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华;郑元义;黄素群;秦开秀;莫色阿合;李志恒;简华刚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该院治疗的3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面部疼痛完全消失。随访6~24个月,2例复发,轻微疼痛,口服卡马西平后疼痛可控制。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明显,可以作为首选外科治疗方法。
作者:郑捷敏;闫宪磊;陈家康;黄河清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观察外周血调节性T (T reg )细胞/T h17细胞平衡在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体内的变化。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皮肤性病科诊治的梅毒血清固定患者28例纳入观察组,同期选取健康人30例纳入对照组,利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外周血 Treg 细胞、Th17细胞、相关特异性转录因子 Foxp3及 ROR-γ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外周血T reg细胞比例[(34.02±12.31)%]高于对照组[(21.86±8.24)%,P<0.05],观察组外周血 T h17细胞比例[(3.08±2.17)%]低于对照组[(9.13±1.96)%,P<0.01];观察组CD4+ T细胞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量[(2946.35±995.63)]高于对照组(2468.74±869.63,P<0.05),ROR-γ表达量(1438.29±659.31)低于对照组(1831.25±426.37,P<0.05)。结论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存在T reg细胞/T h17细胞失衡,这种机体细胞免疫抑制可能是导致梅毒患者产生血清固定的原因。
作者:杨海晶;王飞;董正邦;潘永正;张敬东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总结射频消融辅助腹腔镜肝脏切除的技术要点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该中心2011年7月1日至2012年7月30日共16例射频消融辅助的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规则性肝切除5例:左半肝切除2例,左外叶2例,右后叶1例;其余11例为不规则肝脏切除。16例患者均未阻断入肝血流,平均手术时间125 min ,平均出血量310 mL。全组无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病例,平均住院时间9 d。随访2~12个月,除1例术后60 d再发肿瘤外,其余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肝脏切除时,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在射频消融辅助下能有效控制切缘的肝脏血流,有利于腹腔镜手术成功,是值得选择的微创治疗方式。
作者:余华;刘明忠;孙建明;赵宇;熊杰;张代忠 刊期: 2013年第27期
韧带样纤维瘤又叫侵袭性纤维瘤,该病形态上表现良性,而其生物学行为属于低度恶性,以浸润性生长和易于局部复发为特征,但不转移[1]。本文报道1例复发的韧带样纤维瘤,并复习相关文献,对该病的诊治总结如下。
作者:杨柳;任佳;刘世喜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评估低剂量C T结肠成像对腹部结肠外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低剂量C T结肠成像患者的影像资料,记录所有腹部的肠外病变,根据年龄将所有患者分为老年组以及非老年组;并根据病变的临床重要性将腹部所有肠外病变分为E1~E4组,分别比较老年组与非老年组之间发病率的差异。结果 E2~E4级病变总体发病率老年组高于非老年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结肠成像对腹部结肠外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有重要临床意义的肠外病变发病率随之增高,尤其是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
作者:朱丽;王天乐;龚沈初;崔磊;唐军华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正常胰腺组织和胰腺癌的多层螺旋CT (MSCT )灌注成像的特征,评价其诊断胰腺癌的价值。方法对31例胰腺癌和20例胰腺正常患者行MSCT灌注成像,测量癌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峰值(PE)、达峰时间(TTP)及表面通透性(P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胰腺癌组织的BF、BV、PE、PS的值明显低于正常胰腺组织和自身相对正常胰腺组织(P<0.05),而TTP和PS值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和自身相对正常胰腺组织(P<0.05)。结论 MSCT灌注成像可反映胰腺癌血流灌注特征,胰腺癌和自身正常胰腺组织灌注参数比较有助于诊断。
作者:张鹏;陈克敏 刊期: 2013年第27期
食管癌是世界上常见的6大恶性肿瘤之一,位居中国癌症患者死因的第4位。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有手术、放疗和化疗[1]。对于一些高龄食管癌患者,由于伴随疾病的存在使手术风险明显增高,手术受益率也显著下降。单纯放疗或放、化疗结合成为高龄食管癌患者主要治疗手段。本研究收集本科室2006年7月至2010年7月应用单纯放疗或放、化疗结合治疗的高龄食管癌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疗效及影响因素,报道如下。
作者:杨莉;唐友明 刊期: 2013年第27期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根据W H O标准:发达国家65岁以上、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者为老年人,65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7%或60岁以上达到10%即为老龄化社会,当65岁以上人口比例达到或超过14%时,该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超老龄社会”[1]。目前,美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12.5%左右,2050年将达到20.7%,其中,85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1800多万,是1995年的6倍[2]。欧盟委员会发表的欧盟人口绿皮书显示,2005~2030年,欧盟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增加52.3%。日本虽然到1970年才达到老龄化国家标准,但是,65岁以上人口比例由7%上升到14%所用时间比欧美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短,已处于超老状态。在全球老龄化的同时,中国也不例外。《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百年预测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老年人将增至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占老年人口的12.37%[3]。
