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进展

王国见;游晶;段兴钧;杨微波

关键词:肝炎, 丙型, 抗病毒治疗, 持续应答率
摘要:全世界约有1.7亿丙型肝炎患者,标准的抗病毒方案(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仅使部分患者获得病毒学应答。影响抗病毒疗效的因素众多,如何把握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实现个体化治疗,从而提高抗病毒的应答率尤其是难治性丙型肝炎抗病毒的应答率,是全球的研究热点。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亲环素A与头颈部肿瘤的研究进展

    亲环素家族(cyclophilins ,Cyps)先被认为是环胞素 A (cyclosporine A ,CsA )的胞内结合蛋白,是由一组具有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活性(peptidyl-prolyl cis-trans isomeras ,PPI-ase)的蛋白质所组成,目前,已知人类中有7大类16种亲环素蛋白。亲环素A (cyclophiline A ,CypA )是亲环素家族中重要的一员,是早被发现的亲环素,也是 Handschumacher 在1984年从小牛胸腺中早被提纯的亲环素。CypA在病毒感染、T细胞功能、肌肉分化、免疫抑制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CypA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本文就CypA在头颈部肿瘤中作用的相关进展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薛莲;周建荣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标准大骨瓣开颅在重型颅脑创伤侧裂区损伤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探究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侧裂区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56例重型颅脑创伤侧裂区损伤患者,分为标准组与常规组,每组各28例,分别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各项临床效果指标及预后情况。结果术后3d及7d,标准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明显高于常规组,但颅内压(ICP)以及中线移位情况和脑水肿体积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标准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以及生存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侧裂区损伤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能够有效清除血肿,降低IC P ,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重视与推广。

    作者:苏祖禄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113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HAMA焦虑量表评分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HAMA焦虑量表评分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113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41例行单纯椎板切除减压术,72例行椎板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对手术疗效JOA评分和HAMA焦虑量表评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随访17个月,JOA评分从术前的(23.81±1.10)分改善至(5.24±1、12)分,改善率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AMA焦虑量表评分从术前的(22.23±2.30)分改善至(5.15±1.19)分,改善率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AMA焦虑量表评分的改善情况可以预示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疗效。

    作者:朱天亮;徐永政;林朗;郑永玲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瑞芬太尼联合Narcotrend监测对脑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的影响

    目的:对比不同靶控浓度瑞芬太尼对脑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N I )指数、唤醒时间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寻更安全有效的瑞芬太尼靶控浓度。方法:将100例脑功能区手术患者分为5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唤醒前15 min停用异丙酚,调整瑞芬太尼靶浓度R22.1μg/L,R32.4μg/L,R42.7μg/L,R53.0μg/L,R1泵注等容生理盐水。15s唤醒1次,记录停药(T0)、唤醒初期(T1)、配合指令期(T2)、静脉注射异丙酚5 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NI指数及唤醒时间(T0~ T2)。结果 T1~2与T0的NI、MA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1~3组唤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4~5组唤醒时间长于R1~3组(P<0.05)。R1~3组NI值在T1~2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4~5组NI值低于前3组(P<0.05)。在T1~2,R2组MAP、HR低于 R1组,R3~5组均低于 R1~2组(P<0.05),R3~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种浓度中瑞芬太尼相对安全有效的靶控浓度为2.4μg/L。

    作者:郭瑞;杨慧;何婉雯;王立勋;李瑞钰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进展

    全世界约有1.7亿丙型肝炎患者,标准的抗病毒方案(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仅使部分患者获得病毒学应答。影响抗病毒疗效的因素众多,如何把握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实现个体化治疗,从而提高抗病毒的应答率尤其是难治性丙型肝炎抗病毒的应答率,是全球的研究热点。

    作者:王国见;游晶;段兴钧;杨微波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孕29周患者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麻醉的个案报道

    在发达国家大约有0.2%~1.0%的妊娠妇女在妊娠期间因为非分娩手术而接受麻醉[1-2]。近年来,腹腔镜手术率增加超过了传统手术,妊娠期腹腔镜手术包括诊断性和治疗性手术,如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和卵巢扭转手术。为确保妊娠期腹腔镜手术安全进行,必须考虑与非孕患者的重要差异[3]。本文报道1例孕29周患者经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管理,以期对中晚期孕妇施行腹腔镜手术的管理有所借鉴。

    作者:闫红;胡弋;毛庆祥;葛衡江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论医学生爱伤意识的培养

    医学院校在培养医学生时,要强调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原则[1]。爱伤意识是医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临床实践教学阶段的重要内容。

