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型猪经皮肾镜术复合麻醉效果观察

阮定红;于文春;杨秀江;龙平华;邱明

关键词:肾造口术, 经皮, 猪, 雏型, 麻醉, 荣昌猪
摘要:目的 探讨小型猪经皮肾镜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健康雌性(阉割)荣昌小型猪32只,术中予以静脉泵入枸橼酸苏芬太尼3~4 μg·kg-1·h-1、咪唑安定0.15 mg·kg-1·h-1和盐酸氯胺酮15~20 mg·kg-1·h-1维持麻醉,观察麻醉效果.结果 小型猪麻醉诱导、维持和苏醒时间分别为(4.9±0.5)、(120.3±11.5)、(104.9±10.5)min;术中小型猪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分别为(103.9±8.8)次/min、(21.0±3.4)次/min、(96.8±1.8)%.结论 应用枸橼酸苏芬太尼、咪唑安定和盐酸氯胺酮复合麻醉具有麻醉效果好、操作简便、安全性高,且无需气管插管的优点,是建立小型猪经皮肾镜模型实验中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甘桔冰梅片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咽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甘桔冰梅片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本院门诊诊治的慢性咽炎患者5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n=300)给予甘桔冰梅片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n=240)给予银黄含片加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30 d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2%)高于对照组(79.6%),P<0.05.结论 甘桔冰梅片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咽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孟胜环;李翠乔;马金莹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探讨强化糖尿病知识教育后200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作用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其发生与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糖尿病治疗的基本目标是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尽可能接近正常范围,从而达到控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减少糖尿病终点事件的目的.要实现血糖达标,就必须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糖尿病知识教育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教育,对减轻或避免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探讨糖尿病知识,强化教育在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的作用.

    作者:张丽;赵锡丽;朱伟;蒋国萍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骨转换的生化指标应用进展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减少.临床以疼痛、脊柱变形及发生脆性骨折为表现,早期多无明显自觉症状.骨质疏松症已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由环境因素调节的一种多基因疾病.传统上,将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分为骨吸收和骨形成两类生化标志物,人体血液中含有与骨吸收、骨形成密切相关的重要指标,骨转换速率可以通过测定血清中细胞代谢的特有产物而确定[1].

    作者:徐献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单侧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26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单侧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1年9月该院经单侧入路PK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26例(28椎)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后24 h和15 d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分[(2.4±0.7)、(2.3±0.8)分]低于术前[(7.8±0.7)分],P<0.05.术后24 h、15 d伤椎前缘平均高度[(19.6±3.2)、(19.5±3.0)mm]和椎体中线平均高度[(21.1±3.6)、(21.1±3.3)mm]及伤椎Cobb's角(12.8°±2.8°、13.1°±2.9°)与术前[(15.5±4.1)mm、(17.9±3.8)mm、26.8°±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侧PK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止痛效果好、纠正脊柱后凸畸形且手术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庞彬;钟传礼;翁玄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不同途径给予重组人肠三叶因子对烧伤后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重组人小肠三叶因子(rhITF)对烧伤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小鼠模型,将10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n=8)、烧伤对照组(B组,n=32)、肠三叶因子灌胃给药组(IG组,n=32)和rhITF皮下注射组(SC组,n=32).观察伤前及烧伤后 1、3、5、7 d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及不同途径给予rhITF对其的影响.结果 烧伤后肠黏膜损伤指数、通透性、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明显高于C组,而肠上皮细胞增殖指数和肠黏膜厚度则显著降低.与B组比较,IG组和SC组小鼠的损伤指数、通透性和DAO活性明显降低(P<0.05),黏膜厚度显著增加(P<0.05).与SC组比较,IG组的疗效更明显(P<0.05).结论 rhITF能有效减轻烧伤后肠道损伤,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通过胃肠途径给予肠三叶因子的疗效更佳.

    作者:王焕;吴修文;吴炜;张勇;万千雪;金星;徐淑秀;彭曦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尼曼皮克病伴继发性海蓝组织细胞增生症3例报道

    尼曼皮克病(Niemann-Pick disease,NPD)又称鞘磷脂沉积病,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糖脂代谢异常性疾病[1-4].尼曼皮克病伴海蓝组织细胞增多症(Niemann-Pick disease with secondary sea-blue histiocytosis,NPD/SBH)则更少见.NPD是一组罕见的鞘磷脂沉积症,发病率为0.5/10万至1/10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多见于犹太人,多数起病于2~3岁,大多长不到成人,早期死亡,主要表现有肝脾大,血象改变,由间质性肺病引起的呼吸功能不全及少数神经系统症状.其特点是全身单核巨噬细胞和神经系统有大量的含有神经鞘磷脂的泡沫细胞[1-4].

