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刘浩宇;常广磊;段芹;张冬颖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死亡原因, 回顾性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常见死亡原因及其性别、年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心血管内科死亡病例资料,分析其心血管疾病罹患情况、直接死亡原因及其性别、年龄差异。结果(1)181例心血管疾病死亡病例中,冠心病(115/181,64%)和高血压(96/181,53%)是常见的基础疾病,肺部感染(104/181,57%)是常见的并发症。(2)基础疾病罹患情况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0岁以上心血管死亡患者基础疾病以冠心病、高血压为主;随年龄增加,并发肺部感染的比例逐渐增加。(4)死亡的直接原因,前3位的分别是心源性猝死(44/181,24.3%)、多器官衰竭(24/181,13.3%)、心源性休克(24/181,13.3%)。结论加强老年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特别是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诊疗管理,加强心血管疾病人群肺部感染的治疗干预,在诊疗中重点保护靶器官功能,可能降低心血管住院患者病死率。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射频消融辅助腹腔镜肝脏切除的16例报道

    目的总结射频消融辅助腹腔镜肝脏切除的技术要点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该中心2011年7月1日至2012年7月30日共16例射频消融辅助的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规则性肝切除5例:左半肝切除2例,左外叶2例,右后叶1例;其余11例为不规则肝脏切除。16例患者均未阻断入肝血流,平均手术时间125 min ,平均出血量310 mL。全组无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病例,平均住院时间9 d。随访2~12个月,除1例术后60 d再发肿瘤外,其余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肝脏切除时,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在射频消融辅助下能有效控制切缘的肝脏血流,有利于腹腔镜手术成功,是值得选择的微创治疗方式。

    作者:余华;刘明忠;孙建明;赵宇;熊杰;张代忠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高体质量指数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辅助生育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体质量指数(BMI)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用标准长方案进行IVF助孕的224例PCOS患者资料,根据BMI分为2组,高BMI组(BMI≥24.0)60例,正常BMI组(18.5≤BMI<24.0)164例,分析高BMI与正常BMI的PCOS患者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1)高BMI组基础睾酮(T)显著高于正常BMI组(P<0.05);(2)两组促性腺激素(Gn)总量、Gn用药、促排天数、获卵数、受精卵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BMI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于正常B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流产率、平均孕周、胎儿平均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BM I组妊娠期糖尿病(GDM )显著高于正常BM 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BM I的PCOS患者易出现高雄激素血症,且妊娠期并发症GDM发生率增加,但不影响其临床妊娠率。

    作者:娄华;王兴玲;孙丽君;管一春;缑洋;王雪梅;李巍巍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经桡动脉介入诊疗后局部压迫方法的选择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PCI)是目前冠状动脉介入领域正在蓬勃发展的1项新技术。此技术以创伤小、局部并发症少、术后立即拔鞘及不必强制卧床24 h等更“微创”的优点而备受患者和介入医生的青睐。但目前对PCI术后桡动脉的止血方法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穿刺点严重并发症时有发生,早期采用绷带局部包扎止血,患者易出现包扎远端手部肿胀麻木、局部出血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不易发现[1]。T R-Band压迫止血器是1种手腕式束带,有2个特殊设计的气囊组成,气囊的着力点正对穿刺部位,可以减少对周围组织的压迫,能有效缓解对远端组织的影响[2]。本文探讨经桡动脉径路介入术后使用 T R-Band止血器压迫止血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优缺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世群;罗仕兰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重症监护病房236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临床诊疗中的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中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 U )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36脓毒症患者的病历资料,将所有患者分为28 d存活组和28 d死亡组,录入相关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相当一部分脓毒症患者诊断前缺乏全面的临床评估,早期集束化治疗达标率低,影响患者存活率的疾病因素包括:年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前降钙素原水平、受累脏器数、早期集束化治疗达标率(P<0.05),不同感染部位,不同白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患者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是ICU 常见病种,病死率高,建立脓毒症早期预警机制,提高集束化治疗达标率,规范脓毒症诊疗流程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作者:祖建;霍锐;陈光辉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血液透析治疗儿童蜂蜇伤致急性肾损伤60例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蜂蜇伤致急性肾损伤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蜂蜇伤致急性肾损伤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资料。结果急性肾损伤患儿透析后胱抑素C、血肌酐、尿素氮显著下降,同时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等得到纠正或改善。60例患儿经过透析后45例临床治愈,13例明显好转出院,2例死亡。结论蜂蜇伤容易致患儿急性肾损伤,血液透析是急性肾损伤有效的治疗措施,能积极的改善肾脏的功能,无明显的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但患儿预后与急性肾损伤发病年龄,损伤程度,是否合并多脏器衰竭、诊治时机等密切相关。