    作者:王姝侠;彭雪寒;孟忆贫;林淑霞;孙茹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出国就业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涉外护理专业旨在培养涉外型国际护理人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知识与人才的跨国交流日趋频繁,特别是全球护理人才的短缺,为中国护理人员创造了更多迈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就业的机会,也为涉外护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1]。近年来,全国许多卫生职业院校相继开办了涉外护理专业,并将毕业生出国就业率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本院涉外护理专业在校生的调查分析,全面了解影响出国就业的各种因素,为涉外护理专业的出国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意见与建议。

    作者:徐国辉;秦博文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依沙吖啶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中期引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

    目的:探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患者使用依沙吖啶进行引产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优势。方法:选取该院妇产科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间诊断的瘢痕子宫妊娠50例患者为瘢痕组,选取子宫无瘢痕的50例中孕期引产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羊膜腔注射进行引产,观察两组患者产程、产后相关情况及引产成功率。结果瘢痕组在用药后产程的发动时间和总产程时间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瘢痕组引产有效率高达100%,而对照组为9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组胎盘胎膜残留、宫颈裂伤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瘢痕组产后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患者使用依沙吖啶进行引产安全可靠,并且效果良好,应积极推广临床使用。

    作者:刘传永;罗平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新型敷料联合造口用品在肠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使用新型敷料联合造口用品治疗肠瘘的效果。方法:将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50例肠瘘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新型敷料联合造口用品治疗,同期收治的2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传统引流法治疗,于干预前、干预后5、10、15 d采用DET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瘘口周围皮肤健康状况,干预后15 d观察两组在腹部切口感染率、换药次数及换药费用方面有无差异。结果实验组干预后各随访点DET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相应随访点DE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15 d ,实验组在腹部切口感染率、换药次数及换药费用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新型敷料联合造口用品治疗肠瘘能够获得良好效果。

    作者:张华;程勇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高职社区康复专业“分段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2002年,中国政府提出了“2015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宏伟目标,号召要切实地、有效地抓紧推进社区康复工作,并强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将残疾人社区康复作为重要工作内容”[1],这大大提升了社区康复的重要性,也增加了对社区康复人才的需求。但在近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社区康复专业培养的人才却越发不能适应实际的社区康复工作,各地社区康复人才匮乏,严重阻碍了社区康复的发展[2]。因此,探索适合行业要求的社区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配套改革其实践教学方式已经是势在必行。

    作者:苏红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补体旁路途径在肾小球疾病中的作用

    补体旁路途径在肾小球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在近10年有突破性进展,过去认为这一途径仅仅在免疫复合物形成及沉积中起作用的观点受到挑战,新的研究发现补体旁路途径在肾小球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着其独立的作用,并得到动物实验及临床资料证实。对补体系统在肾小球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显示,各类补体抑制药物可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可能。现就补体旁路途径在肾小球疾病中的作用及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唐彬(综述);钟玲(审校)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和剂量体积参数与急性放射性肺炎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血清血栓调节蛋白(TM )水平和放射剂量体积参素与急性放射性肺炎(ARP)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54例肺癌患者给予常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 )和化疗;20例同步放化疗,34例序贯化放疗。放疗前和放疗30 Gy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TM水平。依照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CTCAE V3.0标准进行ARP评级,2级以上定为ARP。分析TM 水平和放射剂量体积因素与ARP发生率的关系。结果20例(37%)发生了ARP ,2级12例,3级8例。ARP发生率在M LD (Gy )<10与≥10组、V5<50%与≥50%组、V10<40%与≥40%组、V20<25%与≥25%组、V30<13%与≥13%组、在照射30 Gy后TM降低组与增高组分别是8% vs .62%、7% vs .69%、21% vs .75%、28% vs .56%、15% vs .57%、50% vs .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83、22.29、14.05、3.97、10.08、6.46,P<0.05);在ARP和无ARP组,MLD、V5、V10、V20和V30大小分别是:(12±2) vs .(9±2)、(58±10) vs .(43±10)、(42±8) vs .(30±8)、(23±3) vs .(19±6)、(15±4) vs .(1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6、-5.27、-5.70、-3.37、-3.61,P<0.05)。结论:多个剂量体积参数与ARP的发生率相关,放疗后血清TM水平降低的患者容易发生ARP。

    作者:赵艳海;张纯;邓雪英;成奇峰;陈昱明;吴伟艺;孙彦秋;黄军荣;刘惠珠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评估胎儿心脏收缩功能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S T IC )评估胎儿心脏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运用S T IC技术采集160例健康孕妇胎儿的心动周期图像,后处理使用VOCAL法测量心室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容积,计算每搏心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和每分心输出量(CO)。结果胎儿心室收缩末容积(VESV)、心室舒张末容积(VEDV)、SV和CO随孕周的增长而增加、射血分数(EF)不随孕周的变化而变化。胎儿右心室VESV、VEDV、SV、CO和EF均大于左心室。结论:胎儿心脏收缩功能随孕周的增长而增加,右心收缩功能优于左心。