    作者:黄永富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降钙素原在危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6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行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100例,分为VAP组及非VAP组.检测两组于机械通气前、非VAP组于机械通气7 d后、VAP组于机械通气过程中出现炎症表现24 h内测定血清PCT、白细胞总数及晨时体温,并行X线胸片检查及支气管深部痰细菌培养鉴定.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清PCT,PCT≥0.5 μg/L为阳性.结果 机械通气前两组PCT、白细胞计数及晨时体温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后VAP组PCT、血常规及早晨8:00时体温较机械通气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CT在VAP诊断中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早期监测血清PCT对VAP的早期诊断有指导意义.

    作者:代江波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Sox2参与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调控的研究进展

    Sox(sry-related high-mobility-group box-containing)基因家族早由Gubbay等[1]在Y染色体缺失的小鼠内发现.该基因家族分布广泛,迄今为止,在果蝇、鸟类、鱼类、爬行类、哺乳类以及人类等生物物种体内已发现有超过30种该家族的基因或基因片段存在.主要编码一组进化上高度保守、结构上与SRY/sry(哺乳动物性别决定基因)相关的核转录因子.根据其染色体组成和基因序列的相似性可以分为10个亚群,主要包括A、B、C、D、E、F、G、H、I、J等.所编码的蛋白参与了早期胚胎形成与发育、神经发育、性别决定、细胞命运决定乃至肿瘤发生等重要的生物学过程[2-5].

    作者:许森林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及预防护理进展

    目前,治疗宫颈癌有效的方法是广泛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但其手术创面大,术区解剖变异大,易发生并发症,其中尿潴留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外报道其发生率为3.8%~21%[1],国内为2.6%~44.9%[2],如不进行有效护理干预,使膀胱自主排尿功能恢复,将有30%~70%的患者在2周内需要再次留置尿管[3].研究显示,减少尿潴留的发生与宫颈癌根治术后护理密切相关,现将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及预防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周静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黔南州少数民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72例患者自我认知调查

    目的 了解黔南州少数民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对COPD的认知情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COPD流行病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对COPD诊断、危险因素、药物治疗、康复锻炼等的认知较差.结论 提高患者对COPD的认知非常重要,社区应长期进行COPD知识防治的宣教.

    作者:戎军;方银;田浪;王绍红;肖云波;吴熙;罗普荣;杨世群;周世涛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与常规扁桃体剥离术术后出血的Meta分析

    目的 比较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与常规扁桃体剥离术术后出血情况.方法 计算机检索Science direct、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CNKI、VIP、CBM、万方数字图书馆等数据库等,并辅以手工检索相关会议论文集、设备厂商资料及所有检索到的文献.收集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文献,由两名研究者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扁桃体切除术作为试验组,常规扁桃体剥离术作为对照组,提取有效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1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其中,随机对照试验7篇,前瞻性队列研究3篇,病例对照研究1篇,分析得出试验组术后出血率为6.49%,对照组为3.28%.剔除方法学评分较低的研究(3篇),进行Meta分析,试验组出血发生率为5.58%,对照组为4.3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36,95%CI:0.60~3.04,Z=0.74,P=0.46);试验组继发性出血发生率为5.20%,对照组为3.9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53,95%CI:0.65~3.59,Z=0.98,P=0.32).结论 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与常规扁桃体剥离术术后出血发生率的比较无差别,由于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在其他方面已经证实了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春林;李春雷;刘兆辉;林季珍;安伟;陈新野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格列齐特Ⅱ与二甲双胍治疗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格列齐特Ⅱ和二甲双胍对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9月至2010年11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住院或门诊的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格列齐特Ⅱ组(n=40),口服格列齐特Ⅱ片剂每日80 mg;二甲双胍组(n=40),每日口服750 mg二甲双胍肠溶片,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格列齐特Ⅱ与二甲双胍均能显著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治疗作用无明显差异,但二者的作用人群略有区别.

    作者:朱一帆;陈琦;姜军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两种外展枕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两种外展枕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行THA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实验组使用引进的新技术梯形外展枕,对照组为改良后的外展枕.比较两组外展枕用于THA后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翻身时间(5~10)min、侧卧耐受时间(10.0±1.3)min,舒适度(31.2%)和满意度(65.0%),与对照组[分别为(3~5)、(30.0±2.1)min、56.2%和9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后的外展枕更利于THA后的患者.

