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鼓室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M eta分析

薛莲;周建荣

关键词:中耳炎, 伴渗出液, M eta分析, 曲安奈德, 盐酸氨溴索
摘要:目的客观评价鼓室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SOM )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维普数据库,收集关于鼓室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SOM 的相关文献。严格制订纳入和排除标准后对相关文献进行筛选,对纳入的文献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5个随机对照研究(RC T )共615耳纳入研究。在5个对照研究中,治疗组(鼓室注射曲安奈德+盐酸氨溴索)的疗效和对照组(鼓室注射地塞米松+盐酸氨溴索)比较:OR(95% CI)为4.25(2.71,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2个对照研究,治疗组(鼓室注射曲安奈德+盐酸氨溴索)与对照组(鼓膜置管)的疗效及并发症比较:OR(95% CI)1.67(0.61,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32)及OR(95% CI)0.16(0.03,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在SOM的治疗中,鼓室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的疗效优于地塞米松联合盐酸氨溴索;鼓室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的疗效与鼓膜置管相当,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鼓膜置管。因此,鼓室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SOM值得临床推广。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常见死亡原因及其性别、年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心血管内科死亡病例资料,分析其心血管疾病罹患情况、直接死亡原因及其性别、年龄差异。结果(1)181例心血管疾病死亡病例中,冠心病(115/181,64%)和高血压(96/181,53%)是常见的基础疾病,肺部感染(104/181,57%)是常见的并发症。(2)基础疾病罹患情况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0岁以上心血管死亡患者基础疾病以冠心病、高血压为主;随年龄增加,并发肺部感染的比例逐渐增加。(4)死亡的直接原因,前3位的分别是心源性猝死(44/181,24.3%)、多器官衰竭(24/181,13.3%)、心源性休克(24/181,13.3%)。结论加强老年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特别是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诊疗管理,加强心血管疾病人群肺部感染的治疗干预,在诊疗中重点保护靶器官功能,可能降低心血管住院患者病死率。

    作者:刘浩宇;常广磊;段芹;张冬颖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某院高年资临床护士工作现状调查分析及管理对策

    目的了解高年资临床护士工作现状,指导临床护理管理。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调查60名高年资临床护士的工作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高年资护士对职业的认同满意度、护士长的排班满意度、目前工作状态环境满意度、被医院认可情况的满意度、受科室重视程度满意度均不高;自认适合的岗位是办公室护士,其次是责任组长,而目前的主要岗位是责任组长,其次是办公室护士。结论高年资临床护士因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不适合繁忙的一线工作,更适合办公室护士和健康教育护士的岗位,其次是责任组长的岗位。

    作者:赵锡丽;蒋国萍;刘小兰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老年长期护理服务现状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根据W H O标准:发达国家65岁以上、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者为老年人,65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7%或60岁以上达到10%即为老龄化社会,当65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或超过14%时,该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超老龄社会”[1]。目前,美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12.5%左右,2050年将达到20.7%,其中,85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1800多万,是1995年的6倍[2]。欧盟委员会发表的欧盟人口绿皮书显示,2005~2030年,欧盟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增加52.3%。日本虽然到1970年才达到老龄化国家标准,但是,65岁以上人口比例由7%上升到14%所用时间比欧美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短,已处于超老状态。在全球老龄化的同时,中国也不例外。《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百年预测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老年人将增至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占老年人口的12.37%[3]。

    作者:沈军;肖明朝;杨萍萍;李立伟;车小雯;李飞燕;王聪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低剂量CT 结肠成像对结肠外偶发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估低剂量C T结肠成像对腹部结肠外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低剂量C T结肠成像患者的影像资料,记录所有腹部的肠外病变,根据年龄将所有患者分为老年组以及非老年组;并根据病变的临床重要性将腹部所有肠外病变分为E1~E4组,分别比较老年组与非老年组之间发病率的差异。结果 E2~E4级病变总体发病率老年组高于非老年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结肠成像对腹部结肠外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有重要临床意义的肠外病变发病率随之增高,尤其是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

    作者:朱丽;王天乐;龚沈初;崔磊;唐军华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磷酸肌酸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影响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降低乳腺癌术后蒽环类药物化疗患者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的临床效果。方法128例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联合化疗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心肌损害标志物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功能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可有效降低乳腺癌术后蒽环类药物化疗患者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可有效保护心肌细胞,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改善化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曾志强;姜镭;黄婉文;詹锋;李栋;李毅成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颈部韧带样纤维瘤病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韧带样纤维瘤又叫侵袭性纤维瘤,该病形态上表现良性,而其生物学行为属于低度恶性,以浸润性生长和易于局部复发为特征,但不转移[1]。本文报道1例复发的韧带样纤维瘤,并复习相关文献,对该病的诊治总结如下。

