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腺癌多层螺旋CT 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

张鹏;陈克敏

关键词:胰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灌注成像
摘要:目的探讨正常胰腺组织和胰腺癌的多层螺旋CT (MSCT )灌注成像的特征,评价其诊断胰腺癌的价值。方法对31例胰腺癌和20例胰腺正常患者行MSCT灌注成像,测量癌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峰值(PE)、达峰时间(TTP)及表面通透性(P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胰腺癌组织的BF、BV、PE、PS的值明显低于正常胰腺组织和自身相对正常胰腺组织(P<0.05),而TTP和PS值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和自身相对正常胰腺组织(P<0.05)。结论 MSCT灌注成像可反映胰腺癌血流灌注特征,胰腺癌和自身正常胰腺组织灌注参数比较有助于诊断。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常见死亡原因及其性别、年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心血管内科死亡病例资料,分析其心血管疾病罹患情况、直接死亡原因及其性别、年龄差异。结果(1)181例心血管疾病死亡病例中,冠心病(115/181,64%)和高血压(96/181,53%)是常见的基础疾病,肺部感染(104/181,57%)是常见的并发症。(2)基础疾病罹患情况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0岁以上心血管死亡患者基础疾病以冠心病、高血压为主;随年龄增加,并发肺部感染的比例逐渐增加。(4)死亡的直接原因,前3位的分别是心源性猝死(44/181,24.3%)、多器官衰竭(24/181,13.3%)、心源性休克(24/181,13.3%)。结论加强老年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特别是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诊疗管理,加强心血管疾病人群肺部感染的治疗干预,在诊疗中重点保护靶器官功能,可能降低心血管住院患者病死率。

    作者:刘浩宇;常广磊;段芹;张冬颖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丙种球蛋白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免疫研究

    目的观察大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肌肌凝蛋白重链(CM HC )自身IgG抗体滴度的变化及疗效。方法将28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14例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作为治疗组,其余14例为标准对照组,同时设健康体检者28例为健康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CMHC自身IgG抗体。结果未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前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组CM HC自身IgG抗体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2周后实验组好转11例(78.57%),标准对照组好转5例(35.71%),且治疗组与健康对照组CM HC自身IgG抗体比较未见明显差异。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由(36.12±9.98)%提高至(46.15±12.18)%,左室舒张末内径由(59.68±9.60)mm缩小至(50.05±10.20)m m ,治疗后较标准对照组疗效显著。结论大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与传统方法比较疗效明显,且降低了体内CM HC自身IgG抗体滴度。

    作者:莫新玲;谢福生;侯广道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胰腺癌多层螺旋CT 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正常胰腺组织和胰腺癌的多层螺旋CT (MSCT )灌注成像的特征,评价其诊断胰腺癌的价值。方法对31例胰腺癌和20例胰腺正常患者行MSCT灌注成像,测量癌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峰值(PE)、达峰时间(TTP)及表面通透性(P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胰腺癌组织的BF、BV、PE、PS的值明显低于正常胰腺组织和自身相对正常胰腺组织(P<0.05),而TTP和PS值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和自身相对正常胰腺组织(P<0.05)。结论 MSCT灌注成像可反映胰腺癌血流灌注特征,胰腺癌和自身正常胰腺组织灌注参数比较有助于诊断。

    作者:张鹏;陈克敏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以信息化促进药房建设与管理

    在信息化、高新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医院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支持。药剂科作为医院重要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受到计算机网络和电子信息化带来的影响。随着医院药学的发展,各类信息的复杂化,传统的技术已经无法适应药剂科的发展需求。如何有效地运用计算机网络和电子信息技术满足医院药学的综合管理(包括门诊药品调剂、住院药房管理、药库管理、药学服务、便民药房以及中药房管理),是医院药学发展的方向。

    作者:孙宝珍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多发伤并发急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多发伤并发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因素,为早期干预急性肺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在该院急诊科多发伤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所有入组病例均进行损伤严重度评分(ISS ),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记录吸烟、饮酒、糖尿病史、器官损伤数目、消化道出血、肺挫裂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呕吐、创伤性休克、休克纠正时间、输血量。选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SNP位点rs3788853、rs13306087、rs12709426作多态性分析。结果研究组和治疗组ISS、APACHEⅡ评分、输血量、DIC、创伤性休克、休克纠正时间超过6 h 6种影响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ACE基因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6种影响因素均是研究组的危险因素。结论 ISS、APACHEⅡ评分、输血量、DIC、创伤性休克、休克纠正时间过长等因素是多发伤并发急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