    作者:贾尚琼;徐支南;李舜尧;蒋丽华;罗红梅;王丽晖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61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人民医院和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1例的临床疗效.结果 疼痛完全缓解39例,基本缓解18例,缓解不明显者4例(均为陈旧性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基本正常41例,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较差者20例.结论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一种有效、安全、简单的方法,其创伤小、并发症少、对缓解腰痛明显且起效快,尤其适用于新鲜骨折患者,老年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何卫斌;冉学军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两种方法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锁骨钩钢板与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该院收治的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37例,随机分为锁骨钩钢板组(A组,n=20,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及双Endobutton钢板组(B组,n=17,采用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锁骨钩钢板组平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平均治疗费用、Constant 评分分别为(66.0±5.8)min、(9.2±0.9)cm、(23 159.2±940.1)元、(87.9±7.3)分,与双Endobutton钢板组[分别为(100.9±7.8)min、(5.9±0.6)cm、(18 096.2±872.4)元、(93.4±6.2)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骨钩钢板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0%)高于双Endobutton钢板组(0.0%),P<0.05;锁骨钩钢板组Karlsson标准定性结果转化为定量数据后比较,其优良率(85.0%)低于双Endobutton钢板组(100.0%).结论 双Endobutton钢板治疗RockwoodⅢ型肩锁关节脱位较锁骨钩钢板具有手术切口小、经济,对肩关节功能干扰较少,定量或定性比较术后肩关节功能均更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内固定不必取出等优点.

    作者:邹明;骆宇春;柏广富;刘树坤;张焱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妊娠期妇女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38例疗效分析

    目的 了解妊娠期妇女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重庆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收治的38例妊娠期妇女并发桡骨茎突腱鞘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特点.结果 轻微疼痛2例,中度疼痛23例,重度疼痛13例.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1.34±0.9)分低于治疗前VAS评分[(5.94±1.2)分].结论 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均能获满意的疗效.

    作者:林芸;晏铮剑;冉素真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变化的初步研究

    目的 分析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变化.方法 选择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该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女性系统性硬皮病(SSc)患者2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取外周血20 m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以CD133/CD34、CD133/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双荧光标记鉴定细胞,CD34/CD133/VEGFR2三荧光标记流式检测内皮祖细胞数量.结果 实验组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表达阳性率(3.18±1.97)%较对照组(20.56±4.37)%低(P<0.05).结论 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减少.

    作者:周培媚;路永红;熊霞;姚丽萍;顾兰秋;树瑜;陈前明;吴波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3种术式治疗严重Pilon骨折患者41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3种术式治疗严重Pilon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该院收治的严重Pilon骨折患者41例,将其随机分为3组.A组18例,采用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法;B组8例,采用分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法;C组15例,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加外固定架固定法.比较3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B组优良率(75.0%)略高于A组(72.2%)和C组(73.3%).结论 采用分期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疗效优于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和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加外固定架固定.

    作者:罗逸林;陈业平;邓忠良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大鼠跟腱损伤修复局部生长因子内源性表达变化的研究

    目的 测定损伤肌腱修复术后康复过程中手术局部分泌型生长因子表达的变化情况.方法 21只大鼠切断单侧跟腱后立即以丝线修复,术后第1、3、5、7、14、21和28天分别处死3只实验大鼠.收集损伤局部及健侧跟腱标本,以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TGF-β2、TGF-β3,骨形态形成蛋白(BMP)-12、BMP-13、BMP-1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组织连接生长因子(CT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IGF-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FGF-2,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PDGFa)、PDGFb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等分泌型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术后第1、3、5、7、14、21和28天损伤修复测标本,TGF-β2表达水平高,其中术后第1、3、5天表达明显.BMP-13、BMP-14,VEGF和IGF表达水平基本相当,但较TGF-β2表达水平少.术后第7天,上述因子表达水平显著减少.而TGF-β1在术后第21天达到大表达.对照组标本未测出相关生长因子RNA表达.结论 TGF-β2、BMP-13、BMP-14、IGF-1和VEGF在术后第1天即开始高表达,术后第7天显著降低.TGF-β1在术后第21天表达水平达大值.在肌腱损伤后局部综合应用上述生长因子可有效加快其愈合进程,增加肌腱修复后的强度,促进肌腱早期修复.

    作者:陈亮;尹良军;梁凯路;何通川;邓忠良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重视脊神经根卡压综合征的诊断与微创治疗

    脊神经根卡压综合征(spinal nerve root entrapment syndrome)的概念先由Arnoldi等[1]在1976年提出,用于涵盖一系列主要表现为神经根性症状的脊柱疾患.这在早期影像学检查手段缺乏、只能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判断出脊神经根被压迫进行诊断和决定手术治疗中起到积极的作用.随后,一些造成神经根卡压的疾病及神经根卡压的影像学证据被明确,从而一度很少用脊神经根卡压综合征这个诊断,更多地使用如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神经根型颈椎病等疾病诊断.近年来,随着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不少微创脊柱外科医师逐渐认识到,不同疾病及创伤引起的神经根性机械压迫为共同临床病理表现时,采用相同的微创减压技术即可获得显著疗效.基于此,神经根卡压综合征又开始受到重视.

    作者:邓忠良 刊期: 2012年第15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