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江波
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是耳廓软骨膜急性化脓性炎症,发病迅速,耳廓软骨可发生进行性坏死[1-2],造成耳廓变形,应积极处理.现将2010年7月至2011年1月本院收治的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患者3例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1:男,34岁,在当地医院行右耳廓假性囊肿抽液治疗1周后来本院就诊.入院后第2天行耳廓假性囊肿切除术,采用囊肿周围局部浸润麻醉,囊肿位于右耳廓上部,故沿囊肿周围耳轮脚切开皮肤、软骨,见软骨间有血性分泌物,清除分泌物,见软骨有糜烂,去除耳舟面的软骨,将耳舟皮肤切口对位缝合,并加压包扎.
作者:邹冰;佟威;赵海云;凌威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甘桔冰梅片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本院门诊诊治的慢性咽炎患者5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n=300)给予甘桔冰梅片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n=240)给予银黄含片加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30 d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2%)高于对照组(79.6%),P<0.05.结论 甘桔冰梅片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咽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孟胜环;李翠乔;马金莹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大鼠跟腱伤口愈合过程中BMP-12、BMP-13、BMP-14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 选择7周龄SPF级SD雄性大鼠56只为实验组,均使用麻醉机面罩给氧和异氟醚麻醉成功后,将右后爪的跟腱横行切断,使用单股的Prolene线缝合.分别于术后第1、3、5、7、14、21及28 d取8只SD大鼠进行肌腱观察;同一动物的左后爪跟腱作为对照组.提取肌腱组织的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各个时间点BMP-12、BMP-13、BMP-14的表达水平.结果 BMP12、BMP-13、BMP-14基因在实验组的各个检测时间点都有表达,而在对照组没有表达.BMP-12基因在第1~28天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其中第1~7天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第14~28天表达水平较高;BMP-13基因第1~5天的表达水平持续升高,第7~28天表达水平则显著降低;BMP-14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与BMP-13相似.结论 正常无损伤的肌腱没有明显的BMP-12、BMP-13、BMP-14基因表达.当肌腱损伤后,BMP-12、BMP-13、BMP-14基因表达被激活,增加的生长因子可能参与了肌腱的内源性愈合机制,其中BMP-12可能是目前发现的在韧带/肌腱形成、发育和创伤修复中关键的生长因子.
作者:尹良军;罗小辑;黄伟;陈亮;胡宁;何百成;罗进勇;左国伟;He Tongchuan;邓忠良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经脊柱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10月至2009年12月该院采用脊柱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或同时椎管减压)治疗的56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骨折椎体为T10~L2.手术中先徒手置钉,共置钉200枚,然后透视检查,位置不良20枚(约10%),位置不良者调整.结果 经10~24个月随访,椎体高度由术前的前缘平均30%和后缘80%恢复到术后的前缘90%和后缘98%;Cobb角由术前平均21°,恢复为术后平均2°.脊髓神经功能明显改善,好转5例,其余30例均获得良好效果.结论 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是一种操作简单、有效的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文坤树;蒋波;蔡勇平;张家金;高新民;高劲松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0年6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行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100例,分为VAP组及非VAP组.检测两组于机械通气前、非VAP组于机械通气7 d后、VAP组于机械通气过程中出现炎症表现24 h内测定血清PCT、白细胞总数及晨时体温,并行X线胸片检查及支气管深部痰细菌培养鉴定.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清PCT,PCT≥0.5 μg/L为阳性.结果 机械通气前两组PCT、白细胞计数及晨时体温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后VAP组PCT、血常规及早晨8:00时体温较机械通气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CT在VAP诊断中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早期监测血清PCT对VAP的早期诊断有指导意义.
作者:代江波 刊期: 2012年第15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人们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因此,造就一批综合素质全面,技术水平过硬,专科护理水平较高的专业护理人才,已成为护理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目标与方向[1].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为适应重症治疗建立的特殊护理单元.本院ICU自2007年起担任本市ICU专科护士培训班的理论授课和临床培训,2009年以来开始探索培养临床专科护理人才的实用模式,由此建立了专科培训团体,丰富并完善了培训课程体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登芬;杨文群;程丽霞;黄青青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黔南州少数民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对COPD的认知情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COPD流行病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对COPD诊断、危险因素、药物治疗、康复锻炼等的认知较差.结论 提高患者对COPD的认知非常重要,社区应长期进行COPD知识防治的宣教.