作者:沈军;肖明朝;杨萍萍;李立伟;车小雯;李飞燕;王聪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联合纤溶酶注射液首日100 U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静脉滴注,第2天起200 U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静脉滴注,共14 d;对照组40例,单用纤溶酶,剂量及用法同治疗组。治疗前后监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2组治疗后7、14、30、90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作者:熊联强;钟华;陈莉;李颖;汪顺利;伍绍强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清热化湿中药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 )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晚期胰腺癌患者中有18例进行了2~3次HIFU治疗,其余68例仅接受了1次HIFU治疗,伴肝转移的53例患者中有8例同时进行了肝转移灶的HIFU消融治疗。患者HIFU治疗前后和随访期间均给予清热化湿为主的中药治疗。结果治疗后1个月HIFU辐照病灶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8例(9.3%),稳定(SD)64例(74.4%),进展(PD)14例(16.3%)。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6个月,半年和1年生存率分别是52.0%、11.4%。73例治疗前糖类抗原199(CA199)升高的患者,治疗后有12例下降,36例治疗前糖类抗原242(CA242)升高的患者治疗后有15例下降。所有病例治疗后疼痛缓解有效率为70.9%(61/86)。结论清热化湿中药联合HIFU治疗是晚期胰腺癌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琨;高惠峰;孟志强;陈震;林钧华;王鹏;冯兰云;沈晔华;陈联誉;石卫东;刘鲁明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PCI)是目前冠状动脉介入领域正在蓬勃发展的1项新技术。此技术以创伤小、局部并发症少、术后立即拔鞘及不必强制卧床24 h等更“微创”的优点而备受患者和介入医生的青睐。但目前对PCI术后桡动脉的止血方法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穿刺点严重并发症时有发生,早期采用绷带局部包扎止血,患者易出现包扎远端手部肿胀麻木、局部出血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不易发现[1]。T R-Band压迫止血器是1种手腕式束带,有2个特殊设计的气囊组成,气囊的着力点正对穿刺部位,可以减少对周围组织的压迫,能有效缓解对远端组织的影响[2]。本文探讨经桡动脉径路介入术后使用 T R-Band止血器压迫止血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优缺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世群;罗仕兰 刊期: 2013年第27期
化学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抗肿瘤药物毒性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伤机体的正常细胞,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并发症,有的甚至危及生命[1]。中国1973~1975年全人口死因回顾调查及1990~1992年1/10抽样人口死因回顾调查资料显示,癌症病死率分别为83.65/10万和108.26/10万,20年上升了29.4%[2]。化疗所致的不良反应引起患者的心理负担也导致患者拒绝进一步治疗。大约有10%~20%的肿瘤患者不能按时进行化疗、复查。这种不依从性导致了肿瘤再次复发、转移等不良后果,影响着肿瘤患者的化疗效果、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3]。加强对化疗护理各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对保障患者化疗的正常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规范化疗过程中的护理质量不仅可以保证化疗顺利进行,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由于化疗不良反应所导致的患者的身心痛苦。本科室于2008年开始实施这一规范化化疗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红;彭娜;刘喜萍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中国苏南地区汉族人群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CRP基因C+1444T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了227例A M I患者(A M I组)和161例非冠心病者(对照组)的CRP基因C+1444T多态性,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CRP水平。结果 AMI组CRP基因C+1444T型分布频率为CC 82.38%、CT 17.62%、T T 0%;对照组分别为CC 86.96%、CT 13.04%、T T 0%,两组基因型分布频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基因型之间的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苏南地区汉族人群的CRP基因C+1444T多态性不增加AMI的易感性,并且不影响其血清CRP水平。
作者:杨海涛;何国平;戚传平;许联红;钱亿超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在性病门诊开展预防服务并评价其效果。方法由重庆市5家医疗机构的性病门诊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对入选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开展健康干预服务,发放特制的预防服务包,在性病门诊候诊区域张贴健康知识宣传。就诊者复诊时再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性病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安全套使用情况。结果96.4%的患者在初诊时接受过性病、艾滋病相关的预防知识干预,其中有84.1%的人是通过医生所提供的咨询服务所获得的知识。初诊干预后安全套使用率为60.9%,远高于初诊时的17.4%。结论就诊人群满意在性病门诊开展干预性预防服务,他们的相关知识改善和不良行为的改变效果明显。
