以上发病率为25%.
作者:刘海燕;刘海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面部基底细胞癌合适的整形外科手术治疗方法、美容修复方法及预后效果.方法 2000年1月至2012年1月,共收治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90例,根据临床表现及个体病例差异采用不同的整形外科手术方式修复创面,采取美容缝合技术,术后进行随访观察顸后.结果 各种整形外科手术后的90例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切口愈合良好,复发率低,术后外形满意,不影响功能,预后良好.结论 面部基底细胞癌选择整形外科手术治疗,适宜的手术方式与病灶部位、大小等结合,可取得理想的治疗及美容效果.
作者:杨娥;张恒术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对人食管癌EC109细胞生长抑制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通过不同浓度的LY294002作用于人食管癌EC109细胞,MTT法检测EC109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Hoechst荧光染色和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EC109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经LY294002作用后,EC109细胞凋亡率增加,其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经40μmol/L的LY294002作用72 h后,荧光染色和相差显微镜观察到EC109细胞呈现典型细胞凋亡改变.且LY294002对食管EC109细胞的抑制率与LY294002的浓度及作用时间呈正相关(r为0.942、0.963,P<0.01),凋亡率亦与LY294002的浓度及作用时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为0.975、0.938,P<0.01).结论 LY294002可抑制食管癌EC109细胞生长,并诱导其凋亡.
作者:尚观胜;秦艺玮;梁卫东;何小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基因转染介导放射性核素显像和治疗是将基因转染与核素显像和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基因转染使肿瘤细胞表达高水平的抗原、受体或膜蛋白,特异性地摄取某一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物,达到实现放射性核素显像诊断和内照射治疗的目的.钠碘同向转运体(sodium iodide symporter,NIS)是甲状腺滤泡细胞基底膜上的一种糖蛋白,可逆浓度梯度向细胞内运碘,是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疾病的基础.1996年,鼠和人NIS基因被成功克隆,使NIS基因转染肿瘤细胞介导放射性核素靶向显像和内照射治疗成为可能.已有文献综述NIS基因结构和功能、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调节机制、摄碘能力等内容[1],本文就NIS基因在肿瘤显像和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赵祯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目前临床常见的肝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肝细胞凋亡在NAFLD发生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核因子κB(NF-κB)是一类重要的转录调控因子,参与了包括肝细胞凋亡在内的NAFLD发病的多个环节,其下游因子Bcl-2是重要的细胞凋亡调节因子,对NF-κB、Bcl-2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研究可能为探讨NAFLD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案提供新的线索.本文就NF-κB、Bcl-2对NAFLD细胞凋亡的调节作一综述.
作者:石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住院部是医院对外服务的重要窗口,可以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和形象[1].同时,住院量也是评价一所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该医院的规模、医疗质量及医疗水平.因此,了解医院住院量的变化情况,对于合理安排医疗资源,提高医疗工作效率意义重大.要想更好地了解医院住院量的变化情况,好是能掌握其变化趋势,这就需要通过运用统计学知识,借助软件对其进行模拟预测.目前,预测的模型及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有线性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灰色预测模型、马尔科夫链模型以及时间序列模型等[2].
作者:李小升;刘海霞;马春柳;雷海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利用临床分离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感染BALB/c小鼠,建立小鼠的血流感染模型,再用该模型比较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对感染小鼠的治疗效果.方法 分别对MRSA感染组、利奈唑胺治疗组和方古霉素治疗组小鼠的临床症状、生存时间曲线和血液中的细菌计数进行时相性的观察和检测.结果 MRSA感染组小鼠的生存率明显低于利奈唑胺治疗组和万古霉素治疗组,且利奈唑胺治疗组要高于万古霉素治疗组,但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外,MRSA感染组小鼠血液中的菌量较高,而在利奈唑胺治疗组或万古霉素治疗组血液中的菌量明显减少,但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小鼠MRSA血流感染的疗效基本相当.