作者:戎军;方银;田浪;王绍红;肖云波;吴熙;罗普荣;杨世群;周世涛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阴道瘘的病因及外科处理方法.方法 选择2002年8月至2010年8月四川省南充市身心医院和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输尿管阴道瘘患者32例,按治疗方法分成两组,A组8例,采用内镜治疗;B组24例,采用输尿管膀胱再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Ⅰ期治愈率A组(50%)低于B组(95.8%),P<0.05.结论 输尿管膀胱吻合术效果明显优于内镜治疗.
作者:李晓荣;伍季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己酮可可碱(PTX)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脾、肾血流量和存活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只.对照组和治疗组大鼠经右股动脉10 min内放血至平均动脉压(MAP)为(40±2.0)mm Hg,此后间断放血或回输血以维持此血压水平1.5 h,以4倍失血量的乳酸复方乳酸钠(LR)复苏休克大鼠,复苏量于1 h内经右颈外静脉由微量泵均匀泵入;治疗组大鼠于复苏45 min后经右颈外静脉插管按30 mg/kg加用PTX治疗,并以此时作为时相起点,治疗剂量PTX由生理盐水配成4 mL,其半量于5 min内均匀泵入,余量即2 mL于90 min由微量泵均匀泵入;对照组相应时间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比较3组大鼠4.5、6.5 h肝、脾及肾脏器官的血流量及8、16 h的成活数.结果 治疗组大鼠肝、脾及肾脏器官的血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TX显著提高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LR复苏后肝、脾、肾脏器官的血流量,增加实验动物的存活率.
作者:邓志龙;张晓星;李邦春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测定损伤肌腱修复术后康复过程中手术局部分泌型生长因子表达的变化情况.方法 21只大鼠切断单侧跟腱后立即以丝线修复,术后第1、3、5、7、14、21和28天分别处死3只实验大鼠.收集损伤局部及健侧跟腱标本,以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TGF-β2、TGF-β3,骨形态形成蛋白(BMP)-12、BMP-13、BMP-1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组织连接生长因子(CT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IGF-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1)、FGF-2,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PDGFa)、PDGFb和表皮生长因子(EGF)等分泌型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术后第1、3、5、7、14、21和28天损伤修复测标本,TGF-β2表达水平高,其中术后第1、3、5天表达明显.BMP-13、BMP-14,VEGF和IGF表达水平基本相当,但较TGF-β2表达水平少.术后第7天,上述因子表达水平显著减少.而TGF-β1在术后第21天达到大表达.对照组标本未测出相关生长因子RNA表达.结论 TGF-β2、BMP-13、BMP-14、IGF-1和VEGF在术后第1天即开始高表达,术后第7天显著降低.TGF-β1在术后第21天表达水平达大值.在肌腱损伤后局部综合应用上述生长因子可有效加快其愈合进程,增加肌腱修复后的强度,促进肌腱早期修复.
作者:陈亮;尹良军;梁凯路;何通川;邓忠良 刊期: 2012年第15期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病率在中国为9.4%~10.4%[1].它是孕期常见的并发症,为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对疾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可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现将本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共21例的临床观察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赵晓红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其发生与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糖尿病治疗的基本目标是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尽可能接近正常范围,从而达到控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减少糖尿病终点事件的目的.要实现血糖达标,就必须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糖尿病知识教育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教育,对减轻或避免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探讨糖尿病知识,强化教育在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的作用.
作者:张丽;赵锡丽;朱伟;蒋国萍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人民医院和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1例的临床疗效.结果 疼痛完全缓解39例,基本缓解18例,缓解不明显者4例(均为陈旧性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基本正常41例,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较差者20例.结论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一种有效、安全、简单的方法,其创伤小、并发症少、对缓解腰痛明显且起效快,尤其适用于新鲜骨折患者,老年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何卫斌;冉学军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小肠三叶因子(rhITF)对烧伤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小鼠模型,将10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n=8)、烧伤对照组(B组,n=32)、肠三叶因子灌胃给药组(IG组,n=32)和rhITF皮下注射组(SC组,n=32).观察伤前及烧伤后 1、3、5、7 d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及不同途径给予rhITF对其的影响.结果 烧伤后肠黏膜损伤指数、通透性、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明显高于C组,而肠上皮细胞增殖指数和肠黏膜厚度则显著降低.与B组比较,IG组和SC组小鼠的损伤指数、通透性和DAO活性明显降低(P<0.05),黏膜厚度显著增加(P<0.05).与SC组比较,IG组的疗效更明显(P<0.05).结论 rhITF能有效减轻烧伤后肠道损伤,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通过胃肠途径给予肠三叶因子的疗效更佳.