    作者:赵旭;杨娅;李嵘娟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医学图书管理及创新思维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已逐渐被数字化模式、网络化模式所取代。顺应新的管理模式并建立创新思维,是医学图书管理的现实所需,也是促进医学图书发展的原动力。因此,如何根据医院医学图书资料的现有体制的管理特点建立一套使信息资源传递、扩展和利用更加科学、适用和便捷的管理体系,是医学图书管理者为之不懈努力的方向。

    作者:陈开红;钱进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北碚区健康教育人员现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目的:了解重庆市北碚区健康教育人员基本情况及工作现状,探讨北碚区社区健康教育模式,为合理地调整人才策略和人事政策提供参考。方法:用《北碚区健康教育人员调查问卷》对北碚区35名健康教育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北碚区健康教育人员以中青年为主,平均年龄36.7岁,本科和大专学历者占71.4%;专职健康教育人员为3人,其余为兼职健康教育人员;健康教育形式丰富,内容多样,健康教育人员专业知识及健康教育技巧不足、外界因素对健康教育工作均有影响。结论:健康教育人员年轻化,专业人员缺乏,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深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建议相关部门引进专业健康教育人才,系统培训,提高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支持。

    作者:胡晓琳;吴宗辉;张巧英;程杰;何艳;游莉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细胞色素P4503A5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 P4503A5(CYP3A5)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性。方法:采用TaqmanMGB探针建立了CYP3A5*3(6986A>G)位点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型方法,对170例中国汉族EH患者和193例排除EH诊断的对照者进行CYP3A5*3(6986A>G)位点基因分型。结果 EH组GG、GA、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1.2%、42.4%、6.5%,而对照组则为39.9%、50.8%、9.3%。携带GG基因型者EH的患病风险是至少携带一个A等位基因者的1.579倍[95% CI:1.041~2.395]。结论: CYP3A5*3(6986A>G)多态性位点可能与中国汉族人EH具有相关性,A等位基因可能降低EH的患病风险,存在稍低的收缩压水平。

    作者:肖飞;邱健;钟国强;曾志羽;涂荣会;何燕;李烁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131 I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131 I在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性心脏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95例老年甲亢性心脏病患者行131 I口服治疗并于131 I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及1年复查甲状腺功能。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分别行门控心血池显像,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甲亢治愈率97.89%,阵发性房颤治愈率为100.00%,持续性房颤治愈率为84.00%。治疗前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分别与治疗后3、6、12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参数与治疗1年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明显改善。结论:老年甲亢性心脏病患者选择放射性131 I治疗,是改善甲亢性心脏病的关键,能够有效控制 FT3、FT4、TSH水平,改善老年甲亢性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张文军;郑立春;张晓明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提高淋巴结病理切片质量的体会

    目的:探讨优质合格的淋巴结HE切片的制片技术。方法:淋巴结送检标本与其他组织标本在处理上是不同的,淋巴结活检标本离体后需立即固定(首选改进的B-5固定液),取材1.0cm×1.0cm×0.3cm,梯度乙醇从低到高浓度脱水;透明浸蜡同时进行,采用硬脂酸和石蜡混合替代二甲苯效果佳。切片刀锋利,切片厚薄为2.5~3.0μm ;苏木精染色时间短,0.5%~1.0%盐酸分化,严格控制好分化时间,用热水返蓝,伊红染色数秒,梯度乙醇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结果提高淋巴结切片的制片技术,是为了制作切片完整,厚薄均匀,无刀痕及皱褶,组织无挤压。镜下淋巴结结构清晰,皮质、髓质充分展现,色彩艳丽,核膜及核仁结构清楚,核桨对比鲜明。结论:经过特殊处理后淋巴结 HE切片的制片技术取得很好效果,制片优良率达到95%以上。

    作者:宋容;肖觉 刊期: 2013年第25期

  • 高血压脑出血老年患者血浆脑钠肽变化和脑水肿的关系

    目的: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老年患者血浆脑钠肽(BNP)的动态变化,探讨血浆BNP水平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将56例高血压脑出血老年患者分为手术组(26例)和非手术组(30例),2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在发病后6、24、72、168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定量检测BNP血浆浓度,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测定脑水肿程度。结果手术组和非手术组血浆BNP含量在6、24、72、168 h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组BNP含量在168 h低于于非手术组;两组患者在24 h开始发生脑水肿,手术组72 h达高峰,非手术组168 h达高峰;血浆BNP水平变化与脑水肿程度呈正相关(r=0.685,P<0.05)。结论:动态观察血浆BNP含量是早期诊断和监测高血压性脑出血老年患者急性期脑水肿的有效指标。

    作者:苏海;张毅;陈皓;苏祖禄 刊期: 2013年第25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