    作者:杨亚勤;夏永华;孙冰;石金河;梁栋梁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重症监护病房236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临床诊疗中的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中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 U )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36脓毒症患者的病历资料,将所有患者分为28 d存活组和28 d死亡组,录入相关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相当一部分脓毒症患者诊断前缺乏全面的临床评估,早期集束化治疗达标率低,影响患者存活率的疾病因素包括:年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前降钙素原水平、受累脏器数、早期集束化治疗达标率(P<0.05),不同感染部位,不同白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患者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是ICU 常见病种,病死率高,建立脓毒症早期预警机制,提高集束化治疗达标率,规范脓毒症诊疗流程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作者:祖建;霍锐;陈光辉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微创钢板与克氏针治疗SandersⅢ和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SandersⅢ和Ⅳ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和对照组(克氏针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1)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90%(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7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17,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Bohler角及Gissane角均显著高于术前(t观=-33.971、-10.219,t对=-37.639、-7.415,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ohler角及Gissane角为(31.8±3.9)°和(129.9±11.8)°,对照组为(29.3±3.1)°和(123.6±11.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48,t2=2.085,P<0.05)。(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1,P>0.05)。结论 SandersⅢ和Ⅳ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较好,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邓长华;吴新宝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叉头蛋白3在鼻咽非角化性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观察叉头蛋白3(FoxP3)在鼻咽非角化性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调节性T(Treg)细胞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 P )法检测Fo x P3在57例鼻咽非角化鳞状细胞癌和22例鼻咽部黏膜慢性炎症中的表达情况及CD8在鼻咽癌中的表达。结果在鼻咽癌组中FoxP3阳性Treg细胞数(105.05±52.22)显著高于鼻咽部黏膜慢性炎症(6.35±6.06),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oxP3阳性Treg细胞的数量与患者性别及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在鼻咽非角化鳞状细胞癌中,FoxP3阳性Treg细胞的增殖可能抑制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功能,并为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提供良好的环境。

    作者:张志兴;马韵;刘懿霄;徐华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孕前孕期铁剂补充现状及其对孕产妇贫血的影响

    目的了解孕产妇在孕前孕期铁剂补充现状及其对孕产妇贫血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市妊娠满37周的孕妇或者在助产机构住院分娩的处于产褥期的产妇,且孕期或者分娩后3~7d内做过至少1次及以上的血常规检查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和血液检测方法,了解其铁剂补充现状和贫血情况。结果共调查2019名孕产妇,其中有32.19%的孕产妇在孕前孕期补充过铁剂,且频率以“每天1次”为主。91.54%的孕产妇铁剂补充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的。补充过铁剂的孕产妇贫血患病率低于未补充者。结论补充铁剂能有效预防孕产妇贫血,建议从孕前开始直至整个孕期,都应科学合理地补充铁剂,降低贫血的发生率。

    作者:周晓军;蒋秋静;林晓宁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内镜手术对比开放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内镜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 MEDLINE、EMBASE、CO-CHRANCE CENTRAL、CNKI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这些数据库1989年至2012年8月所有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偏倚风险评估、质量评价并进行M eta分析。结果共纳入随机对照试验21篇,包括手术1863例,内镜组982例,开放手术组881例,内镜组和开放手术组在术后握力值、两点辨别觉、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术后症状缓解率、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镜组返回工作时间、捏力值、术后疼痛率均优于开放手术组。结论内镜组在返回工作时间、捏力值、术后疼痛率方面要优于开放手术组,其他相关指标两种手术方法无明显差异。

    作者:张翼;薄占东;赵劲民;苏伟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3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该院治疗的3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面部疼痛完全消失。随访6~24个月,2例复发,轻微疼痛,口服卡马西平后疼痛可控制。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明显,可以作为首选外科治疗方法。

    作者:郑捷敏;闫宪磊;陈家康;黄河清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医学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途径探析

    随着新教育理念的大发展,教育技术和教育手段日渐多元化,医学信息的迅猛增长,医学院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在多种新的教学模式中,信息化教学以其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更多学生的欢迎,也越来越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如何提高医学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优势,成为广大医学教学工作者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作者:梅林;刘磊;翟建才;王云贵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激光去除文唇后严重瘢痕形成致小口畸形1例报道