    作者:陶红;王岭;黎晓兰;兰玉平;阮兴朝;李秋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激光去除文唇后严重瘢痕形成致小口畸形1例报道

    文唇术是纹饰美容领域开展为广泛的操作之一,因文唇术后唇形不佳、唇色不均匀、色料褪色或发生晕染等要求去除纹饰的人群数目也逐年上升,激光作为去除文唇的首选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然而操作和术后护理不当,仍可造成严重并发症。作者近日于门诊经诊1例激光去除文唇后出现严重红唇瘢痕致小口畸形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霞;黄祥玉;李喆;李世荣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磷酸肌酸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降低乳腺癌术后蒽环类药物化疗患者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的临床效果。方法128例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联合化疗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心肌损害标志物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功能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可有效降低乳腺癌术后蒽环类药物化疗患者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可有效保护心肌细胞,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改善化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曾志强;姜镭;黄婉文;詹锋;李栋;李毅成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罗哌卡因对CCI模型鼠DRG神经元GABA 激活膜电流的影响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对坐骨神经慢性压榨损伤(CCI)模型大鼠的背根神经节(DRG )神经元γ-氨基丁酸(GABA )激活膜电流的影响,探讨罗哌卡因可能存在的镇痛机制。方法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3组记录CCI模型大鼠手术侧、手术对侧及假手术组急性新鲜分离的DRG神经元在预灌流罗哌卡因30 s后,GABA受体激活电流(IGABA )的变化。结果(1)与手术对侧、假手术组及对照组比较,CCI模型大鼠手术侧组的热缩足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2)CCI手术对侧组DRG神经元上不同浓度(0.1~1000μmol/L)GABA激活电流幅值显著大于手术侧组和假手术组;(3)预灌流罗哌卡因(0.1~1000μmol/L)后CCI模型大鼠手术侧组、手术对侧及假手术组DRG神经元对100μmol/L GABA激活电流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增强作用,并且CCI手术对侧组的增强幅度显著大于手术侧组和假手术;(4)预灌流100μmol/L的罗哌卡因后CCI模型大鼠手术侧组DRG神经元GABA(0.1~1000μmol/L)激活电流的量效曲线左移,两EC5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对CCI模型大鼠DRG神经元GABA激活电流具有增强作用,可能是罗哌卡因产生麻醉和镇痛作用的原因之一。

    作者:杨越;樊超;司军强;马克涛;李丽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SAAC联合CPR对心脏骤停家猪模型复苏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持续腹主动脉按压(SAAC )联合单纯胸外心脏按压(SCC )对心脏骤停家猪模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复苏成功率及24 h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20只健康家猪分为2组:标准心肺复苏组(S-CPR),复苏过程中采用SCC ;SAAC心肺复苏组(SAAC-CPR),复苏过程中采用SCC联合SAAC。经右心房内电极交流电刺激诱发心室颤动建立心脏骤停模型,经历9 min未干预间期后进行心肺复苏。两组均先予 SCC ,30 s后 SAAC-CPR组加以SAAC。观察并比较两组PETCO2、冠状动脉灌注压(CPP)、ROSC率、复苏成功率及24 h生存率。结果 SAAC-CPR组 PET-CO2[(22.50±3.17)mm Hg]明显高于该组SCC时期[(11.80±2.57)mm Hg]及S-CPR组SCC时期[(13.40±3.53)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AC-CPR组CPP[(50.30±6.49)mm Hg]亦明显高于本组SCC时期[(14.12±3.01)mm Hg]及S-CPR组SCC时期[(14.62±2.59)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PR组3只和SAAC-CPR组9只动物均在3次以内除颤后恢复自主循环,经10 min ROSC期后复苏成功并经历24 h生存;SAAC-CPR组ROSC率及复苏成功率及24 h生存率明显高于S-CP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动物行尸体解剖均未发现腹腔内脏器损伤。结论 SAAC联合SCC可提高心脏骤停家猪模型PETCO2、冠状动脉灌注压、ROSC、复苏成功率及24 h生存率,有利于心肺复苏且安全并易于操作。