作者:褚静英;陆玉霞;周惠琴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皮肤炎症性疾病,易反复发作,伴剧烈瘙痒,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该病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涉及遗传、免疫、感染等众多因素.转基因小鼠在确定特定基因和蛋白的生理功能及在疾病状态所起的作用方面是非常有价值的工具,近年来AD的转基因小鼠模型有了很大发展,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转基因小鼠、IL-18转基因小鼠、半胱天冬酶1(caspase-1,CASP1)转基因小鼠、IL-31转基因小鼠、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转基因小鼠、RelB缺陷小鼠、组织蛋白酶E(cathepsin E,Cat E)缺乏小鼠、缓激肽释放酶(stratum corneum chymotryptic enzyme,SCCE)转基因小鼠、载脂蛋白C1 (apolipoprotein C1,APOC1)转基因小鼠等从不同的角度显示疾病的特征,对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开发药物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有助于阐明单个细胞因子和蛋白在AD的发生与发病机制、生物治疗等方面的作用.为此,本文就转基因小鼠模型在AD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简述.
作者:刘娟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髓母细胞瘤(MB)的临床病理特点,以提高对MB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5~2010年确诊的MB,分析其症状、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和预后.33例通过电话或信件随访.结果 男27例,女24例,年龄1~56岁(平均14.5岁).常见症状为头痛(96%)、呕吐(88%)和行走不稳(62.7%).肿瘤主要位于小脑半球、第四脑室和颅后窝.根据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分为:21例促结缔组织增生/结节型,18例伴有广泛结节型,9例间变型,3例大细胞型.肿瘤组织细胞密集,多有核分裂,胞浆少,有的呈假菊形团排列.免疫组化检测该肿瘤表达CD99(12/14),S-100(6/14),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9/14)和突触素(Syn)(5/14).获得患者是否继续生存、有无复发、转移或死亡的随访信息.结论 常见的MB为促结缔组织增生/结节型,其次分别为伴有广泛结节型、间变型和大细胞型.大细胞和间变型MB患者预后差,如果患儿年龄小于3岁,手术切除程度不够,或有脑脊液、脊柱、幕上或全身转移,则预后更差.
作者:唐俐;林晓;李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PMN)是机体固有免疫应答的重要组成细胞之一,在感染性疾病中迁移至病变部位发挥一线抗病原作用.研究发现,在脓毒症中,由于PMN不能正常迁移至感染部位发挥作用,而致感染扩散;同时PMN在脏器微循环中过度聚集、阻塞,使脏器缺血受损,进而促进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PMN迁移障碍与脓毒症的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但其机制尚未阐明.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程鹏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在螺旋CT上的表现以及CT三维重建技术对诊断FNH的应用价值,提高CT诊断FNH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FNH的CT平扫和增强表现,所有病例均行螺旋CT增强扫描,其中4例行三维重建.结果 CT共发现11个病灶,均为单发;平扫CT上7个病灶为略低密度,4个为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除了中央瘢痕和纤维分隔外,所有病灶都明显均匀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大部分病灶变为等密度或略高密度;8个FNH病灶中发现中央瘢痕,2个病灶增强扫描后经三维重建可发现肿瘤周围增粗迂曲的血管.结论 FNH在螺旋CT增强扫描上表现具有特征性,螺旋CT诊断FNH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游兴攀;杨柳;彭吉明;官彬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索大黄与栀子配伍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对历代及现代文献的研究,探索大黄与栀子在清热泻火、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清热解毒4个方面配伍使用,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大黄与栀子配伍主要运用于火热上炎、湿热黄疸、血热出血、热毒疮疡等证,从而确定了二药配伍的药效及机制.结论 大黄与栀子的不同配伍机制及作用,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周萍;罗华丽;胡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重庆不发达地区农村老年居民基本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更好地采取预防及保障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入户调查的方法对495人5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老年人健康率为36.3%,婚姻、文化程度、职业类型等与老年健康状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OR=28.071)、患重病(OR=0.415)是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农村基层地方政府应加强卫生保健常识的宣传,鼓励发展简单易行的村级老年常见患病医疗服务;强化老年人的心理卫生意识和自我调控的能力,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作者:向露雨;韩飞飞;张宝平;许红;江杨岗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