    作者:杨柳;任佳;刘世喜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颅脑损伤致死的法医学分析

    近年来,颅脑创伤已成为发达国家伤病致死的首位原因[1]。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颅脑创伤的发生率、致残率和死亡率也逐年增加。有资料显示,当今中国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已达到100/10万,其中重型颅脑损伤占颅脑损伤的20%左右[2]。这使得颅脑损伤鉴定成为了法医学鉴定中常见的情形。目前,颅脑损伤是法医鉴定中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其中机械性颅脑损伤是颅脑损伤的主要原因。由于人类的脑部是全身重要的中枢器官,他控制着人体的各种高级指令和反射活动,加上脑部结构的复杂性,这让头部成为了刑事案件中遭受打击的首选部位,同时也是其他事件中暴力损伤容易产生的部位。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各类纠纷频繁发生,从而引起打架斗殴案件不断上升,涉及的人身伤害案件也不断增加,导致法医临床鉴定显得越来越重要,而人身伤害案件中头部打击首当其冲[3-4]。

    作者:喻安孝;李毅;刘慧芝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PES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PES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用蛋白印迹法检测PES1在卵巢癌组织以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肿瘤组织中 PES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转染FLAG-PES1的CAOV-3和 ES-2细胞培养液的 VEGF分泌量分别由(178.0±11.8) pg/mL和(309.5±18.5)pg/mL上升到(375.0±18.3)pg/mL和(633.2±25.7)pg/mL ,VEGF分泌量明显升高(P<0.01);而且VEGF 相对mRNA水平也分别上升了约1.8倍和2倍(P<0.01);蛋白印迹法结果表明,PES1过表达能升高这2种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转录激活活性检测表明,PES1对调节VEGF的转录没有直接影响。将HIF-1αSiRNA与FLAG-PES1共转染CA-OV-3和ES-2细胞后,蛋白印迹法结果表明,HIF-1αSiRNA能明显抑制PES1引起的 HIF-1α升高,同时VEGF的分泌量和mR-NA水平也被明显抑制。结论 PES1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

    作者:江絮萍;叶泓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城乡统筹网络医院建设模式在医疗资源整合中的实践研究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了一定改善,但农村和城市社区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仍处于低水平,人才短缺、技术水平低下格局从根本上没有得到改善,农村医疗资源匮乏、城市医疗资源过剩依然十分显著[1]。为进一步推进城乡医疗服务均等化格局形成,整合优势医疗资源,本院从2009年探索城乡医疗统筹发展机制建设,在借鉴国内外“城乡一体化”、“医院集团化”、“对口支援”等形式基础上,提出了以“城乡统筹网络医院”建设模式帮带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高的方法,现将实践应用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王容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神经纤毛蛋白1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检测骨肉瘤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和神经纤毛蛋白1(NRP1)的表达特征,探讨三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0例骨肉瘤术后留取的蜡块及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选择50例成熟的骨组织脱钙后的蜡块及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应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组中HGF、C-met和NRP1蛋白的表达,探讨HGF、C-met和NRP1在肿瘤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表达差别及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中HGF、C-met和NRP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HGF、C-met和NRP1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的转移、脉管浸润、临床分期及Ki67的表达密切相关。观察组中HGF、C-met和NRP1之间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结论骨肉瘤组织中HGF、C-met和NRP1高表达,三者对病变的进展具有重要作用,术后联合检测 HGF、C-met和NRP1的表达可能对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作者:吴同申;孟彦;彭圣智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重症监护病房236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临床诊疗中的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中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 U )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36脓毒症患者的病历资料,将所有患者分为28 d存活组和28 d死亡组,录入相关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相当一部分脓毒症患者诊断前缺乏全面的临床评估,早期集束化治疗达标率低,影响患者存活率的疾病因素包括:年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前降钙素原水平、受累脏器数、早期集束化治疗达标率(P<0.05),不同感染部位,不同白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患者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是ICU 常见病种,病死率高,建立脓毒症早期预警机制,提高集束化治疗达标率,规范脓毒症诊疗流程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作者:祖建;霍锐;陈光辉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孕前孕期铁剂补充现状及其对孕产妇贫血的影响