    作者:冉启华;刘亚华;周满红;周静;刘兰;肖梦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鞍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 , PNET )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近年来PNET的报道逐渐增加,但鞍区 PNET 报道不多,临床及病理医师对其认识较少。本院2012年2月收治了1例鞍区PNET病例,并结合文献复习,对该病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做初步的探讨。

    作者:徐冠军;黄龙璋;傅敬忠;胡志平;邓泽锋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伊洛马司他联合卡培他滨对人喉癌hep-2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伊洛马司他联合化疗药物卡培他滨对人喉癌hep-2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伊洛马司他、卡培他滨两药单独和联合处理hep-2细胞,未处理组为对照组,采用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分析hep-2细胞的增殖活性,并采用金氏Q值判断联合用药的性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ep-2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hep-2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伊洛马司他与卡培他滨对hep-2细胞均有抑制作用,联合用药细胞抑制率明显增高(P<0.05),两药联合浓度为(8+100)μg/mL时为协同作用,(40+400)μg/mL时为相加作用;RT-PCR示伊洛马司他组与联合用药组的MMP-9mRNA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MMP-9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伊洛马司他组(P<0.05);流式细胞术示伊洛马司他组及卡培他滨组的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的凋亡率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

    作者:李黎;张少容;熊辉强;高树峰;兰宁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低剂量CT 结肠成像对结肠外偶发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估低剂量C T结肠成像对腹部结肠外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低剂量C T结肠成像患者的影像资料,记录所有腹部的肠外病变,根据年龄将所有患者分为老年组以及非老年组;并根据病变的临床重要性将腹部所有肠外病变分为E1~E4组,分别比较老年组与非老年组之间发病率的差异。结果 E2~E4级病变总体发病率老年组高于非老年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结肠成像对腹部结肠外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有重要临床意义的肠外病变发病率随之增高,尤其是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

    作者:朱丽;王天乐;龚沈初;崔磊;唐军华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神经纤毛蛋白1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骨肉瘤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和神经纤毛蛋白1(NRP1)的表达特征,探讨三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0例骨肉瘤术后留取的蜡块及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选择50例成熟的骨组织脱钙后的蜡块及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应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组中HGF、C-met和NRP1蛋白的表达,探讨HGF、C-met和NRP1在肿瘤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表达差别及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中HGF、C-met和NRP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HGF、C-met和NRP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转移、脉管浸润、临床分期及Ki67的表达密切相关。观察组中HGF、C-met和NRP1之间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结论骨肉瘤组织中HGF、C-met和NRP1高表达,三者对病变的进展具有重要作用,术后联合检测 HGF、C-met和NRP1的表达可能对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作者:吴同申;孟彦;彭圣智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治疗方案的选择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效果,评价强化治疗后降糖治疗方案的转换。方法72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分为基础胰岛素组(G组)和常规口服药物组(OAD组),并随访2年。强化治疗前后及随访期检测血糖、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结果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有效控制血糖,降低三酰甘油、胆固醇、HOMA-IR ,升高 HOMA-IS(P<0.05)。G组和OAD组第1年随访平均HbA1c分别为(6.13±0.47)%和(6.21±0.38)%,第2年随访平均 HbA1c分别为(6.91±0.57)%和(6.43±0.62)%,HOMA-IR、HOMA-IS均获得长期改善,体质量均无显著增加。结论强化治疗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β细胞功能;强化治疗后采用基础胰岛素和口服药物治疗均能获得较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