    文唇术是纹饰美容领域开展为广泛的操作之一,因文唇术后唇形不佳、唇色不均匀、色料褪色或发生晕染等要求去除纹饰的人群数目也逐年上升,激光作为去除文唇的首选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然而操作和术后护理不当,仍可造成严重并发症。作者近日于门诊经诊1例激光去除文唇后出现严重红唇瘢痕致小口畸形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戴霞;黄祥玉;李喆;李世荣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水肿15例

    随着产前超声检查的广泛普及和超声设备的升级换代,超声检查能越来越早地发现和诊断胎儿水肿,并可能发现病因,而一般的临床产科检查不能诊断胎儿水肿,大多数孕妇也没有症状,所以产前超声检查对发现胎儿异常和优生优育十分重要。

    作者:白兰平;张灿晶;张晓明;陈静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经桡动脉介入诊疗后局部压迫方法的选择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PCI)是目前冠状动脉介入领域正在蓬勃发展的1项新技术。此技术以创伤小、局部并发症少、术后立即拔鞘及不必强制卧床24 h等更“微创”的优点而备受患者和介入医生的青睐。但目前对PCI术后桡动脉的止血方法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穿刺点严重并发症时有发生,早期采用绷带局部包扎止血,患者易出现包扎远端手部肿胀麻木、局部出血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不易发现[1]。T R-Band压迫止血器是1种手腕式束带,有2个特殊设计的气囊组成,气囊的着力点正对穿刺部位,可以减少对周围组织的压迫,能有效缓解对远端组织的影响[2]。本文探讨经桡动脉径路介入术后使用 T R-Band止血器压迫止血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优缺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世群;罗仕兰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治疗方案的选择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效果,评价强化治疗后降糖治疗方案的转换。方法72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分为基础胰岛素组(G组)和常规口服药物组(OAD组),并随访2年。强化治疗前后及随访期检测血糖、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结果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有效控制血糖,降低三酰甘油、胆固醇、HOMA-IR ,升高 HOMA-IS(P<0.05)。G组和OAD组第1年随访平均HbA1c分别为(6.13±0.47)%和(6.21±0.38)%,第2年随访平均 HbA1c分别为(6.91±0.57)%和(6.43±0.62)%,HOMA-IR、HOMA-IS均获得长期改善,体质量均无显著增加。结论强化治疗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β细胞功能;强化治疗后采用基础胰岛素和口服药物治疗均能获得较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

    作者:张先祥;阳皓;罗涌;李启富;郭莲;李彦;徐伟;向娟;乐曦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前列腺神经内分泌癌2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前列腺神经内分泌癌是临床罕见疾病,其治疗方案国际上尚未统一,现将本科室近期收治的2例前列腺神经内分泌癌诊断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任轲;苟欣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数字血管减影导向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数字血管减影(DSA)导向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技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7例经影像检查确定为肺内肿块的患者,在DSA导向下,进行细针穿刺活检。结果120例患者成功获取活检组织涂片进行细胞学检查,109例作出定性诊断,阳性诊断率为90.8%;术后并发气胸8例,少量肺内出血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9.1%。结论 DSA引导肺穿刺活检操作简便,定位准确,并发症少,可获得明确的细胞学诊断,在诊断肺内肿物性病变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岳勇;韦忠恒;陆建勋;周石;迟明艳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联合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体结膜带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该院眼科收治的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9例(24只眼),男11例(14只眼),女8例(10只眼)。均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带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中联合应用0.02%丝裂霉素C浸湿棉片贴敷巩膜暴露区3 min ,随访6~12个月。结果1例于术后51 d出现伤口区结膜肉芽肿,表面麻醉下剪除,烧灼止血,球结膜下注射曲安奈德0.2mL,随访6个月无复发。其余18例随访期间未见复发。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中采用自体结膜带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是一种较好的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方法,能有效降低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术后复发率。

    作者:徐卫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依达拉奉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联合纤溶酶注射液首日100 U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静脉滴注,第2天起200 U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静脉滴注,共14 d;对照组40例,单用纤溶酶,剂量及用法同治疗组。治疗前后监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2组治疗后7、14、30、90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作者:熊联强;钟华;陈莉;李颖;汪顺利;伍绍强 刊期: 2013年第27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