作者:王焕;吴修文;吴炜;张勇;万千雪;金星;徐淑秀;彭曦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3种术式治疗严重Pilon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该院收治的严重Pilon骨折患者41例,将其随机分为3组.A组18例,采用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法;B组8例,采用分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法;C组15例,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加外固定架固定法.比较3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B组优良率(75.0%)略高于A组(72.2%)和C组(73.3%).结论 采用分期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疗效优于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和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加外固定架固定.
作者:罗逸林;陈业平;邓忠良 刊期: 2012年第15期
对以培养合格的临床医生为目标的医学教育来说,临床教学是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1-4].特别是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医疗矛盾突出,对医学生的临床教学显得尤为重要[5-6].因此,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高低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学生的临床实际操作能力、职业道德、医患沟通技巧、法律意识等.本院为重庆医科大学教学医院,作为基层医院,为了更好地贯彻实行国家教育方针和培养医学人才,鼓励教师努力做好临床教学工作,提高自身教学理论水平和实际业务能力,并规定医务人员晋升专业技术职称必须通过临床教学考核,主要包括教学讲课和教学查房考核,方可有资格申报上一级技术职称.现将近5年来的实践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康莲;杨秀江;邱明;赵鸣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早期抗真菌治疗对拟诊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拟诊肺部真菌感染患者1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16例患者中终确诊肺部真菌感染13例,诊断不明1例,排除诊断2例.13例确诊患者中痊愈6例,显效4例,进步2例,无效1例.本组病例总体抗真菌治疗痊愈率37.5%,有效率62.5%.全部患者均未出现临床和实验室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拟诊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早期应用抗真菌药物可能有益.
作者:徐刚;何德全;谢利海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通过地区性干预模式的建立,达到控制艾滋病在流动人口中传播和蔓延的目的.方法 建立一套以政府主导、多部门配合的流动人口艾滋病综合干预模式,实施多年的干预活动,结合定量调查和定性访谈,对干预效果和模式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5年的实践,地区性流动人口艾滋病综合干预模式得到建立,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得到提高,综合干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结论 以政府主导、多部门配合的流动人口综合干预模式取得了一些经验,可以推广.
作者:姚远;熊鸿燕;李大兴;李南;易辉容;龙前进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比较格列齐特Ⅱ和二甲双胍对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9月至2010年11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住院或门诊的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格列齐特Ⅱ组(n=40),口服格列齐特Ⅱ片剂每日80 mg;二甲双胍组(n=40),每日口服750 mg二甲双胍肠溶片,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 格列齐特Ⅱ与二甲双胍均能显著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治疗作用无明显差异,但二者的作用人群略有区别.
作者:朱一帆;陈琦;姜军 刊期: 2012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肥大细胞、神经纤维在先天性肠无神经节细胞症(HD)患者不同肠段中有无数量及形态变化以及在HD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40例HD患者肠组织标本为实验组.选择10例尸检患儿(死于非消化道疾病)直肠标本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甲苯胺蓝化学染色法、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复合染色法处理,显微镜观察肥大细胞及神经纤维的分布及变化情况.结果 镜下肥大细胞主要集中在肠段黏膜层及黏膜下层,与神经纤维毗邻,HD患者痉挛段肥大细胞较对照组及扩张段明显增多(P<0.05),脱颗粒明显,黏膜下层S-100阳性神经纤维表达增强(P<0.05),肥大细胞密度与神经纤维的密度及面积具有相关性(r=0.573,P<0.01;r=0.514,P<0.01).结论 肥大细胞与神经纤维关系密切,两者的变化及相互作用在HD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士奇;金先庆;朱进;张艳;丁雄辉;孙艳辉 刊期: 2012年第15期