    作者:张先祥;阳皓;罗涌;李启富;郭莲;李彦;徐伟;向娟;乐曦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清热化湿中药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清热化湿中药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 )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晚期胰腺癌患者中有18例进行了2~3次HIFU治疗,其余68例仅接受了1次HIFU治疗,伴肝转移的53例患者中有8例同时进行了肝转移灶的HIFU消融治疗。患者HIFU治疗前后和随访期间均给予清热化湿为主的中药治疗。结果治疗后1个月HIFU辐照病灶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8例(9.3%),稳定(SD)64例(74.4%),进展(PD)14例(16.3%)。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6个月,半年和1年生存率分别是52.0%、11.4%。73例治疗前糖类抗原199(CA199)升高的患者,治疗后有12例下降,36例治疗前糖类抗原242(CA242)升高的患者治疗后有15例下降。所有病例治疗后疼痛缓解有效率为70.9%(61/86)。结论清热化湿中药联合HIFU治疗是晚期胰腺癌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琨;高惠峰;孟志强;陈震;林钧华;王鹏;冯兰云;沈晔华;陈联誉;石卫东;刘鲁明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不同麻醉方法对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将40例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患者(ASA Ⅰ~Ⅱ级)分为两组,A 组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20例)、B组全身麻醉(20例)。观察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气道压(Paw ),呼气末CO2分压(PET-CO2)均升高。A组术中血流动力学较B组平稳。A组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优于B组。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较单纯应用全身麻醉,患者生命体征更平稳,苏醒质量更好,是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钱大东;石先伦;赵志海;古淼;尹文静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糖尿病末梢神经超声形态学的研究及其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患者足趾神经在高频超声下的形态结构及其在DP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作者:王丽华;郑元义;黄素群;秦开秀;莫色阿合;李志恒;简华刚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鼓室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M eta分析

    目的客观评价鼓室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SOM )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维普数据库,收集关于鼓室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SOM 的相关文献。严格制订纳入和排除标准后对相关文献进行筛选,对纳入的文献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5个随机对照研究(RC T )共615耳纳入研究。在5个对照研究中,治疗组(鼓室注射曲安奈德+盐酸氨溴索)的疗效和对照组(鼓室注射地塞米松+盐酸氨溴索)比较:OR(95% CI)为4.25(2.71,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2个对照研究,治疗组(鼓室注射曲安奈德+盐酸氨溴索)与对照组(鼓膜置管)的疗效及并发症比较:OR(95% CI)1.67(0.61,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32)及OR(95% CI)0.16(0.03,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在SOM的治疗中,鼓室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的疗效优于地塞米松联合盐酸氨溴索;鼓室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的疗效与鼓膜置管相当,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鼓膜置管。因此,鼓室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SOM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薛莲;周建荣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医学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途径探析

    随着新教育理念的大发展,教育技术和教育手段日渐多元化,医学信息的迅猛增长,医学院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在多种新的教学模式中,信息化教学以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更多学生的欢迎,也越来越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如何提高医学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优势,成为广大医学教学工作者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作者:梅林;刘磊;翟建才;王云贵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几种根管充填技术对根管再治疗术的影响

    目的评价几种根管充填技术对根管再治疗术的影响。方法在该院进行根管再治疗术的152例患者的204颗单根管患牙作为研究对象,将204颗患牙的根管充填物完全去除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热垂直加压技术组(VC组)、常温流动牙胶充填技术组(GF组)、冷牙胶侧压技术组(LC组),分析根管再治疗术的2年治愈率和根尖周指数(PAI)情况。结果(1)2年治愈率:VC组为64%(46/72),显著高于GF组[56%(45/80)]和LC组[41%(21/52)]。(2)PAI为2~5级,2级112颗,3级44颗,4级21颗;5级27颗。2级以VC组和GF组居多(81%);3级以GF组和LC组居多(72%);5级以LC组居多(48%)。结论采用热垂直加压技术,根管再治疗的2年治愈率高,PAI高,其次可用常温流动牙胶充填技术。

    作者:杨静;徐智宇 刊期: 2013年第27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