    目的了解孕产妇在孕前孕期铁剂补充现状及其对孕产妇贫血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市妊娠满37周的孕妇或者在助产机构住院分娩的处于产褥期的产妇,且孕期或者分娩后3~7d内做过至少1次及以上的血常规检查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和血液检测方法,了解其铁剂补充现状和贫血情况。结果共调查2019名孕产妇,其中有32.19%的孕产妇在孕前孕期补充过铁剂,且频率以“每天1次”为主。91.54%的孕产妇铁剂补充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的。补充过铁剂的孕产妇贫血患病率低于未补充者。结论补充铁剂能有效预防孕产妇贫血,建议从孕前开始直至整个孕期,都应科学合理地补充铁剂,降低贫血的发生率。

    作者:周晓军;蒋秋静;林晓宁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数字血管减影导向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数字血管减影(DSA)导向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技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7例经影像检查确定为肺内肿块的患者,在DSA导向下,进行细针穿刺活检。结果120例患者成功获取活检组织涂片进行细胞学检查,109例作出定性诊断,阳性诊断率为90.8%;术后并发气胸8例,少量肺内出血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1%。结论 DSA引导肺穿刺活检操作简便,定位准确,并发症少,可获得明确的细胞学诊断,在诊断肺内肿物性病变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岳勇;韦忠恒;陆建勋;周石;迟明艳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不同麻醉方法对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将40例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患者(ASA Ⅰ~Ⅱ级)分为两组,A 组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20例)、B组全身麻醉(20例)。观察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气道压(Paw ),呼气末CO2分压(PET-CO2)均升高。A组术中血流动力学较B组平稳。A组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优于B组。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较单纯应用全身麻醉,患者生命体征更平稳,苏醒质量更好,是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钱大东;石先伦;赵志海;古淼;尹文静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医学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途径探析

    随着新教育理念的大发展,教育技术和教育手段日渐多元化,医学信息的迅猛增长,医学院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在多种新的教学模式中,信息化教学以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更多学生的欢迎,也越来越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如何提高医学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优势,成为广大医学教学工作者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作者:梅林;刘磊;翟建才;王云贵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前列腺神经内分泌癌2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前列腺神经内分泌癌是临床罕见疾病,其治疗方案国际上尚未统一,现将本科室近期收治的2例前列腺神经内分泌癌诊断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任轲;苟欣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3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该院治疗的3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面部疼痛完全消失。随访6~24个月,2例复发,轻微疼痛,口服卡马西平后疼痛可控制。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明显,可以作为首选外科治疗方法。

    作者:郑捷敏;闫宪磊;陈家康;黄河清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经桡动脉介入诊疗后局部压迫方法的选择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PCI)是目前冠状动脉介入领域正在蓬勃发展的1项新技术。此技术以创伤小、局部并发症少、术后立即拔鞘及不必强制卧床24 h等更“微创”的优点而备受患者和介入医生的青睐。但目前对PCI术后桡动脉的止血方法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穿刺点严重并发症时有发生,早期采用绷带局部包扎止血,患者易出现包扎远端手部肿胀麻木、局部出血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不易发现[1]。T R-Band压迫止血器是1种手腕式束带,有2个特殊设计的气囊组成,气囊的着力点正对穿刺部位,可以减少对周围组织的压迫,能有效缓解对远端组织的影响[2]。本文探讨经桡动脉径路介入术后使用 T R-Band止血器压迫止血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优缺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世群;罗仕兰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脉象客观化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5种证型(脾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型)脉图参数的变化,建立各证型判别模式,辅助临床诊断。方法采用上海道生公司生产的DS01-C型脉象仪分别对健康对照组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组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脉象以平脉为主,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以弦脉及其兼脉为主。随着病情发展,脉象也相应发生变化,脾肾气虚,脾肾阳虚以弦脉为主,肝肾阴虚与气阴两虚患者比较,两组以弦脉兼数脉多见外,肝肾阴虚还兼沉脉。阴阳两虚患者脉象以脉缓弦或弦兼数。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脉象改变以弦脉及相兼脉为主,各证型脉象变化复杂。

    作者:林家坤;舒宇;徐艳萍;刘凤群;张运萍;曾良;文辉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鞍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 , PNET )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近年来PNET的报道逐渐增加,但鞍区 PNET 报道不多,临床及病理医师对其认识较少。本院2012年2月收治了1例鞍区PNET病例,并结合文献复习,对该病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做初步的探讨。

    作者:徐冠军;黄龙璋;傅敬忠;胡志平;邓泽锋 刊期: 2013年第27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