作者:雷山川;吴音;王千秋;王苏平;薛茂;吴国辉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比较影像导航进行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与传统鼻内镜手术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81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在影像导航下行鼻内镜手术(导航组),与111例慢性鼻窦炎传统鼻内镜手术患者(非导航组)在疗效、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Ⅰ、Ⅱ型鼻窦炎导航组与非导航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鼻窦炎导航组与非导航组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航组与非导航组并发症总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ller气房、Onodi气房非鼻丘气房导航组与非导航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丘气房额隐窝或额窦区的解剖畸形导航组与非导航组总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Ⅲ型慢性鼻窦炎、慢性额窦炎患者,应用影像导航鼻内镜手术是合理的选择,能提高手术疗效及精确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忠万;方红雁;高明华;何丹;李劲松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对坐骨神经慢性压榨损伤(CCI)模型大鼠的背根神经节(DRG )神经元γ-氨基丁酸(GABA )激活膜电流的影响,探讨罗哌卡因可能存在的镇痛机制。方法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3组记录CCI模型大鼠手术侧、手术对侧及假手术组急性新鲜分离的DRG神经元在预灌流罗哌卡因30 s后,GABA受体激活电流(IGABA )的变化。结果(1)与手术对侧、假手术组及对照组比较,CCI模型大鼠手术侧组的热缩足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2)CCI手术对侧组DRG神经元上不同浓度(0.1~1000μmol/L)GABA激活电流幅值显著大于手术侧组和假手术组;(3)预灌流罗哌卡因(0.1~1000μmol/L)后CCI模型大鼠手术侧组、手术对侧及假手术组DRG神经元对100μmol/L GABA激活电流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增强作用,并且CCI手术对侧组的增强幅度显著大于手术侧组和假手术;(4)预灌流100μmol/L的罗哌卡因后CCI模型大鼠手术侧组DRG神经元GABA(0.1~1000μmol/L)激活电流的量效曲线左移,两EC5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对CCI模型大鼠DRG神经元GABA激活电流具有增强作用,可能是罗哌卡因产生麻醉和镇痛作用的原因之一。
作者:杨越;樊超;司军强;马克涛;李丽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临床、胃镜、内镜超声(EUS)表现及治疗价值。方法分析该院经病理证实的35例上消化道异位胰腺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症状,胃镜、内镜超声表现及内镜下治疗效果。结果35例患者中临床上有症状者30例,上腹痛18例,腹胀5例,嗳气4例,黑便3例;病灶位于胃窦23例,胃体3例,胃底3例,胃角2例,胃窦体交界2例,十二指肠球部2例。内镜下表现为隆起性病变,直径0.5~2.0cm,20例中央有脐样凹陷,项端可见导管开口,内镜超声下,病变位于黏膜下层28例,累及黏膜层2例,黏膜肌层4例,固有肌层1例,表现为中等回声4例,低回声24例,混合回声7例,其中10例可见管状结构样回声。20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 R),15例行内镜下套扎联合高频电切除术,术中出血3例,未见穿孔等其他并发症。结论上消化道异位胰腺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胃镜联合内镜超声对其诊断,并指导内镜下治疗有重要价值。内镜下EM R术及套扎联合高频电切除术是治疗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沈杰;李智;肖玉良;邹玉;陈韩;何夕昆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临床诊疗中的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中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 U )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36脓毒症患者的病历资料,将所有患者分为28 d存活组和28 d死亡组,录入相关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相当一部分脓毒症患者诊断前缺乏全面的临床评估,早期集束化治疗达标率低,影响患者存活率的疾病因素包括:年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前降钙素原水平、受累脏器数、早期集束化治疗达标率(P<0.05),不同感染部位,不同白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患者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是ICU 常见病种,病死率高,建立脓毒症早期预警机制,提高集束化治疗达标率,规范脓毒症诊疗流程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作者:祖建;霍锐;陈光辉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开窗治疗累及上颌窦的上颌骨囊肿的手术进路及手术方法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累及上颌窦的上颌骨囊肿行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囊肿“开窗术”。手术切除大部分囊肿壁,保留部分外侧或后壁、下壁囊肿壁,使囊肿与上颌窦融合为一个腔,常规于下鼻道开窗,以便术后引流及观察。结果术中暴露囊肿充分,囊肿壁大部切除。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随访12个月,均无复发,无鼻泪管损伤和下鼻甲坏死;15例患者囊肿术腔黏膜均于术后2~3个月上皮化;1例开窗口闭合,但囊肿明显缩小。结论经鼻内镜泪前隐窝入路治疗累及上颌窦的上颌骨囊肿简便、安全、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术后便于观察术腔情况。
作者:吴家森;谭汉提;殷海;刘柏松;何引;郑文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多发伤并发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因素,为早期干预急性肺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在该院急诊科多发伤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所有入组病例均进行损伤严重度评分(ISS ),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记录吸烟、饮酒、糖尿病史、器官损伤数目、消化道出血、肺挫裂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呕吐、创伤性休克、休克纠正时间、输血量。选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SNP位点rs3788853、rs13306087、rs12709426作多态性分析。结果研究组和治疗组ISS、APACHEⅡ评分、输血量、DIC、创伤性休克、休克纠正时间超过6 h 6种影响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ACE基因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6种影响因素均是研究组的危险因素。结论 ISS、APACHEⅡ评分、输血量、DIC、创伤性休克、休克纠正时间过长等因素是多发伤并发急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
作者:杨亚勤;夏永华;孙冰;石金河;梁栋梁 刊期: 2013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